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杂文】乡长书记姓啥

编辑推荐 【江南杂文】乡长书记姓啥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89发表时间:2011-05-18 12:25:50

乡长书记姓啥
  
   老家一场婚宴,我刚坐下,一位老乡就问我:“你住在街上,现在的书记乡长叫啥名字?”我一愣,老乡咋问我这个问题?是考我?我笑了笑老实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他们从来没到我们学校来过,就是教师节,我们也没见到过他们。”老乡感到很惊讶,他说:“我们更不知道,就是生产队长都说不清楚。”
   官与民隔离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我记忆中的农村乡长书记,是背着草帽,挽着裤管,今天这个社,明天那个社。今天看看水稻栽插情况,明天看看玉米种植。而且,绝对没有记者跟随的。那时,有几个农民叫不出乡长书记的名号?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都把乡长书记的名字记得老熟。已经作古多少年的那几个老书记,论年龄该是我的祖爷爷辈了,但我还能喊出他的名字。可今天的乡长书记,年龄与我差不多,或者小一点,我整天在街上跑,可就是喊不出姓名来。是我可悲还是……这也怪不得我,乡长书记是不住这种街道的,他们至少都在县城有套房。他们,每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开着车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着车就走了。车来车去惯了,哪里还能走乡村小道?把脚崴了不是好玩的。
   乡长书记不来,那些副的该来吧?他们做报告的时候不是经常说:“我代表乡长书记……”可没有。那那些办公室部门人员该到吧?遗憾的是,就是那专门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的农技部门工作人员也不到农村来了。只是坐在家门口,把国家补贴的种子、肥料,想着法子变为自己的商品,赚着国家的钱,谁管农民是丰收还是“风收”?
   现在的干部真的成了“三转”干部?“上午坐着车轮转,中午围着餐盘转,晚上搂着舞裙转。”还别说,现在提拔的干部,有几个是真正为一方致富做了贡献的?那提拔宣传,有几个不是选择“良民”来说话的?
   就说农村规模种植或者规模养殖吧,很多都是乡镇领导干部号召的,也是他们引进的项目。宣传力度和强制力度二力合一,不种不行。今天是市场经济了,我们把很多伤农事件都归为市场因素,可仔细深究,这是我们的领导们在坑农,是他们脱离农民,是他们不作为,只为官帽的行为在坑农。他们把强制农民规模种植作为他们邀功请赏攀爬官梯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规模越大越好看,越好吹,影响也就越大,给自己的仕途添加的砝码也就越重。他们却从来不顾当地实际,从来不管农民种植后的死活。
   很多年前,一个乡大力推行种桑养蚕,桑树种了,蚕养了,结果农民挑着蚕茧满县城转,就是没有找到一个地方收蚕茧的。农民把蚕茧挑出县城就倒在了河里。农民一年的辛苦就交给了长江。既然是政府号召养蚕,竟然没有专门收购蚕茧的部门,谁之过?没有见到哪一个领导出面说,给农民弥补损失。
   乡领导决定一个村引种黑宝石李子。树刚栽下,电视、报纸的记者就纷纷采访,纷纷报道,黑宝石李子多少斤一亩,能卖多少钱一斤,与种粮食比,农民的纯收入能增加多少。这说的确实比唱的好听,不由你不信。为了制造声势,还请来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们论证,还建立起产业基地。声势越来越大,官帽也跟着越做越大,越做越圆。在不断的“吹”风里,黑宝石李子挂果了。挂果的第一年,象征性地来了两三个果商,人家车子一响,载上几个一走,再也不来了。农民自己挑着“黑宝石”街上叫卖。这些绝对是没有哪个电视哪份报纸报道的。第二年,第三年,乡长书记坐着“火箭”飞了,而农民的黑宝石李子树也纷纷进了灶膛。
   引进树种,迎接参观,花费了多少钱财?只有飞黄腾达的乡长书记知道。农民浪费的田地,花费的功夫,又该是多少?没有哪一个领导来给农民算。
   这个村的李子报废了。另一个村的莴笋开始推行了。也是强制各社要种植多少亩。土地挖出来了,莴笋苗栽上了,领导来视察了,记者来拍相了。莴笋长成了,农民们该高兴了,因为各级领导们把那经济账算得那么清楚。可,麻烦了,那蔬菜经销商并没有来,农民的莴笋几分钱一斤都没人要。莴笋这东西,长成后,几天卖不出去,就只有报废了。好了,官帽完成了,农民的莴笋能不能销售出去,没人过问。
