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散文』茶·酒·咖啡

精品 『流年♥散文』茶·酒·咖啡


作者:雨亭 举人,344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84发表时间:2011-10-26 16:01:33

『流年♥散文』茶·酒·咖啡 茶、酒与咖啡,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关于对这个话题的讨论,相信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的见解,纯属个人感悟,但凡对读者有些受益。
   茶色不浓不淡,味甘而微苦,演绎的是平淡而普通的人生色彩;酒色淡,然入口入肺劲道而烈,似人生踩在低谷或站在顶峰;咖啡色浓且苦,是一份亲情,也是一段友谊,抑或是一个爱情,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调料剂。茶涩、酒烈、咖啡苦,都是人生必尝之滋味。青年好喝酒,中年宜咖啡,晚年则品茶,虽不可一概而论之,却是大多数人的生存方式了。然而对于茶、酒与咖啡的历史与文化,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茶】
   茶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最初的茶是作为药而备受关注的,古人直接含嚼茶叶汲取其汁而感到芬芳,这可以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之后,茶由药用发展为饮料,取茶叶在水中煎熬为汁饮之,茶叶煮熟后则与饭菜一起食用,这是茶的雏形。秦汉时期,茶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了待客的饮品。三国时期,崇茶之风盛行,但仍有地区局限,先是在产茶的地方比较流行,如巴蜀之地,并开始出现了“以茶当酒”的习俗。到两晋、南北朝,茶叶由珍贵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隋唐到宋时期,饮茶的风俗开始席卷大江南北,并开始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乃至到现代,饮茶的风气仍在盛行,甚至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饮茶,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享受生活、思考人生的方式。
   茶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中国人也很好地继承了饮茶的传统,而将茶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却是日本。日本发明了茶道并使其在世界闻名,能很好地为我们展示了茶的魅力,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还可以学习茶礼,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这便是对茶的另外一种诠释。这样一种文化,就兼具了艺术与享受为一体,是人生中的又一件乐事。
   中国的丝绸之路,把茶源源不断地带到了西方,茶的文化在产地之外便以另外一种不同的方式存在。如果说中国的咖啡文化是一种山寨,那其他地方的茶文化也就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翻版。一种文化的异地生根发芽,其中首先是拿来主义在起作用,而一种外来的文化看它能否在异国他乡发展,还得看它是否符合这个国家的国情,或者践行拿来主义的国家采取了吸收为己用的方式重新树立了一种文化,使得它以另外一种文化的身份而存在,就比如日本的茶道文化,英国的下午茶文化,这些都是从模仿文化再到重塑文化中比较成功的典型。西方早期从中国购来的茶叶,首先也是以奢侈品的身份亮相的。茶的文化的迁移,类似于文学里雅与俗的转变,属于文化迁移中的等级扩散。茶与酒都是首先在上层社会流行,之后再流行到民间,而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饮茶,现在大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休闲享受的生活方式。
   中国产茶之地比较出名的地方是江南丘陵一带,此地酸性土壤最适合茶树的生长,而在江南产茶之地中,犹以福建为贵。福建产茶多,品种也多,而名茶在全国更是声名远扬,如铁观音、乌龙茶、白茶等。从饮茶习俗看,广东和福建两省的饮茶之风也最为盛行,而在广东则以潮汕为最,潮汕的茶文化也很出名,功夫茶在潮汕人的心目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从饮茶的时间段看,广州和香港市民都有饮早茶的习惯,广州人把饮早茶称为“叹茶”,意为享受之意,这个“叹”字在粤语中的音节说得也犹有兴味,有一种闲适感在其中,从广州市民的嘴里听说这个字,仿佛这乐趣就如余音绕梁在耳畔回响。在广州至今仍流传着“叹一盅两件”的口头禅,意思是享受一盅香茶、两件点心之意。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愉快的消遣。
