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天涯杂文】克制与忍耐

精品 【天涯杂文】克制与忍耐


作者:一盏茶心 探花,1380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66发表时间:2011-08-24 22:23:11

前不久发生了这样一则故事:夏天,因天气炎热,农民无法下地干活,在一个茶铺里,有四个人在一起喝茶聊天,可能觉得无聊吧,有人提议干脆打几圈一元的小麻将,一是娱乐娱乐,二是打发时间。于是,其他人纷纷响应。开始的时候,气氛还算融洽,大家有说有笑,后来,有一个人手气特背,老输钱,脸色慢慢转阴。有一圈打完,桌上的钱算了算去总是不对,就差了一元,每人都说自己是给对了的,其中一个说,好像是他(那个输家)少付了一元,那个人本来输得鬼火冒,就立马跳将起来说:“凭什么说我少给了一元?你那只眼睛看见了?”对方也不示弱,就骂他不要脸,一元钱还玩把戏,输不起就不要玩。于是,随着互相谩骂和嘲讽的升级,两人情绪逐渐激动。那个输家被对方骂得狗头淋血,连自己十八代祖宗都被拿出来痛骂了一篇,在言语的刺激下,二人扭打成一团。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分开,劝他们不要为一元钱而发那么大火。
   那个输家回到家里,越想越气,想想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窝囊过,在众目睽睽之下受了这么大的侮辱,真是羞愤难当,一时间,气血上涌,不由分说,拿把菜刀就出门了。他路过茶铺的时候,看见那个人还在茶铺和别人高谈阔论的说着刚才发生的事,他更是气愤交加,几步跑过去,二话没说,举起菜刀就砍将过去,众人还没有回过神来之时,那个人就倒在血泊之中……
   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对他作出判决,他将缓期执行枪决,剥夺政治权力终身。
   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坐了牢,起因是一元钱,罪魁是失控的激动情绪。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当事人因不能克制自己,而引发争吵、打架,甚至流血冲突的情况。有时仅仅是因为你踩了我的脚,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就引起冲突。在乘地铁时争抢座位,在公交车上挨了一下挤,都可能成为引爆一场口舌大战或拳脚演练的导火索。在社会治安案件中,相当多的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不能冷静地处理事情而发生的。
   有一个人走在路上,可能在想着什么心事吧,以至于后面的司机按了几声喇叭他都没听见。司机只好下车,走到那人的身边,有点生气的说:“你是不是耳朵有问题,我按喇叭你怎么听不见?”可能那人心里本来有什么事就不痛快,听他一骂,顿时火冒三丈。他抓住司机的衣领:“你开辆破车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你朝我压过来呀!”说完,一拳打在了司机的脸上,司机被打得爬在了地上,眼冒金花,鼻血长流,然后,骂骂咧咧的大摇大摆的走了。司机当时就气急了,两眼冒火,爬起来抹了一把鼻血,上了车,发动油门,朝那个人狠狠的辗了过去……
   不用说,司机的那一脚油门,也把自己送上了断头之路。
   人皆有七情六欲,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难免情绪激动、发火、愤怒,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和心理反应。但这种激动的情绪不可放纵,因为它可能使我们丧失冷静和理智,使我们不计后果地行事。因此,我们在遇到事情时,在面对人际矛盾时,要学会克制,学会忍耐,不要像炮捻子,一点就着,而应该像俗话说的那样:忍一忍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你忍不住别人的刺激又快要如火山一样爆发,就试试曾是美国总统的杰弗逊所教的方法:“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人在生气的时候,就好像乌云盖在心头,你愈想驱散它,愈驱之不走。由于众生习气不同,有人是沾火就着,有的看起来似乎不会生气,但心里却是暗自生闷气。当然,人非圣贤,谁也不能时刻都保持良好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持,来慢慢调整自己,学会在大事临头时“忍耐”克制。
   汉初名臣张良外出求学时曾遇到一件事。一天,他走到下邳桥上遇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在那里坐着,见张良过来,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冲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听了一愣,本想发怒,因为看他是个老年人,就强忍着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捡了鞋,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来给老人穿鞋。老人穿上后笑着离去了。一会儿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可以教导。”于是约张良再见面。这个老人后来给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使张良最终成为一代良臣。
