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天涯杂文】戏说“走光”报道

精品 【天涯杂文】戏说“走光”报道


作者:喜有此李 举人,510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99发表时间:2011-08-14 17:32:18

甫一打开娱乐新闻的版面,一些有关娱乐明星“走光”的报道便铺天盖地而来,避不开,躲不及,见之眼浊,看之心烦,于是,便有将这些事儿说说的念头。
   所谓“走光”报道,是指专门反映娱乐女明星们在某种场合“走光”事实的报道。其实,在娱乐新闻的版面里,这样的“走光”报道早已有之,只不过是现在才有说说的冲动罢了。要说说这些事,还必须先理解理解新闻的含义。据我所知,凡称得上新闻者,必须具有简洁、真实、时效的特点。纵观这些“走光”报道,均是聊聊数字,图片居多。毫无疑问,所有有关明星“走光”的报道都惜字如金,内容真实,报道及时,是符合上述新闻的特点的。只不过,作为写这些报道的娱乐记者们,似乎忘了新闻的职责所在。中国新闻家范长江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女明星们的“走光”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吗?当然不是。我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其实是自己的衣食住行。可为何这样的“走光”报道依然泛滥成灾、无处不在?这还得从娱乐记者、娱乐女明星及读者等方面去说一说。
   先说说娱乐记者。作为一名娱乐记者,最关心的当然是自己的饭碗,而自己的饭碗如何保证,这还得让自己报道的新闻有读者看,有读者买,这理应是衡量他们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于是,在竞争激烈之下,必须想办法另辟蹊径、吸引读者的眼球。想来,象打听隐私、描写绯闻等事儿他们是不敢冒然下手的,因为一旦报道失实,饭碗没了还不说,严重的还会惹上官司,断然是一件不划算的事儿。于是,于或明或暗处抓拍并报道娱乐女明星们“走光”的情景,便成了他们保住饭碗的“良好措施”,成了他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他们,一旦见到娱乐女明星的出现,便像一头流着哈拉子的饿狼一样直扑上去,将自己的长枪短炮“咔嚓咔嚓”地派上用场。只不过,他们的长枪短炮更多的是对着别人的重要部位。无须细心研究,只须稍稍浏览,就能发现他们抓拍的技术还真到了令人击节的地步:在机会稍纵即逝的时刻,他们总能将那些娱乐女明星们的重要部位抓拍得狠、准而清晰,就连一根细小的疤痕也能拍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想来,面对他们这样的拍摄技术,就连立志洗心革面的“摄影大师”陈X希先生也不敢冒然重出江湖,“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陈大师必定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有了如此出色的抓拍技术,再加上仿佛来生具有的灵敏的嗅觉,穿梭于各种场合寻找猎物便成了他们日复一日所要做的事情。也正因为有了出色的抓拍技术,他们的饭碗还真保得稳稳当当、牢牢固固。
   再说说娱乐女明星。这些娱乐女明星有新秀,有顶尖大腕,有二流或者过气明星,如果说她们是“走光”报道的受害者,恐怕是不会得到太多的认同——你本就穿得出格,又怎能怪人家拍呢。当然,必须承认,她们当中的确有演技精湛的,但在新人辈出、竞争激烈的面前,光是靠演技是断然不够的——纵观娱乐界,能真真正正靠演技说话的还真是毛鳞凤角。于是,为了让自己的演艺事业更加起色,为了让自己能在容颜衰老之前红一把、火一回,为了让所谓的艺术生命得到延长,不得不产生“走一走光”的念头。因为在这个充满色情的时代,“走光”,的确是一条无本万利、巧借他人之手而成功的捷径。
   不过,直接有意的“走光”无疑是不太妥当,因为这是有伤风化的事情,于是,她们的“走光”变得异常考究起来,绝不能让人看出有一丝故意为之的破绽。或许,为了“走光”走得恰到好处,走得隐蔽,她们不惜重金聘请了专业策划人士甚至经过事前精心彩排而未知。在她们出现的场合,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镜头:穿的少而精的她们在一举手,一投足,一弯腰,一俯首之间便让娱乐记者抓拍到他们想抓拍的,而自己,还能牢牢的保住了“走光”的底线。在“走光”之后还装作“浑然不觉”,等娱乐记者都拍够了,才装出花容失色、一惊一乍的表情,并立刻整理衣装遮掩了起来(有这样的演技却没有用在正道,可惜之余或许还真有点无奈)。事后,却急急忙忙地躲在房子里,偷偷地浏览娱乐新闻,看看自己的“艳照”见报道了没有。若一旦上了新闻,必定是一边发出会心的微笑,一边斥责着娱乐记者丑陋的行径。反之,若来一句:“娘希匹,老娘白让你们看了!”也是正常的。