   广东和福建的居民也有喝下午茶的习惯,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英国,喝下午茶除了是一种放松、享受的生活方式之外,它还发展成为了一种既定习俗的文化方式,并对英国的文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早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已经不仅仅是英国的一种上层社会高雅的饮食习惯,在工厂工作的产业工人也已经被允许有下午茶的时间。下午茶在英国的流行,与英国的气候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英国天气阴湿寒冷,风大,特别到了冬季,夜长昼短,从午餐到晚餐之间时光漫长,往往天色已经暗了,但还没到晚餐时间,又冷又饿的英国人,很需要在下午的空隙里能有东西充饥,解渴,因此下午茶也就渐渐地在英国盛行起来,而下午茶的盛行在很大程度上与上层社会的推波助澜也紧密相关,贵族们认为在优雅的下午茶氛围里往往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祥和与温暖,从而可以舒解一天的疲劳。当茶不再是奢侈品,当普通大众已经有条件具备下午茶的条件,那下午茶叶便在英国的土壤上遍地开花了。
   品茶、喝茶、饮茶,身份不同的人用的词会不同,内行的叫品茶,茶可以品出很多门道,也可以品出为人处世的道理,甚至更多,茶文化因此大都靠这些人给经营起来的;说到喝茶,就是普通大众常用的词了,通常是在待人接客的场合上,或者是在闲谈的气氛里,喝一杯茶,倒是一件闲适不过的事情了,周作人是位出了名的雅居闲适的作家,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位品茶的高手,不过他曾写过关于喝茶的一段话,倒是可以体现平常百姓的乐趣所在的,他是这样说的: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这里倒可以看出他对于茶的研究功底的,并可窥伺到他对于喝茶的看法,这大抵也是普通人也有的境界吧。至于饮茶,大多是把茶当水解渴之用的,在粤语中常常会被提到,这些人当中对于茶,是没多大的研究兴趣的人了,就比如我自己吧,从来是把茶当水喝的,我就品不出什么滋味来,至于要说到更深层的,那我更是无从知晓了,但我对茶,还是有感情的。
   如今时下已经出现了各种像速溶剂之类的茶了,快生活的节奏好像使得人们已经没有了闲下来喝杯下午茶的时间,因此茶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愿那些忙忙碌碌的人,多少都能抽出点时间,约三五好友,或者自己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喝一杯茶,慰藉一下自己的心情也总是好的。
  
   【酒】
   酒的历史也很悠久,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发明的酿酒技术。关于酒的来源,传说是杜康所造,流传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中国先有佳酿后有酒,佳酿是用米造出来的,可并不好喝,于是杜康想造出一种比佳酿更为好喝的东西,可不管他怎么研究也酿不出他理想中的味道,直到有一天,一个神仙出现在他梦里,说只要他在酉时前找到三个人的血滴在佳酿里便可获得理想中的那种味道,于是杜康马上到集市中去寻找三个人,第一个出现在他视野的是一个秀才,杜康上去说明缘由,秀才二话不说就滴了一滴自己的血在佳酿里,第二个出现在杜康面前的是一个武士,武士本就豪爽,因此也乐意奉献自己的一滴血,可第三个人却迟迟不肯出现,眼看酉时快到了,杜康此时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在一棵树底下,杜康看见了一个疯子,于是他想:反正是要三个人的血,也没有说必须是什么样的人的,于是他就走上前去滴了一滴疯子的血在里面,此时正好酉时刚过。这便是“酒”的来源。传说往往都是来源于杜撰,可有时候杜撰也能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事情的概要,而“酒”字的来源,三个不同身份的人滴的三滴血不正使酒具有了酒桌上的三种状态吗?先是如秀才谦谦君子般让酒敬酒,之后喝开了,放开了,便如武士如入无人之境般放肆,等到风头耍尽了,酒精起了作用,意识模糊,那就像疯子一样痴痴颠颠的了。
   酒自发明以来,就备受人们青睐。奴隶制的时代,酒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从商纣王酒肉池林的奢侈腐败里除了可以看出一个无能的庸主外,还可窥伺到酒在那时的上层社会的流行已经蔚然成风。酒于何时在民间上落户,具体不可考,不过这倒是一个值得考究的论题。中国文学作品中关于酒的描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屡见不鲜,不过大多为落魄文人失意时所写,酒也成了动荡年代里感叹人生坎坷、国家命途之多悲时的情感寄托。陶渊明却独树一帜,把酒东篱下,过起了神仙般隐居的日子,可他心里也是有苦楚的,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彻底与官场决裂。酒到了李白手里,那就是他灵感的依托,他豪迈的心胸在很大程度上是酒给支撑起来的,他散发扁舟济沧海,喊出吾辈非蓬蒿人,坦荡荡地行走在人间,一壶浊酒喜相逢,这也便是他,连神仙也艳羡几分。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大多都是苦的,或许人只有在苦恼与绝望时才会想起酒来,就像疼痛的时候会让人想到麻醉剂。每个人都懂得“借酒消愁愁更愁”,可人还是要喝酒,这是为什么呢?我自己也想不明白,难道人生也需要暂时性的麻醉吗?
