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花品茗】叫你“爸爸”不为难——读《小心,我要叫了》有感

精品 【心花品茗】叫你“爸爸”不为难——读《小心,我要叫了》有感


作者:心花一瓣 进士,101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94发表时间:2011-08-20 03:52:33

爸爸——多么亲切的称呼,多么庄重的字眼!可是这称呼从一个叫唐宝的孩子嘴中一遍遍喊出,听来却让人揪心,让人落泪,让人扼腕,让人悲叹!一个孩子,他原本拥有着一位至亲至爱的父亲,拥有一份温存的父爱,拥有一个幸福和美的家庭,曾几何时,他沐浴着父母的关爱,亲情的滋润,一天天快乐的成长,幸福地生活。可是后来,他认若干人为爸爸,并且凭此来寻求刺激,骗取钱财,蒙受着人格上羞辱和身心上的摧残。然而男孩的一声声呼唤能觅回他生身的父亲吗?能唤回他久违了的父爱吗?
   胡学文老师的小说《小心,我要叫了》,读罢让人如梗在喉。唐宝这个在混乱的家庭与社会碾压下畸形地成长的孩子,被迫成长,被迫成熟,不得不去面对同龄的孩子不该承爱的心理之重,追溯唐宝的心路历程,给人留下的不仅是心灵的阵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窒息,他人生的遭遇是对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的莫大讽刺,也是对物欲横流的炎凉世态的悲愤控诉。
   一、深刻的主题,让小说内涵丰韵
   品读着胡学文老师的小说《小心,我要叫了》,那个叫唐宝的小男孩一声声“爸爸”的呼唤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作者着力刻画了唐梦等一群当代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再现中国劳苦大众的生存状态、情感追求和价值取向。胡老师对唐梦等人物生存困境的再现,也直击作品中人物情感的痛处,从而将人物苦难的深度持续地推进。小说不仅表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存艰难,同时也表现了他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时所彰显的善良、顽强和坚韧。
   面对社会论理道德的滑坡,作者以他独特的视角,向我们揭示了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社会大环境下小人物步履维艰的生存状态。《小心,我要叫了》借男孩唐宝的口讲述了一个名叫唐梦的女人与三个男人的情感经历。唐梦在与前夫马末分道扬镳时,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同时周旋于刘月、付成两个男人之间,期间,她将因破产绝食自杀的前夫送到了医院,挽救了他的一条性命,出于人道,又给了他安身之所。可是不思进取的马末却成了她生活的累赘与包袱。在她的婚恋生活中,脸色姜黄的付成胆小怕事,惯于愤世嫉俗的马末却又无所事事,虚于委蛇的刘月更是瞻前顾后,每一个跟她相处的男人对她都不曾抱有真心,她只是被人玩弄被践踏的对象。当然她也在玩弄着别人的感情,充当着并不光彩的角色,她为了生计,在刘月、付成面前又不得不充当着小三,忍受世人的白眼,甚至要遭受刘月妻子的打骂和羞辱。可是在刘月濒临破产时,她却想方设法帮刘月寻出路度难关。
   在作者笔下,唐梦是一个饱受身心凌辱伤害的弱女子。世人嘲笑他,甚至前夫马末无理纠缠着他,但她依然恪守着她做人的底线,坚守着她善良的本性,独自一人承担起养育儿子的责任,唐梦是可悲的,但又是可敬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生活所迫,社会大气候使然。我想胡学文老师正是想通过这个文字为唐梦这样的悲苦女人寻找一条通往阳光的路,同时也给每况愈下的世风以针贬,给那些游戏人生草菅感情的人以警醒。小说把婚姻爱情这个古老的命题,放入不合时宜的现代生活中,想借此来唤醒人们对情感的礼遇,对人格的尊重。
   小说生动地讲述了如何做好人生的加减法——唯有抛弃外物,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先把减法做好,才能完成生命的加法,不断获得人生的宝贵财富。同时,《小心,我叫了》又展示了更多的生命形态,塑造了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各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再现了生活本身的丰厚质感。
   二、典型的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活
   如果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建构起了小说的骨架,那么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则丰满了小说的血肉和灵魂。胡学文老师以他生花的妙笔让唐梦、唐宝、马末、刘月、付成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文字间行走着跳跃。