   一旦“走光”真的使自己火了起来,她们必定会从此迷恋不已,从而成了“走光”席上的常客。“走光”,也似乎成为了她们赖以生存的必杀技,“玉女”也从此就变成了“欲女”。因此,若某次“走光”失手,便会反省并策划着下一次;若再次不成,便忧心忡忡的担心起自己的演艺前程来,害怕自己从此就泯然众人。
   还须说说读者。喜欢看“走光”报道的读者有多少,我没有统计,也无法统计,但我相信,这样的报道常常占据显要的位置,说明“知音”还真不少。这些读者之所以喜欢看,一来,在这些读者当中的确是有心智不健康的,“走光”报道正好符合了他们的口味;二来,大概是为了排遣生活的压力,企图在这些“低俗文化”中寻到一份慰藉。——是啊,在这物欲横流、气浮心燥的社会,又有多少人愿意潜下心来好好研究一门学问、一门技术?
   他们,在一打开电脑或者报纸的那一刻,往往是急不可耐的直奔娱乐版面,两颗眼珠像极了影片《地雷战》里的扫雷器,仔细地搜寻着“走光”报道这一颗“地雷”,一旦发现了目标,便欣喜若狂、手舞足蹈起来,接下来的认真阅读便是顺理成章的事,读后往往还与友人来一番心得交流,所陈所说,却也异常精辟。若是遇到了马赛克,他们通常会大言不惭的道:“马赛克,是阻挡人类文明发展的绊脚石”。若某日没有了他们渴望看到的“走光”报道,捶胸顿足、拍案叫骂不过是常事一桩。粱实秋在《男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描述:“有一个人半年没有吃鸡,看见了鸡毛帚就流涎三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有过之而不及:若三五天没有看到“走光”报道,一旦看到有“走”或者“光”的字眼,轻者流涎,重者简直是可以引发一场心脏病。
   说到底,“走光”报道只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娱乐记者可以得到更多的钞票;娱乐女明星可以借助他人之手,促进自己的演艺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读者可以从中一饱眼福。也说到底,“走光”报道应是“低俗文化”里最该摒弃的,因为它已经接近于“色情文化”,而若一味放任这种“亚色情文化”堂而冠冕地占据新闻版面,必定会助长社会上色情的泛滥,助长不良风气,让道德沦落,让文化失真,如此,无论是站在社会治安的角度,还是站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坚决抵制之。——就连凤姐也敢于不拉裤链上台了,这年头,这个世界是不是真的太疯狂了?
   尽快抵制这些“走光”报道吧,否则,一旦那一天“走光”不吃香了,还真不知道他们的下一步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共 26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走光”报道,真可谓一石多鸟:娱乐记者可以得到更多的钞票;娱乐女明星可以借助他人之手,促进自己的演艺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读者可以从中一饱眼福。不知是时代造就人,还是人造就时代,总之,这个世界是太疯狂了,“走光”是文化,“脱光”是文化,真不知这些文化最终会何去何从?文章表面戏说“走光”,实际非常严肃,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剖析“走光”这一低俗文化现象,值得深思!推荐欣赏!问好!(编辑:林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814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1-08-14 19:34:06
  林溪同志,这么精彩的按语也不顶个评论,批评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林溪        2011-08-14 21:12:59
  姐姐批评的是,我是想顶个评论的,可接女儿的时间到了,我的腿忙得像兔子一样,尽管这样,还是迟了,女儿已经在路边等好久了。我以一句“有事的”糊弄过去了。嘿嘿!
2 楼        文友:风逝        2011-08-14 19:38:37
  李子,真有你的,这么躲避,还看得这么深透,若认真研究,那还了得!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1-08-14 19:56:08
  哎,风姐姐,再研究,我就犯错误了,吼吼吼!
3 楼        文友:林溪        2011-08-14 21:15:43
  李子,我没有风刮得快。就是想告诉你,你是名人,可要注意形象,千万不能“走光”哦!嘿嘿!
一个喜欢在寂寞文字中穿行的小女子
回复3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1-08-14 21:34:20
  林姐,你要知道,就算我走光也是没人拍的,放心好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