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精品小说】冬草

精品 【精品小说】冬草


作者:刚子哥哥 举人,346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18发表时间:2011-03-29 08:57:03

春生每次回乡下老家看望父母,心里总有一丝半毫惴惴不安的感觉。其实惴惴不安这个词不恰当,至少没有严重到这个地步。可是要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才能准确代表他心底那份隐晦得无法告人的想法呢?春生自已也想过,甚至查过成语词典什么的,可十多年来也没找到这么一个合适妥帖的词语。四字成语估且罢了,就是两个字的词也找不到,说是歉疚吧,春生也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所以不存在致歉内疚的问题,说是羞愧吧,春生也似找不到可以让自已羞愧的充足理由,其实用害怕这个词也不离谱,可春生自已也弄不明白究竟害怕什么或者什么让自已害怕或者为什么要害怕。春生是一个在县城某职能部门从事与文字沾点边工作的公职人员,所以对于任何事情他都有一种想让中国几千年汉字词语在这件事上帖切自然发扬光大的冲动,而且也会每每成功。只是在这件事上,他一直失败着。
   总之,那就是一种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让自已心如止水静若空谷的感觉。就象乡下老家后山上那些生长了几十年的朝天松,尽管空气中真的一点风的影子都没有,但树梢那枝站得最高最挺拔最骄傲的新枝总还是会微微晃动的感觉。难道,空气也有气息?既然空气都有气息,那么生活当然也会有气息,所以很多的人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自然就不能做到心痕无迹。
   让春生如此纠结的是一个人,叫冬草。
   冬草是一个女人。更让人能够产生无限睱思空间的是,冬草还是一个疯女人。
   其实冬草的疯与春生没有半点关系。甚至冬草什么时候疯的,为什么要疯,在哪里疯的,春生也不知道。所有关于冬草疯的信息,都是春生每次回乡下老家时有意无意听到父母或乡邻故旧们闲谈时得到的。而每次接收到关于冬草的那些信息,冬生即使置身人群中,都不作任何发言评论,不会如其他粗俗的汉子一样带着恶作剧般的讪笑,也不会如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样发出惋惜般的叹息。他只如一只特定功能的信息接收器,只收不发。久而久之,原本模糊了多年的冬草便大致的具体了起来。
   春生乡下的老家与冬草家毗邻,相距不足五十米,由春生家旁顺下道小土坡就是冬草家,真正的不到一泡尿的距离。这一泡尿的距离并不是开玩笑,幼时天热的时候,光屁股的冬生经常和一些年龄相仿也光屁股的男伙伴们以自已家门口的塌子(晒场)为起点进行撒尿比赛,看谁一泡尿尿得最远,尿得最近的也能走到冬草家门的塌子上,最远的可以尿到过冬草家门的塌子前那条斜坡上去。年份上说,冬草比春生年长一岁,实际上这个年长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冬草是头年寒冬腊月生的,故而叫冬草,而春生是第二年开春时生的,故而春生,实际年龄相差不足一个月,只因一个头年尾一个次年头,乡下人计年龄素按传统农历计算,所以按农村习惯说法冬草便无端的比春生大了一岁。这一冬一春的名字,听上去有点约好了似的,实属巧合。只是冬天的草,终究带了些衰败落寞的意思,而春生的名字听上去就带了些蓬勃向上的感觉。哎,一个名字的冥冥无意之中,似在他们出生的那一天起,便已为他们今后各自轨迹不同的人生命运埋下了一个让人有些匪夷的注解。
   既是邻居,又无年龄鸿沟,在当时农村物质条件都不富有而大人们都很繁忙的集体劳动年代,孩子是人生天养,冬草与春生自然就成了玩伴。那时生产队年龄相仿的孩子有十多个,所以无论是山上田里,还是堰塘水沟里,经常会有这堆让人伤透了脑筋的小家伙们呼啸着卷过,不管男孩子女孩子,反正只要有人牵头,俱是一阵风般漫卷而至,完了就又一阵风般作鸟兽般散去。天生就有些组织才能的春生经常是这个团队的头领,而生来就似有些迟滞的冬草便只是这个团队中狂热而普通的一员了。春生的家境应该比冬草好一些,至少看上去好些,主要是他有一个在吃国家饭工作的父亲,而且春生的母亲也是读过一些书的,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自然也就会上一个层次,一直竭尽所能地培养冬生读书。