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平民散文】又见雷峰塔

精品 【平民散文】又见雷峰塔


作者:梅花欢喜漫天雪 白丁,9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30发表时间:2008-12-07 17:35:38

以前没有见过雷峰塔,不单是因为它倒了,还因为没来过西湖。如果来了,至少要来凭吊一下那个颓废的塔基。如今重修了雷峰塔,又来了西湖,才得以见到雷峰塔了。
   知道西湖边有一座雷峰塔,也是因为它倒了。上中学时有一篇课文,就是鲁迅先生的名著《论雷峰塔的倒掉》,从那时起才知道西湖有一座雷峰塔。它倒了,鲁迅先生为之拍手称快,但我当时还真的因为再见不到雷峰塔而有些遗憾和伤感。
   今年春天去了杭州出差,由于工作安排得很紧,最后只剩下一天时间空闲,得知我是第一次来杭州,朋友们说去看看西湖吧。说真的,我也很想看看西湖。
   那是一个薄阴的周日,虽说是春天,但依然感到春寒料峭。我们先去了灵隐寺,来到西湖时已经是中午,匆匆吃过午饭,就延着西山路、南山路一路驱车观光,过了曲苑风荷、花港观鱼,隔湖远远看了一眼苏堤,来到了雷峰塔。
   朋友说,这时节,曲苑风荷只剩下了残荷败柳,花港观鱼也不看见鱼的踪影,还是好好看看雷峰塔吧,就连杭州人也曾有七十多年不相见呢!
   雷峰塔是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在宋开宝八年兴建的,原名皇妃塔,又称西关砖塔,因建在西湖南岸净慈寺前的雷峰山上,人们也就习惯称作雷峰塔了。自塔建成后几经战火的损毁,后来“仅存塔心,赭色砖塔,颓然苍老,别具风情”,时有“雷峰如老衲”的比喻。因雷峰塔位于雷峰山巅,滨湖而立,每当夕阳西下之时,远观山塔,彤云西垂,残阳如血,塔影横空,金碧辉煌,可谓洋洋大观。因此这一景观被宋人誉为“雷峰夕照”,也成了西湖最富盛名的十景之一。
   让雷峰塔扬名的,是现今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那个凄楚哀婉但又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人们所崇尚的莫过于自由与爱情,而《白蛇传》所讲述的,正是一个关于如何冲破重重禁锢争取自由与爱情的主题,又把故事的地点安排在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西湖,这更成为了视这种自由的恋情为洪水猛兽的封建年代里的青年男女的渴求。于是,雷峰塔也就同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一起世代相传,以至于妇孺皆知,并成为了人们记忆里的一部分。
   屡造劫难的雷峰塔在走完了风风雨雨的九百五十二年沧桑历程后,终于在1924年秋天轰然倒塌了。倒掉的原因正如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的,一为年久失修,一为民间流传塔砖能辟邪祈子,附近的村民便纷纷前往盗挖塔砖。雷峰塔倒了,“雷峰夕照”的美景也随之消失了。这成了西湖的缺憾,也成了爱西湖的人的遗憾。塔倒山空,人们就把雷峰山也改名成了“夕照山”。是伤心之极而不忍再提旧事,还是对雷峰夕照的眷念?不得而知。
   为弥补这一缺憾,杭州市于2002年在原址重建了雷峰塔。新塔建筑形式是须弥座石台基、塔身五层八角砖身平座阁楼式,为全钢架结构,通高七十余米。
   拾阶而上,走进雷峰塔,塔基是用钢架结构支撑的并由玻璃天棚覆盖的古塔遗址保护罩,其上四层是观光层,塔内还设有四部观光电梯。人们在塔基层可参观到原雷峰塔的基础,其它层可在塔外廊台凭栏远眺湖光山色。依栏远望,春山如碧,烟氲飘渺;俯瞰湖面,游船点点,波澜不惊。塔内陈列着历代文人骚客赞美西湖盛境的诗文字画,及以《白蛇传》中“游湖”、“断桥”、“盗仙草”、“水漫金山”、“祭塔”、“团圆”等故事情节为主题的大型组雕。新塔所有的装饰都是精雕细凿,陈设考究,富丽堂皇,据说仅装潢就用去了20多公斤黄金和250吨精铜。