   作者笔下的唐梦,她人生道路是坎坷的也是曲折的,一个个与他交往的男人给她的灵魂深处留下的是一道难以愈合的暗伤,麻木着她的精神,作践着自己,也连累着她爱着的也爱着她的儿子。
   唐梦尽管有着追求幸福爱情的强烈愿望,却没有扭改变命运的手段与能力。在灰暗、煎熬、几乎没有指望的日子里,她被贫困、被强势一次又一次地侮辱、掠夺和强暴,她像狂风暴雨中独自挣扎的残花败柳,无言枯萎、零落成泥、任人践踏,最终以自己的坚忍、牺牲和不屈的精神滋养着濒临灭绝的人性。这时候的唐梦已不单单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可悲可怜的小女人,她有自己的品格世界和源远流长的传统,在她身上彰显着比那可怕的日子还要长久的坚韧的毅力与顽强的生命。小说中这个学历不高,见识不多的女主人公“唐梦”,身上倒也不乏勇敢、勤劳、执着、宽容的人性,隐含着真、善、美的本真。她没有骄示于人的花容月貌,没有让人眼羡的身世背景,不会说冠冕堂璜的场面话,年轻时不谙世事,对待感情也显得轻率而莽撞,做事冲动,但正是因为她在感情问题上一根筋式的义无反顾,让与她有过交往的男人既想亲近她,又不得不远离她。在作者笔下的唐梦也并非一无是处,她诚实、守信、重情重义、勇敢而执著,她知恩图报,以德报怨,也从不介意世俗的偏见,面对着接踵而来的情感狂潮,她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从容、豁达与淡定,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沉或浮,却始终不曾放弃对信念的坚守,对情感的忠诚捍卫。唐梦身上有着中国人最本质的人性闪光点:真诚、质朴、勤劳、谦和、守信……这些最宝贵的东西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往往被越来越多的人无视甚至忽略。我相信,小说会撩拨起每位观众心中最敏感的一部分,重新唤醒这些真正美好的品质。
   在胡学文老师眼中,唐梦说不上是一个好人,也算不上了一个坏人,但做人做事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最基本的道德和良知。就是在这样的小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胡文学老师对生命最深刻最诚挚的关注与理解。首先唐梦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她有自己唐诞不经的过往,她有着最基本的生活和生理上的需求,她渴望有个温馨的可以停泊的港湾,有个患难与共可以依偎的臂膀,可是就因为她年轻时在感情问题上的轻率,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她不得不为自己一手酿造成的感情悲剧买单。她不能给儿子一个名正言顺的父亲,不能给儿子一个温馨和美的家庭,她不得不忍受马末的离弃,独自一个担负起抚养儿子的责任,悉心照顾着儿子的生活。也就是说,在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之外,唐梦,这个性情中的女人,在情感上她看似放荡不羁,但她并不曾失去做人的本真,还有一种不能称之为准则的准则在规范着她的生活,约束着她的行为,那便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唐梦就这样迈着她独有的步伐向读者渐行渐近,让我们从她的举手投足间感受到的野气,蛮横,倔强,卑微。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披露着这个弱女子内心的秘密,但目的不是为探寻隐密。因为当读者的目光漫溯过她的心灵深处,所看到了她周围的世界,并且通过她,也让读者找到了世界与世界的通道与入口。
   三、诙谐幽默的语言让小说耐人寻味
   沉心于文字,我感觉胡学文老师就是在写我周围的人和事,阅读的亲切感并不在于题材技巧甚至文字的力量,而在于普通生命分秒延伸的对命运的坚守。从唐梦这个小人物身上,既让我看到了社会底层悲苦女人的生存状态,也让我见到了她与生俱来所携带着的情义、纯朴、勇敢和善良。让我见识了一个卑微女性人生路上艰难的抗争和生活重压下无援无助的愤闷、痛苦与惆怅,也让我感受到了她对真、善、美的渴望与期待。
   胡学文老师的这篇小说语言看似幽默诙谐,但在嬉笑怒骂中始终弥漫着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感,让人心生无奈的悲叹。作者从多个意象,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多元化构筑出这个小型社会的生命形态。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的唐梦,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在贫困、艰辛与摆脱这贫困艰辛的诱惑中延续演绎,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在没有尽头的日子里没有方向的沉浮。漫过唐梦心头的不仅是耻辱,更多的是悲哀、凄惨与无奈。她就像枝杈上的一片黄叶,被秋风荡着,不知什么时候飘落,更不知飘向何方。
