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春意拂恩阳

精品 春意拂恩阳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56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32发表时间:2011-09-06 13:05:28
摘要:春天走近四川巴中恩阳古镇,所到之处,都是古的神韵,感悟深深。

迎着徐徐春风,沫着霏霏细雨,闻着路边油菜花的芳香,我走进了藏在深山里的红色神秘古镇恩阳。轻轻地走近它,细细地品味它,缓缓地触摸它,心中涌出一种相见恨晚的情愫。
   闻名国内的红色古镇恩阳,位于四川巴中市巴中区朝西南17公里处,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镇上的老街历经风雨的洗礼,保存完好。老街上不仅有宋代古屋屹立不摇,而且用石条铺就的大道也颇为闪亮;众多明清时代建造的川东民居,为古镇小街增添了靓丽色彩。幽深的小街两旁的屋宇大都是古色古香的飞檐翘角,狭窄的弄堂,弯弯的石拱桥,还有当年红军作战的指挥部、银行、粮行等遗址都在,是一处充满了人文色彩和风景的名胜古镇。
   据资料介绍,恩阳古镇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共有大小街37条,占地面积达2平方公里,历经多次人为的天灾毁损,至今遗留和保存完好的老街共有9条,老街上有红军革命旧址17处,植根的古榕树80余棵,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人文风光、很有诗情画意。
   古镇老街的设计十分独特,它与中国众多的古镇不一样,整个小镇除了一面枕着巴河与恩阳河外,大多石街与河无缘亲会。石头铺成的街路十分宽敞,但无小桥流水横在眼前,只有高高低低的石阶在伸展。古镇是沿恩阳河岸的山坡走向,随地形的起伏而建,高低错落,层叠弯曲,体现了古镇与天然的完美结合,是川东的一大特色。雨过天晴,阳光别样的灿烂。街内的石阶在阳光下呈现出一排立体图像,时高时低、直曲和半圆相交。古街内的石街由于高低不一,所以大多是供人步行,不能行机械车,是一条古代留下来的独特天然步行衔。
   保存最好的要数是老场街。老场街建于明代,相传是一家姓彭的兄弟通过辛勤努力筹资而建,此街显得清静、阳光下的砖石方正精美、铺设讲究雅致,每走一段路便有十余石阶拾级而上,然后又依级而下,或平或低,轮回反复,与其他各处的古街不一样。古街的脸色说变就变,忽然间,阳光躲进了云层,春雨又从屋檐上纷纷扬扬漫下来,飞动中有点旋绕,显得很特别。行走在街上的人们又撑起了伞,撑起了的伞染着山村的气息,伞大多是当地人自己制作的,有大有小;有红色的、蓝色的、嫩黄色的、还有咖啡色的,很有个性特点,伞在蒙蒙的小雨中张扬起一道风景,把古街染得十分美丽。除伞外还有穿着塑料、棕榈树的棕制作的雨衣,凝结着一种乡土气息。不一会,古街的石板路上游动着一层闪亮的蒲薄的水。脚踩着晶莹的、薄薄的、泛着银白色水泡的流水,溅起了一丛丛水花。流水从高处淌下,又急速向下,沿榕树根的石板路绕道而下,汇集在每一处石阶上,然后又急速向下淌,呈现出一道道重叠的瀑布,成为一道春雨中的水景,很有诗情画意。
   雨下了一会儿就停,这雨很有点浪漫。也许这里已好长时间没下过雨,所以相互撑着伞,打着招呼的山里人,都会希冀地称这场雨为金雨、财雨。笑声在雨中响起,和着轻悠悠的春雷,似在敲着迎春的大鼓。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老街又突发金亮起来,空气和阳光都是鲜的。沿街依次排列的民居也变得越来越鲜明起来。这里民居大多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最高的有四层,不过这四层其实是小尖顶,俗称为假楼。屋上都是上了年龄的青瓦,偶见其间有小草吐绿,屋大多是木质穿斗式,门面大多二开间、三开间、也有单开的,有的屋虽然墙壁灰白,但依然能感受到历经风霜而古风犹存的气韵。大屋内的木柱粗圆、方正相交,把墙体分成了错落有致的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有些木柱已四处龟裂,像经年的老人手上皱起了的皮一样,让人一看就会知道这些千年老屋的年龄有多大了。
   阁楼雕花是川东民居又一特色,楼层四周有木质走廊和窗镂花,有的窗棂前后对应,傍依在恩阳河边的木楼,一般都显得十分清静。据考证,恩阳古镇在古代是川东的商贸要地,每年四季,恩阳河中商船云集,从西南各地来经商的大户都来到这里,他们因为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宝地,乐于在此购地、动土、建房,驻于此地。一些大户商家楼下堂屋的正中,至今还留放着用红木、梨花木等做成的八仙桌,后墙还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灵牌,堂屋大多后有两道门,摆放着古色古香的茶几,里面摆放着各种花草。屋的两边是厢房,里面是正房,再后面是花园,种着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绿色和闻到花香。
