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司药品文】天山里的讲述——疆二代的药受感《风口风力》

精品 【司药品文】天山里的讲述——疆二代的药受感《风口风力》


作者:司药 探花,22016.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96发表时间:2011-05-25 12:12:33

【司药品文】天山里的讲述——疆二代的药受感《风口风力》 “北疆沿天山一带,风口风力可达八级。”这样的天气预报对每一个新疆人并不陌生,对居住在天山里的养路工及养路工家属们,更是寻常到一日听不到“风”字便心生怪异。有一则玩笑新疆人大概都知道。说,我们这儿一年只刮两场风,春天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冬天一场风,从冬刮到春。更有意思的是,新疆人把风不叫“起风”、“吹风”,而是“刮风”。“刮”字那个凌厉的“立刀”,想必让你在第一时间感觉到风的呼啸。可不是么,如果你感受过冬初春打头那裹挟着寒流的西伯利亚正宗进口的冷风,你便会对新疆小刀般的风留下终生难忘的直观印象。
   不过请你留意,《风口风力》要说的一定不是天气,而是两条线并进的,在某一特定地域、某一特殊行业,具有新疆一代和新疆二代代表性的人文故事。一线是两个青梅竹马的人,若即若离,最终只是转身、只是各自平行生活的有缘无份的情感历程。一线是对父亲抵触、排斥,对父爱漠视、无视,多年后,随了字迹模糊的父亲日记,丁一山终于找到了对父亲的感觉、感情。两线或交织或并行,让药这个疆二代,在对《风口风力》从文本到现实的解构中,沉浸、融入。
  
   【药解《风口风力》之,情】
   沉浸于《风口风力》,药想以车代步贯通217国道的冲动一次次地被调动起来。217国道独库公路段,穿越天山,途经草原、群山、冰达坂……药无数次在地图上揣摩过这条路,一直想与这条路做零距离的体验。只是这段路的翻修已持续了近三年,说是去年六月交工,却到今年五一貌似还没有完全正式、正常地通车。是施工方懒散拖沓,致使工期遥遥无期?以药对新疆的了解,这个原因几乎不成立。海拔三千多米的大板、在地质条件恶劣的山区钻山建桥,再加上时有一日四季的无常天气肆虐……没有施工人员想在此逗留,没有人不想早早完工,早日回家大吉。路修好了,施工方可以撤离,但永远走不了的,是养路工。
   在路上时,药经常会被路边的养路工所触动。新疆境内,在山区、在沙漠,动辄几百公里的无人区,人迹罕见,但只要有道路,你就会见到养路工。身着工装的养路工,孤单的身影、空旷的原野、蜿蜒至天际的道路,凝成一副固化的画面,冲击着我们。当然,一掠而过的画面对我们的冲击多来自构图的艺术性需求,所以,这种冲击多是视觉效应上的,但《风口风力》对于养路工生活“内幕”的深入,让这种冲击有了抵达内心的延伸。看那些养路工,有男有女,他们是他人的夫(妻)、他人的孩子、他人的父母,在野外养护道路无法照顾家的时候,他们在想些什么?眼睛望着一辆辆一闪而过的车,心里想着家里需要照料、需要打理的事儿,冷馍、冷菜、冷水的午餐,他们怎样把内心灼热的焦急慢慢冷却?居家过日子是一个延及一生的漫长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心血来潮,所以,经常天各一方的夫妻、缺少父母持续关爱的孩子,养路工长期的这种状态,多多少少都会对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丁一山和乔娅,两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其成长轨迹、心理演变过程,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家的个例,而是养路工这个特殊群体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境况。
   “从他终于理顺了一加一等于二的逻辑关系的时候起,他就很少给过父亲好脸色。”成长期的男孩子,对偶然回家,也两手空空的父亲,只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感知父亲、感知父爱——其它孩子的父亲回家,都有玩具,都有礼物,为什么我没有?父亲不爱我。孩子对爱的渴望、对被爱的期待,有时就是这样具体到某一件事儿上。如果作父亲的忽略了,那么父子之间情感的隔阂,便在父亲自以为是的、成人强势的毫无知觉中,酿成因果。就这样,在对父亲漠视、无视的晦暗心理中,丁一山长大了。内心有委曲更有倔强——没有父亲,我和母亲一样可以过好,没有父爱,我一样可以长大,可以享受爱情,直到有了那本凌乱、混沌的日记。捧着破旧的日记本,就着模糊的字迹,这个已成年但依然与父亲对峙的孩子,第一次与父亲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促膝长谈”。丁一山开始走近父亲、走进父亲。从父亲凌乱的只字片语中,丁一山渐渐明白了这个被他人称作“独一本儿”的书生父亲,当初为什么执意留在了那个叫作“哈克桥”的地方。只为天山深处“伸手摘星”的仙境所吸引么?