   参观完这座现代化的雷峰塔后,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如同满怀希望地去吃一顿大餐,可满桌丰盛的菜肴却一样都不合口,虽应名是吃了,但仍感到饥肠辘辘。这情景,似乎又成了另一种缺憾。
   怏怏而出。朋友见我兴致不高,就劝我说休息休息,喝杯茶。一提起喝茶,又来了精神,到西湖是不能不喝茶的。于是,来到柳浪闻莺附近的一个临湖的茶馆,茶馆的三面都是玻璃窗,可以全方位地欣赏到湖光山色,可谓店主的精明。室内很雅致,陈设俭约,椅凳玲珑,与窗外西湖的景致配合得天衣无缝。我们选了一个临窗的位置坐下,仰可观雷峰夕照,平可视三潭印月。朋友对我说来西湖喝茶,不能不喝龙井,于是就要了一壶龙井茶,大家边品着龙井边聊天,朋友们开始埋怨我来的不是时候,现在的西湖是最清淡的时候,品苏堤春晓,柳未发芽花未开;看花港观鱼,菏未出水鱼不跃;赏断桥残雪已经过了季节;观雷峰夕照又赶上云遮日。若看西湖最好是下个月来,那时的西湖,鸟语花香,鱼绕菏阴,柳绿桃红,游船如梭。大家还约我下个月再来一次,并允诺到时候一定陪我仔仔细细地游遍西湖。
   趁朋友们谈得火热的时候,一个人端了杯茶来到室外,坐在石桌边,在暮色中边细细地观赏着湖光山色,边品尝着西湖龙井。我静静地体会着眼前这清纯质朴、恬静自然的一切,这时再回望雷峰塔,塔立山上流光溢彩,影在湖中随波飘摇,越发觉得它与这淡雅的西湖的不协调,也只好不去看它了。慢慢的想来,思绪也同水中的涟漪一样,自由地四散开来,忽然觉得此时的西湖也如一杯青茶!正如这杯中的龙井,淡雅清新,幽香飘逸,只有静下心来细细的品味,才能悟出其中精隋所在,若牛饮般地喝下,也只能说是解渴,自然识不得茶的滋味。联想到朋友刚才所讲的“下个月的西湖”,那大概该是壶工夫茶吧,色艳汤酽,浓重夸张,让人只品一小盅,便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喝工夫茶是需要配以口味浓重的茶点,而那雷峰塔就一如那浓艳的西湖“工夫茶”的茶点了。
   今天游西湖,如先吃下了工夫茶的茶点,再品龙井,自然是不配套,更掩盖了龙井的清香,也就难得领会到西湖这杯青茶的香韵馥郁。龙井也好,工夫茶也好,因人而异,各有所爱,若真正领悟这茶的精髓,还是要都品尝一下,有了比较才能作出最准确的评判。如此说来,还真该再品尝一下那浓艳的西湖“工夫茶”,到那时该能觉出这“茶点”的香甜吧!但我还是更喜欢这杯青茶!
   暮色渐浓,朋友们也喝完了茶,驱车延滨湖路返回。回来的路上,顺路看了一眼断桥,站在断桥桥边,远眺这苍山平湖,不禁想起“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嚓,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的诗句,眼前的景色只是不见夕阳红,也是一点缺憾。其实,有缺憾才有想象,这缺憾该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美吧!

共 24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很流畅的一篇西湖雷峰塔游记,其中雷峰塔的来历、在时间长河里遭遇过的劫难等等历史知识很自然地穿插文中;文章写景亦写出了游历者的心境,景物的缺憾和人心中的遗憾相互映衬,如同湖水倒影芙蕖,欣赏,问好作者!——郑青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郑青宜        2008-12-07 17:38:56
  写景不忘写到人,写到心镜,这样的文章是有灵魂的文章,问好梅花欢喜漫天雪,欢迎常来稿!
女的
2 楼        文友:天蝎女子        2008-12-08 00:51:40
  散文的可贵之处往往在于作者写的不仅仅是物,更在于人。喜欢作者的文字,问好!
热爱生活,追求完美、浪漫的女孩
3 楼        文友:经孟伟        2015-09-12 19:00:07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