冬草父母基本上是文盲,而且从未出过远门,见识上自然也就坐井观天,对孩子读不读书的事情也就无所谓,读书费钱,不读书不光省钱,还能早点帮家里干活,早成劳力,因此冬草加上两个哥哥都早早地就缀了学。很多事物都是这样,起点都差不多,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结果千差万别。如风,其实就是起于某个山坡或海洋气压交汇处一股微弱的气息,开始弱得一塌糊涂,但因为地形条件影响,有的刚开始不久就被扼杀于无形无踪了,有的在正常条件引导下化成了人们觉得可有可无普通的风,有的却因地势温度影响最后发展成了摧枯拉朽的台风。冬草与春生,也就因为家庭认识的高度、后天教育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社会际遇,而各自展开了独成体系的人生画卷,形成了云泥之别完全不同的人生命运。冬草与春生的生命轨迹,也注定只有同一个起点,而不会再有交集的地方。
   严格算起来,冬草和春生还是同学。因为年纪相仿,小学一年级还是一起发蒙的,但春生只在自已大队的小学读了一期书便转学去他处了,主要原因春生的家地处两个大队的交界处,离自已大队的那个小学比相邻大队的小学要远许多,而且路途多山多水,很不安全。那时学生上学不象现在,念到了初中家人还在接送,春生读书的年代开始念幼儿班起就是孩子自已独自来往了。春生母亲毕竟是读过书的,春生的爸爸也算是有文化的国家工作人员,看待孩子自然比其他农村家庭还是金贵些,因此多费了些气力把春生转到路途近一些路上安全一些的相邻大队的小学去了。因此对于冬草读书时成绩怎么样表现怎么样,春生是基本没有印象的。其实冬草也没读几年书,应该小学差不多四五年级就没念了,因为在春生的记忆里,四五年级时每次早上去上学,都看见冬草要么在放牛要么在打猪草,全没有急急忙忙去要上学的迹象。此后春生又去了县里读初中、高中,后来全家又搬去了县城,基本离开了乡下,而冬草也不是一个在当地有什么特别的人物,因此春生那十来年不但没看见过冬草,也基本没有听到过关于冬草的任何消息,只是成年后曾经隐隐约约地听说过冬草出去打工了。而且,春生也从来没有想过去打听冬草的有关消息,他也没有任何理由而冬草也没有任何值得春生去打听的必要。直到多年前传来在外打工的冬草疯了的消息,也就是说冬草终于以这种方式成为乡下老家那地方的焦点人物和焦点事情后,春生才猛地记起,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人曾在他生命的轨道上晃荡过。
   正是冬草的疯,让春生突然记起了一件事,一件曾让春生母亲雷霆大发的事,也就是让春生又惴惴不安又歉疚又羞愧又害怕又纠结的事。如果不是冬草的疯,这件事也便不会再如沉渣一般泛起来。沉渣泛起的原因很简单,一定是受到某股力量巨大的激流冲击。冬草的疯,便是这股激流,很突然,而且冲击力巨大。
   这件事其实真的不算一件什么大不了事,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小笑话。实际上知道这事的人也只当是一个笑话,因为这事确实具有笑话的全部因素。知道这事的人范围很小,春生的弟弟、堂姐堂弟、春生的母亲以及冬草的母亲,所以不具备什么爆炸性和突发性,就象一棵小树生长拔节时有人不小心搡了一把,够不成伤害,也对树的成长够不成影响。那应该是春生十来岁的光景,当然冬草那时也是十来岁,按理说十一二岁的男孩子女孩子还是非常单纯的时候,特别是那时营养和信息供应都十分有限的年代。有天春生的堂姐堂弟及弟弟几个人在冬草家玩,那天春生没在家或者没和他们在一起玩,他们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烟盒纸,上面写着一些什么字,出于好奇,他们便念了出来,春生弟弟和堂弟小不知道什么意思,比春生稍大上岁把的堂姐念完字后便笑了起来,隐隐约约的似发现了什么,便把那张写着字的烟盒纸带给了春生的母亲去看。这一看不打紧,一看便让春生的母亲勃然大怒,于是跑去找到冬草的母亲非常严肃极其认真地谈了关于那张纸条上的字。春生母亲出奇的严肃认真让冬草母亲觉得这事可能非常严重,尽管她不认识烟盒纸上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但那意思是让她好好管教好自已的女儿。果然,冬草从外面干活一回来,便遭到了母亲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春生他们都听到了冬草很大似乎还很委屈的哭声。