   乔尔玛真的很美。相信随便哪个人到了这里,都会不由地产生“一辈子住下来也不烦”的感动。这种感动,药再熟悉不过。每次进山,白云飘逸、牛羊漫坡、酥油草及踝,药都会痴痴地想:让我在这里做一只牛羊吧,不想职称、不想纷杂、不想世事……但,最终没有人留下来。乔尔玛的美以及大山深处远离人世的纯净、纯粹,常人无力消受。因为与美景同时存在的,是更深的寂寞、更重的孤独。人的群聚动物本性,让绝大多数来天山深处的人,只能以旅者的身份、旅行的状态,短暂地膜拜空瞭、壮阔、孤傲的群山、草原,与之产生“到此一游”的浅交,而绝不可能触发由身及心、由心及魂的无缝隙融入。星海孤帆(以后简称星海)的发现并不夸张:这里的每一座山,都以神的名字命名。只有神能耐受寂寞,独享盛景,怡然长驻。“在这里,我就像在一座空城之中,孤独和忧伤如影如形纠缠着我。我被分到这个名叫哈克桥的地方已经快有一个月了,这里除了屋外不远处一条昼夜喧哗的小河,只有死一般的静谧。”孤独、寂寞,考验人的意志,考察人的品性。山里异常的艰难,其它生物可以以自己的方式选择躲闪,养路工却不可以。因为有工作要做,有职责要尽,对于书生气质的丁烈,还有一层心的呼唤。“在我看来比金子还金贵更宝贵的东西在她眼里却一文不名。”与群山、与草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丁烈,与妻子人生观、价值观的背离,让两个相爱的人最终分道扬镳。只是,“各奔东西”的丁烈因为爱人去了,情感去了,心也就死了,也就不再日记。对于这个大山深处的“独一本儿”,没有爱人、没有爱情,再多的心路历程,已无需记录,无需记忆。“彭劲,让我抓住你的手吧,好让我在梦里也不会找不到你。”如此炽热的情感,只能被凛冽的风,吹散。
   那么,彭劲呢?这个离了婚带着孩子独自过生活的女人,当初为什么离开丁烈?是因为受不了寂寞?显然不是,因为离婚多年,这个天山里的一号美人,还是独自守着某一个人、某一段情感。当初离婚只是为了“逼宫”?——她知道丁烈爱她。她希望丁烈能够选择她和他们的儿子,而不是哈克桥,她期待丁烈能够把对她的爱表达得更为近距离一些、更为直接一些,但显然,过于相信爱情力量的彭劲,女人气的算计失算了。丁烈爱她,但还不足以让他为了爱放弃自己、变更信仰。于是,两个相爱的人,只能活在各自的状态里,遥遥相望,苦苦相守。“我们不是仇家,该忘掉的就都忘了吧。”时隔多年,彭劲不再抱怨,而是平静地交心,“现在我明白了,这里是你的世界,你属于山里,你在这才能过得有滋味。”一对“两股道上跑的”爱人,终于在多年以后,得以相互理解和包容。那隐于言词、隐于孤寂底色中的款款情意,不是上了岁数的人的简单怀旧,而是相爱的两颗心的再次交融。
