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精品散文】家乡有座土地庙

编辑推荐 【精品散文】家乡有座土地庙


作者:刚子哥哥 举人,346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11发表时间:2011-06-21 02:34:55

按照传统风俗,每年过年和清明都要祭祖挂坟。伴随着清明前夕菲菲梅雨,我又回到戴家湾老家,重复每年必做的祭祖功课。这样的功课我从几岁时就跟着爷爷开始做了,至今已有三十多年,而当年我屁颠屁颠跟着的爷爷也成了祖坟里的一员,我仍然在这种传统中坚守着,也传承着。
   每每母亲在精心准备完祭祖坟的鞭炮后,总还会特意加上一卦,千叮嘱万叮嘱我和弟弟路过土地庙时别忘了给土地爷磕个头燃卦鞭炮,还要说几句保佑家庭清净之类的话。我们知道母亲在交待这些时是不能嬉皮笑脸随口应承的,得用十分的正规诚恳的语调来回答知道了,母亲这才放心地让我们拎包出发。记忆里十几岁那个叛逆的年纪,我曾为母亲这种行径讥讽过她的封建,很是让母亲暗暗伤心过一段,现在想想甚是不该。
   我家祖坟九座,散落分布在前山后山几处,一趟下来要绕一大圈,中间得经过一段水田,土地庙就坐落在这些水田中间部分一块的角上,侧面是一个约摸三米的高坎,坎下是一条长年潺潺流水的小溪沟。说是庙,实在有些夸张了点,不如说只是一个用砖瓦砌成加了盖的神龛,高不过两米,宽约一米,拦腰中间设一横隔板供着一块刻着土地爷模样的残破石头,下面掏一空洞以供香客点燃鞭炮后丢进去,不至于碎屑炸得满地飞,顶上盖了几溜小瓦遮风蔽雨,虽也间或有有心的乡坊修辑打理,但架不住天长月久日晒雨淋,还是已显得有些破旧,与其他地方动辄琉璃碧瓦红墙画栋的土地庙相较,老家的这座土地庙实在寒酸不少,也简陋很多。说老实话,这座土地庙香火一直以来并不旺盛,但这不能怪我的那些乡邻不够虔诚,而是与这位土地爷管辖这块地窄人稀的地方有关。
   戴家湾人口一直不多,户头就更少,往些年的时候,还能数上二十来户,后来在时代的发展中,很多不满足于农村的年轻一代便有许多人渐渐搬到了县城或其他地方,到现在不过十来户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之家,就算每户一年上两次香火,这位可怜的土地爷一年也只能得到二十来次被供祭的机会。除却清明过年,每每从土庙前过,总只看得见神像前斜斜地插着几截燃尽了的香烛残柄,甚是冷清,不由得对土地爷生出些许怜悯来。不过这位土地爷也偶有一夜暴富的时候,有时田野里会冷不丁地响起很长的鞭炮声来,闻声的乡亲们便会马上猜出这定是哪户人家添丁加口了,于是供台上就会多出几份久违的饭菜瓜果来,这也彰显了土地爷在这块土地上应有的地位。这时的土地爷应是满心杨柳春风眉开眼笑的,毕竟在自己的辖区添丁加口,也算是不负守土之责不枉一方神仙了。
   这座土地庙应该是八十年代中期才有的,一开始只是非常简单的在地上供着这块象征土地爷的石头,风吹雨打,后来才有人修了这座小庙将土地爷请了进去,算是给他安了家。据说以前在原址确有一座土地庙,比这气派,但在文革破四旧时给砸了。而这块石头的残破就是当时人们破四旧的证明。
   这尊土地爷的回归也颇具传奇色彩,据说当时我们戴家湾某位长者到很远的地方走亲戚,跨过一座简易的小桥时,桥突然垮塌,露出一块石头,这位长者蹲下一看,不禁大骇:这不就是我们戴家湾当年破四旧时毁掉失踪几十年的土地爷吗?真是神仙显灵,知道戴家湾来人而自塌现身。于是长者忙磕头安抚,然后急回家叫上几个精壮劳力,挂红吹打用鸡公车把土地爷从几十里外请了回来,安放在原处。于是这块我们经常跑来跑去的田头便有了灵气,多了一种肃穆,即便当时最淘的孩子,不用父母长辈交待,也甚少跑上去追闹撒欢了。一块石头,居然能镇住那么多孩子的野气,要是换作一块普通的石头,肯定早被掀下坎去了,这其中不能不说有神奇的成份在这种民间的信仰里头。
