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文学评论】乡村爱情的姊妹篇

精品 【菊韵☆文学评论】乡村爱情的姊妹篇 ——浅谈山野樵夫的乡村小说《白云上面山桃红》、《嫣红的十字花》


作者:雨萌 秀才,2291.5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65发表时间:2011-11-06 17:07:56

【菊韵☆文学评论】乡村爱情的姊妹篇 近日,在江山文学网赏读了山野樵夫的绝品小说《白云上面山桃红》,这是一部长篇,有十九万多字。刚刚囫囵一遍,山野樵夫的第二部16万字的长篇《嫣红的十字花》又闯入了视线。私下里认为这两篇小说应该算的上姊妹篇了,无论从作品的题材范围、主题意义,还是写作手法、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来说,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后一篇并不是模式化重复,也不是人物和情节的改头换面,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作者在不断地尝试、摸索、创新。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求变。
   首先,这两个长篇都将笔触都锁定在“乡村”或者“城乡交叉地带”,以此作为叙事环境。
   其实可以从“山野樵夫”这个笔名谈起,以“山野樵夫”为名,定常行走于山水草木之间,穿梭于村落屋宅之中。邻里街坊,自然风物、传统习俗、民情社风、人伦亲情,熟稔于胸。所以,小说从形而上的层面选取了这些作为表现题材,展示了一个固守与嬗变的乡村面貌。
   《白云上面山桃红》开篇就描写了仙境一般的白云山,“太阳照山林,白云绕山腰”,“白云山上云雾里有两处最好的建筑,一处是国营林场建在海拔1500多米高处的火警观察塔下面的员工宿舍,六间大瓦房隔出三个职工宿舍,两间值班室,还有一间灶具齐备的职工灶。一处是稍微低一点,坐落在一块平地上的希望工程援建的白云小学”,故事也就主要围绕林场和小学之间的人物和场景展开情节,一切都氤氲在青山绿水苍天白云之中,即或是情节的波澜起伏也是如山村的“风雨”来得快,去得快,未让人觉得过于压抑。在原始、质朴、生机、幽雅的山村环境下,一场让人觉得可能掺杂了重大的不稳定因素的会夭折的爱情,却依然在晦明变化中走入了常规轨道,包括被侵犯、偷情等,都如太阳的黑斑被忽略了,甚至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必然的花絮。虽然文中出现过省城、宾馆等场景,但笔墨并不多,它们仅仅是作为情节发展的需要,作为展现人物性格的场景。
   《嫣红的十字花》开篇也是写景并点题,“比河岸稍高一些的荒坡上的野草里,遍开着和红十字样子差不多的小小的嫣红的十字花,不知道那细窄的发青色的叶子包着的细细的花茎,是怎么把水漉漉毛绒绒的小花从横七竖八的野草荆棘里顶出来的。深秋里野花盛开的时候,十字花开得最高,最吸引人的眼球。微风里远一点看,十字花在绿浪里一漾一漾飘忽着,就像是夜空里闪动着的小星星招人注意”,把柔弱的十字花置身于深秋的荒坡之中,应该是有隐喻的,夜空里闪动的小星星也是一样,这爱情之花能绽放多久?是不是只有短暂的光芒?建云和兰草有情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难成眷属,而牛娃和兰草呢?文末再次点题,“牛娃清醒过来,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他把右手的菜刀转到左手,刀刃向内反握,对准脖颈右边用尽全身力气,狠狠一拉,脑袋一嘀哒身子和兰草一起倒在了血泊里。十几天后,牛娃家深沟里山坡上的嫣红的十字花簇拥的祖坟里,添了两个上面没有长草的新坟头。”无不让人叹惋!