   相比而言,丁烈是幸福的,因为他除了爱一个女人、一个女人执着地爱他,他还有另一层情感世界。除了对大山的热爱、对纯净的追求,养路工丁烈还有与工友“过命”的交情,有因为奉献、牺牲而让同样大山深处的人,深切缅怀、深情铭记。奉献、牺牲,这些个词在现今的年轻人看来,荒诞、玄疑,却是某个时代特定的人群,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投身于新疆建设的疆一代,就是这样“脑袋一根筋”地执着得可爱、可爱得傻气。父亲的执着、傻气,丁一山抵触、排斥。但迫于母亲的“要挟”,他只能进山祭奠父亲。与父亲,这次展开的不只是形式上的感知,而是凭借在乔尔玛的一夜、凭借父亲日记,丁一山对于父亲、对于父亲的情感,有了懂和接纳。
   母亲对父亲的感情,丁一山是不解的、烦心的。离婚都离了N年、人也死了N年,为什么母亲还神叨叨地念挂着那个人?那个埋葬在大山深处的男人,施了什么魔法让这个法律上不再有任何关联的女人,为他独守这么多年的孤寂?父亲的日记,让丁一山找到了答案。没有“洞悉真相”的百感交集,只有父与子水到渠成的情感对接。男人间的情感让这个漠视、无视父亲多年的孩子,对父亲,终于有了从血缘到情感的认领和回归。
  
   【药解《风口风力》之,青梅竹马】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孩子受伤。在同样的伤痛中,两个孩子磕磕绊绊地长大,走出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丁一山有母亲庇护,走的路相对比较正统。乔娅则没有那么幸运,父母离异,父爱母爱尽失,独自长大的太多的经历,让她偏离。所以,家庭破裂对于成长期孩子的影响,谁也无法做短期的评估。“妈妈拿了大扫帚,在前边扫着从山上掉在公路上的碎石,他在后边玩耍,走着,忽然发现妈妈在前边不见了,前后只有脚下的一条山路,空寂的山谷间只传来隐隐的风声,一切都寂静得可怕,紧接着自己就哇哇地哭起来。”儿时的场景,是丁一山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看着那个学生娃模样的小子,一双眼睛里依然是那么干净,是她多少次在镜子里意图搭建的那种清纯,多少年过去了,他的还在,而自己的已经不知道遗失在哪儿去了。”乔娅的惆怅来得突然,来得犹如一把锋利的小刀,在自己的心上一刀刀地划。痛,清晰入骨,刀痕,细微幽深,不易察觉。乔娅活得无奈,活得明白:自己与这个一直在心在意的小男生,情停在远方,人也停在远方,永远不可能交汇。
   青梅竹马,与岁月一起生长的情,天然亲近,却无法融合。丁一山与乔娅隐隐作痛的爱情,让一向偏爱情感“大团圆”的药不由地有些怨星海了:如果现实的伤感咱无法改变,但你毕竟是在写小说,你就不能让乔娅在遭受父母离异、独自流浪的风霜后,让她与丁一山把青梅竹马的爱情,修到花好月圆?