   后来发生了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那是人们把土地爷请进小庙不久,有一天去供奉,居然发现土地爷不见了,生产队一下炸开了锅,有人说肯定是让人给偷走了,因为民间有“偷的土地神最灵”的说法,于是全生产队上了些年纪的人都自发地四处寻找,果然在不足十里地的一个小土地庙里找到了,几个人在半夜三更又偷偷把土地爷给抬了回来,再用水泥牢牢地镶在供台里,一直到今天。那时青春年少,很不理解甚至还有些鄙夷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们看上去有些疯狂有些愚味的做法,只不过是一块石头,至于那么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吗?现在想来,其实那只是人们最朴素的一种祈福、求平安、保收成的美好寄托与良好愿望,就象爷爷奶奶希望孙儿孙女健康长大一样的道理,于情于理都应受到尊重和理解。人的思绪和心境总得在岁月的打磨中才会逐渐平和光滑下来,对待事物的角度也会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理解。就象对待这位土地爷,十几二十来岁时思想激进冲动,当然就不会走进那些长者宽厚朴素的内心,不理解他们为了家庭、为了农事收成而寄托的一种情感。到现在,我也早已成家立业为人父,岁月已让我品尝了许多生活的酸楚,时间也给我打上了很多苍桑的烙印,反过头再去想想我那些可爱的父老乡亲当时那些举动,我想以现在的心境,我也一定会毫不犹豫自发地参与到那些看似无聊实则深厚宽广的行动中去,为我们的儿孙、为我们的土地、为我们的生活许下一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上深情的祝福。
   我家当时有一块叫“五升煮”的水田就在土地庙的坎下方,紧挨着那条田头小溪沟。当时家里劳力少,因此我从八九岁起就开始帮助家里干农活,每年的农忙季节,便得跟着爷爷或母亲下田,一天总要与土地爷对视几次,从晨晖到暮影,数度春秋寒暑。土地爷如一个参透了世事的老者,高高地站在田头上,镇定自若不怒自威,闭着双眼一语不发也能观尽天下。那时年纪小,干活时总想着偷偷懒,爷爷或母亲便会一本正经地说:“土地爷看着呢,要是土地爷不高兴了,今年的收成就会不好,那么全家就要饿肚子了。”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饿肚子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就立马放弃偷懒的想法暗暗使劲干活了。那时候好象每年都会发生旱情,生产队十多口堰塘都会干个底朝天,吃水便成了问题。有一年尤其旱得利害,十里八乡的水塘水库都冒了烟,便得挑着水桶赶上七八里地去有水井的地方担水回来。但神灵保护,有人在土地庙坎下的那条小溪沟里发现了湿润,不偏不倚齐正正刚好在土地爷的正脚下,于是掘地三尺,居然冒出一股清泉来,人们赶紧在溪沟上拦了一座迷你堤坝,第二天便积出了一泓清水来,乡邻们一边小心翼翼地排着队轮流用木瓢往水桶舀水,一边十分激动地嘀咕着感谢土地爷的话。那一阵非节非年的日子,土地庙的香火很是骄傲了一段时日,每天都有香烛缭绕,每天都有饭菜飘香。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愚昧的表现,但于我看来,这才是老百姓纯朴感情最典型的体现,在那个年成靠天收、国家灾情预警机制和抗灾体系还处于空白的年代,唯有这个虚无的土地爷才是一个最为具体的可以让他们感谢的对象。而感恩,恰是中国民族几千年骨子里的东西。正是感恩,让我们老祖宗许多道德精华得以流传至今;正是感恩,让我们先人创造的许多灿烂文化得以传遍寰宇;也正是感恩,让我们知道珍惜懂得回报,让爱心盈满这个温情的世界。

共 27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淡淡的笔触,写着淡淡的人生感触。写土地爷是表,写心性是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才能更深刻地感悟人生。文章清淡有容,值得品味。若可再进一步,由浅入深,则可更上层楼。【编辑:铁马冰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炎龙        2011-06-22 03:20:57
  我旅游的时候,看到土地庙,都会去拜拜的。
   有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当年去九寨沟旅游,去爬黄龙雪山的时候,到了快接近山顶的时候,体力消耗完了。爬不动了。于是休息,恰好旁边上是土地庙,我就拜了拜。拜完了,就来了精神,一气爬上山顶。缺少锻炼的人,爬完山会非常累,下山时腿会发抖,可那天我竟然轻松地跑下山来,呵呵。。。。
.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