   四、独特的视角,让小说结构匠心独运
   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来讲述唐梦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故事,真切自然,使作品显得亲近而可信,也便于“我”直接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说。一下子就把看似毫无关连的故事情节连为一体。小说中“我”对唐梦、马末、刘月、付成的冷静审视与评价,突出了唐梦与三个男人各自的性格特征。小说由明暗两条线索连缀全篇,构成了小说的结构脉络。一条是唐梦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另一个是“唐宝与三个爸爸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纽带”。明暗两条线索既各自进行,又相互碰撞。在整部作品中,“我”一直穿梭于这两条线索之间。一边是唐梦对爱情的憧憬和追求,一边是“我”对三个男人的审视与评价。而我与唐梦的母子情结,却不时改变着整部乐曲行进的节奏。尽管唐梦给“我”带来的是伤害和屈辱,但在风雨同舟中,也催生了“我”的成熟,潜滋暗长着“我”对唐梦的理解、体贴与包容。
   小说中的“我”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在被迫式成长的人生的经历中,他处处在呼唤着爸爸,时时寻觅着父爱,事事在求索着人间的真情,母亲年轻时在感情上陷入泥潭而欲拔不能,让他跟唐梦的三个男人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马末因不愿戴上他意想中唐梦所强加给他的绿帽子,与他渐渐疏远,最后离他而去,问花寻柳的刘月、付成忌讳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呼唤他们为“爸爸”。小说中的“我”是不幸的。尽管他见人便喊“爸爸”,却不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父亲,自然也无缘享受到他梦寐以求的温存父爱,但“我”在小说中一声声“爸爸”呼喊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却是强烈的,给读者的思考也是沉痛的,给读者的回味也是久远的。
   表面看来小说写的是一个多情女子与花心男人的俗套故事,但是胡学文老师并没有一味地去迎合世人的低级趣味,也没有刻板地去做浅层次的道德说教,亦不曾对作品中的人物做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即使对唐梦也没有寄予过多的同情,而是让读者从她身上获得更多的反思与警醒。我想胡学文老师的真正用意正在于通过这样的文字让生活暴露出它摧残、消磨人性的本相,让这艰难时世深深地沉入读者的内心,映照出滚滚红尘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处境。我甚至可以想象得出胡学文老师在形成这些文字的时候,他是怎样硬起了悲悯心肠,去暴露社会的阴冷与黑暗,因此才使得他将所直面生活的无力感和内心被撕扯的痛感被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对人物灵魂的剖析才如此入木三分。
   胡学文老师的小说着力描写的依然是底层贫民百姓的艰辛生活,但是与那些打起旗帜处处夸饰的“底层秀”不同,他的小说写作深深扎根于这个时代的土壤之中,他着力表达的乃是一个悲苦女性的挣扎、彷徨、无助与无奈。小说没有大团圆式的结局,作者也不曾生硬地给底层的艰辛涂抹亮色。面对生活中的蛮横、粗暴,面对着被生活所消磨所损毁所强暴的人性,作者用他的道德与良知将那伤痕累累的生活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由此推进着读者的思维进程,与作者与作品中人物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平静地呈现着生活对于人性的损毁强暴的同时,胡学文老师也以一种坚忍平实的道德激情与那种撕裂感无力感拼力相搏,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文字间所潜藏的对人性的渴求。这是一种与艰难时世分量等同的赤子情怀。唯其如此,才让唐梦在生生不息的生活逆境中有了抗争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一个声音将我挑醒。快艇慢下来,向岸边靠拢。我仍是我,不是水,也不是别的什么。我看到了岸边那几个人,他们也看见了我。我一动不动,和他们的距离一点儿一点儿缩短……”
   小说到此戛然而止,把足够的思考的余地留给读者。它强烈地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扣紧了读者心弦。这种空间艺术的结构,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与驾轻就熟的文字技巧。使这篇小说饶有余味。