   两个养路工的孩子,《风口风力》疆二代的代言人,见面就透着亲,就透着儿时绵延过来的爱。他们之间,共同的话题,是儿时的,共同的感觉,也是儿时的,所以,他们的情只能停在“过去”、漾在心头。也许,这两个令人心疼的孩子走不到一起,实际上才是最符合民意、最契合宿命的“水到渠成”。因为成长历程中太多的各有状态,让两个有缘无份的人,即使心里住着彼此,也修不来“共枕眠”。“你不是聂赫留朵夫,我也不是玛丝洛娃,谁死了?谁都没死,都好好地活着呐,并且还会活得更滋润。”没有人甘愿沉沦。当乔娅终下决心,选择“放弃金子,记忆并靠近爱情”时,丁一山却选择了放弃爱情,选择现实生活。爱情面前,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生存面前,没有绝对的是非成败。《上帝给人金子》的寓言,注定它只是寓言,只是某种心理暗示,所以,乔娅只能留给我们单薄落寞的背影,留给丁一山一段若即若离的爱情。
  
   【药解《风口风力》之,文本本身】
   “成万松也并非是个只知道吃馍馍混卷子的二把刀。/他的父亲说他不是儿娃子,这个儿娃子跟乔娅认识的呢。/好着呢吗?好着地呢。”《风口风力》的语言非常新疆。新疆话土,那尾音、那调调,那独特的助词活用……真是土得掉渣。每届央视青歌赛都有新疆选手,药不用看人,仅听声音就能知道,咱新疆选手出场了。因为无论选手怎么掩饰,都会在不经意间在说话间,露出“新疆”。新疆话的确土,带有地域标签般的土。“土”是贬意词?药不以为然。接近“土”的东西,往往更容易让人感觉到他乡遇故人的踏实和亲近。土里土气的新疆话,不能称其为方言,因为它没有固定的腔调,没有统一的约定俗成,一个地区和一个地区不同,比如,昌吉话带着九绕十八弯的回回调,塔里木连上海话都是河南腔,呵呵,新疆话之土,难怪有人用“杂话”一语概之。杂话嘛,如果你一定要搬了字典,说词解义,那就什么味都不对了。文字再深入,药也不能一言道尽新疆杂话之特别,还是请读者你亲临新疆,亲身感受吧。
   生活化,是《风口风力》另一个语言特点。“回到家才被妈妈一把扯住,拿湿乎乎的毛巾罩住头脸儿一顿捏巴,总算显露出原形。”同样不能生搬字典,你只能跟着人物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想象《风口风力》中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而口语化语言的应用,考验的是作者的睿智和勇气。用过了,读者不解其意,不用,又不够生动。“我真能啊,我也可以能得跟个豆儿似的啊。”看这句,读者因为地域不同、方言不同,可能腔调找不准,但,意思即刻就明白了,而且多半还会被星海口语化的幽默逗乐。
   行文简洁明快,一副新疆风土的作派。药最直觉的感受是:写新疆就得这么写,横平竖直,如风口风力的八级风,粗拉拉、直撞撞,风到意到。如果语言上太过温腻,至少在气场上,就不新疆了。而星海在字词的选择上,也如“北疆沿天山一带”的风,平实常见,无需辨析。《风口风力》全文生僻字少见,豪华的词藻不多,但那种写寻常人、用寻常字词的本身,就带着某种烙印、某种取向。新疆、新疆人、新疆事,咱新疆还就得这么写。
   再有就是故事的铺陈,看似不着心计,实际上点点墨迹间,情节转承自然流畅、人物事件关联合情合理,包括配角“洋芋蛋在哪儿都开花”的老张两口子,都处理得入丝入扣,让药感觉到,这个时候、这个场景,在新疆这片人口多地域杂居的土地上,在天山里这个偏僻小城镇,就得是这样的故事。生活的印记影射于文字,自然成就真实、动感的作品。文字的本源是生活,药相信,《风口风力》,星海以第一人称叙事的闲庭信步、信手拈来状态,一定不是在简单地为我们提供生活与文字关联的佐证,而是同样如风口风力那直来直去的风,告知我们,要想文字出彩,惟摘彩于生活,惟忠实于生活。
   《风口风力》故事的截材自然、平实,让文字版的天山里没有大起大落的人事纠葛、没有刻意集中的高潮渲染,但你一旦打开《风口风力》,你便不由地跟随着星海的文脚,一路看过去,一起沉下去。不过,《风口风力》还是让药感觉有些意犹未尽,感觉有些情节、有些事态,还需要细节支持、还需要铺垫展开。但即便如此,星海为我们带来的清风朗月般的养路工的生活原态,还是让药这个疆二代不由地随了主人公们,无需过渡、无需适应地就游曳于文字与现实的新疆,现场感与文字感同步抵达。