   老街历经世纪的轮换,石板路上长的、方的石板在经年的风雨声的锤磨中,在一代代数不清的脚步声中,变得油光发亮。街两边,除了民居和树木外,商店不多,十几家商店分散地立在古街边的拐弯口,装饰仍然是明清时代风格,门口陈旧的店招饰布在风中猎猎作响。走进店内,只见里面陈设简陋,物品大多是从城里运来,商店里配的货大多是综合性的,除了日用食品和小百货外,山货居多,味辣居多,小玩意儿居多……尽管显得有点土,但仍可以看到山区多姿多彩生活的痕迹。
   镇上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乘下来的是老人和留守的少年和儿童,所以有时街上行人十分稀少,进出商店购物的老少都背着竹篓。在这里,男女老少进进出出都一样,三三两两的,背篓是圆形的,但高低不一样。这些背篓大多是用竹片编织的,也有用山里的藤蔓编制而成,有背货的,也有背小孩子的,有的篓藤已被磨得油黒晶亮。店里的生意说不上有多好,但也说不上清淡,据店主人自己介绍:一天的营业额能维持日常开销外稍有赢余,这对他们来说已是一件开心的事。过不多久,春雨又被阳光赶走。老妪们开始汇聚在一起,她们爱坐在街的拐弯处的遮檐下,晒着雨后的太阳,苍老的脸上扬着笑意。她们一边打毛线,一边自在地侃侃而谈,她们的边上有不甘寂寞的小孩,在石街上玩着小皮球,在被雨清洗过的石板上追逐奔跑,没有车辆,一点也不危险。
   迈步在老街上,拾着关于古镇今昔的故事,实在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恩阳镇被誉为红色古镇。早在红军时期,他是处在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根据地的中心地带,著名的上正街和下正街,就是当年红四方面军机构驻扎最多的街,是典型的红军街。在400多米长的古街上,有红四方面军总部、有恩阳县委、川陕省仪阆县委、法庭、银行管理系统等行政机关。现保存最好的共有8处,门框外和石条上,刻写有“红军胜利万岁”、“粉碎川陕会剿”、“为土地归农民而战争”等,石刻标语虽已陈旧,但随处可见,是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历史见证,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每一块砖石上,都叙说着当年红军打土豪劣绅和保护古镇的故事,叙说着北上抗日的血战故事,叙说着万余巴中儿女报名参军北上的宣誓誓言。在这古街上,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红军将士的闪光足迹。
   恩阳古镇的吊脚楼别有风情特色,它们紧贴在巴河和恩阳河相交的河边上,楼连楼的中间的开阔地带是水码头,停着出行的小船。每年五月端午,吊脚楼外的河里是最热闹的地方,四面八方的人们自动围在水桥边和吊脚楼上看赛龙舟,浆声溅起的清凉水花,常常会激起人们无限的联想。这里的水由巴河和恩阳河交汇而成,清澈见底。站在岸边,可以看到各种鱼儿在水底的欢乐场面。看到那些挂着灯笼的吊脚楼。依河而立的楼是很有诗意的,隔着河面可以与对面小楼上的主人讲话。其实,中国大西南的吊脚楼大多相仿,依山靠水是它们的共同建筑风格,它们是水岸风景的宠儿,它们的主人与河相依相伴,相互依恋,历经风雨而世代不变,形成了吊脚楼的独特风景文化。
   除观赏吊脚楼外,去古镇的茶馆坐一坐也是川东北的一道风景。走进茶馆,只见里面热气腾腾。一张桌子,四条长凳,是中国传统的八仙坐阵。老人们坐在一起,喝着他们喜欢的盖碗茶。他们谈天说地摆龙门阵,似乎是忘记了所有的疲劳,淡淡的茶香飘着浓浓的川东北风情。听茶人介绍:在古镇上,大大小小的茶馆有近百家,是喝茶的大千世界和现存博物馆。这些茶馆虽然没有城市中茶楼那样富丽堂皇,但却透着几分古朴,有着城市茶搂无法相比的热闹和自在。茶馆是古镇人们精神生活的乐园,老人们在这里安心理得喝茶养老,从早到晚地开心。许多茶馆的一角,大多设一处称之为鸳鸯角的茶园,凡青年男女谈对象就会来到这儿,他们会泡上一壶茶,边喝茶边谈笑,既有的幽默,又有的风趣,时有朗朗笑声,也有的腼腆含羞。这是古镇青年人谈恋爱的传统的最佳地方,不管是自由恋爱,还是通过介绍认识的,青年男女们大多会选择一个吉日在茶馆约会。如果能坐下连喝三杯茶,说明女方是欲意相中男方的;如果一杯不喝,说明没有思考的余地了,大家一笑而散,很自然,不拘泥,好来好散,机会有的是。泡一壶茶,坐在边上边品边欣赏,看这喝茶谈恋爱的场景,让人觉得很有新意,真是“多情最是此茶馆”呵。这茶馆里也常有人来说评书和猜迷活动,有时会有艺人或学校文艺’小分队的学生来演出古老的土戏。皮影“金钱板”和“武松打虎”,常因为演得精彩而掌声不绝。这茶馆是传播快乐、文明、经典、情感的地方,实在是不可不去和不可不写的地方。
