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青春客栈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长篇连载】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三)

  【长篇连载】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三)


作者:安安 秀才,106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87发表时间:2008-12-15 21:42:49

【长篇连载】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三) 5
  
   不得不承认,和镇上语文最好的学生比,我还差了一大截。我们那时除了课本,几乎就没其他读物,更别说图书室,接二连三闹“锁门事件”,连正常上课时间都没法保证。那时我读过不少大部头书,但多半是凭着兴趣囫囵吞枣,没能及时融会贯通。
  
   看来,我真遇到了对手。心里由衷的佩服文丽。
  
   “孩子们,快过来看电视吧,《新白娘子传奇》开始了!”妈妈在里屋喊我们了,电视机里传出《千年等一回》的歌声:
  
   “雨心碎,风流泪!梦缠绵,情悠远——”
  
   爸爸刚等我们过去就知趣的离开房间,跟她们打个招呼:“你们就在这玩啊,我出去下”拿起手电筒去外面找弟弟去了,一面走一面自言自语:“这小家伙,又跑哪玩去了,这么玩还不回来?”
  
   妈妈起身把书房的果汁、饼干,连同开水瓶一起拧过来,摆放在小方桌上,招呼她们随意,又忙别着给我和弟弟缝棉被去了。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
  
   不知道为什么,除了高兴,丽丽的到来让我感觉有点怪怪的。恨不得非把自己的那点花拳秀腿全使出来不可。这种感觉是其他所有同学都没有的。
  
   妈妈缝完被子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就捧回七八个土鸡蛋,准备给我们做夜宵:糖鸡蛋。
  
   “阿姨,我们晚饭没吃多久,一点也不饿!”丽丽先开口了,“阿姨您稍微歇歇,过来跟我们一块看电视吧!”
  
   凤姐也连忙起身给妈妈让座。说话间,弟弟堂妹们也过来了,很有礼貌地跟两位姐姐打着招呼。
  
   那时候,看电视剧很连贯,除了开头放点广告外,每集中间几乎不插播任何广告,即便是开头的广告,也很文明,远不像现在这样泛滥成灾。
  
   直到凤姐的妈妈——杨二婶过来喊,丽丽才恋恋不舍的跟爸妈打招呼离开。
  
   那一天,1992年11月13日。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今天晚饭后,丽丽第一次来我家玩,跟凤姐一块儿。我特别的高兴,我带她参观书房,一起聊天,一起看电视,这是我从来都没有过的兴奋。很晚的时候,直到大人来喊,丽丽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不知道为什么,我也好希望她能多留一会,哪怕再多留一会。”
  
  
   6
  
   1994年6月,我们小考,在一个暴风雨过后的星期天。那年我十二岁,丽丽十三。走在街上,随处可听到卡式录音机里《999朵玫瑰》的歌声:“往事如风,痴心只是难懂——”
  
   沿着大街走到最南边,靠左手边走上坡,就拐进一条弯曲的小巷子。口上一边是丽丽三叔家的小餐馆,一边是张洁(丽丽的小学同学)她爸开的照相馆。张洁爸是沙河镇的名人,初二有次从厕所出来,看着墙上的“毛主席万岁!”白漆标语,恶作剧似地在前面加了“打倒”两个字,后来被告发,足足在监狱里呆了五个年头。要不是赶上“粉碎四人帮”,还不知道要呆多久呢。他爸常去我们学校照登记相,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真幸福,赶上了最好的时候。一定要用心读书啊!”这句话,我现在还记得。
  
   巷子两旁密密麻麻的房子古老而破旧,三轮车、手抚拖拉机碾过的坑道里满是积水,果皮、冰棍纸、粪便随处可见,天晴骑自行车一不小心就会碾上屎桷子,雨天过往的行人纷纷挽起裤腿惦着脚靠边走。
  
   沿着巷子继续朝前,在右边拐弯处一扭头,老远就能看见前方四个斑驳的朱漆字“李店中学”。
  
   两边稀稀拉拉的开着几家小杂货店、小吃店,丽丽的家就在靠右的一间红砖瓦房里。笔直朝前走100米,再下一道陡坡,就到校门口了。
  
   我们的小学毕业升学考试就是在这里举行的。考试期间,铁皮大门紧锁,只留中间一人高的过道供考生通行。跛子门卫像抓贼似的,挨个挨个检查放行。
  
   那时候的李店中学,只有九个班,每年级三个。左手是两层各六间教学兼办公的小楼,一排六十年代的砖瓦房中间隔着凹凸不平的操场,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前方的水泥台上迎风飘扬,穿过中间的走廊就能看见一口古老的水井,连着教室的学生食堂、对面简易的自行车篷,以及后面老师住的几间平房。大清早,几百个孩子都围着老水井洗嗽。
  
   砖瓦房里的地面是泥土的,每逢下大雨地面就开始和泥巴。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短短二十年,学校走出了两名北大生、三名清华生,其中一位更是被公费派往美国麻省理工深造。
  
   俗话说的好:人穷志不穷啊!
  
