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天涯散文】天台山虎影

绝品 【天涯散文】天台山虎影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6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92发表时间:2011-09-28 17:23:04
摘要:在中国,有好几个天台山。著名的据我所知,一是四川广元的天台山,一是湖北与河南交界处的天台山。它们均因山顶平旷如台而得名。我这里讲的是浙江东部的天台山。据南朝齐陶弘景《真浩》云:“山高一万八千尺,周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由此想来,浙东的天台山,不仅颇有来历,而且早为人知,古来即为天下名山。天台当地人,把天台山,读作天胎山,说是天有三胎,此其一也。天台山是个出神仙的地方。

【天涯散文】天台山虎影
   在中国,有好几个天台山。著名的据我所知,一是四川广元的天台山,一是湖北与河南交界处的天台山。它们均因山顶平旷如台而得名。我这里讲的是浙江东部的天台山。据南朝齐陶弘景《真浩》云:“山高一万八千尺,周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由此想来,浙东的天台山,不仅颇有来历,而且早为人知,古来即为天下名山。天台当地人,把天台山,读作天胎山,说是天有三胎,此其一也。天台山是个出神仙的地方。
   到达天台山的当日晚间,在一茶馆吃茶。店老板四十岁上下年纪,很健谈。告诉我们:相传东汉时,天台山下剡溪旁有个小村子,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得了现在叫做心绞痛的病。有两个叫做刘晨和阮肇的后生,自愿入山采药,为众人治病,因为心切,跑迷了路。在一条溪水边,他们遇到了两位仙女。仙女热情邀请他们住进了桃源洞,并配成了夫妻。两位仙女原本是为王母娘娘看管蟠桃的,一个唤作红桃,一个唤作碧桃。桃源洞里,他们日以下棋为乐。半年之后,刘、阮思乡,与仙女依依惜别。仙女送他们来到当初相识的溪水边,赠送乌药相别。两人走了十三天,终于回到家乡,不料山村面貌已非昔日,竟无人相识。一位八旬老翁告诉他们:“年少之时,听我祖父告诉我,当年有两位七世祖入山采药,至今未回。”原来,山中半年闲,世上已七世。刘、阮二人想起当初的使命,将带回的乌药向地上一撒,顷刻间便长了满满一园。患病的人吃了,心痛病立刻便好了。后来,刘、阮两人又回桃源洞寻访自己的妻子,不料王母动怒,早已把两位仙女点化成了溪水边的二女峰。
   店老板讲完他的故事,话题一转:兄弟这便有些个乌药,你们要点吗?我们微微一笑,算是婉拒。大家会意,哈哈笑出声来。天台山,好山好水,又有仙人,自然就引得天下文人骚客纷纷前来。据说,山间各处有历代留下的诗文数百篇。
   公元一六一三年早春的一天,我们的江苏乡亲徐霞客来游天台山。虽说是云散日朗,山花烂漫,他却不敢恣意前行。与今日华南虎频临绝迹不同,那时节,东南山间,虎踪处处,虎啸阵阵,很是寻常。听闻有华南虎夹道,且月伤数十人,徐霞客当日不得不止宿在梁隍山下。
   但天台山的美景实在太诱惑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二日,徐霞客还是在晨雨中踏上了入山之路。但闻溪水淙淙,眼见短松苍秀,翠绿的山岭间开满火红的杜鹃花。一连数日,徐霞客在这秀山秀水间留恋忘返。他或与寺僧为伴或单独前行,探奇黄经洞,寻访华顶庵,听鹤方广寺,渡溪桃花坞。峰萦水映,木秀石奇。走近弥陀庵,他忽然感到“上下高岭,深山荒寂”。原来,为防止老虎隐藏伤人,路边的草木都被放火烧去了。我们今天已很难知道,在明岩唐朝诗僧寒山、拾得的隐身处,徐霞客都有哪些感慨。在国清古寺,徐霞客又许下什么宏愿。我们只知道,十九年后的一六三二年初春,四十六岁的徐霞客又一次重游天台山。