   我真的很佩服这些地方的农民,他们是真正的良民,很听领导的话,栽就栽吧,受到了伤害,那泪和血自己吞了就是了。
   就是这么重要的种植规模地区,除了有人参观,有人视察,有记者拍相外,他们也是见不到乡长书记的,如果不是看电视里的报道录像,他们也分辨不出乡长书记是谁。这样的乡长书记怎么不坑农?是谁在给这些乡长书记出谋划策?
   作为农村干部,不深入农村,不了解自己辖区的地里环境、气候土壤特点,怎么不瞎指挥?作为知识性的领导干部,不了解市场信息,不疏通销售渠道,怎么能带农致富?不了解市场信息,不及时对种植规模给以科学的指导,怎么不给农民带来灾难?看着山东菜农自杀的报道,我们还能冷漠地说,那只是个案?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就是,这么坑农伤农的地方,竟然是粮食和经济作物都年年增产,就是瘟猪病盛行的时候,养殖收入也是绝对的增长,农民不富裕谁富裕?城里人不羡慕农民谁羡慕?闭门造车竟然能造出农民的富裕来,这就是现实。虽然有国家的奖励和补贴,如果农民不出去打工,真的能靠土地养家活口?致富奔小康?
   全国各地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民,有着可贵的土地资源,却不能在国家的大好政策下靠土地来养活自己和家人,最终还得靠进城打工,这是喜事还是悲剧?是农民不力还是政府不力?据说,某个一次次推广农作物种植坑农的乡,和周边几个乡联合,又在猛烈推行黑桃种植了。城里的官上台,总得要搞点修建,作为政绩工程;农村的领导上台,就要搞点新的种植,不然这官帽就没有地方做。祝愿这些农民们好运,也祝贺他们成了“官帽工厂”的诚实的老员工。他们的心态平和得惊人,反正又不靠这些土地吃饭,家庭的收入还得靠打工;种就种吧,只要有补贴就行。
   如果说我们的农村干部们一点没为农村做实事,那是冤枉。走进一个个新农村,你会看见漂亮的楼房,你会看见一条条水泥路,你会看见那些水渠和水池,这些东西确实漂亮。但这些都是国家投资的项目,并不是农民真正富裕后地方财力的见证。地方道路、水利设施好了,应该有相应的回报,可这回报在哪里?这是谁之过?农民?我要说的是,是我们地方官员的过。农村官员的能力体现在哪里?不是体现在带领地方致富上,而是在动用各种手段发展自身与上级的关系上,弄虚作假上,有了这层过硬的关系,假做得漂亮,升迁就稳当了。谁找到的上层关系越硬,谁的本事就越强。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已成了老百姓都知道的事实。
   国家为农村养那么多干部做什么?我们农村乡镇干部的工作中心是什么?不是为了农民?你说是为了农村工作,咋农民就是不认识那些乡长书记呢?我们很多干部不敢下农村做工作,说农民不讲理,农民贪婪蛮横,果真是这样吗?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们能像教师家访一样,经常深入农村,实实在在为农村的富裕做事而不是为官帽做事,干部不会成为农民的朋友而成为对手?那还有什么工作不能得到农民的支持的?又怎么会在干部选举时出现买选票的事?又怎么会有农民因为种植受损自杀的事情出现?
  
   -----2011年5月16日

共 28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如今的社会又有几个当官能为民做主的啊,作者的乡村感触让我感同身受,正如大学老师曾说过“村级以上干部拉出去直接枪毙,没有一个会喊冤的”可是作为我们又能作何呢,尽量保护好自己的权益不受更多的伤害吧。问好作者,谢谢您对江南的支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行之        2011-05-18 12:46:50
  如今的社会又有几个当官能为民做主的啊,作者的乡村感触让我感同身受,正如大学老师曾说过“村级以上干部拉出去直接枪毙,没有一个会喊冤的”可是作为我们又能作何呢,尽量保护好自己的权益不受更多的伤害吧。
一位实力派诗人,新诗部落社团编辑。
回复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5-18 13:50:08
  谢谢木行之!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9-27 14:07:33
语文教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