   那天,还没到校门口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张健宝”从人群中传过来,我仔细一看,是丽丽:她穿着红色校服,流行的黑色踩脚健美裤,配上白球鞋。一边喊我一边掰弄着她两个梳得油亮的小辫,头上的深蓝色发卡格外引人注目。
  
   她朝我微笑着,露出两个甜甜的小酒窝。
  
   真高兴,在这里也会遇上熟人,跟我一块的杰、东子都羡慕不已:“瞧,人家喊你呢!”
  
   在他们眼里,镇上的女孩子挺大方的,这一点我不敢苟同,但这次例外。
  
   我不好意思地朝她招招手就跟着哥几个看考场去了。
  
   考试在一阵急促的铃声中如期进行:
  
   语文、数学、自然、品德。(语文、数学各100分,自然品德共50分,总分250分)
  
   第一门语文题目有点难。尤其是阅读和作文,记得那次的作文题目是“一件礼物”叫人摸不着头脑。
  
   考试下来我垂头丧气,吃饭时一言不发。看着桌上香喷喷的猪肉水饺,我一点胃口也没有。
  
   在考试前我还信心满怀的,我真担心自己考砸了没脸见人。
  
   1995年之前,小学升初中的考试都是划线录取的。达到分数线的,凭录取通知书才可以报名注册。大概是趋于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限制,能被录取的不到三成。不少落榜生复读了好几年才考上李店中学。
  
   普及义务教育,那是许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要是没有被录取,或是调剂到偏远的黄渡中学去,那可真是愧对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啊!
  
   “多少吃点吧!大家做的题目都是一样的,要难大家都难。我们都对你很有信心!”还是东子的这番话敲开了我的嘴巴,暗暗想:先吃饱再说。
  
   那年的小考,各科题目都教往年偏难,很早听老师说当年的考生比往年多很多,而且黄渡那边也一样。言外之意,竞争就更激烈了。
  
   丽丽看到我,总是一脸微笑,这让我失落的情绪多少得到缓解。
  
   考完后我们没有过多的谈起考试,只是简单的寒暄:
  
   考得怎么样?
  
   恩,不是太好。
  
   唉,我也是。
  
   丽丽的妈妈来自四川,在门口她用浓重的家乡口音邀请我,我稍稍犹豫了下:“谢谢阿姨,今天有点晚,改天再来玩吧!”
  
   “恩,那也行,早点回家免得大人担心“阿姨一面说一面吩咐孩子:”丽,进屋拿把伞送送同学。”
  
   “不用了,阿姨!我一会就走回去了。”尽管5年级就学会了自行车,那时候还是习惯步行。
  
   丽丽拿伞追出来的时候,我已经走出十几米远了,我朝她挥挥手,头也不回地往家赶。
  
   刚到村口,就看见妈妈撑着一把黑布伞早早等候着我了:“小宝,考到没?”(妈妈是问我考的怎么样)我神色凝重,不敢正眼看妈妈:“有点难,考的不怎么好!”
  
   妈妈摸摸我的头,右手抚着我的后背说:“快,咱们快回家,妈妈给你做炖了排骨汤。”
  
   背着锄头迎面走来的王大妈开心的逗我说:“哟,我们的秀才回来了!”
  
   “是啊,这不,刚刚考完回来!”妈妈一面说一面笑。
  
   等待出成绩的那些天,我把自己关在家里,哪儿都没有去,也不跟弟弟抢电视节目看了。
  
   当成绩一出来,我吓了一跳,那年的小考,150分的录取分数线,我们学校31人只考上了5个,有6名同学都只差几分。
  
   我考了第二名:187分。语文比想象中好,心里还是有点不满意:要是能考190分以上该多好,
  
   我的哥们——杰考了191分,三到五名依次是东子、金奇、谭燕:173、169、152。
  
   没考第一名,让我心有不甘。发成绩单那天,同村的班主任张老师来我家报喜时安慰我:这个成绩在全镇也是名列前茅!
  
   当我把成绩告诉妈妈的时候,本以为妈妈会骂我,可妈妈什么也没说。杰约我骑自行车去逛孝感新华书店时,妈妈塞给我10元钱,说:“路上小心,玩得开心点啊!”。
  
   后来,丽丽蹦蹦跳跳着来我家玩时告诉我,她考上了,考了161分,印证了班主任说的话。
  
   看来,妈妈对我的成绩还比较满意。我想,即便是我只考了161分,妈妈也不会骂我的。
  
  
   (未完,待续!)

共 33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安安的文总会给我这样的感觉,当你对世界微笑,那么世界也会对你微笑。即使它是狰狞的笑。但你的心里会是惬意。因为,在别人的眼睛中,这个世界很幸福____落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傀儡娃娃        2008-12-17 15:20:25
  继续等。问候作者。
让我试试吧,让我来照顾你
2 楼        文友:龙辉昔        2015-09-12 19:15:29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