   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让读者在享受了波澜起伏生动曲折的故事的情节的同时,对其中人物的命运有了更多更深的关注和理解。小说将展现主人公内心丰富、流动的心理世界与潜在的心理愿望结合在一起。小说的巧妙之处在于作者并不直接描写唐梦年轻时不谙世事给自己及儿子所带来的心灵上的重创,而主要从小说中人物面对一个个突发事件时的心理承受力切入,从一个个侧面折射出人物艰难的生活境遇给他们在物质和心理所带来的戕害。作者在主题的揭示方面,将处在社会边缘的一些小人物置于当代特定的社会矛盾冲突中,通过凸现他们的心灵轨迹来展现人性的丰富性,折射出时代浪潮的浪花。值得回味的是,作者并没有把男女私情这类题材作简单化的处理,而是置女主人公于特定的时空中以合理的心灵归宿和行为取向。
   读罢小说,掩卷沉思,不能不为唐梦的悲剧人生扼腕长叹。她为她年轻时的鲁莽与轻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让纯真无辜的孩子不得不跟她一起蒙爱世人的冷脸与白眼。唐梦的悲剧人生,是由她的悲剧经历造成的,是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扭曲了她的心灵,也改变了她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处境。如果读者稍加留心,认真审视,就不难发现,人格的受辱和尊严的被践踏,又岂止唐梦一人呢?唐梦不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豆寇年华,到青春不在,她饱尝了情感的煎熬生活的苦痛。对婚姻,她是迷茫的,对情感,她是困惑的,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混沌的。从而让被迫成熟起来的儿子四处苦苦寻觅着爸爸。作者也借此进一步深化了小说深刻的社会主题:这场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结,曾经是如此地压抑人性,摧残人性,它所种下的恶果并不会随着唐梦人生悲剧的结束而自然消亡。回眸生活现实,人性的扭曲和丧失的阴影不是还处处可见吗?
   时至今日,呼唤人性的回归已经成为亿万民众的心声。只有让人性回归,一个崭新和谐的社会才有望生成,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才有所依托。我想这也是胡学文老师《小心,我要叫了》这篇小说的价值所在。

共 542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深度有力度的释读文字,作者对小说《小心,我要叫了》的理解,迎合了原作的主题思想,对小说所揭示的人性及现实等,作者亦有着深刻的剖析,通篇读完,对小说原作有了概况上的了解,对小说的价值和意义,感同于作者。我想,品读文字的魅力,在于笔力中给读者带来的回味,这篇洋洋洒洒的文字,即是。【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821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8-20 03:55:30
  文章中的错别字及多字少字不在少数,另有标点符号的不规范,都会使文章逊色。:)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回复1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1-08-21 13:57:45
  脸红了。粗糙的文字又给你编文添加了诸多麻烦。再次深表歉意。今后定当注意。谢谢善意提醒。
2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1-08-20 16:50:33
  欣赏心花姐对小说倾情的解析,全面而精细,让人一目了然,独特的领悟让读者颇受启示,更增强了原作的可读性,欣赏并问好!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2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1-08-21 13:56:17
  言重了。心花在诚惶诚恐的同时也收获了暖暖的感动。江山行走的日子里,当须用心品茗,方可品得氤氲的茶香,才不会辜负你的褒奖。谢谢!
3 楼        文友:烟霭江南        2011-08-20 16:52:18
  用心的品读,握手心花老师。
回复3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1-08-21 13:53:15
  用心铸就的文字,必须用心来品读。谢谢老师鼓励。
4 楼        文友:蔚风        2011-08-21 14:01:55
  美妙的佳评,值得欣赏,祝好。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