   这就是酒的一种状态了,忘记,也许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酒,可以说没有国界之分,它就像一张名片,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喜欢它的人存在,可酒的文化,酒的历史,酒的品种以及关于酒的很多方面,国与国之间却是大相径庭的。法国人喜欢喝红酒,因为红酒富有浪漫的情调,美国人自己发明的鸡尾酒,其实是各种酒的大杂烩,就像美国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文化的胸襟。世界上因喝酒而出名的国家,有两个很突出,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德国,俄罗斯好喝白酒,酒鬼也多,德国则喜欢喝啤酒。俄罗斯喝白酒的习惯与气候有关,终年天寒地冻的,没有了酒,也够呛人,而德国好饮啤酒的习惯,我却不得而知是出于怎样的初衷,也许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又或者是由于其他的原因。听说德国人的每一个家庭里,都有一个水龙头是专门放啤酒的,而且德国每年还举行一个慕尼黑啤酒节,可想而知这个国家的人们对于啤酒热衷的程度。爱喝白酒的俄罗斯人养成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爱喝啤酒的德国人则养成了细致入微的科学严谨态度,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现代人能喝酒,并且喝酒已经成了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生之中不沾酒的人似乎很少,而在喝酒的人群中,男人尤甚。如果在特定的区域文化氛围中,比如说在某个民族的习俗里,酒就更加受欢迎,几乎男女老少皆宜,并且真像《水浒传》里写的那样,大碗大碗的喝酒,大快朵颐地吃肉,比如苗族人就爱喝酒,而且酒文化是苗族的一大文化,那里的人们可以说是嗜酒如命,男女老少皆能饮酒,并且酒量可观。当然也有不喝酒的民族,比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他们不喝酒的原因在于伊斯兰教有戒酒的规定,不过不喝酒的民族在世界上是少之又少的了。
   如喝茶一样,不同的人对于喝酒的感受也会不同。世界上有专门酿酒的人,也有专门的藏酒专家、配酒专家等,有些人,只要你给他尝一口酒,他就可以说出那酒的成分,而且可以说出这酒是在哪年生产的,甚至知道产地是在何处,这样的人,可以说对酒已经了如指掌了。酒也是有层次之分的,高贵的酒一般是在上层社会流行,谓之名酒,比如国外有伏特加、龙舌兰等,国内当属国酒茅台,这些酒除了价格高昂以外,最重要的是这些酒的各种成分搭配得恰到好处;较为次之的酒,一般的消费人群是小资阶层,比如红酒,香槟、威士忌等;最为下等的是啤酒和普通白酒,喝起来也最伤肝伤肺,是纯粹的麻醉大脑的毒药。中国民间还有自酿的酒坊,由此可见酒的文化可以说是渗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酒文化,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些变味了。商业的繁荣与发展,带动了酒文化的产业,同时使酒文化中消极的成分大为增多。应酬、庆功、请客、走关系、撑面子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口味,使酒失去了尊严,出现了功利与龌龊的勾当,但愿不会出现“谈酒色变”的后现代,真如那样,那商业真就是渗透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了,而商业过于繁荣的背后往往意味着文化的毁灭,当权者当牢记。
   对于喝酒,尽可能做到少喝,甚至不喝为好,酒桌上,最好的状态便是做足秀才的角色,当你进入武士的状态,那我相信你离疯子的状态也就不远了,自制能力强的还可急刹车,若不是,那就只能是自讨苦吃了。于此,也算劝告自己,喝酒,当量力而行,也望朋友们监督。
  
   【咖啡】
   说完了茶与酒,现在我也来说说咖啡。100多年前,当咖啡这个西洋饮料最早出现在中国沿海城市的时候,清末的文人毛远征第一次在自己作品中有这样的咏叹,“饮欢加非茶,忘却调牛乳;牛乳如欢甜,加非似浓苦”,加非即咖啡,整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自己喝咖啡时由于忘记了放牛奶,所以觉得咖啡喝起来很苦涩。从时间来看,世界上第一间咖啡馆建立是在16世纪,可见人们喝咖啡的历史还不是很长,而咖啡传入中国也不是很久远的事。严格意义上来说,咖啡还只是作为一种休闲时的饮料出现,而它离文化的距离还缺了时间上的沉淀和理论上的奠基。
