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杂文】下跪就能尽孝吗?

编辑推荐 【江南杂文】下跪就能尽孝吗?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44发表时间:2011-05-11 18:06:02

为了培养孩子的感恩品德,培养孩子们孝顺父母的美德,有学校举行了学生跪接家书的活动。
   这一“跪”引来了很多的热议。在活动者的观念里,这“跪”能刺激学生的神经,能使他们想到父母,从而激发出感恩父母、孝顺父母之心。
   培养孩子的孝德是社会的需要。在一些家庭中,孝道是很差甚至没有的,为了赡养问题,把父母“离婚”,一个养父亲,一个养母亲,反正二老不能再一起,甚至弄得父母无家可归;为了父母的生活费,为了父母的财产,为了父母生病住院的费用问题,弟兄姊妹吵吵闹闹,反目成仇,根部不考虑父母的感受……宣扬孝道,很有社会意义,但是不是就一定要“跪”呢?跪真的能激发感恩孝顺之心吗?跪了就能尽孝吗?
   跪不能界定“孝”与“不孝”。
   跪父母,这不是新鲜事物,中国古来盛行。封建社会,普通农民家庭还没有那么讲究,而那些有钱的地主家庭是很讲究的。难道说农民家庭的子女就不孝顺地主家庭的子女孝顺?看看古典小说,聊聊古典电视,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有“文化”的地主家庭要求子女对父母是早“请示”,晚“汇报”,那跪拜是天天都要进行的。这跪着的子女们就是真心孝顺吗?
   跪,那是因为,这是一种制度,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对父权的臣服,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动作。跪,不反抗,是因为,父母掌握着子女的“生杀”大权,子女不敢反抗,不得不变得乖巧,表面孝顺,以跪来获取自己在大家庭的地位和好日子,并不是他们内心愿意跪,也不是因为跪就是真正的孝顺。跪着的人中,可能还有人盼着父母早亡好早点分家产,好早点自立门户。看看《红楼梦》,那跪着的子孙,是真心的孝顺吗?
   今天,也有经常下跪的时候。小时候经常跪,是不听话被父母惩罚的,现在这是家庭暴力的嫌疑,很多家庭惩罚孩子已不再用“跪”了。可见跪是不受父母欢迎的,因为跪不是孩子听话和孝顺与否的标志。老人死后出殡,不管年龄大小,只要是能走路的孝子们都是要跪的,而且一路跪到死者的坟头。跪着的都是孝子吗?如果每一个跪着的都是孝子,就不会有“在生不孝,死了流尿”的俗语了。此刻的跪,仅仅是一种礼节,不跪别人是要笑话要指责的,这跪也不是发自内心的尽孝行为。跪与否,从古到今,都不是孝与否的标志,也没有人著述说孝顺就必须下跪。
   古代的朝廷也是讲究跪的,跪君王,跪皇帝。皇子皇孙见皇帝有不下跪的吗?可跪着的皇子皇孙有几个是孝顺的?争权夺利、杀父弑兄是他们父母的愿望吗?可他们并不管父母,照样进行。臣子们每天朝见,都是下跪,而且跪得特别恭敬,然后三呼万岁万万岁,等皇帝喊“平身”后才能起来,这些跪着的都是忠臣吗?没法用跪来区别忠诚奸佞。因为,这是一种制度。就像我们每节课上课下课都喊“起立”,都要喊“老师好”“老师请休息”一样,成为了一种没有感情色彩的习惯动作。我上课从来不做这些,我的很多老师教我的时候也不讲究这些,有些特别注意这些规矩的老师,反而不受学生欢迎,为什么?不跪的就是叛臣逆子吗?周亚夫在细柳营见天子,不但不跪,反而带着兵器,可周文王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忠臣,他才是真心实意在为保卫国家防止入侵尽着力。
   既然这样,学校有必要为了宣扬孝道精神而让学生“跪”接家书吗?
