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天涯散文】秋天的俭啬

精品 【天涯散文】秋天的俭啬


作者:别有洞天 举人,565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24发表时间:2011-08-02 14:47:31

【天涯散文】秋天的俭啬 象征秋天的金色告诉我,独具韵味的秋,来了!历代文人墨客,都将秋天描写得诗情画意。
   令我感动和深思的是,我从落叶的声音里听到了许多叶片的轻声呼唤。从一叶片的落地影射了人生中某一阶段的结束和使命的完成。
   秋叶,它曾护送着春天的花一路走来,让一个个青果走向辉煌的秋日,当它使命完成后,伴着秋风落到地上,展现着仅剩的那点金黄,是多么的伟大,也是多么的渺小,潇洒旷远,音容笑貌,毫无杂念,不计得失的落下。给予浮想联翩的人类的温情和品格,难以离去。可是,有几人想过,叶无时无刻都在做着贡献,莫看枯叶的模样难看,它们曾经叶绿过,饱含生命的气息。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它既是农家人最快乐的季节,也是人类思想和历程中一个最为有意义的阶段。如果去果园看肥硕瓜果,处处飘着香甜的气息,农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时不时地传来银铃般的笑声与丰收时喜悦的歌曲。我不禁想起阅读到曾国藩的史料,曾国藩总是说自己最喜欢秋天,秋天有一种厚重和俭啬之气,走过而不后悔,付出而不索取,成熟而不幼嫩,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们都喜欢赞美春的生机勃勃,夏的生机盎然,但他们不知道,秋也有独特的韵味和特点。那独特的金黄,不是哪一个季节都有的!秋的俏、秋的果、秋的美,与春季夏季不一样,那是一种深沉的美,闲适的美,喜悦的美,成熟的美,收获的美,神圣的美,独具韵味的美!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却着墨于秋天的韵味,注重的不是秋的表层景象,而是人的内心感受。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的意味。文章最后引用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说邓肯可谓识趣之人。细心阅读体会并领悟到,与其说林语堂是在写“秋天的况味”,还不如说他是在写“人生的况味”,写一种华丽恢奇、纯熟练达、内涵丰厚的人生境界。
   神圣的秋,独特的韵味和深沉的俭啬永远那么难以捉摸,倘若你在秋季,一定要去感悟秋。秋,这是把冷和热、喜与悲放在一起的融合,就像人生在特定的时期赶往或进入的一种境界,既有些感觉苍凉,又像在燃烧自己。
   我们无法把自己的命运看得深透,甚至也难以掌舵,当蓦然从鲜活的残红中想到生命里有许多的青果还未成熟,已是深秋的季节。尽管努力过、拚搏过,仍然有不能尽情如意的失望和遗憾。曾国藩做人和作文,都喜欢“雄奇”和“淡远”,而秋天正是淡远之中包蕴雄奇。超拨的见解,幽远深长,将秋天的俭啬提高到了一个无与复加的地步。
   不由得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秋的凄凉,已经没有了生命。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曾有一位中文系的教授对我谈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重在一个“意象”的堆积,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发挥到极致,将人心的落寞和无奈,借景艺术化的展示于天地之间。将秋的俭啬,突出在人生中最值得深究的位置。
   如果说将人生的秋天作为一份可供挖掘的话题,俭啬将是一份另类的潇洒,弥漫着人生最深厚的美,意味深长。
   秋天的俭啬,让人懂得谦虚、知悟进退,领略崇高,问冿壮丽。试想,一个幼嫩和美丽的春天或是充满着陷阱最多的少年时代,何敢有此非分之想?
   秋天的俭啬,表现在厚重和老成、以及坚固,可攻可守,收敛有度。这是所有课本和书籍中,无法能体察到的苍凉的内涵,一个单薄的生命无法真正与之斡旋。
   秋天的俭啬,少了许多赌气,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怄气,多了坚守,多了相容相依,多了包容。这是一个单调的生命所不具备的。
   秋天的俭啬,沉积了智慧,积累了人生的经验。分辨和掌握了生活的浓度,深浅出处,懒得萦怀。这是一个脸颊上没有皱纹的少年,可以直达的境界!
   秋天的俭啬,是多么理性、必然的沉重、可怕的沧桑。可四季不可无秋天,人心不可无秋气,生命不可无俭啬。
   生命的俭啬,其实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份体谅和体验,是世故和谋画中的神通,是善待资源、厚可载物的精神格局。它有着“高处不胜寒”的犹豫,更有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
   曾国藩将“而立”之年之后存一份“俭啬”之气,视为人生精神领域的最高境界,铸造了他精谙人生富贵穷通的视野。
   的确,俭啬,可圈可点,它照顾着人生,不可不察。

共 18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秋,韵味绵长,沧桑中带着一种成熟的风韵,作者写秋,在“俭啬”上铺展,使得这篇散文的意境显得更为独特。秋,融汇冷热、喜悲,那独有的韵味和深沉永远那么难以捉摸,就像人生的某一些特定的瞬间,生命的意象中充溢着苍凉同时又将自己燃烧成灰。作者眼中的秋,秋的俭啬是一份另类的潇洒,弥漫着人生最深厚的美,意味深长。这篇散文语言富有激情,感性理性并存,情思如秋之枫叶散发着极致的厚重,从“秋天的俭啬”引申至“生命的俭啬”,洋洋洒洒,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这篇散文的结尾,作者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对秋的俭啬之感悟呈现在文字间:“秋天的俭啬,生命的俭啬,其实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份体谅和体验,是世故和谋画中的神通,是善待资源、厚可载物的精神格局。它有着‘高处不胜寒’的犹豫,更有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文章有着一定的高度,那是作者的思想之火,在熊熊燃烧。此文,激情慷慨,意境深远,佳作十分欣赏,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802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1-08-02 15:34:37
  秋天的俭啬,生命的俭啬,其实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份体谅和体验,是世故和谋画中的神通,是善待资源、厚可载物的精神格局。它有着“高处不胜寒”的犹豫,更有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