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再游漓江

精品 再游漓江


作者:林儿 探花,15764.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36发表时间:2011-04-13 10:45:36

再游漓江 漓江是我心灵神圣之地,也是无数人梦魂牵绕的地方。我不是第一次游漓江,当我随县作协采风团于4月23日再次泛舟漓江时,我仿佛又走入梦境,自己也深深镶嵌在“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水墨画卷中。
   漓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是桂林风光的精华。它宛如一条长长的碧罗带,江水碧绿如染,波平如镜,光映长天。如情似梦的漓江水,能洗劫人被世俗沾染的灵魂。站在甲板上,我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时空隧道!是生活在唐朝,还是宋朝?这并不是亦真亦幻的感觉,我分明听到大文豪韩愈在吟哦:“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听,是谁在击节抚膺,发出对桂林山水的赞叹;那是宋朝诗人黄庭坚在吟:“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千峰万嶂何!”这情真意切的绝句,怎能不让我深深敬叹。
   一阵微风吹拂,茂密苍翠的凤尾竹,摇晃着纤细的腰枝向游客们点头示意。层层绿意在我视野中延伸,它丰盈透亮,美妙至极。这哪是风尾竹,分明是一群群绿衣少女在翩翩起舞。妈妈,快看,那是什么山?一个小女孩雅嫩的童声把我拉回现实。我知道,脚下的漓江在不同地段有不同名称,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路才叫漓江。我昂首向北眺望,仿佛看到云雾缭绕中的五岭,其中“中南最高峰”的越城岭下,一道涓涓细流,蜿蜒向南,汇到我的足下,已是“平望漭漭无涯涘”了。我俯瞰漓江之水,正欢跃着向南奔去,它滋养了桂林,也滋养了阳朔,举首遐观天南,想象漓江之水扑入珠江怀抱的情景,那又是何等壮观。山水承载了我的思绪,我对山水的理解是春来千山绿,冬日万岑黄;春冬江水清,夏秋江水浊。可我知道山水是鲜活的,它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庚。山解水意,水伴山行。犹如一对情深意切、心心相印的爱侣,互为缠绵,形影不离。
   船在前行,从一座山峰的倒影上滑过,低头看船,就像在山顶上飞掠。江面上渔筏摇曳,鸬鹚斗水;那墨色的鱼鹰,对山水美景和游人泛舟,早已见怪不怪,敬业地忙着自己的营生,却不知它们也成了漓江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
   从桂林到阳朔的漓江,是展示桂林山水的天然画廊。我手扶船栏,眼前的群峰向我迎面而来。它们重重叠叠、巍峨似人像物,惟妙惟肖,各逞其态。那一座座圆润、柔美的山峦平地崛起,曲折连绵,牵扯着我的思绪和想象。它们是“无山不洞,无岩不奇,无石不美”的鬼斧神工。耸立在漓江西岸的象鼻山又称象山,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桃花江水从象鼻和象腿之间流过,汇入漓江。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杨尚昆曾说过:“在象鼻山前要照像,才算来过桂林,这是独一无二的风景。”“九马画山”因五峰相连,石壁凹凸不平、色彩纷呈、浓淡相间、山壁上似马非马的展现出一幅神骏图。“九马画山”极具传奇想象色彩,从山色的深浅度可分辨出九匹烈马奔腾的画面。导游说:“凡夫俗子则看不到九匹。”九马神态各异,或饮江水,或嘶云天。我不由想起当地的一首古代民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中九匹状元郎。”行在漓江之上,就像古人所说:“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_言语》)冠岩的溶洞、穿山的箭洞、月亮山的月洞,无不神奇妙绝,尽显它们的瑰丽壮观。
   陈毅元帅《游桂林》时留下传颂千古佳句:“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洞穴幽且深,处处呈奇观。桂林此三绝,足供一生看。”元帅发出“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感慨让人心动。是啊,“山水之胜,冠绝西南”,“簪山带水,胜纪天下”,这就是桂林独特的神韵所在吧。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漓江,是桂林的绿色血脉,如果你不来漓江,就不了解漓江的壮观和漓江人的生活。说句良心话,桂林山水奇景值得一观,但桂林人民并不富裕。我的家乡虽然没有漓江,也没有这壮观的自然景色。但有一条神奇的灌河,她接受南北六河之水,从燕尾港注入黄海。她的流程约75公里。浩浩荡荡的灌河水,日夜不息的流淌着她的灵气。素有“苏北黄浦江”之称,灌河两岸,是鱼米之乡,也是一个富裕之乡。乡亲们常说:“一条灌河养育了一方人,灌河流淌的是人民的财富!”桂林,你既然是中国景区的一颗明珠,是人人向往的天堂,就该让桂林人生活得更加完美。希望我再来桂林时能听到导游说:“桂林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不仅山美水美,桂林人的生活更美,他们都过上小康生活,漓江流淌的是桂林人民的财富!”
   山水,可上升为心灵之屏障。从漓江归来,抖落满身征尘,我突然发现身上多了一些东西,那就是漓江馈赠我的真言;淡泊宁静。
   (林儿2011年3月29日16:36:41)