   如果我们把文化的标准放低,并把咖啡作为一种文化来对待,那中国的咖啡文化应该起始于旧上海的英法日租界,作为‘东方之珠‘的东方大都市,旧上海的咖啡文化发展应该说是国内最早的,而当时的咖啡馆,是洋人和上等华人以及各种肤色从事特殊职业妇女们出没的场合,所以,咖啡在中国的盛行,一开始是有着一种被强迫的意思在里面。这种方式与拿来主义有区别,前者是被动接受,而后者是主动地去拥抱,而我不知道我们国人是不是特别有山寨的情结,于是乎,到了如今,咖啡俨然成了一个新宠儿,各种咖啡场所也就在中国的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矗立了起来,并且成为了新一代年轻人休憩的方式之一。

共 709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茶、酒与咖啡,这三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品(饮料)。细细考来,却有那么多的文化底蕴和色彩,还有丰富的历史传说,和衍生出内涵丰富的人文故事。本文以介绍的方式。将这三种物质的产生、食用,以及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一一道来。让读者从中了解到这三种物质的方方面面。其中,以简单的述说穿插了一些因这三种物质产生的故事,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说服力。茶和酒是本土文化,咖啡是外来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产生的影响,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历史的长短不一,其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也深浅不一。其实,对于历史悠久的茶和酒文化,远不止文章所述说的内容,据本人了解的,光茶在炮制、烹茶和饮用方面,就用很多的文化内涵,比如,水、温度、茶具以及不同的季节等等,都会对茶的品味产生不同的效果。还有酒也是。当然,作者只是便于篇幅,不在这里做一一介绍罢了。读者通过阅读此文,至少对茶、酒和咖啡这三种东西,有一定深度和一定层次的了解。文章除了介绍之外,也在理性的方面做了一些描述,这对人们在对待这三种饮品饮用的把握上,有一定的益处,当然,个人的环境条件不同,其感受也是有一定区别的。一篇佳作,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申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026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申酉        2011-10-26 16:03:20
  读者通过阅读此文,至少对茶、酒和咖啡这三种东西,有一定深度和一定层次的了解。文章除了介绍之外,也在理性的方面做了一些描述,这对人们在对待这三种饮品饮用的把握上,有一定的益处,当然,个人的环境条件不同,其感受也是有一定区别的。感谢投稿,问好作者!
文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有了文字,生活会变得丰富起来。
2 楼        文友:申酉        2011-10-26 16:04:50
  茶、酒与咖啡,这三种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食品(饮料)。细细考来,却有那么多的文化底蕴和色彩,还有丰富的历史传说,和衍生出来有丰富内涵人文故事。本文以介绍的方式。将这三种物质的产生、食用,以及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一一道来。让读者从中了解到这三种物质的方方面面。其中,以简单的述说穿插的一些因这三种物质产生的故事,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文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有了文字,生活会变得丰富起来。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1-10-27 10:09:4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