   置身于《风口风力》,如临细碎的时光、寻常的日子、普通的人群。平实是生活的本色,也应该是文字的基调。把一些未能实现的理想、一些积攒于心的念想,糅进文字,这样的作品,相信你一遍读过,可能没有惊心动魄的感官刺激,有的,只是随了文字流动的心情、心绪,在掩卷时猛醒:哦,搞错了,我这是在小说里呢。刚才所经历的一切,只是经过艺术化处理过的事儿,不是真的。真的不是真的么?不甘心,再回味。于是,那些被文字化的人和事,植入记忆、植入心。一直有人在甄别,什么是好的作品?药女人见识,也是女人不可理喻的感性认知——药所认同的好作品,就是那种能够让读者看进去,便走进去,便陷进去,错了方位,乱了角色,与书中人,同生息、同感触的作品。《风口风力》,当属这样的作品。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8775风口风力(一) />   http://www.vsread.com/space.php?uID=星海孤帆

共 596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三个方面对《风口风力》的释读,充满了疆二代对那片土地和人们的感情,有时候就是这样,在别人的文字里会有一份特别的感觉,缘于熟悉,缘于文字里的味道。《风力风口》之,情。在作者笔下,内容是丰富的,有对本土的情,有男女之情,有父子之情,也有深层次的奉送和牺牲之情,无论哪一种情,都有入心的明朗,我想,这样的明朗,在作品本身的内涵,也在作者透彻的析读。《风口风力》之,青梅竹马。给人的感受有些隐痛。《风口风力》之,文本本身。作者对作品的生活化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行文风格有着了然的理解,给读者带来视觉和感观的品质之美。通篇文字读来,能够深切体会到原作的精髓,带来阅读的愉悦。【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526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5-25 12:14:18
  深度,厚度,力度,是我读完药这篇文字的直感,如果再有时间品读,相信感受会更深。:)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回复1 楼        文友:司药        2011-05-26 19:19:21
  文字是写给有缘人的。暗香,有你同行,药甚感幸运。
2 楼        文友:阮海霞        2011-05-26 12:16:02
  没有欣赏过《风口风力》这部作品,但作者对它详细的解读,让我也能浅浅的触摸一下这作品的思想与厚重。欣赏作者的解析……
坚持!
回复2 楼        文友:司药        2011-05-26 19:36:27
  海霞光临,药甚感荣幸。文字中人,共在文字中吧:)
3 楼        文友:星海孤帆        2011-05-26 16:53:15
  一支笔,直如手术刀也似.解牛的功力.层层剥来,笔墨着处,但见花开.着实令偶一头汗!药,司药,药师,难不成姓黄?东西南北中几大高手之一的黄老邪,江湖中哪个不知谁个不晓,得药师如此置评,唯有竭力写出更好的文字,以报厚爱于万一.再拜
八年记者生涯,现经商,想写新疆人
回复3 楼        文友:司药        2011-05-26 19:41:16
  星海言重了。坦率地说,也许你的作品并不是最成熟、最精到的,但用心用情的文字吞吐,让药感动。如果一定要拜,倒是药应该再深入拜读这种出于生活、重于情感、基于人生的作品。期待更多力作。遥握。
4 楼        文友:美是一次邂逅        2011-05-28 03:46:30
  来灌点水,先声明,我不是就医来的,不吃药,灌完水就跑......
人走,茶亦凉,有明月,照背影涉水而过。
5 楼        文友:晋忻李        2011-05-29 23:12:38
  再次品读到司药真诚准确的美文解析,引起了对文本的向往。为文能有如此品读者,真乃大幸也。
晋忻李
6 楼        文友:冰蝴蝶        2011-05-30 06:48:30
  每次来到你的雅室,都看到你的女儿长得更加靓丽,迷人了。只可惜没有读过《风口风力》这部作品。今早起来写作,我落泪了,感到心很痛,都说可以落泪成金,真是这样吗?难道作家笔下的每一个字真是血泪成就?好悲情
中专语文老师,喜欢歌舞,迷恋写作,追求纯美事物.QQ号993884000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