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指间★杂谈』关于人性定义及其他

精品 『指间★杂谈』关于人性定义及其他


作者:邬海波 探花,2026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42发表时间:2011-06-27 23:25:09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给人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本定义着眼点在人的“本性”,其特点则包含了“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就此可归纳为人的本性的“四性”。这其中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多面性实则一义,皆在表述人的本性的复杂多变特性,而微妙性呢,即人性不可捉摸的神秘感。
   中国的古圣先贤有“性善”与“性恶”两说,皆意图讲清人之先天本性究竟何状。作为动物的存在,人之初,因其身心的稚嫩,自然不会具有作恶的能量,如此定性为人生之初是善的,确实有些武断。而人之天性本恶一说,即初生婴儿会哭泣会吃奶会伸手掏摸获取什么,先天一气投胎成型然后出生,人之恶劣习气自是伴随而来的,哪有不恶之理?
   卡西尔在《人论》中站在先贤的肩膀上归纳出他经典的论断:“人是符号化的动物。”人类能够将一切外在现象抽象成符号,算得上是理性的飞跃。擅长逻辑推理的人类的智者,以抽象的符号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将理念和符号演化成了给人类生活极大方便的实物,——数字化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所有的存在物都可以用数字符号完成具体的工作,形象与抽象的思想亦不例外。
   人是一种存在,是一种游移于“此在”与“彼在”的存在物,这是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此在,即人当下的实存的状态;彼在,即未来的理想的情形。大哲学家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这个命题看似简单,实则将此在与彼在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所谓“诗意的栖居”,可否理解为人类美好终极目标的“诗意”存在现象,这个值得探讨。
   弗洛伊德将人性定义为性欲的客观存在,许多人对此的理解仅仅限于男女情色交媾的冲动。所谓的性,其实包含了人类另外的超越了男女情色本能欲求的终极目标。
   动物性(兽欲)——人性(理智)——神性(突围),三个阶梯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人类对自身困境的突围。能够突围,就能够从“必然王国”步入“自由王国”,——摆脱了人类自身劣根性,心意识跟大宇宙心跳的共振,就能够超越生死,从而变成一位富有神性的纯粹的人。能面对一切外在现象而无所牵扯感,此类人实在太稀少了,人类文明史的八千年,也只是传说中的神仙与天神才具有些许迹象,——有此终极理想境界,人类的“诗意的栖居”也就有了落脚之点。
  