   天台山的美景真是太诱惑了,即使千难万险,也挡不住他旧地重游。这一次他细致的考察了天台山壮美的山涧飞瀑。在石笋峰底,他仰面观峰,只见一石耸立,“涧水下捣其根,悬而为瀑”。那瀑布飞流直下,一路喷珠撒玉,坠入深潭,激起的水雾弥漫山间。这潭叫做螺蛳潭。在岚光掩映,石色欲飞的金桥潭,他还目睹了另一处飞瀑,“瀑布之上更悬瀑布”的壮观,让他欣喜不已。这次游天台山,徐霞客没有留下虎踪、虎影的记忆,只有那飞瀑入潭的轰鸣里,何许还夹杂着些虎啸的声音。也许是真有天人感应?此时已是崇祯五年,大明王朝早已是虎落平阳,虎威不再,大山里的老虎也都息了声音。徐霞客此游十二年之后,大明朝气数已尽,崇祯皇帝吊死在北京景山的一棵歪脖树上。
   二
   此刻,我们就在螺蛳潭旁,踩着徐霞客的脚印,看飞瀑坠潭,听松涛回鸣。同样是初春天气,据徐霞客首次游天台山,已过去了三百九十七年。从无锡出发,当年徐霞客小径崎岖,跑马数日,而今我们由高速公路而来,只需六个小时车程。天地沧桑,不由人不感叹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变迁。踏在新修的石板路上,眼望当年的栈道石蹬,不禁想到,即使休闲旅游,今人也是如此舒适方便,而古人却是那样的艰难惊险。“无限风光在险峰”。得来太易,便不觉什么,只有艰难曲折,才会倍加珍惜,永铭心间。
   我们正在潭边戏水,忽然由松林间传来一声兽鸣。游伴立刻警觉地站起身来,是云豹?是虎啸?“是虎啸。”一戴眼镜的同伴从书包里掏出《徐霞客游记》说:“徐霞客说过的,天台山有老虎。”“哈哈哈哈,哪里是虎啸啊,是小狗牛在叫。我们这里已经四十多年不见野兽了。你看我嘛,打猎的早就变成种茶的啦”我们循声望去,说话的是那位一直与我们伴行的担茶老汉。顺着老汉的手指,我们果然看到了一头比大狗略大点的黄牛,这牛,被当地人称为小狗牛。于是大家一起大笑起来,笑眼镜是个掉书袋。掉书袋的可笑,是因为他是个分不清时代,迷信古书的教条主义。
   虽然,所谓虎啸不过是一声牛叫,看见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头牛。但我们还是从担茶老汉嘴里听到一则关于老虎的离奇故事。
   离开螺蛳潭,我们沿着徐霞客当年的行踪,去寻访明岩。途中有一处山溪,两峰夹峙,山翠倒映,一群白鹅飘然浮水,甚是有趣。过八寸关,攀过一处石岩,看到一块高大的巨石,石上又分出两石,担茶老汉告诉我们,这两块石头就是大唐诗僧寒山与拾得所化。“寒山,苏州有个寒山寺,我们大略知道一些。拾得,是什么来历啊?”见我们大家发问,担茶老汉给我们讲了这样一段传奇:
   听老辈人说,大唐年间,天台山下的国清寺出了个高僧叫做丰干。这年八月初九,丰干出去访友,行到半山坡时,发现松林间隐隐约约的有大小三只老虎出没。一只大老虎嘴里衔着一个身穿红肚兜的小孩子。丰干大呼一声:孽障,放下孩子!拼命向老虎赶去,大老虎衔着小孩跑向对面的山中,一只小老虎却被古藤缠住动弹不得。丰干把小老虎高高的吊在一棵大松树上,要引大老虎下山。大老虎果然返回了,红兜肚小孩竟然骑在老虎背上。丰干举起禅杖欲击杀老虎,小孩却举手阻拦:师傅且慢,这老虎是我的救命恩人!原来,小孩子的父母在去国清寺进香的途中为两只云豹吞噬,小孩幸亏老虎相救才保住性命。丰干从虎背上抱下小孩,领会国清寺收养,起名“拾得”。后来拾得随师用功,也成了著名的高僧。老虎因何不吃人反救人?那是老虎一家常住国清寺旁,听僧人天天念经,时间久了,也一心向佛了。