   老人考察张良,就是看他有没有遇辱能忍,自我克制的修养。有了这种修养,“孺子可教也”,今后才能担当大任,处理多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艰巨的事情,才能遇事冷静,知道祸福所在,不意气用事。我们在平时要注意这种修养,克制,忍耐,处理好所遇到的人和事。
   唐代宰相娄师德的弟弟要去代州都督府上任,临行前,娄师德对弟弟说:“我没多少才能,现位居宰相,如今你又得州官,得的多了,会引起别人的嫉恨。该如何对待?”他弟弟回答说:“今后如果有人往我脸上啐唾沫,我也不说什么,自己擦了就是。”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担心你的。那人啐你,是因为愤怒,你把它擦掉了,这就是抵挡那人怒气的发泄。唾沫不擦自己也会干的,倒不如笑而接受呢。”
   娄师德兄弟的这番谈论,有打比方、开玩笑的成分,其中意思就是要忍耐,要退让,不要去和对方“针尖对麦芒”。不然,就会更加激怒对方,使矛盾尖锐化,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清人傅山说过:愤怒达到沸腾时,就很难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便不能做到。中国古语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你想和对方一样发怒,你就应想想这种爆发会产生什么后果,你就应该结束自己、克服自己,无论这种自制是如何吃力。
   生活中,我们的许多人动不动就暴跳如雷,易怒不安,冲动好斗,许多本来很好很正常的事往往因为一时之痛快而告失败,甚至触犯了刑律而犯罪被判刑。事后再后悔的时候已晚矣。其实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如此,处理家庭关系也是如此。从容自信,练就健康的心理素质,做到既活泼又稳重,既刚强又恬静,既果敢又谨慎,既热情又忍耐,这也是我们做人的生存之道。
   有位外国记者问邓小平:“您对自己受过的精神磨难的态度是什么?”回答是那么简洁有力:“忍耐。”
   请牢记,忍耐是人类一种伟大的品质,所以我们要克服缺点,学会忍耐、勤奋、大气,有激情、有使命感、有远见......
   古人认为“忍”是一门学问,忍字头上一把刀,它的过程也许痛苦,但结果绝对是有助于自己的。譬如西汉时的韩信,他在面对流氓的挑衅时,觉得没有必要为这种小事?惹麻烦,所以选择低声下气地从流氓的胯下钻过,避开事端,虽然当时他的行为被众人耻笑,但他的气度使他日后终成大器。三国张飞,因为行事冲动霸气,便出城与吕布作战,结果中了吕布的计,失去了徐州。于是“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在诸多例子当中呈现,成为后人引以为戒的金科玉律。
   但,“忍”也是有一定的分寸和原则的,当忍则忍才是正确的态度,如果凡事都忍则会让自己的个性显得软弱,所以我们强调所谓用正面的态度看待事情并不是一味容忍,而是用正面的角度去分析自己或别人此刻的作为和心态,千万不要把“忍一时之气”当作是一种习惯或是唯一的角度,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国家利益面前,该站起来的就必须站起来,该反抗的就要反抗到底!

共 27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无论是在家里,在社会上,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可是,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人动辄因小事而争吵,甚至大动干戈,甚至闹出人命来。作者这篇文章观点鲜明,针对性强,列举了大量正反实例,论证了“不忍”的可怕后果及“忍”的好处,有理有据,逻辑严密,是一篇警世的好文!非常欣赏!推荐共赏!问好茶心!【编辑:燕剪春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825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1-08-24 22:24:55
  茶心真是多面手,杂文也写得这么棒!学习了!远握!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1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1-08-26 09:46:45
  谢谢燕子的美编,辛苦了,拥抱!
2 楼        文友:灵馨        2011-08-25 19:04:40
  在不久发生了这样一则故事
   这句话要修改一下:前不久或不久前
善良,爱好文学,音乐,大自然
回复2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1-08-26 09:47:40
  谢谢灵馨,我已改过来了。抱一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