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指间★小说】情愫(小小说三则)

精品 【指间★小说】情愫(小小说三则)


作者:古月银河 进士,897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35发表时间:2011-11-09 13:56:37

先结婚后恋爱,却至死不愈地坚守着相濡以沫、白头到老的凄美诺言。这是一个时代烙印的爱情观、价值观,足让不以为然的“现代人”动容而感概。或许,从中就有早已被世人遗落的梦想。
   ——题记
  
  
   雪莲花
  
   58年前,刚刚20岁的她,响应党的号召,褪去翠格花莲衣裙,换上绿军装,从湘西苗寨来到雪域昆仑山下。按照部队首长制定的作战方案,她和姐妹们站成一排队列。随着一声“向后——转”口令,对面相同队列中与她对应的他,便成了她无可选择的丈夫。
   新婚之夜,她才知道,他已42岁,履历副师长之职,从长征到解放战争一路勇沖猛杀,成为全军闻名的战斗英雄。
   她怀着敬仰之心伴他生活。谈不上情感,只默守着将一切奉献给革命事业的承诺。当然,也包括婚姻。
   他视她为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她无意中说喜欢雪莲花。他便利用春节假期,瞒着她和卫兵,孤身闯昆仑,然后消失在雪野三天三夜。搜救队在雪涯侧找到他时,已冻得毫无意识。在病床上醒来,他第一件事便费劲地从胸前的内衣口袋里摸出带着体香的雪莲递给她,说:它很配你。她抚摸着他仍然僵冻的腿,问:就为采雪莲?你傻不傻呀!他嘻嘻说:只要你喜欢,就值。
   他带她伫立于戈壁荒滩,指点着远远近近,告诉她,那里将开垦出几百亩田地,种上稻谷,来年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了。那里将种植大片大片的棉花,然后,再盖一座纺织厂,让所有的姑娘们都能穿上红的、花的莲衣裙。那里是医院,那里是学校,旁边还要盖所幼儿园……
   她憧憬他壮丽的理想,仿佛又看见他跃马挥戈,身后绽放出丰收硕花……
   八年后的一场自然灾害,他将自己的配给,除了留下养育嗷嗷待哺和蹒跚学步的孩子,悉数邮寄湘西接济她的父母和兄弟姊妹。他与她和战友们一道啃野草树皮窝头,饮雪霜融水。那时,潜伏于他体内大大小小数十粒的弹片开始不安份的造反,曾经挺直的脊椎也在日复一日中萎靡,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再也没能走出来……
   她遵从他的意愿,将他的坟头建在了千亩稻田的旁边。然后,她又一次实践心灵的诺言,在孩子们成年后,住进了坟头旁的那间小茅屋,从此,形影不离……
   而今,人们仍就能看到,年届八十高龄的她,每天都会在坟头前默默地摆上一束雪莲花……
  
  
   奇葩
  
   当父母双双被打成“走资派”的时候,她觉得天仿佛都塌下来了。一夜之间,自己便由根正苗红的“红五类”干将沦落为“黑五类”狗崽子,靠边站。父亲被押解至“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母亲在被揪斗时被从十六级的高台阶上推下砸断了双腿。来不及悲伤,看着四个因惊恐而饥溺的弟妹,她悄悄扯下臂腕上的“红卫兵”袖标,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失去了父母工薪支撑的生活是极端困难的。她每天傍晚准时赶到集市捡拾散市后废弃的烂菜叶、烂红薯,然后趁着微黄的路灯,提到嘉陵江边摘洗干净,那便是一家人第二天的生活原料。
   好心人来向她母亲介绍,说有个救火英雄,因抢救国家财产导致了下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组织决定,谁嫁给英雄,照顾英雄,就给安排工作。
   母亲艰难地张口“征询”她的意见,她默不作声。弟妹们也似乎知道这次“征询”意义的重大,都悄悄地静静地从被窝里伸出头来,可怜巴巴地乞望着。她咬咬牙,用尽十八年人生积蓄的力量,点点头。泪水便如泉般悄然滾落……
   嫁了才知道,那个他,不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还丧失了生育能力,每天的大小便都得她亲力亲为。唯一的欣慰是,婚后她便被安排进了工厂图书室。
   她用辛勤和艰忍,嬴得了他的大度,让她将自个儿的工资接济家人。后来,他也干脆地住进了她家,以他和她的收入维持了母亲及弟妹们相对安稳的生活。在照料他及母亲和四个弟妹之余,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利用工作的方便,如饥似渴地读破万卷书,从中吸取生活的勇气。日子虽然仍旧艰辛,但总能在黑暗昏浊的长夜看见一缕黎明的曙光。
   父母的解放,为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四个弟妹从逆境中走出,逐渐长大成人。她肩上的担子轻松了不少。
   她开始鼓励他将自我当做假想敌,一次又一次冲锋陷阵。有她的伴随,他不负期望,用双于执笔耕耘出了一片崭新天地。她为他煮茶,他为她作诗;她为他知暖知热,他为她情泻绿格。相伴三十年,一缕缕温情的溪流泛泛滑烙心核。
   而今,作为故土文苑上的一双绚丽奇葩,不仅共箫和鸣着一曲美丽的神话,还有阳光透过窗棂,照耀的相儒与沫,搀扶着一路变老的承诺与情怀。
  