春生也没有幸免,放学回来便被母亲义正严辞地告诫以后不能去冬草家去玩了。春生倒没有什么委屈,不去玩就不去玩,反正平时也去冬草家玩得少,再说冬草家不讲究,总有一股发酵了的牲畜粪便和潮湿空气混合弥漫的刺鼻味道,讲卫生的春生每次去冬草家都觉得有些作呕,因而也没一个人主动去冬草家玩的习惯,即使去玩,也是和许多小伙伴一起。春生要好的玩伴里没有冬草,在生产队所有年龄相仿的玩伴里,论亲疏关系,冬草甚至连前十名都算不上,所以母亲这条禁令对春生来说不算一件什么事,只是那天母亲紧张的神情让春生有些噤若寒蝉记忆深刻。等母亲如临大敌般对付完春生,躲在一旁的堂姐堂弟们才拢过来,告诉春生关于烟纸盒的事情,春生才知道烟盒上写着“春生,我想你”这么几个字。春生也没觉得这几个字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倒是堂姐总笑得怪怪的,让春生当时百思不得其解。不就是几个字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冬草幸许是想让我和伙伴们带她一起去溪沟掏螃蟹,或者想我们一起去偷个瓜什么的,放暑假大家经常在一起干这些事情,这又能代表什么呢。稚嫩无邪的春生根本没当回事,放下书包一个唿哨,便又约了一堆小伙伴满山遍野的一顿乱跑,非到母亲扯起喉咙喊他回来吃饭的时候不可。
   几年后,嘴唇上已长出一圈细微绒毛的春生有一天突然懂得了那几个字的意思。于是,一种似被污辱了的感觉油然而生。是的,是春生觉得自已被冬草污辱了,这让自已总有时候莫名的受到来自堂姐弟弟们无端的讥笑,甚至母亲后来在春生调皮不好好读书时也拿这事开玩笑,说不好好读书将来只找得到象冬草这样的媳妇儿之类的话,这让春生很生气。说老实话,冬草面容确也长得不周正,身材上也五大三粗的,说话的声音很放肆很难听,更要命的是冬草脑子天生可能差一根筯,经常诡异的无事三笑,挺渗人的。这让处于刚进入青春成长期的春生羞愧难当,于是自然而然地迁怒于冬草了,于是春生以后在路上碰到冬草也置之不理,牵牛喝水也不再走冬草塌子里过了,哪怕走冬草塌子过还近一些,甚至到堰塘挑水也宁愿多绕大半圈,改走了相反方向的一条路。那一段,春生总有意规避着冬草,也很讨厌冬草总会牵着牛或提着竹筐走自已家门过身,反正就是不想看见冬草,好象生恐卷入一个冬草预设的阴谋中去,有意规避的时间长了,慢慢的便变成了一种习惯,于是冬草家门口的那条路春生都几乎忘记走了。再过了几年,春生全家都搬到了县城,有关冬草的一切事情便慢慢淡忘了,烟盒纸的事情也因为没有了再被人提起的环境,于是也慢慢的在春生心里淡忘了,被淡忘掉的,甚至还包括冬草的模样。生命的阳光懒洋洋地照射在春生和冬草不尽相同的人生之路上,如一条平缓的河流,淌得无声无息,转眼便是十几年过去了。春生读完了书去当兵,复员后又安排进了某个还不错的职能部门,由于能力还不错,几经打拼,也在小小的县城混得人模狗样,职位也渐渐的得到提升,虽没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但也算是春风得意独挡一面了。如此看来,有关冬草的一切,再也不会在春生的人生中出现任何相关的印迹了。
   然而,事物总是在发展中前进的。多年前春生家从乡下搬到县城的那分荣光还未散尽,十多年后春生的父亲退休,又因为闲不住与春生的母亲又搬回了乡下老家住家养老。以前的旧房子一直没舍得卖,整修一下便又重新入住。春生的父母又在老家拾了一两亩地,种些时鲜瓜果蔬菜之类,倒也劳逸结合张驰有度。春生也终于结婚生子,每隔一段便携妻带子回到乡下老家看望父母,作为一种生活中度假式的调剂方式,也算是有滋有味其乐融融。春生也挺享受这种定期不定期回乡下的感觉,毕竟那里有春生生活了十几年的气息,每一山每一水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充满了温情充满了诗意,这让爱弄几笔文字的春生经常迸发创作的激情,偶尔诗文感怀一番,博些自赏式的安慰。由于那些年冬草在外打工,每次春生回乡下只是与父母在一起,自然也没有人提及冬草,因此父母刚回乡下的那几年,春生每次回去总带些春风得意马蹄疾无名无禄一身轻般归隐感觉的。这种感觉直到有一天回乡下听到冬草疯了的消息为止。
