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成长的烦恼(二十)

精品 成长的烦恼(二十)


作者:秋阳冬雪 进士,10585.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00发表时间:2011-05-15 16:49:29

兰惠对程建波的管理似乎有着的诸多抱怨,我知道兰惠是为了这个茶楼能够经营的更好更长久,而她却只是程建波和李明远雇用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能参与茶楼的管理,却没有对茶楼的决策权,所以虽然她有诸多抱怨却也只能服从,像部队里的士兵无论将帅的命令对与错,除了服从别无选择。这样,很多事情便只能憋在了心里,独自去消化了,作为店长的兰惠不可能和她手下的店员去说。或许我是个比较合适的倾诉对象吧?她才在我来茶楼的第一时间找到了我,而我能够做的便只能是做一个专注的倾听者,适当安抚一下她,我非常明了我这样做并不能根本解决兰惠和老板之间的矛盾,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我更加清楚自己在茶楼中的位置或者说处境。形式上我是茶楼的老板娘,实际上不过是形同虚设而已,我既不参加茶楼的管理,更不参加茶楼的工作,我不过就是个闲散人员而已。程建波在晓颖生病期间又请了一位厨师,等于是取代了我负责的一日两餐的事务,也许程建波只是为茶楼的前景设想,但是从我的角度想,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是也说明着什么一些问题呢?我知道兰惠有她无能为力的地方,而我也同样有着左右为难的地方。
   还好,我的精力几乎全放到了女儿晓颖的身上,对于茶楼中的这种微妙的变化,并没有放在心里,也就没有兰惠那么多的“烦恼”缠身。来茶楼只是帮忙而已,我同样有选择离开茶楼的自由。
   当我和李明远说出了自己的“不痛快”和“不理解”的时候,李明远很是淡然:“你也别想那么多,我了解程建波,他有时侯做事情是极端了些,连我都看不理解,他是个撞了南墙,还继续去撞死不回头的人,我想他考虑的只是茶楼的前景,应该没有那么多心计。不过,如果你觉得不开心就别去了贝。”从这角度来说,李明远对我是体谅的,这么多年都是这样,他从来不会让我受到“外界”的任何委屈。我能听出李明远的话语分明也有着他的无奈之处,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女儿晓颖身上,却忽略了李明远的感受了吗?看情形他这些天的工作也不顺利,是店面出现了棘手的事?还是和程建波的合作出现了不愉快呢?
   李明远见我望着他,这才又开了口:“我对程建波的一些做法也不理解,就说前几天吧,晚上整理现金收入的时候,小敏对完账目,说是少了一百块钱,小女孩吓得似乎都不知道怎么办了,一般人都知道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儿,就必须该有解决的对策吧,即使不让在班的服务员赔付,也要提出相应的警告吧?程建波倒好,什么都没说,顺手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一百块钱补齐了,这事就算过去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要我说啊,你们需要制定统一管理的制度,每个员工都要按照这个规章执行。”我考虑过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谁说不是呢,可是已经说了很久了,我还拟过一个茶楼规章制度的草稿,可到了他那里就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讯了,程建波的想法就跟小孩的脸似的,一会儿一个主意,一天一个变化,没有个定数啊。”茶楼管理方面出现的情况,让李明远是既沮丧又无奈,他自己也是做店面的,手底下也同样有着几个员工,却从来没听他说过在管理方面出现过诸如茶楼管理方面的困扰,难道真应了那句话,一个和尚担水有水喝,两个和尚担水便喝不到水了吗?
   “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说了算的管理模式,就是征求你意见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早就有了套路,任别人怎么说都很难改变他的想法和做法。”我分析道。李明远虽说也属于个体户的行列,却一直在和正规的企业打交道,相对来说各方面都比较规矩。他认为但凡一个企业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制约每一个职工,这就像国家的法律必须约束每一个公民不去违反国家法律是一个道理,可程建波却把茶楼当成了自己的“家族企业”,凡事他说了算,他是老大,他是老板。
   我不清楚程建波和李明远在管理上的不同想法将如何统一起来,差距拉得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个共同经营的茶楼还能维持多久呢?都说男人的心胸都是宽广的,闹了意见,有了分歧,争过了,吵过了,从来都不记仇,还可以继续合作下去,真的是这样吗?
