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文苑★捡脚印

编辑推荐 文苑★捡脚印


作者:心的浪子 秀才,292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23发表时间:2011-08-20 12:06:33

走。不停走。
   人活着,一路向前地走。日头东起西落,一天接着一天的没了,光阴一秒接着一秒的走了。从咿呀呀学说话到今天的满头霜华,从意气风华到今天的锐意积敛,回过头一看,历史并没有风化,过去的事并不遥远,往事就在昨天。
   侄女熊艳打电话告诉我,父亲的回忆录将付之梓,要我尽快为回忆录写序。
   2008年,已是耄耋老人的父亲说要写回忆录,我没有在意,直到他真的捧了一叠稿纸出来,我吓了一跳。老式信纸,蓝黑钢笔誊写得很整齐。
   我接过稿子,没有拿到外面请人打印,自己把稿子放在灯下,一字一句,安安静静地阅读,安安静静打到电脑上。那几天,我的颈后两肩特别疼,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有一下子打过这样多的字,几万字一个个地敲出来,每天都到夜里两点多。
   父亲写回忆录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他是用自己的“心”来完成回忆。父亲的叙述平淡朴实,没有华丽辞藻,完美的措词,但他人生真实的缩写催我泪下,感我肺腑,直通我的灵魂深入,散发着永久不灭的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芒和正气。父亲的很多事情,我基本上听他说过,别人谈过,有些我还亲身经历过,但现在看到这回忆录的时候,我还是止不住心情激荡,泪湿眼角。
   父亲有叙述囊括了他的一生,记叙中的往事都在他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若把生命过程比做一场大梦,这场大梦肯定是无数小梦的组合:长梦短梦,好梦差梦,甜梦苦梦,酸梦辣梦……大凡人们做过的梦都已经随着时光东流,流走的梦便是流走的生命,在人们心里,常常留下无限多的惋惜。因而,人们都喜欢回溯旧梦的影迹。父亲从八十岁那天起,踏上了追寻旧梦的路。回溯的路曲曲折折,却因为旧梦流走了不再回来的缘故,不管是苦是甜还是其它滋味,一律变得甜蜜蜜而又酸溜溜起来,诱得父亲花费七百多个日子,一直地追寻去,最后的驿站,门头写着两个苍老的大字:“幼时”,这便是父亲“忆的路”的起点。
   “树有桶,水有源,人有本,子孙不能忘记祖先。”这里便是我们的“根”和“本”之地——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樟树村鸟灌冲,父亲年幼时的家,祖上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熊氏是这里的旺族,祖上期冀子孙后代兴旺发达,以“诗书镫钜典,文学正先昇,运去承平会,大财树命名。”为家训派号。在这里父亲的梦不多,梦境是模模糊糊的,却在那朝雾里隐约可见一口的甜腻味。
   生如苦海,这是佛偈。父亲的人生不容易,前半生是浓重黑色。在旧社会二十余载,在饥寒之中饱受剥削之苦;投身革命四十二个春秋,道路尽是坎坷曲折。文化大革命时期,父亲戴过高帽子,挂过黑牌子,挨过批斗,住过牛棚,下放当农民。在他的事业旺盛时期,为坚持事实不说假话,遭过冤屈,降过职。这些人生过程,尽管父亲用墨很多,很详尽,却看不到颓废。父亲在文中写道:“人生是一个充涅般的过程,黑暗时要想到光明,痛苦时要想着到欢乐。”人活着,大约总是在走的。父亲不停地走着,想着,寻找着所寻找的,渴求着所渴求的。岁月就是这般矛盾,它让我们接近一些人,又远离一些人,熟悉的在变陌生,陌生的在变熟悉,唯一不变的心的追求。父亲一直在坚守,就像和尚守着一盏青灯,农民守着一块土地,不飘浮不摇摆,坚守自己的位置,让理想成真实,许诺成实在,让情感渗透血与心灵。
   父亲的青少年处于一个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代,外寇侵略,国内军阀混战,加上天灾人祸,祖父家破落了,一家老小拼命劳作,到头来还是食不裹腹。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一条小木船载着祖父全部家当和一家大小八口人,漂漂荡荡荡数天数晚,来到了临湘北部一个叫程家垅的小山坳。父亲记忆在这里徘徊很久很久,不忍离去。一栋青砖黑瓦粉墙屋座落树木葱茏的小山脚下,前面是一塘碧水,后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越显得清清朗朗的。水面常如镜子一般。风起时,微有皱痕。塘边相间地栽着桃树和李树,塘边还有一棵枝干蟠曲的大树,枝叶几乎要伸到水里去了,春来定有一番热闹的梦。走过塘堪,便是田亩。
   父亲在湘北定子湖畔程家垅的梦是清晰的,在这里父亲别有一种滋味,那是悠悠的哀伤和惆怅。“儿时的梦”和现在差了大半个世纪,惆怅味儿在长久这里酝酿着。凭你怎样招着你的手儿,儿时再也不回到肚肠里来子;于是那种哀伤和惆怅味儿长久在这儿酝酿着。要不父亲走到生命的耄耋之年时,执意花了万元钱在祖母、大伯、幺叔安眠的小山边搭建了一个凉亭呢!那是父亲闷得慌,想安安静静地在这里像春日的轻风在绿树间微语一般,低低地,密密地会他可忆而不可捉的“儿时”诉给你。他虽然不能长住在那”儿时”里,在这里却能感受一番,也可略减他的空虚之感,那惆怅的味儿。
   人,很有意思,盛年时关心政治、前途、体面、荣耀。年老时,关注的只是少年游时风掠耳边的沁凉,舌尖上残留的某块糖的甜味,或某次生死离别中汹涌的泪水……
   父亲是个沉静的人,平时话不多,也不太爱向我们描绘过去,没想到他全在心里唠叨过了。回忆录里,父亲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把他过去了的生命旅程中的生活和工作,用直白的语言娓娓细述,隔了那么多年,他往回望去,许许多多的细节轻轻抖落了尘埃,许许多多的角落被照得透亮。父亲在种种磨难中与命运抗争,不屈不挠的身影透过回忆录逐显出来,让我觉得父亲是如此高大,就像黑暗中的明火,指引着我及后辈的人生之路。
   我发现原来我自己与父亲最相似,我们一样是认真的人,不肯求人,自视太高,骄傲却也有时很脆弱。我尽量保持客观的心情去看父亲的回忆录,做个旁观者而不是儿子。这是一个慢慢发现的过程,类似“图穷匕首见”,父亲的岁月真相,那么普通,却也那么惊心动魄。他的生命曾经怎样努力活过,绽放过,又怎样柳暗花明地走到现在平静似水的幕年时分。
   父亲的回忆录没有打算出版,他只想写完了,让在北京开印刷公司的二儿子利民印个几十本送给亲朋好友纪念一下。我知道或许只有熟悉他的人,才会偶尔翻翻他的书,因为一个平凡人的生活圈子不太大,影响范围也不太大。我们都是那么平凡地活着,几十年又如何?也就像早晨起来以手扶头,努力回想昨夜的梦境吧。
   我想起以前读过的“拣脚印”的故事,一个人一辈子到最后,都要一步一步地倒退着走,把他留在这个世上的脚印一个个地拣起来,就像现在满头白发的老父亲。他坐在窗前,笔尖凝在稿纸上,一个走神,一个恍惚,外面已是城市的黄昏,灯火万家。

共 25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老人们用回忆度过岁月的时候,年轻人们,正在经历着岁月,积累着回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讲述着关于父亲的回忆和故事,推荐阅读。【编辑:弘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弘舒        2011-08-22 16:36:22
  拜读。。。
.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