   其次,两篇小说都采用了“三角恋”的叙事模式。这是被文艺作品反复演示的一种模式,也是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而又纠缠不休的爱情模式。作者虽然未能摆脱前人的窠臼,但同是“三角恋”的故事,结局却截然相反。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作者不是忽略避讳,而是进行思索。思索的结果是,社会环境是外因,人物性格是内因,加之其他因素的催发,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处理方式的差异,爱情的命运就迥然有异,作者深知这一点并以此驾驭文字使之为主题服务。
   《白云上面桃花红》中,“山桃”“云林”“场长”他们之间成了这一模式的主体。山桃是一个林校毕业的中专生,因没有背景关系被分配到白云山观察所任所长,“所长”一职只不过是林业局领导为了将人留在白云山上的权宜之计。云林呢,是省城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应聘回自己的家乡,本想到自己的母校县中任教,谁知本性憨厚、他人玩弄伎俩,最终只能到白云小学教几十个农村娃。漂亮、孝顺的山桃和忠厚多才却其貌不扬的云林之间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二人的感情也随之逐渐升温。在领导的操控下,经过媒体的炒作,山桃和白云山观察所红火了起来,云林的学校后来也兴旺了起来,场长在这方面非凡的筹谋及李支书的帮助是功不可没的。场长对山桃下手,并不是早就心存不轨。场长一直以来对山桃家就关爱有加,这些关爱还源于山桃父亲的为人处事。山桃的父亲在无人愿意呆在白云山的时候,曾长时间以临时工的身份为场长分担了不少忧烦,却在转正后不久因病而死去。基于这些因素,场长对山桃关系体贴看似也理所当然了。场长和山桃去省城办事,在宾馆里和山桃喝醉了酒后掠走了山桃的女儿身,山桃先是倍感屈辱,又骂又打,但在场长倾诉自己一个大学生这么多年的艰难奋斗后,山桃对这件事保持了缄默,随后反被场长那种成熟的魅力和野性的力量所吸引,加之场长的处处关照,她反而不能自拔。甚至在和云林的订婚的那天,被场长逮住了禁不住一场暴风雨似地厮混。然而,这一切云林都蒙在鼓里。这也是作者的意思,始终没让场长和云林以情敌的身份对峙。这两个男人常碰面,却从未陷入这种尴尬或冲突的局面。山桃思前想后,最终和场长以一场没有情欲的形式结束了两人不能见光的关系,场长也在不舍中做出了果断的抉择。文末皆大欢喜,以山桃和云林铺满鲜花的婚礼而结束。
   《嫣红的十字花》中,“兰草”、“建云”、“牛娃”在这一模式下都成了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悲剧人物。兰草的父亲是个赌徒,家境贫困,嗜赌如命,众叛亲离。兰草自小带着弟弟在县城流浪、乞讨,多亏了“建云”哥哥般的关爱,姐弟俩在县城的工厂里都找着事了。而建云呢?是一个孤儿,流落在县城街头混大的无产者,虽然个子猥琐,但有点仗义、本质不坏,特别对“兰草”是真心的。牛娃的母亲去世的早,牛娃勤劳、踏实、口拙、倔强,有一身猛力气。若不是兰草父亲的那场赌博,牛娃和兰草几乎无缘相识。兰草的父亲输了很多钱,还借了高利贷,到期未还还被打住了院,家里一贫如洗,最后兰草的父母亲看牛娃这孩子还实在,在牛娃姑父的铺排下,让牛娃和兰草定亲,牛娃家承担偿还高利贷和医药费用,除此之外还有定亲所必须的钱。在城里上班的兰草最终不得已与牛娃定亲了,但心底只有“建云哥”。兰草的父亲和母亲离了婚,兰草和牛娃定亲后把母亲带到了县城,但仍继续和建云来往,建云想和兰草在一起,却又拿不出牛娃家的那么多钱来,兰草的母亲觉得牛娃实在,也反对他们往来。定亲后农村劳作的牛娃在姑父的撺掇下,来到县城找兰草了,这更让人物关系紧张了起来。机灵的建云在男女关系上先牛娃了一步,但牛娃开始警觉了。当牛娃被人陷害后从派出所回家,兰草和建云相约出走的事情因手机响起而败露,于是牛娃疯似地舞动着菜刀……这场“三角”终于酿成了惨痛的悲剧。
   再次,便是小说中蕴含的喜剧意识和悲剧意识的体现。作者笔下的主要人物都是些小人物,他们在农村或者城乡交叉地带艰难地生活或者奋斗着,包括通过读书有了一定出息的山桃和云林,他们也是谨小慎微地一路走过来,就更不要说饱受流浪或贫寒无依,大字不识几个的“兰草”、“建云”和“牛娃”了。《白云上面桃花红》中的“官场”、城市里的“声色犬马”,《嫣红的十字花》中的“黑社会”和派出所的勾搭、建筑工地对农民工的压榨等,无不告诉我们农民生活的不易,包括他们的爱情,也深受着物质基础的困扰。哪怕山桃和云林最后修得正果,读者也会偶有遗憾,山桃的第一次为什么被场长所拥有?场长,除了是一个男人,他还披着权利的外衣。所以,《白云上面桃花红》喜剧的结尾也掩盖不住悲剧性意识的幽微体现。《嫣红的十字花》更是将这农村男女的爱情撕裂成血淋淋的一片,令人警醒。
   如今反映爱情的小说,无论关乎都市还是农村,都离不开关于性的描写。在《白云上面桃花红》中多处出现,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了一定作用,笔法很细腻,也很能刺激读者感官,但似乎感觉多了点。而在《嫣红的十字花》中有了很大改变,不回避但不过于渲染,能够点到为止,从中可以感觉到作者手法更加娴熟起来了。
   从这两个长篇中,不难看出山野樵夫的小说创作的方向及风格。当城市膨胀成一个庞大、冷漠、机械的“怪物”时,当农民工急切地投入它的怀抱时,当很多城市人想逃离时,乡村始终是一个具有自然性和原始性的家园,哪怕它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中日渐萎缩和蜕变,但它始终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不断传承和裂变。《白云上面山桃红》和《嫣红的十字花》是乡村爱情的悲喜剧,也完全能够体现山野樵夫在乡村小说创作方面的不懈探索,山野樵夫的很多作品都属于乡村小说题材,如《蜂蝶舞河湾》、《山口那个瓜果园》等。
   我相信山野樵夫的乡村小说会越写越精彩,期待着!