   从那儿以后,我开始有意地减少去茶楼的次数和时间,主要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纷争。后来,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我把茶楼当成了与朋友相聚的一个场所了。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天气开始逐渐转冷,北方的秋天和春天同样的短暂,一晃儿就没了踪影,冷冷的风吹过,人们都竖起了衣领,马上就要入冬了。
   晓颖已经扔掉了双拐,除了走路还有一些不明显的颠簸之外,已无大碍。晓颖一度认为如果能够参加期中考试的话,她有绝对的把握拿到班级的前几名的名次。我虽说当时就高度表扬了晓颖的聪明,可还是对她的半信半疑。落下那么多功课,真的如她所说,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吗?晓颖再聪明,可毕竟经常耽误课程,是个不争的事实啊。后来,我单独和侯老师做了一次深度的交流,我提到了晓颖的这种“高度自信”的说法,侯老师客观地分析说,李晓颖可能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过高了,即使所有的题目她都会做,还有临场马虎,或者考试紧张的因素呢。
   侯老师的话说得很客观,而我的关注点并不在晓颖的学习成绩上,让晓颖尽快调整好状态,尽快好起来是必须解决的难题,让晓颖在快乐中长大,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而现在首先要让她适应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这期间,晓颖的情绪时好时坏,我大概也摸清楚了她情绪变化的规律。一般周末回家的时候,晓颖就像捡到了宝贝般心情极好,而周日下午返校的时候,各种状况还是会发生。大多数的时候我会坚持把她送到学校,关照侯老师对晓颖的多加关照,一旦有情况及时和我联系;实在上不了学便只能打转车头回到家中,排除生理上的疾病后,便是跟她聊天,出去散步,尽量让她紧张的情绪的一放松下来,等情形好些再送她去学校;这样的情形在每个周末时有发生,我也被折腾的疲惫不堪,心里也是异常的苦恼,一到周末神经就绷得紧紧的,却还是怕什么来什么。李明远见迁就晓颖的行为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以前为了女儿要改变自己的行动也不知道跑到了哪里,他时常表现出“严肃、古板”的一面,我对于他也是无可奈何,更无能为力,便只好撇开他,独自一个人为女儿的现状苦恼着,努力着。
   晓颖的脚基本痊愈的时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的周末,我、李明远和晓颖在茶楼接待了她的三位科任老师:数学赵老师,班主任后老师和语文郭老师。
   我们的茶楼无论是从设施硬件上,还是人员配备上,在朝阳镇属于一所档次最高的茶楼。茶楼的人员已经基本固定下来,除了店长兰惠之外,还有店员小敏、朱珊,马秀秀和韩菲菲。韩菲菲来茶楼最晚,来自河北的小镇端庄秀丽的她,却早已拿下了初级茶艺师的资格证书,相对来说,无论是待客,还是茶艺方面的修为,韩菲菲都要比其他几个店员做得周到妥贴,茶艺表演除了兰惠就属她了。
   侯老师,赵老师,郭老师在楼上大雅间坐定之后,便开始对茶楼赞不绝口了,雅间面积大约二十平米,墙上挂着素雅的字画,地上铺着雅致的地毯,加上紫檀桌椅,让这个房间显得格外的有情调。
   韩菲菲茶艺表演做得很好,她柔美的语言,娴熟的动作,随着“叮咚作响”的古筝曲,整个沏茶的过程做到了极致,让三位老师赞不绝口,她们说从没有这样享受过茶楼的这种氛围,怪不得我们的茶文化一直流传至今呢。
   韩菲菲退出之后,晓颖不时地给她的老师们续上茶水,虽说她做得比较拘谨,却也学了一些茶道中“皮毛”,晓颖的行为得到了三位老师的认可。郭老师还说:“李晓颖在学校一直是沉默不语的,这一次却让老师看到了你的闪光点了,老师希望你能够在学校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咱们的同学们也能看到,怎么样?”