   疯了的冬草自然就成了当地的新闻焦点人物,围绕冬草的话题便随之取之不竭了,有关冬草疯之前的各种讯息也便或真实或杜撰的在那个小小的山村流传着。冬草十五六岁便外出打工了,其间也很少和家里联系,所以乡邻们也好久没有过冬草确切的消息,只是听冬草的母亲说是在某工厂打工而已,究竟在外做什么,其实冬草的家人也并不清楚。只是某一天,冬草打工的广东某地派出所打来电话通知去接人,冬草大哥才千里迢迢的跑去,几天后便接回了已经完全疯了的冬草。冬草被接回家的那几天,方圆几里的人们都闻讯跑来看过热闹。关于冬草为什么疯,说法占主流的还是为情所困。说是冬草喜欢上了厂里一个北方的男人,那个男人和冬草好之后却又移情别恋了,冬草因为过于痴情于其中,朝思暮想,终于就疯了。如果真有这件事,冬草遭人抛弃是必然的,如果那男人是一个有着正常思维的人的话。那天春生去乡下,母亲和春生谈起冬草疯掉的事情,春生十分愕然,后来再想想,似也是情理之中。母亲是用一种比较婉惜而又比较平和聊天式的口吻告诉春生这个消息的,显然这事已在母亲和乡坊们的交往中涉及过多次了,甚至母亲还带着一种调侃式的口气对春生说冬草还喜欢过你呢。于是烟盒纸的往事便如被一股激情冲击而泛了起来,于是春生以后再回乡下老家便隐隐的有一种复杂的东西掺杂胸腔中了。
   疯后的冬草听说一直被她父母关在家里,但有时冬草也会跑出来到处乱跑。还听说冬草因为吃了很多药,有一段曾经好了许多,家里甚至还给她放了个门当户对的婆家,在人家家里去了几天就跑了回来,因为再一次受刺激,在原来疯的基础上更添了几分,居然到了没有羞耻脱衣乱跑的程度。还听说冬草由于药物和长期不劳动,已经胖得不成人形了,又听说家里已经给冬草申请了五保户等之类的消息。春生很不愿意听到关于冬草诸如此类的消息,他又不能给无意中传给他此类消息的人说以后不要给他传递这类消息了。冬生是一个局外人,可有时他却隐隐的觉得自已也是这个局中的一分子,每次听到冬草消息时便有局促不安的感觉。二十年前那张轻轻薄薄的烟盒纸,居然可以沉重到二十年后。
   春生很庆幸的是,冬草疯后在家的这些年,春生也尽管每年回好多次乡下老家,却一次也没有碰到过疯掉了的冬草。也正是因为没有碰上过,所以让春生总微微的担忧某次真的又无意间碰上。其实即使不期而遇了,神经错乱了的冬草也未必还认得出春生已然发了福的模样。春生似又有了好多年前有意无意规避着冬草的想法,似冬草的疯真的可以和自已搭上某种牵强的联系,只是当年的迁怒没有了,而添上了那些复杂的无法言语的感觉,于是每次的回归乡下,春生居然就有些犹豫了。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春生脑海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共 588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故事中冬草的疯和春生没有直接的关系,春生犯不着内疚不安。可是童年的一段记忆或许和春生有关,一句“春生,我想你”,只是一种朦胧的情感或者小孩子青春时期的无知,却让全村人眼中的冬草变了味。特别是春生,对冬草由怨恨发展到不理不睬,甚至最后到了深深的厌恶。这一切或许对冬草后来恋爱失败,进而发病有着一定的关系。农村的愚昧和无知思想害了冬草,这是春生一生解不开的扣。推荐。 【编辑:雪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329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琦        2011-03-29 08:57:35
  先发,一会儿得空时写按。
昨夜听雨难入眠,明朝歌舞醉他乡。恍若一梦惊醒起,千愁万绪无从理。
2 楼        文友:心的浪子        2011-03-29 09:33:55
  故事中冬草的疯和春生没有直接的关系,春生犯不着内疚不安。可是童年的一段记忆或许和春生有关,一句“春生,我想你”,只是一种朦胧的情感或者小孩子青春时期的无知,却让全村人眼中的冬草变了味。特别是春生,对冬草由怨恨发展到不理不睬,甚至最后到了深深的厌恶。这一切或许对冬草后来恋爱失败,进而发病有着一定的关系。农村的愚昧和无知思想害了冬草,这是春生一生解不开的扣。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归儿女话灯前,言今,也言古;日上三竿我独眠,我是神仙.
3 楼        文友:心的浪子        2011-03-29 09:42:48
  问好作者,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归儿女话灯前,言今,也言古;日上三竿我独眠,我是神仙.
4 楼        文友:        2011-03-30 21:02:09
  太重视感情的人往往会失去自我,冬草的疯很让人惋惜。
小蚂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