共 34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过樵夫老师的作品,现在再次欣赏枕月的书评,更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作者将两篇作品比较起来阅读,而且在比较的过程中分析异同,得出几点看法,并归纳综合起来加以阐述。第一,首先,这两个长篇都将笔触都锁定在“乡村”或者“城乡交叉地带”,以此作为叙事环境。其次,两篇小说都采用了“三角恋”的叙事模式。再次,便是小说中蕴含的喜剧意识和悲剧意识的体现。评论着眼于后两点的阐述,不仅道出了情节发展的脉络,更是深入揭示出人物的性格命运之根源。文章叙述条理极其清晰,收放自如,承转开合恰到好处,是一篇很透彻的评论性文字。学习,推荐,赞!【澜水微静】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11107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开芹        2011-11-06 17:08:20
  看过樵夫老师的作品,现在再次欣赏枕月的书评,更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作者将两篇作品比较起来阅读,而且在比较的过程中分析异同,得出几点看法,并归纳综合起来加以阐述。第一,首先,这两个长篇都将笔触都锁定在“乡村”或者“城乡交叉地带”,以此作为叙事环境。其实可以从“山野樵夫”这个笔名谈起,以“山野樵夫”为名,定常行走于山水草木之间,穿梭于村落屋宅之中。再次,便是小说中蕴含的喜剧意识和悲剧意识的体现。评论着眼于后两点的阐述,不仅道出了情节发展的脉络,更是深入揭示出人物的性格命运之根源。文章叙述条理极其清晰,收放自如,承转开合恰到好处,是一篇很透彻的评论性文字。学习,推荐,赞!
中国作协会员
回复1 楼        文友:雨萌        2011-11-06 18:38:19
  辛苦了!谢谢,握握!
2 楼        文友:纪开芹        2011-11-06 17:08:33
  枕月好用功,向你学习。
中国作协会员
回复2 楼        文友:雨萌        2011-11-06 18:39:08
  晕,有澜澜师傅一半用功就好了!谢谢鼓励!祝万事如意!
3 楼        文友:秦砚        2011-11-08 09:49:18
  来看枕月的新评,清晰有序,洞穿原作的心神,并有自己的风格魅力。学习了。
古韵爱好者
回复3 楼        文友:雨萌        2011-11-08 14:31:21
  谢谢点评!我这是凑数的,其实体会很肤浅。要写出内心里的东西,还得多向你学习……遥祝冬安!
4 楼        文友:※疏影※        2011-11-08 12:40:51
  佩服枕月细致的文评!虽然这两部小说都是我审核的,但是我却没有写出如此贴切的评论,羞愧!同时,也可见枕月对文字的用心和努力,这一点,是我所欠缺也是我要学习的,问好枕月,希望看到你更优美的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雨萌        2011-11-08 14:34:59
  谢谢疏影的点评!其实,正是看了你的按语我才去读的,否则,可能不大会注意到的这两个长篇的,另外只是写出了自己一点肤浅的认识,却无法拓展和深入!问好疏影,遥祝冬安!
5 楼        文友:山野樵夫        2011-11-08 15:09:53
  半辈子喜欢读小说,和我从孩提时候一路走来的熟人都知道。可从来没有想起过自己能提笔写什么故事。许多熟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不试着写点,可我无数次拿起笔,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头,真的体会足了心有余而力不佳的尴尬。从繁忙的工作中退下来了,学会了上网看东西,见好多的朋友们都在空间写文章。反正写好写坏都没有人强求质量,就试着开始写了一些长短不一的文字。一天天连接起来就成了可以勉强叫做小说的文字。一段段发在qq空间,想不到有人跟着看了,不少朋友反映有可读性,我就在朋友们的鼓励下一篇篇坚持写了下来。一年多时间,不知不觉就有了一定的字数。我一直不敢相信我的这些东西能叫什么作品。认为写完了就放过手了。可没有料到枕月衾云先生却不但看了,还洋洋洒洒写出了这么高评的评论文章来。我看见后,心情非常激动,感谢枕月先生,感谢菊韵的所有朋友们!有你们的鼓励支持,我真幸福!
一般国家公务员
6 楼        文友:雨萌        2011-11-09 12:21:42
  回复山野樵夫:您的小说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作品很耐读。长期坚持下去,定会有大作面世!期待中……
7 楼        文友:施云南        2016-02-29 07:59:26
  爱情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爱情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喜欢这篇作品,看到了作者对于爱情独特的见解,充满哲思的文字总是能让人产生别样的想法的。我觉得这真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真的很精彩,祝您创作快乐。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