   老汉讲完故事,一脸虔诚,双手合十,向寒山、拾得拜了两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法真是无边啊,老虎都行善了。但愿人世间的老虎们也都能受了感动,从此不再作孽,都来行善。如此,打老虎还是打苍蝇的议论从此免谈。
  
   三
   天台山下国清寺的僧人,不仅教化了山中老虎一家,还收伏了一只人间的老虎,这就是大隋王朝的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堪比暴秦二世的隋炀帝。
   公元五八九年正月初一,二十岁的晋王杨广,奉父皇隋文帝杨坚之命,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兵分两路横渡长江,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横扫陈国全境,生擒陈后主陈叔宝于建康,分裂割据270多年的南北朝从此结束,华夏江山重归一统。然而,大军过处,狼烟四起,兵锋戎火,生灵涂炭。
   公元五九一年,为救民水火,弘扬佛法,笼络皇室。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创始祖师智顗一路风尘仆仆,前往江都(也就是今日扬州),去为相当于今日军区司令的晋王杨广授菩萨戒,期望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为之取法名“总持”,晋王杨广也回赠了智顗一个“智者”的称号。从此,杨广便成了所谓的“总持菩萨”,智顗则以“智者大师”为号,两人相交甚厚,且有了师弟之谊。此后,两人书信往来不绝,在杨广做了皇帝后,依然如故,六年间居然有四十多封。七年后,老病交加的智顗欲在天台山建造天台宗的祖庭,他亲手画了建筑的式样,却因没有足够的资金,迟迟难以动工。他在临终遗书晋王,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杨广见书后,不忘师恩,便拨下巨资,派司马王弘监造日夜监造,并赐名国清寺。一时间,晋王好像真的成了“总持菩萨”。
   为表示对一代宗师的虔敬,我们没有坐车,是步行进入国清寺的。进寺之路,一边是山坡,一边是层层梯田,有农民或僧人在水田中驾牛耕种。寺外古迹有隋塔、寒拾亭、丰干桥、“隋代古刹”照壁等,这些建筑随意的散落在青山绿水、松林曲径之间,让人感到亲切而自然。
   国清寺,北倚八桂峰,东靠灵禽、祥云两峰,西依映霞、灵芝两峰,“五峰层叠郁苕绕,双涧回环锁佛寮”。依山就势,层层递高,建筑严整对称,古树参天,繁花映日,颇为庄严。
   我对佛学素无研究,因此,很少进入殿堂,只参拜了纪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的“三贤堂”。细细观看了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郭沫若、邓拓、赵朴初等文人雅士留下的诗文篇章。还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迹。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也是文化之瑰宝。
   站在“三贤堂”内,仰看三贤,面对拾得、丰干,我不禁想起头天担茶老汉讲的老虎故事,想起智顗宗师为晋王杨广授菩萨戒的用心。老虎一家受佛法感动,不去伤人,反而救人了。而晋王杨广,却没有因为得了“总持菩萨”的名号,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他做晋王时,为了笼络人心、赚取帝位,还表现的小心谨慎,体恤民心。而一旦继承皇位,则好大喜功、御女无数、杀人如儿戏,浑身上下哪里还有一点菩萨心肠?