共 18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跟随林儿的脚步,行走在漓江明媚的山水风情之中,字字句句融合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感悟,引经据典的论证加强了文字的历史蕴涵,精彩的景物描写让人身临其境,漓江独特的历史、民风、天然的景观,都在作者的笔端淋漓尽致的展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使得这篇游记不仅具有可读性,还具有趣味性,让我对漓江的情愫又深厚了几分,神往之心突然增加,恨不得马上能长满一双飞翔的翅膀,欣赏浪漫唯美的景致,感受作者淡然的心境,送上无尽的祝福。【编辑:菊梦悠悠】【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4014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菊梦悠悠        2011-04-13 10:47:03
  欣赏漓江的美景,让我感动的还是林儿的那份淡然和从容,祝福永远。
怒江大峡谷一所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林儿        2011-04-13 19:14:04
  谢菊梦的编文和热情洋溢的按语,读了让人感到温暖。
2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4-13 12:59:14
  好山好水,美图美文。林儿姐姐带读者一起走进漓江,一起感受美,体悟人生,妙不可言。:)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回复2 楼        文友:林儿        2011-04-13 19:16:14
  问好,梅!谢谢你的驻足评论。
3 楼        文友:ran.t        2011-04-13 21:35:50
  欣赏美文,尤其最后一节,淡然从容,让人想起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
回复3 楼        文友:林儿        2011-04-14 07:23:22
  谢谢陶,说到淡定,其实没人能做到,也许这是人性吧。
4 楼        文友:夏冰        2011-04-14 00:45:27
  写景状物见功力。漓江美,徜徉其中,心情更美。在游踪中呈现思想的火花,让人获益良多。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回复4 楼        文友:林儿        2011-04-14 07:26:16
  谢夏主编,桂林的山水的确很美,真有一种特殊的境意。
5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1-04-14 15:49:56
  没有去过漓江,却游历了漓江,在《再游漓江》里。
   欣赏美文,享受林儿带来的那份山水的淡然和幽适,体感人生的得失。
回复5 楼        文友:林儿        2011-04-14 22:01:09
  谢谢枝寒的评论与教正,问好枝寒。
6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1-04-14 22:02:29
  跟随林儿游漓江――读林儿的散文《再游漓江》
   “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好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卷。而这画卷的模特儿就是那令无数人梦魂牵绕的――漓江。
   漓江的优美,早就听闻过,也在电视的画面中贪婪地欣赏过不只一次。
   “看桂林山水,游历漓江”也成了我多年的梦寐以求。
   今天,我有幸拜读到了林儿的散文作品《再游漓江》。我追逐着优美的文字倩影,跟随林儿的心灵脚步,在“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水墨画卷中穿行。
   行走在《再游漓江》的艺术境界之中,被其严谨精美的构思布局;清晰流畅,自然辗转的情节层次;秀雅清新,朴实隽永的语言表达;颇具匠心,蕴藉深厚,句外有意的修辞润色所深深地吸引。让我不仅为作者那丽笺隽毫中漓江的优美景色所陶醉,更为那洋溢着“山水之胜,冠绝西南”,“簪山带水,胜纪天下”的诗情所感染,也为那在游踪中所呈现的“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的淡然和从容的思想所熏沐。《再游漓江》,已经成为我心灵中的一派幽幻奇丽的隽美景象。
   不是吗?“它宛如一条长长的碧罗带”,柔美地飘系于黔桂大地上。请看“江水碧绿如染,波平如镜,光映长天。”所以,漓江,不仅是桂林风光的精华,而且是自然所赐予人类的瑰宝,因为“如情似梦的漓江水,能洗劫人被世俗沾染的灵魂。”漓江,已经不再是“自然”的“江河”,她,已经是“人情化”了的“物灵”,是拥有了“灵性”的“水”。
   作者在这里,不是单纯地仅凭自己的感观去感知漓江的秀美,而是用自己的那颗纯美的心灵去感受漓江的山明水秀,并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和极其细腻而又富于情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使丽山秀水都一一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来。
   “一阵微风吹拂,茂密苍翠的凤尾竹,摇晃着纤细的腰枝向游客们点头示意。层层绿意在我视野中延伸,它丰盈透亮,美妙至极。这哪是风尾竹,分明是一群群绿衣少女在翩翩起舞。”这里的“摇晃着纤细的腰枝”、“ 点头示意”、“ 绿衣少女”、“ 翩翩起舞”的拟人的描写,即是对景物的优雅的赞美,也从侧面表现了漓江人的纯厚朴实的民风和热情好客的习俗,还使作者自己对丽山秀水的欣赏和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山解水意,水伴山行。犹如一对情深意切、心心相印的爱侣,互为缠绵,形影不离。
   ”运用“缠绵不息”、“形影不离”、“心心相印”、“情深意切”的“情侣”来形容漓江的丽山秀水,使自然山水“人情化”,即浪漫而又具有情致,是情景双收的绝笔妙书。
   “船在前行,从一座山峰的倒影上滑过,低头看船,就像在山顶上飞掠。”这里一方面表现了漓江秀水的清澈与明静,从另一方面,更深层次上来说,漓江山水的秀美是自然的恩赐,似是这样的优美景色只有天上有,不应是人间。这简简单单的几十个字的轻描淡写,充分显示了作者超然般的想像。
   “我手扶船栏,眼前的群峰向我迎面而来。它们重重叠叠、巍峨似人像物,惟妙惟肖,各逞其态。那一座座圆润、柔美的山峦平地崛起,曲折连绵,牵扯着我的思绪和想象。”
   你看,作者运用“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法,使那些本来毫无任何生气的山水都拥有了无以比拟的生气来。因此,可以说,《再游漓江》,是达到了“宇宙的人情化”的艺术境界。
   漓江,是一幅优美的丽山秀水的水墨画卷,也是一首秀水丽山的幽韵诗章。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千峰万嶂何!”“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优美诗句;陈毅元帅的“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洞穴幽且深,处处呈奇观。桂林此三绝,足供一生看。”“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感慨的有机镶嵌于文中。不仅增加了漓江秀水奇山的清韵幽律的诗意隽美,也同时使《再游漓江》本身增添了隽永的仙律神韵。
   徜徉在林儿那隽永奇丽的文字中,让我们欣赏的到的不仅是那漓江的迷人景色,明山秀水的诗般情韵,还有那令人心灵油然洞开的淡定从容的思想境界。“落花本是无情物”。也只有“从漓江归来,抖落满身征尘”之后,我们才能够明白“笑傲江湖”的“深邃内涵”来。
   欣赏林儿的美文,感悟人生的真谛。
  
