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天涯杂文】泰伯奔吴的困惑

精品 【天涯杂文】泰伯奔吴的困惑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6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86发表时间:2011-09-26 11:00:12

【天涯杂文】泰伯奔吴的困惑 无锡梅村,古称梅里,乃是当年陕西人泰伯、仲雍奔吴后的第一座江南王城所在。现在梅村尚有泰伯庙,系歇山单檐造,翅角正檐,器宇轩昂。殿内立有楠木柱子十四根,石柱二十四根。大殿前立有石牌坊,中刻“至德名邦”四个大字。
   泰伯奔吴,成为无锡人的人文始祖,倍受无锡人推崇。特别是泰伯在陕西老家三让王位的故事,更让无锡人敬仰的了不得,据说当时就有梅里乡亲三千家归顺了他。古时候都是大家族,一家有个十几、二十口子不算稀奇。这样算来拥戴泰伯的人,应该有数万人。泰伯于是在江南称王焉,也不辜负了他与二弟仲雍,一路跋山涉水,千里奔吴的辛苦。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商朝末年,偏居陕西的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周太王因为喜欢老三季历的儿子,就准备把王位传给老三,以使他的孙子也可以继承王位。然而,在古代中国都是嫡长子即位,这样做是不符合礼法的。苍老的周太王为了这件事,苦心焦虑,病倒在床。这件事被老大泰伯和老二仲雍知道了,于是为了成全父亲的意思,两个人就假借进山采药的名义逃跑了,而且一口气就从西北黄土高原的陕西,跑到了江南吴地。
   儒家的创始人,孔老夫子听说了这件事,也感动的不得了。他称赞说:“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让天下,民无得而称焉”。那意思翻译成现代文是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三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至今无锡鸿山的泰伯墓前,尚有一幅对联曰:“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
   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经历三千年后,被无锡人揭穿了谜底。这个故事里其实另有故事。
   今天捧读《无锡风物志》,风物志里也讲了泰伯奔吴的故事,不过和上面讲的不大一致。为了保证故事的原意,我特将其抄录如下:
   “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居住在泾水、渭水一带(今陕西岐山)的姬姓部落,正处于古公亶父(周太王)强有力的统治下,渐渐兴旺起来。在夺取周朝统治权的问题上,父子间发生了分歧: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兄弟俩反对父亲的旨意,而三子季历及孙子姬昌却没有表示异议。古公亶父恼怒长、次两儿的违悖,气的生了病,并在盛怒之下,决定把继承权传给季历再传给姬昌。
   “为了成全父亲的意愿,泰伯和仲雍假去终南山采药,以为父治病为名,各带马夫、烈马往东潜行。”
   “相传泰伯和仲雍潜逃时,古公亶父曾派兵追赶,一直追到今天无锡的“坊前”。因他们已断发纹身,追兵再也认不出他们。后来他们一行又逃到“堠山”,再往南便到了梅里。”
   我现在住在无锡东郊的东亭,紧靠着“坊前”镇,由此想来,当年泰伯、仲雍逃跑时,还从我家门前逃过。不过,我辈生也恨晚,不然一定见得到这两人披头散发,狂奔死逃的狼狈。
   可怜的泰伯、仲雍,之所以要千里奔吴,原来是给当国王的父亲,提了不该提的意见,被父王一路追杀,一口气逃命逃到江南的。这哪里还有三让王位的孝顺、高尚?那里有孔夫子说的至德?分明是老子独裁,听不得不同意见,而且一听就火,要举刀杀人。而且是奔过黄河、跨过长江,追的二子落荒而逃。分明是两个儿子不孝顺,竟敢忤逆父王,而且绝不承认错误,一路奔逃,竟然一口气跑到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且坐地为王。简直是岂有此理?!
   这哪里有孔夫子所谓“至德”的影子,吴地老百姓听了这样的故事,一定哭笑不得,确实是找不出合适的词句来“赞扬”泰伯了。这大概就是孔圣人的春秋笔法吧。
   如果这个故事是实,那坏事变好事,孔圣人就是始作俑者。也难怪当今的人们,有了矿难、火灾,有了污染、水害,有了一切的人祸,不去追究当事者的责任,却在灾后的追悼会上,大赞救灾的英雄。这样一可躲避责任,二可显示自己领导高明。置于颠倒黑白,化过为功,某些领导者也是驾轻就熟,别有功夫。真相反正可以任由权力涂抹。不过说起孔圣人的责任,也是可以开脱的。老人家远在山东鲁地,从未跨过长江,泰伯奔吴的故事,他老人家也是道听途说,就算表扬错了,也是可以谅解的吧。
   泰伯奔吴的故事,讲了三千年了,真真假假,孰是孰非,真相如何,谁人能说得清,如何能说得清?回头仰望泰伯庙,至德殿上,惟有泰伯的泥塑,端坐不动。他紧闭双唇,什么也不想说。
   唐代吴地诗人陆龟蒙在游过泰伯庙后,曾留诗一首:
   古国城荒德未荒,
   年年椒奠湿中堂。
   迩来父子争天下,
   不信人间有让王。

共 17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先讲一段秦伯奔吴的不同说法的历史故事,但故事的真真假假,孰是孰非,真相如何,谁人能说得清?“惟有泰伯的泥塑,端坐不动。他紧闭双唇,什么也不想说。”所有的一切还是留给后人来说吧!随即,作者笔锋一转,“也难怪当今的人们,有了矿难、火灾,有了污染、水害,有了一切的人祸,不去追究当事者的责任,却在灾后的追悼会上,大赞救灾的英雄。这样一可躲避责任,二可显示自己领导高明。置于颠倒黑白,化过为功,某些领导者也是驾轻就熟,别有功夫。真相反正可以任由权力涂抹。”作者谈古论今,不失为一篇好的杂文。问好作者,祝秋天快乐!推荐欣赏!【编辑:一盏茶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926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1-09-26 11:00:36
  作者先讲一段秦伯奔吴的不同说法的历史故事,但故事的真真假假,孰是孰非,真相如何,谁人能说得清?“惟有泰伯的泥塑,端坐不动。他紧闭双唇,什么也不想说。”所有的一切还是留给后人来说吧!随即,作者笔锋一转,“也难怪当今的人们,有了矿难、火灾,有了污染、水害,有了一切的人祸,不去追究当事者的责任,却在灾后的追悼会上,大赞救灾的英雄。这样一可躲避责任,二可显示自己领导高明。置于颠倒黑白,化过为功,某些领导者也是驾轻就熟,别有功夫。真相反正可以任由权力涂抹。”作者谈古论今,不失为一篇好的杂文。问好作者,祝秋天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11-09-26 11:21:27
  谢谢茶心。细读历史,你会发现,很多史书上的记载有些不靠谱。正像我们刚过去的“文革”,有人说“就是好来就是好”,“每过七八年都要来一次”。有人恨之入骨,称作是“一场动乱”,“一场灾难”。我们眼前的历史都说不清,何况远古?唉,谁说历史不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 楼        文友:灵馨        2011-09-26 17:34:04
  古国城荒德未荒,
   年年椒奠湿中堂。
   迩来父子争天下,
   不信人间有让王。
   文章谈古论今,厚重有力。
善良,爱好文学,音乐,大自然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1-09-26 20:10:53
  灵馨,谢谢夸奖。问好!
3 楼        文友:月上贺兰        2011-09-26 21:16:57
  嘿嘿,凤鸣大哥,图文并茂的好作品,秋安。
回复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1-09-27 08:44:04
  贺兰终于出现了,谢谢你的鼓励。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