   晓颖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答应了,晓颖一直保持着“言必行,行必果”的习惯,只要是她答应了的事儿,就一定要争取做到。
   这次和三位老师相见之后,晓颖确实有所改变,虽然只是很细微的变化,对于她来说已经近乎于飞跃了。
  
   初次和“文学之友”的见面是在一个文化馆举办的民间摄影展上。“文学之友”的真名叫赵志伟,四十岁上下,个子不高,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赵志伟虽说不善言辞,却是个对文学有着极高热情的人,一谈到写作,他像换个人一般一扫初次见面的羞涩,开始夸夸其谈起来。原来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尝试写作了,迄今为止已经坚持执笔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了。
   在业余时间坚持写作,一坚持就是二十年的时间。他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让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都说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持之以恒,一直坚持下去,那么世界就没有什么难解决的事情了。而大凡那些以失败告终的人,多是因为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不能继续坚持而最终放弃,他们却不知道其实成功早已在不远处向他们招手了。失败是什么?失败只是向成功更走进一步。那么成功又是什么?成功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那便是通往成功的路,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什么力量一直支撑赵志伟坚持这么多年而不言放弃的呢?
   当我问到他时,赵志伟伟微一笑说:“兴趣和爱好吧,谁让咱没有别的爱好呢。”能够把写作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的人,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世上有多少人能这样淡然地行走在这条寂寞的文学之路呢?又有多少人能够耐得住文学的寂寞呢?我在一本书中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叙述文学之路的话:文学的路极寂寞,它远离舞场,远离时装,远离流行音乐,更远离绿脂粉黛。它决不是哗然作响,风流飘摇惹人眼目的彩旗,而是一眼深不见底的古井,井壁长满了青苔,只有那些甘于隐去身影,执著地在黑暗和沉寂中摸索的人,才可以捧饮那井底甘醇如酒的泉水,但饮到泉水的那一天,挺直的背膀会佝偻如弓,如花的美丽会枯槁如落叶……
   我不记得这段话是在哪本小说中看到的了?而当我抬头望向这个对文学情有独钟的赵志伟时,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敬佩了。
   我笑着问:“这么多年能够坚持下来收获一定很大吧?出版不少作品了吧?”
   赵志伟竟腼腆的像个大姑娘,羞涩地撩了撩前额的头发,说:“哪有呢?也就是每年在咱们这里的《运河文学》和《朝阳资讯》发一些,不值得一提的。
   “能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该时间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啊!”我不禁想起了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张老师,为什么相隔这么二十年我还会对张老师念念不忘呢?张老师的满腹经纶自然是令我敬佩的一个方面;记得那时候只有高大、瘦弱的张老师的文章能够不时地见报,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崇拜张老师的真正原因。
   “你也投稿吧?能不能发不用太在意,你试试吧?没准就能发呢。”赵志伟鼓动我。
   “我写的那些东西拿不上台面啊!”我有些气妥。
   “你没听过吗?发不发是他们的事情,投不投则是咱们的事情了。”
   后来,我按照他给我的电子邮箱给《朝阳资讯》发了一篇几年前写的一篇两千多字的小说,当时并没有抱多大希望的我,却没想到我的那篇小说引起了编辑朱老师的关注,朱老师和我通了几次电话后,因为篇幅过长便推荐到了《运河文学》,竟在2009年的最后一期运河发表了,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我和赵志伟一路看着摄影作品,一路交谈着,我不知道他对于摄影懂得多少,我是对摄影一窍不通的,即使这样我和赵志伟一路走着也开始指手画脚地讨论起摄影来了。
   我们像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不再给对方心里“设防”。
   后来,我主动提到了让我苦恼万分的女儿的状况,他很热情地给我留下了一中咨询中心马老师的联系电话,并说:“我跟马老师认识好几年了,你女儿的事情直接联系她就行,提我就行,没问题的。”
   自此,我和赵志伟像现实中的朋友开始交往起来。