   附:林儿美文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062 />   (桐疏枝寒于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 21:58:20)
回复6 楼        文友:林儿        2011-04-15 07:21:15
  十分感谢寒枝兄弟的解读与评文,林儿再次说谢谢,问好寒枝。我转到我的空间去了。
7 楼        文友:孙本召        2011-04-15 10:32:21
  问候林姐!快乐!艺安!想去漓江了!
一口木刀雕文字,两袖清风笑人生。
回复7 楼        文友:林儿        2011-04-19 07:17:26
  谢谢本召,想去桂林简单,现在交通方便去看看吧,真的值得一看。
8 楼        文友:蓝色梦中雨        2011-04-18 20:27:23
  老师用诗情画意的笔触,描写漓江美景,老师再度漓江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仿佛穿越时空,进入时间的隧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恍惚是梦中的仙境,青山滴翠,绿水环绕,波光潋滟,凤尾竹柔美飘逸,仿佛是绿衣仙子下凡来到人间,海市蜃楼的美景映入眼帘。叠嶂重峦翠染晨,山花盛放满园春。松涛点墨凝苍绿,柳笔游笺竞溢醇。老师善于层层铺垫、渲染,景中寄情,情中寄思,思中寄感,情景交融衬托主体的完美!艺术想象和创造上,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绘景如画,景物勾勒形象逼真,文笔优美,才华飘逸。欣赏老师的佳作!
宽容是大海的胸襟
回复8 楼        文友:林儿        2011-04-19 07:18:47
  谢谢蓝色梦中雨 ,希望你写出更多好作品。
9 楼        文友:蓝色梦中雨        2011-04-18 20:31:13
  七绝*赞林儿老师
   平水韵【下平 七阳】
   落笔文成竞溢芳,聪明慧智暗香藏。
   华章巧赋群英冠,独立人间第一香。
宽容是大海的胸襟
10 楼        文友:蓝色梦中雨        2011-04-18 20:33:11
  七绝*慕君才
   君子凌云万丈才,墨花朵朵笑中开。
   轻挥玉笔山河动,千古文章任尔裁。
宽容是大海的胸襟
回复10 楼        文友:林儿        2011-04-19 07:20:07
  谢蓝色梦中雨,非常喜欢这首七绝,问好。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