   曾有古圣贤说人是无毛的两足动物,结果别人将一只鸡周身的毛拔得个精光,跑来问这位圣贤,这只无毛的鸡是不是人?结果,古圣贤无语,至于怎样无语,之后古圣贤对人的认识又进步了多少,不得而知。
   除了人,诸如鸡、鸭、恐龙之类的动物都是两足类的生物,两足动物的人跟两足动物的其他动物能够对话吗?这个比鸡跟鸭讲还要隔膜的,鸡跟鸭讲类似于英国人跟德国人的交流,虽语种不同,但相差不大,更何况物种、文化、宗教、习俗具有共同的传承,因此,人这个两足动物跟其他的两足动物的区别就很大了。
   然而,无论人是怎样的标榜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地球宗主的地位,本质上还是跟其他人两足动物没很大的差别。要说差别,只能以人类的贪婪邪恶跟其他动物的受害来界定了。以人为本,人是天地宇宙的至尊,所以,其他生命存在形式就必须围绕着人类的生存意志转。地球短短一万年人类社会的折腾史,以人为主角的各种活动,都只是在满足人类至尊者的王与皇的无尽私欲,还名之为忠君爱国,无数的人间惨剧,受害的主角始终甘愿充当这个角色,因为王与皇有上好的祖坟的风水护佑,还因为这些王与皇是天帝之子转世的,你们这些小小的屁民,只能服服帖帖地为王与皇卖命,哪能有丝毫的怨言!
   于是,一半是人,一半是龙蛇血缘的狗东西,就能够堂而皇之地端坐于至尊的宝座。那位野外交合而生的孔子也能够成为中国人的万世师表。在这里,本人并不想揭穿这些被后人胡乱神话其生世的卑微者的发迹本质,只是想通过如此荒诞无稽的史说感触中国全民皆是贪官污吏种子的现实。因为谁当上了皇帝之类的玩艺,他们死去了几十代的祖先都能够有辉煌的神话故事传播九洲。
   人是自私贪婪邪恶的存在,宗教家对此的药方是通过修行除灭人的本性,进而朝向纯粹无私的神性,但也不能再以无毛的两足动物的形式展示这个,于是就有成仙成佛者的头部的光芒四射,文革时期我们的伟大领袖入席的就是这样的形像。
   来自尘土,归于尘土,基督徒的体认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更好。宗教徒离尘脱俗度化世人之举,只能以自身的苦行来完成,哪能像当下中国的和尚尼姑的大唱啥子红歌与随俗奔走名利场呢!
   失去了离尘脱俗情怀的和尚尼姑,就不值得世人的关怀了,伟大至尊的佛教,也在当下的世俗妄想中,整修断送了值得世人信仰与膜拜的条件。
   几何学的三点可以构成稳固支撑的理论,将之照应于人类的两足而立,就可以相见其人类根基的薄弱与不实了。最先的手足并用的四肢运动,纯真的婴儿期,是最可爱的阶段;随后两足而行,坏心术就出现了。人生的最后,还得回归到婴儿期的四肢运动,然后死硬了尸体,化成柔软的青烟离去。
   来时一丝透明情识,去时亦一丝透明情识,人之存在,能不能够始终柔软如透明的情识,安详着和谐的美感呢?
  
   卡西尔还在《人论》这部哲学巨著中引用了埃皮克蒂塔的名言:“使人扰乱和惊骇的,不是物,而是人对物的意见和幻想。”外物本身无法动摇他者的心魂,只是因为人对外物多有贪婪占有的幻想,人才会在得与失的悲喜交加中心意烦乱、恐惧惊骇不已的。拥有者会担忧拥有的财富权位的失去,而那些两手空空者在渴望拥有一切的同时还在忧郁恐惧正在发生的苦难。
   事实上。三尺地儿就能让人栖身,维持生命的食物亦不需太多,简单生活,简单的心思,此类生命存在,想来是饱满了安详感的,生命现象的充沛,基于本能驱动下的获得自然物件的自在养护。
   埃皮克蒂塔的话,若换另一个角度来看呢,就不尽如此了。在很多时候,财富与权位是拥有者的胆子,诸如时下流行于中国社会的“我爸是李刚”、“我爸是国法”之类的,就在证明财富与权位给相关者许许多多可以蔑视他者存在权利的能量。弱势者在强势者面前,因物的依赖力度不够,生之恐惧自然是随时随地的现象了。
   用某种理念与某种实体模式将无数人类抱成团形成一个庞大的组织,并且通过洗脑的方式统一思想,让所在集体的人员满怀着未来多点财富与权力的幻想。统一了思想与行动的庞大团队,也就能够所向披靡了,——希特勒的纳粹集团,即是最好的例证。
   拿破伦曾在登顶阿尔卑斯山时骄傲地说道:“世界在我脚下!”鲁迅先生引用此话时顺手就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说这拿破伦同志如若前后没有他如狼似虎的众多士兵的相随护卫,恐怕他会感到孤独、寂寞、恐惧的,所以,对物的意见及幻想,有时是能够给人大大地增长胆识的呢。
   财富与权位,虽然可以给智力强健者一时的胆量与幸福感,最终还得以此类人间恶棍可悲的生命结局落下戏剧的的帷幕。秦始皇没能善终,拿破仑被困死在一座小岛,希特勒疯狂而自绝。
   为物而不受物牵,是圣人境界者的作为。物欲很自然,人本来就是物之一类,任何人都是他者物欲的猎物,谁不小心,就有可能落入他者设下的圈套。
  