   他修建京杭大运河,气魄直比修长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而役死的民夫也堪比拟;他西巡张掖,东征朝鲜,亲自打通西域之路,率军直逼青海湖,连年穷兵黩武,人民死伤过半;他三下江都,强征天下民女,日夜宣淫宫中。他横征暴敛,十分苛重,普天之下,民不聊生。时人拿商纣王、秦始皇与他相比,并称暴君。“苛政猛于虎”。他的胡作非为,终于引发全民暴动。在国清寺建成十九年后,部下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据说杨广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在成千成万的吃人之后,这个暴君变成了一只纸老虎。
   走出国清寺,我们也就结束了天台山之旅。放眼岭上,满目苍翠。忽然记起唐代皮日休的诗句:“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石上菩提树。怪来烟雨落晴天,原是海风吹瀑布。”一时间,心情好像受了感动,一个誓愿跳出胸口:愿我中华永远海晏国清。

共 41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誉满中外,佛、道文化源远流长,西方宗教也驻足天台。尤其是佛教、道教,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创于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国内外天台宗信徒都要到国清寺朝拜祖庭。天台山自古闻名,王羲之、顾恺之、李白、苏东坡、陆游、徐霞客等人都在此留下足迹。作者的这篇游记,从天台山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秀丽风光、以及自己的心生感悟等,描写的非常细致而精彩,叫读者好不向往之。问好老师,谢谢赐稿,祝快乐永远!隆重推荐品读!【编辑:一盏茶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928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盏茶心        2011-09-28 17:23:51
  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誉满中外,佛、道文化源远流长,西方宗教也驻足天台。尤其是佛教、道教,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创于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国内外天台宗信徒都要到国清寺朝拜祖庭。天台山自古闻名,王羲之、顾恺之、李白、苏东坡、陆游、徐霞客等人都在此留下足迹。作者的这篇游记,从天台山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秀丽风光、以及自己的心生感悟等,描写的非常细致而精彩,叫读者好不向往之。问好老师,谢谢赐稿,祝快乐永远!
2 楼        文友:灵馨        2011-09-28 20:42:30
  一时间,心情好像受了感动,一个誓愿跳出胸口:愿我中华永远海晏国清。
   好!
善良,爱好文学,音乐,大自然
3 楼        文友:风逝        2011-09-29 07:47:59
  江老师旁引博证,把丰厚的文化和壮美的景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了丰盈的享受。问好江老,佳作连连!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4 楼        文友:宋达威        2011-09-29 20:39:25
  老松斋问候,送几个石头上榜玩,呵呵。。。
.
5 楼        文友:司药        2011-11-13 23:35:01
  客观地说,“游记”是很难写出众的,因为对于景致,大家不但熟而且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本篇循着徐霞客的足迹,虽考证精密,说道俱全,但药还是感觉,此文过多停留在了“游”的层面,而对于由景致触发的独到思量,点到即止,薄了一点。
   药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还请作者见谅。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6 楼        文友:晋忻李        2011-11-14 09:47:07
  形散而神凝,表达了“愿我中华永远海晏国清”的美好愿望。欣赏学习啦。
晋忻李
7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1-11-14 13:07:14
  从自然之虎到苛政之虎,过渡自然,层次递进,喻意深刻。重在唯景,抒情微单。意境与主题突出。欣赏优美的游记。遥祝朋友快乐。
8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1-11-14 21:20:46
  恭喜大哥,美文获绝。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9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11-11-14 23:12:35
  欣赏作者的才华,欣赏作者的才气,欣赏作者象行云流水一样的文字,美丽啊!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10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审        2011-11-15 09:59:52
  游记难写,在于避免流水账,而能详略有致,写出韵味,写出境界。本篇对天台山的资料占有显然非常齐备丰富,于此可见作者创作态度的严谨。真情实感流淌在字里行间,文笔优美流畅,精准洗练。在流丽的表层之外,由景致而触发的思量稍欠深度,若能在这方面深加开掘,则文章的厚度又会跃上一个台阶。
共 20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