  
   夹竹桃花
  
   他15岁那年,父亲与哥哥和往常一样,划着破旧的小舟在河心撒网。突来的洪峰裹挟着暴风骤雨,将小舟无情地打入了深渊。原本多病的母亲悲伤过度,从此卧床不起。他只得掇学,肩挑起照顾母亲的重担。
   16岁的他,挑粪、耘锄、犁把都是好手,每天可以挣10个全劳力工分。照理,按他的劳动报酬,养活母子二人不说很轻松,也绝不会感觉吃力。但母亲治病需要钱,他只好将工分换来的分配果实逐一变卖,凑足母亲吃药打针的费用。如此,尽管已成长为五大三粗、又舍得勤劳苦干的男子汉,却始终是家壁四徒、屋漏星风,贫无立锥之地。
   他满20岁开始,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就开始给他介绍对象。可姑娘一听说他家情况,个个都摇着头匆匆离去。时间久了,他就懒得再去相亲,一心一意伺候母亲。
   到他30岁时,吹起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村的男人都开始走出山坳去闯世界。母亲说:娃,别管娘了,你也与他们一道去外面看看。如果可以挣点钱,就赶紧找个女人成家吧。他说:娘啊,我咋能丢下您不管呢。纵使外面能淘到金银,没有了娘,我要它干啥呢。母亲说:娃,你傻啊。娘早晚要去的。你不找个媳妇回来,让娘咋安心走哦。他说:娘,你别那么想。现在时节好了,您看我们责任田里的稻谷结的那穗子多沉实,从来就没见过这么饱满的稻穗,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到时,我们家也会变好的。
   他40岁那年,母亲终于撒手人环,剩下他孤孑一身,还有替娘治病欠下的一屁股债。母亲走后,二傻进了城,凭着劳力当棒棒(在城市中替人下苦力当搬运工),一边谋生存,一边还债务。这时,邻村亲戚领来个女人,象秋天的夹竹桃花,白洁、朴实,却是哑巴,又带着十二三岁的孩子。亲戚说,哑嫂贤惠勤快,会体贴人。他说,行,就这么着吧。
   哑嫂的知暖知热,让他体验到了从未有的快乐和欣喜。从此,他当棒棒的劲头更足了。别人一天挣个三五趟,手上拽上四五十元就歇工了。他一干每天必定到天嚓黑,口袋里怎么着也会拽上百十元后,再蹬着花十元买来的那辆除了铃子不响其余都响的二手破自行车匆匆往家赶。
   哑嫂还真如邻里乡亲所评价,贤惠透实。每天天不亮便为他煮好早饭,再准备好午餐装进保温盒。待他吃完早饭,依依不舍地一路送到村口外。然后,哑嫂便手脚麻利地收拾好家务,让孩子吃饱穿暖去学堂。再然后,便是照料满院的猪、鸭、鸡、狗,还得捎带着将那一亩三分地的责任田打理得妥妥当当。再再然后,便从天边布满夕陽开始,伫候在村口的那棵老槐树下,等着他的身影从山坳里冒出来。
   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力断金。他有了哑嫂的协助,不但很快还清了债务,还新盖了红砖瓦房,村民们都笑他还真就享上了“傻福”。
   孩子也在他和哑嫂的关爱下,顺顺利利地读完中学、大学,去了沿海城市工作并结婚生子。孩子请求他和哑嫂去沿海城市真真切切地享受清福。可他说,习惯了哑嫂每天在老槐树下的等待,去了城市失去了心头的期待,不合算。哑嫂比划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他、跟他是她一辈子的心愿。
   也许,哑嫂并不一定懂得什么叫海枯石烂,但每一次伫候,都是实实在在发自内心温情的行动。也许,他也不一定知道什么叫儿女情长,但每一次享受等待的过程,总会在胸中漾起一缕缕的暖意滑进心底。
   而今,村民们仍旧每天都看见已届65岁的哑嫂,依然伫候在老槐树下,等待着67岁的他归来的身影。象一尊雕塑,风雨无阻……
  
  

共 31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则简短的故事给我们讲述了不平凡的三桩婚姻,这三桩婚姻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先结婚后恋爱。【雪莲花】这则故事所描述的现象是那个时代真实存在的。解放初期,一大群戍边的军人找对象成了难题,在国家的号召下,许多内地女青年毅然嫁给了那些军人。文中的‘她’嫁给了年长她22岁的军人,看似残酷,然而她的丈夫不惜生命去给她采摘雪莲花,足以证明爱情的伟大。【奇葩】这则故事叙述的是文革动乱时期无奈却又客观存在的事。女儿为了母亲,为了支撑那风雨飘摇的家庭,为了弟弟妹妹不再忍饥挨饿,毅然嫁给了个生活不能自理且没生育能力的残疾人,只是为了换取一个工作。看似不幸的婚姻,却在天长日久中凝结成爱的神话。【夹竹桃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男子苦难的人生,在40岁那年才娶了个哑女为妻,哑女还给他带来个与前夫生的孩子。幸运总眷顾那些勤劳的人。在夫妻二人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三则故事诠释了爱的真谛,真真切切,让人感动。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叶孤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109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林        2011-11-10 08:36:51
  艰难的岁月,特殊的历史时期,铸就了特殊、伟大、惊心动魄的爱情!感谢古月银河的奉献。
语境就是一切------荣格。
2 楼        文友:漠野        2014-08-13 20:29:50
  三则让人感动又振撼人心的小小说。感谢古月银河师!
回复2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4-08-13 22:21:17
  谢谢你的惠赏。远握致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