   人类由旧石器时代步入新石器时代,时光流转老长;由新石器时代步入农耕文明时代,也令人有地老天荒的漫长感。再由农耕文明步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的时间流动就快速起来了,世界也变小了,人心更是浮躁了,贪欲更是放任了自己的脚步了。
   就这样,人类在不断的物质文明进化中迷失了自己的本真。当我们发现世界已被微缩成了一块小小的芯片,没有了诗意空间的人类,就不再能够满怀期盼地幸福地活下去了。失去了诗意栖居意味的唯物质与权力为上的人类,究竟能够给自身创造出怎样的未来境遇呢?
   世界在变小,信息在浓缩,人类的未来,如若能够以绿色能源代替现实的魔鬼燃料,肯定能够突破现在这个小小的地球的生存时空限制的,到时,星际之间的旅游,就跟眼下国与国之间的旅游一样。
  
   爱是有条件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所谓的爱,只能在彼此需要条件互补的时候。当彼此的条件互补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任务,要么变成亲情或责任兑现白头到老的诺言,要么是见异思迁彼此轻轻地挥手告别了。
  
   人类已经进入整体白痴的时代,资源与环境的诗意已不复存在,可还在你争我夺那少得可怜的地球母亲的遗产。
   地球不过宇宙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中的一粒小小尘埃,正如人类心目中的细菌。
   人类所谓的强势,所谓的财富与权力,能算什么呢,如果不跟天地宇宙的良心合拍?
   冥冥之中的自然神灵,或许仅仅因为那么一次偶然的阴阳交媾,就有了地球上这么些愚蠢又自负的生物;也或许仅仅因为造物主那么一次偶然的欲念,就导致了地球众生兄弟间互相迫害的戏剧周而复始地上演。
   当人类宣称可以掌控地球母亲的一切资源了,上帝却在那边无声地发出了阴阴的嘲讽。
   贪婪与残暴,虚伪与邪恶,阴谋与诡计,皆是强势打压弱势的情节。然而,任何强势的存在,都只是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烘托出的幻象,任谁也逃脱不了冥冥之中的自然神灵的冷无情的审判。
  
   梦境是最好的心灵修理工。薄如蝉翼的美梦,可让背负着沉重悲苦意识的人升起粉红色的欲念,从而满怀希望地活着。
  
  
   2011年6月27日

共 36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性是什么?这问题困扰了很久。人性本善,但利用人性者恶!纵观一切打着人性旗号者,玩弄弱势群体于鼓掌之中,包括对动物界的蔑视,对大自然的掠夺。其实人性是虚弱的,胆怯的,人类只有靠不断地扩张和对自然界的侵略,来满足壮大自己。以累聚财富多少来满足内心的怯懦,侵犯他人权利以达尊贵为目的。但无论怎样强大的人,都逃不脱自然规律的惩罚,这是对尊荣与卑贱一视同仁的公平,又是一个自然对人类的莫大讽刺啊!海波的文章总是引人入深思熟虑之中,多么深刻而又内涵丰富的话题,让我们更加深对人性丑恶一面的认识。推荐大家阅读,青鸟为你编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628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城市青鸟        2011-06-28 00:43:44
  很喜欢读海波的文章,也只有你的文章给人一些启迪和思考!欢迎光临指间微凉。远握问候!
城市青鸟
2 楼        文友:秋林        2011-06-28 09:03:39
  说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都是错误的,人都有善的一面,也都有恶的一面。你对他好,他往往就对你表现出善的一面;你欺负他,坑害他,他就对你表现出恶的一面。
语境就是一切------荣格。
3 楼        文友:李学民        2011-06-28 11:13:45
  有说服力和穿透力。
发表文章近百篇
4 楼        文友:李学民        2011-06-28 11:13:46
  有说服力和穿透力。
发表文章近百篇
5 楼        文友:杨月弯弯        2011-06-28 15:32:45
  给人性一个确切的定义很难。学习了。
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喜欢与别人沟通的人。总是捧着一壶茶,伴着一盏灯,盘点人生的点点滴滴。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