   我和赵志伟的交往,之所以没有和李明远明说,是因为他对于网络有着诸多的看法,但是我和赵志伟的每一次交往,我都会和李明远说,去什么地方,去做什么,大约什么时间回来等等。以至于后来和赵志伟商量要和一种咨询中心的马老师见面的时候,都是我和李明远一起接待的。
  
   在茶楼约见马老师是我提出的,毕竟晓颖的状况还是不容乐观,找心理医生是早晚的事儿,那还不如提前打好准备仗,到时候找马老师帮助晓颖治疗也方便些。
   这一天,马老师带着她八、九岁的女儿,赵志伟带着和晓颖一般大的女儿,同来的还有赵志伟的一对画画的夫妻,他们俩带着和晓颖年龄相仿的儿子来到了我们的茶楼。三个孩子中,马老师的女儿年龄最小,也最为活波,晓颖虽说比较沉闷,却也表现正常,画画夫妻的儿子,大概是小时后落下了残疾,一条腿有些颠簸,但是那孩子的心里非常健康,没有一点的自卑的成分,甚至比正常的孩子还要自信乐观。
   兰惠安排三个孩子在楼下的一个卡间里玩,我们则来到了楼上的雅间。
   三个孩子会不时地会跑到楼上来,我在一旁不时地提醒着晓颖:“上楼注意点儿,千万别再让你的伤脚受伤。”而我的这一做法却被学心理学的马老师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捕捉到了,马老师跟我说:“我知道您是担心孩子再次受到伤害,但如果一个问题被您长期放在嘴边,这个问题就在一定程度上被高度强化了,表面上看您是在提醒孩子,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暗示,您的话到了孩子的耳中便成了“你又要受伤了”的暗示语,所以说您的提醒不但没有起到警示的作用,相反却起到了强化的作用,适得其反了。”
   “那我要怎么做呢?”马老师说得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原来我一直在强化晓颖这个概念,让她每时每刻都生存在恐慌之中,出于母亲爱女儿的心,却以爱的名义起到了“南辕北辙”的作用。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个太爱女儿的母亲,却恰恰是因为爱却适得其反了。马老师能够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不妥之处,是不是我的晓颖真的有希望了?我似乎在迷茫中看到了些许的亮色,开始向马老师取经。
   “淡化,您什么都不要说,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时间长了,这件事自然也被淡化了,您可以尝试一下。”马老师说。
   “嗯,我会的。马老师,您看晓颖她——”我小心翼翼试探探地问,我是想问问马老师晓颖的状况,却没有直接说出来。
   “我看没啥大问题,看上去挺开朗的一个孩子,这孩子小时候会不会受到过什么大的伤害呢?”马老师若有所思。
   “小时候?伤害?没有啊!”
   “您看,她和两个孩子玩得挺好的。”马老师喝了口茶说。
   “就是这样的,在家里什么都好,只要一到周日下午返校的时候,状况就又出来了!”我很是苦恼地说。
   “您也别着急,我看问题不大,关键是咱们大人不能每天都紧张兮兮的,尤其是这样的孩子太敏感,您关注孩子又太多了,关注太多孩子反倒有压力了。”三十岁上下的马老师是个极为热情的人,在她有条不紊的谈话中透出与其他女性不同的沉稳和干练,她那似乎可以看透一切的眼睛尤其敏锐。
   原来女儿由于压力所造成的焦虑中,我同样是形成压力的一个因素!!
   赵志伟和那对画画的夫妻不时地说着什么,看得出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李明远除了偶尔照顾一下几位客人之外,一直静静地听着沉默不语。

共 58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店长兰惠和茶楼的老板娘的“我”都有难言的苦衷,茶楼管理方面出现的情况,让李明远是既沮丧又无奈。晓颖在家里什么都好,只要一到周日下午返校的时候,状况就又出来了。赵志伟为“我”找了心理医生马老师。原来女儿由于压力所造成的焦虑中,“我”同样是形成压力的一个因素。很高兴编辑作者的文章,个别字句和标点作了更动。【编辑:未名书屋屋主】【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515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未名书屋屋主        2011-05-15 16:58:15
  “文学的路极寂寞,……是一眼深不见底的古井,……只有那些甘于隐去身影,执著地在黑暗和沉寂中摸索的人,才可以捧饮那井底甘醇如酒的泉水,……”很精辟很有深意的的一段感悟,定能激起文学爱好者的共鸣。
喜怒哀乐,人生百味皆成文。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
回复1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1-05-16 15:05:28
  谢谢“屋主”的辛苦编辑。
2 楼        文友:六月竹子        2011-05-15 20:40:21
  有时压力是无形的,晓颖的行为就是由于压力造成的,这有“我”的责任,还孩子一个快乐自由的空间,才能让她健康的发展,店长的兰惠和担任茶楼老板娘的我,其实不也是有苦难言吗?欣赏。问好!
爱好文学发烧友
回复2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1-05-16 15:06:25
  是啊,有些压力是人为的,有些是无意中的......确确实实形成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