   孝道的沃土是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不是某一次活动。我们有学校和老师,别开生面地搞孩子给父母洗脚的活动。虽然有父母赞同,也有父母感动。我要问的就是,这次活动结束后,有几个孩子给父母洗脚的?有几个孩子给父母端洗脚水的?活动并不能促进孩子对父母孝心的萌发。如果孝心是一粒种子,促使种子发芽,促使芽萌生茁壮,需要每天精心的护理,而不是十天八月的浇一次水,除一次草。如果是这样,那芽早枯了。培养孩子的孝心,需要从小做起没有错,但应该是贯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需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做;不是活动才做,不活动比赛就永远不“复习”。跪接家信,很多学生不愿意,为什么?是因为平时就没有跪的习惯,感觉的是别扭。但我们能说,不愿跪的学生就不孝敬父母吗?有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孝敬老人的言行的影响,他们不跪也在生活细节中表现着对父母的孝顺。他们理解父母挣钱的艰辛,不和同学比吃比穿,变得勤俭努力;他们学习想到了父母,他们吃苹果想着父母,父母病了他们守在身边,端水拿药,主动帮父母做家务。有些父母自身不孝敬老人,忽略从生活点滴中去培养孩子理解体贴父母的细胞,孩子本来就没有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他们跪一下,这感恩细胞就突然像春天的山草一样茂盛起来?这不成了怪事!通过几次活动,并不能形成孩子的感恩思想和习惯,并不能培养起孩子感恩、理解体贴孝顺父母的品德;要真正培养孩子感恩孝顺的美德,需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培养,需要我们老师、家长首先要成为“孝子”,用自己孝顺的言行去影响熏陶孩子们。平时有益的熏陶,比搞几次活动强过百倍。
   面对父母的过错,孝顺,不是对老人的百依百顺,不是跪着和父母说话。不是有一个小品吗?母亲去参加各种所谓的让利活动,上了一次又一次的当,却认为自己得了大便宜。做儿子的,为了让母亲高兴,不让母亲伤心,自己掏钱实现着母亲得便宜的愿望。在得知母亲又受了一次大金额的骗,母亲还将继续被骗时,儿子媳妇说出了真相。老人年纪大了,参与社会的时间少了,对社会的了解也越来越少了,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的孝顺是减少社会丑恶对老人的伤害,如果继续纵容老人的这些行为,不但不能减少老人的伤害,可能会使整个家庭和老人受到更大的伤害。
   有一个老人,他说他的孩子都不在农村了,他也活不了多少年了,他要把他坡里的树木全砍了,免得留给别人。面对老人的这破坏自然的自私想法,我们做后人的该怎么办?是跪下顺从吗?
   这时,我们需要的是和老人平等的对话,而不是跪着说话。“跪”是什么?跪标志着对老人的服从,不能反抗;跪标示的是后人做了对不起老人的事情。站着和犯过错的父母说话,不是指责,更不是呵斥,应该是和父母平等亲切的交流,让父母明白错在哪里,危害是什么。此情此景,“跪着”和父母说话是不恰当的。时代发展在今天,如果子女突然跪着给父母说话,父母感到的不是孝心,而是不安或者是恐惧,因为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明明是自己错了,却要儿女跪着,他们的内心会更加不安。将心比心,我们做父母了,我们希望子女跪着听我们说话吗?我们希望的是孩子坐在我们面前,拉家常,在嘻嘻哈哈中说事情,这才是“天伦之乐”;那么我们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跪着给他们说话吗?任何慈祥的父母都不会。我们的父母绝对也希望以一种轻松自然和谐快乐的方式和我们谈话,这种方式绝不是下跪。
   能和父母平等亲切愉快地交流沟通,这是孝顺;跪着和父母说话,显示着家庭的不正常。我是不跪父母的,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跪我。因为,跪不是感谢父母,而是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情,用跪表示的是请罪。如果我们是孝顺父母的,还有什么罪可请呢?如果我们不孝顺,跪了就能弥补过失吗?与其跪,还不如每天实实在在的做点孝顺父母的事情。
   孝顺的弘扬,需要国家创造条件。我们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专家”高谈阔论发表孝敬言论,要求子女应该守在父母身边,应该三天两头的看望父母,却不知道,我们千千万万的打工者们,为了老老小小一家子的一日三餐,为了把草房变为楼房,为了孩子读书,长年累月在外辛辛苦苦地打工,远隔百里千里,让他们怎么守在老人身边?守在老人身边,一家子就没有钱,挣到了一点钱,却没法守在老人身边。三天两头回家看望,现实吗?那么可怜的一点打工钱都奉献给那些车辆吗?“专家”们,当你们在责怪孩子不孝顺的时候,想过这些吗?你们为他们既能养家又能尽孝做了那些具体的事情?你们衣食无忧,当然可以高谈阔论评说谁孝谁不孝怎样尽孝了,可这些打工者们能吗?他们就不想守在家里孝敬父母吗?
   再看看我们今天的独生子女们吧,两个孩子面临最少四个老人。年轻时,父母身强体壮,自然没有什么负担;当父母七老八十的时候,他们也已经是五六十岁了。从善良的愿望去想吧,他们的两对父母都还健在,你们让他们怎么去尽孝?守在哪对父母的身边?守着父母就要丢掉工作,国家给了他们既能挣钱,又能守在父母身边的条件吗?
