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偷青

  偷青


作者:龙飞九天 进士,736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87发表时间:2011-06-20 21:36:03

又到了正月十五,又到了“偷青”的日子。
   记忆中的正月十五总是有圆圆的月亮,洒给人间几许初春的寒意。饥饿年代的人们是不晓“元宵”为何味的,刻在记忆深处的永远是瘦黄的脸上那一双双干渴且同样瘦黄的眼睛。那眼睛盯着你,便让你平静的心不住地颤动。老实的村人压抑多日的想望,每每此时,便如冲天的炮竹,惊炸了你的心。
   “偷青”是家乡的传统习俗。这天一入夜,男女老少都奔向庄稼地,大摇大摆地拿走已经谋划多日却不属于自己的各类蔬菜,这样的行为在这一天是无人过问的。据村里最老的老人说,“偷青好啊,它能带来一年的好运和全家人的平安。”幼时的我自然是不明白的,只是站在一边,好奇地看着人们跑来跑去,感觉挺有趣的。而父母却不许我们三兄弟像别的小孩子一样去偷青,当我们问及父母缘由时,父母却总是摇头叹息,留给我们太多的疑惑。有一回,我们兄弟三人正站在路边好奇地看着,一位伙伴塞给我们一捆蔬菜便跑了,当我们抱回家时,父母却把它扔出了门,被好吃懒做的牛二捡走了。最后的结果是,大哥、二哥在堂屋里跪了一夜,我虽小些,却也站了一夜。自那以后,每逢偷青时节,我们除了看好奇,便再不敢要别人的东西了。只觉得父母有些怪怪的。
   一晃多年过去了,就像今晚,月亮还是那么明亮,恍若多年前那轮,亦如我的心事。兄弟们各奔东西,我一个人来到多年前驻足的小道,渴望找回丢失的记忆。已经入夜很久了,四周却依然静静的,没有丝毫响动。我渴盼见到的那些熟悉的身影呢,全都到哪儿去了?难道人们忘了这么一个祈求好运和平安的好日子?还是他们学聪明了,要把这些做得更隐秘些?我回想着一轮轮逝去的明月,不知又过了多久,只觉夜似乎很深了,初春的夜风吹得人凉凉的。
   童年的那些伙伴呢,这个夜晚你们还记得吗?身在异乡的你们还会想起那些“偷青”的日子么?陌生的城市里,可有一盏盏温暖的灯光伴着你们入梦?又或者那一只只飘向远方的小船可曾迷失方向,还记得归家的路吗?劳动了一天之后,你们也会想起家乡的亲人朋友吧,在这样一个墨黑的夜晚,你们也有月光一般明亮的心情么?遥望家的方向,是否也会道一声“珍重”?
   ……
   天地依然很静,不胜倦意的我往回走去。夜行的脚步惊醒了酣睡的村狗,此起彼伏的“汪——汪”声震落了枝头的清露。
   “三叔,你到哪儿去了?快来吃瓜子,又香又脆。”
   读中专的侄女捧了瓜子向我走来。
   我拿了几颗,随便地剥起来。
   “阿公、阿婆,我不吃了,睡觉去了。这些天,我的肚子都快撑不住了。阿公、阿婆,Bye——Bye!”
   我一愣,手中的瓜子滑落地上。
   刹那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共 10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习俗,饥饿年代的人们靠“偷青”来希望全家能好运和平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素质也在提升,并认识到好运气是偷不来的,要过上好日子就得靠自己勤劳的去创造。文中作者的侄女的一句“阿公、阿婆,我不吃了,睡觉去了。这些天,我的肚子都快撑不住了……”充分体现了乡村人们的生活正过上了好日子,这还用得着去“偷青”么?【编辑:独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独舞        2011-06-20 21:47:11
  文章以“偷青”传统习俗为入点,通过从之前乡村家家户户都有偷青的习惯,到现在几乎没人去偷青的对比,存托出乡村人们的美好生活,也给作者启示:好运气好日子是要靠自己的勤劳去创造。
回复1 楼        文友:龙飞九天        2011-06-24 15:23:46
  谢谢独舞老师,是啊,“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祝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