   走出茶馆,走进杂货小店和摊铺,就会看到名扬川内外的提糖麻饼,这种饼在恩阳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做法共有72道工序。选精面、糯米、大麦、红糖、芝麻、麻油、香油等8种天然原料制成,工艺十分精细。出炉的饼形似满月,色泽金黄,饼面上还有密密麻麻的白芝麻,黄而不焦,皮酥心脆。既有江苏杨州的蛤蟆酥味,又有黄桥的烧饼和湖北麻烘糕饼的清干香特点,甚至还有超越。古镇的腊肉也很有特色,是用柏树枝、陈皮、柑蔗等生成浓烟熏烘干而成,吃起来有别样的味道。据介绍:由于山区气温凉,腊肉挂在房子里透风,所以挂得时间越长越奇香无比。看着口水也要流出来了。午间,坐在小街的特色餐馆,品味古镇特色的土菜肴,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这对大都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心中自然会觉得有了一种迟来的感觉。在餐馆品尝油炸小麻鱼、清蒸猪蹄、刀砍肉丸子,还有充满川味的特色腊肉,在大海碗里喝着微辣的酸嫩鱼汤,又有了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悠悠美感。
   走出小餐馆,再走进古镇保存完好的文昌阁、禹王宫、万寿宫等,你总会觉得恩阳古镇蕴含在寺、宫、庙、塔、阁、楼里,不仅可以了解深山古镇浓重的民族风情,而且又有一种阅读古镇共有的和韵的味道。这些年来,我走过许多古镇,江南、江北、大西南的都有,但恩阳古镇留在我脑海中的是一种别样的古风韵味,内藏着含蓄,外藏着古朴,是一种还没被人认识的神秘,具有独特的魅力风情。
   恩阳古镇的傍晚,也是一道不能不看的风景。当太阳从近处的山林中洒出,七彩霞光涂在古镇的每一片瓦和每一个翘角上,就会妆扮得分外的红颜。石板上、树上都呈现出淡淡的粉红色彩,随着太阳隐没在山林中,古镇在静谧中慢慢地成为了一幅水墨画。忽然,衔口第一盏灯亮了。渐渐的,沿街楼前所有的红灯笼都被点红,远远望去,连成了一条带状,红得醉人。
   面对古镇,我不禁思潮翻卷。记得八十年代中旬,我应文友袁大令邀请去江南水乡周庄釆风,探寻被锁在圆湖中人烟稀少的古镇,那时的周庄虽然小桥流水,风景这边独好,但很少有人问津,除了院校写生的美术爱好者外,极少有人摸到这个美丽的明清小镇。后来,随着道路的开通,游览热的掀起,宣传力度的加大,周庄走进了全国,被世界所认识。凸现了她的品位和人文风韵,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面对这还被锁在深山里的恩阳闺秀,我想:这封闭的日子终究会过去,擦去屋前的尘埃,希望总是会降临到这一片有灵气的地方,恩阳古镇的面纱一定会随着巴山铁路的畅通和延伸而揭开。明天的恩阳古镇,一定会迎来众多的游客,不仅仅是触摸,重要的是和恩阳近距离的接触,在接触中感悟,在感悟中享受迟到的风景。
   “藏在深山里的花是最香的”。我信奉这句美丽和闪光的充满哲理的话,我深信,恩阳古镇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共 45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香古色的恩阳,有着红色革命的印迹,有着清幽的环境,更有着淳朴的民风,令人神往。从容的笔触,将一路所见所闻诉诸于文字,呈现其魅力,带给读者美的享受。【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907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1-09-06 13:06:52
  其景,其意,其味,其境,使得文字彰显着别样的韵味。:)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回复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1-09-07 08:21:45
  谢谢您!
2 楼        文友:轻至无痕        2011-09-06 19:02:23
  看到这个名字,我猜想一定是您,上海的作家,好心情的朋友。在这里看到您很高兴,如果,我做了小说系统的编辑,希望能够拜读大作哦!问好朋友!
喜欢写文字快乐自己,从好心情过来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1-09-07 08:22:15
  感谢,多交流!
3 楼        文友:一朵怜幽        2011-09-07 12:29:32
  老师,秋怡。
没有什么比相信更像爱。
回复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1-09-07 15:07:55
  明天我把文章发到您的社团,指名您收。祝贺你任总社团总编。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