   对众多普普通通的人而言,挣钱和尽孝是同样的重要,因为众多的人不可能成为富翁,银行里没有他们的金山和阴山,他们就是五六十岁了,还要不断地挣钱,不然他们的子女怎么来承担这么多老人一日三餐的费用?更不要说老人生病住院的费用了。所以,如果跪就能解决孝与不孝的问题,那所有的子女们每天去跪父母三次就行了,每跪一次,天上就掉下父母的生活费,医药费等来。不然,他们怎么像专家说的那样去尽孝?尽孝是必须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的。
   所以,要形成社会的孝道风气,除了对国民个体进行思想宣传教育外,更多的是还要给尽孝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不然,再孝顺的子女也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的学校宣扬孝道精神是对的,但没有必要夸张地去宣扬“跪”,“跪”是跪不出必要的物质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面对生存、尽孝的很多实际问题,鼓舞起学生的奋斗意识。
   对于学校搞的青年节跪父母,孩子在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洗脚等活动,我是不“感冒”的。因为,父母能动的时候,不一定需要我们做这些,我们做的应该是父母需要的。而且,这些都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而是老师的作业,是强制性的。如果我们的老人,瘫痪了,屎尿不能自理了,我们每天给老人端屎端尿,随时擦洗身子,喂水喂饭,背上背下,一年两年,十年八年,这才是孝。而这些绝不是老师布置几次“洗脚”和“跪”就能培养起来的行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青壮年,面对瘫痪的父母,不说端屎端尿,就是连饭也不愿意和瘫痪的老人同吃,进出老人的屋子都是捏着鼻子。他们在父母好的时候,为父母洗脚又起什么作用呢?所以孝顺重要的不是在父母健康的时候为父母做什么,而是在父母病了的时候,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孝顺不是强迫的,而应该是时时刻刻发自内心的,为父母做了一件事会感到高兴喜悦,没有做会内疚得一晚睡不着觉。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孝道等美德,应该是贯穿每一天的,而不是搞几次活动作秀了事。作秀,只是为了好写我们的总结。
   一个人孝顺与否,不在于表面的礼节,更不在于作秀似的下跪。“跪”,并不能生出孝心来。
  
   ------2011年5月10日

共 41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能够在这么一个常见的问题中深入地列举和论述了“跪”所给予的各种现象和最实质的内容,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教育问题……更举一反三地说明了跪所给予的那些道理和一些不应该提倡的东西,以及哪些应该继承的现象。最终,“所以孝顺重要的不是在父母健康的时候为父母做什么,而是在父母病了的时候,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孝顺不是强迫的,而应该是时时刻刻发自内心的,为父母做了一件事会感到高兴喜悦,没有做会内疚得一晚睡不着觉。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孝道等美德,应该是贯穿每一天的,而不是搞几次活动作秀了事。作秀,只是为了好写我们的总结。/一个人孝顺与否,不在于表面的礼节,更不在于作秀似的下跪。/“跪”,并不能生出孝心来。”文章很有普遍现象和特殊的问题的列举与叙说,思索不断,推荐阅读了。[庞广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庞广龙        2011-05-11 18:13:18
  作者能够在这么一个常见的问题中深入地列举和论述了“跪”所给予的各种现象和最实质的内容,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教育问题……更举一反三地说明了跪所给予的那些道理和一些不应该提倡的东西,以及哪些应该继承的现象。最终,“所以孝顺重要的不是在父母健康的时候为父母做什么,而是在父母病了的时候,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孝顺不是强迫的,而应该是时时刻刻发自内心的,为父母做了一件事会感到高兴喜悦,没有做会内疚得一晚睡不着觉。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孝道等美德,应该是贯穿每一天的,而不是搞几次活动作秀了事。作秀,只是为了好写我们的总结。/一个人孝顺与否,不在于表面的礼节,更不在于作秀似的下跪。/“跪”,并不能生出孝心来。”文章很有普遍现象和特殊的问题的列举与叙说,思索不断,推荐阅读了。[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3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2 楼        文友:庞广龙        2011-05-11 18:13:27
  作者能够在这么一个常见的问题中深入地列举和论述了“跪”所给予的各种现象和最实质的内容,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教育问题……更举一反三地说明了跪所给予的那些道理和一些不应该提倡的东西,以及哪些应该继承的现象。最终,“所以孝顺重要的不是在父母健康的时候为父母做什么,而是在父母病了的时候,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孝顺不是强迫的,而应该是时时刻刻发自内心的,为父母做了一件事会感到高兴喜悦,没有做会内疚得一晚睡不着觉。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孝道等美德,应该是贯穿每一天的,而不是搞几次活动作秀了事。作秀,只是为了好写我们的总结。/一个人孝顺与否,不在于表面的礼节,更不在于作秀似的下跪。/“跪”,并不能生出孝心来。”文章很有普遍现象和特殊的问题的列举与叙说,思索不断,推荐阅读了。[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3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回复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5-11 19:28:28
  谢谢庞老师的解读和点评,肯定和鼓励。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