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指舞·散文┃南京这座城

编辑推荐 ┃指舞·散文┃南京这座城


作者:天未耕 秀才,166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68发表时间:2008-12-19 14:46:44

转眼间来南京已经两年了,有时也在想是不是该为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写些什么?但想到那么多的“老南京”,心里便开始发怵。写南京本不该是我的事了,即便写了也难免会流于偏颇,何必吃力不讨好呢?直到有一天我问一个南京本地人,你知道桃叶渡的故事吗?他摇摇头,我发现了南京的悲哀。或许真的该写些什么,即便只是为了那些即将没落的古老文化。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也不会去想那些文化,即便想起也觉得很遥远。更多的时候我只是在某个公交站台坐着,看人潮汹涌而来又汹涌而去,心里似乎异常地平静。有时也会停下脚步,去听某个乞丐拉着悲伤的二胡。虽然我不知道那乞丐背后有着怎样的生活,但我仍然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丢下一些钱。不为别的,只为那哀伤的调子。行人依旧匆匆。
   南京是个生活节奏很快的城市,也许这能从南京的公交车上窥得一斑。南京的公交车司机开车都很野,像在飙车,其实飙车没什么,但在车水马龙中飙,就不得不让人心生佩服了,一位来南京游玩的朋友就曾把这叹为奇观。
   我在南京常坐的是七路车,七路车要经过一条破旧的老街,老街的路窄到只能错开两辆公交车,可这老街偏偏并不“颓废”,依然在破旧的建筑和即将被拆除的命运前顽强地繁荣着。这是个能考验司机的街道,当然那七路车的司机也绝对是个顶个地强,他们总是让自己开的车擦着行人“飞驰”,把行人吓出满身冷汗后绝尘而去,但绝对不伤及行人。我相信在这种街上能开出这种速度,那绝对是前无古人的,至于有没有来者超越,我就不可得知了。正如我朋友在谈笑中所言,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也许就是前浪的悲哀了。至少现在,南京的公交司机依然可以“独领”一代“风骚”。
   在我的感觉里,南京还算是个不错的城市,但我的大部分朋友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说,南京到处都是横流的脏话,也不乏浮躁浅薄和庸俗不堪的人。也许在他们看来南京是个缺乏文化的城市,但我不这样认为。这些不能说明南京是个缺乏文化的城市,毕竟是六朝古都有着千年的文化,你能说它缺少文化?也许它缺少的只是一种人文关怀。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对南京的称赞,我曾不置可否。那位作者说南京是个热情的城市,那热情是浸染了千年文化的古都人民厚积薄发的雍容大度。当时只觉得那句话漂亮,没仔细想过,现在在看,已觉得不尽然了。因为在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只是匆忙的脚步冷漠的眼神和拥挤的人群。
   南京的拥挤是该说一说的,因为这也能算是个特色。南京有多拥挤,也许不好形容,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有老师问学生什么是饱和,让学生用一件事来说明。学生甲站起来说,南京的公交车上满了人,前门上不去了,只好投了币从后门上,当后门也关不上了这就叫饱和。学生乙不同意甲的看法,他举手说,老师他说的不对,应该是从前门上去一个,就从后门挤下来一个,这才叫饱和。这个笑话的真实性有多高,我想只有在南京挤过公车的朋友才能深有体会,没来过南京的朋友大可以想想春运时候的火车。说到拥挤,不得不提到夫子庙,根据个人的经验,我想奉劝初来夫子庙的朋友,说话的时候要千万注意克制,不要兴致太高了。因为兴致高了容易手舞足蹈,其实,手舞足蹈没什么,但在夫子庙不行,那样你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可能伤及无辜。我就有几次因为兴致太高了,举起拿着矿泉水的手比画什么的时候,把后面挤过来的朋友砸的呲牙咧嘴,对我怒目相向,我只好堆起满脸的笑向人赔不是,待那人走后和朋友一阵窃笑。
   其实这种拥挤也只有像我这样的,在最底层挣扎的人才能体会得到的。至于那些高层人士,大概不会体验这样的“生活情趣”。其实,对于城市而言,那些在最底层挣扎的人才是它的主导。而这些拥挤的人们肯定也怀着各自的梦想,他们面对的是城市激烈的竞争、飞涨的房价和高的消费以及低的收入。他们大部分人也想穿的光鲜活的风光,所以他们行色匆匆为生活奔波,所以他们拥挤着购买那些廉价促销的名牌。南京这座城的古老韵味,在生活的重压下气若游丝,于是古老的城市开始燥热开始肤浅,向所谓的时尚一步步地走去,走的越来越远。
   也许你要说,南京毕竟是千年古城啊,那些文化怎能隐退?是的,南京的文化应该充分体现在那些古老的文化遗产中,他们成了景点。但我忍不住要问,那些古老的文化景点有多少次把游人拒之门外?说实话,我没钱买那些相对于我来说很贵的门票,所以好多文化遗产一直是我的遗憾,我甚至不能得之一见。
   可是话说回来,对那些买得起门票的游客而言,是古老的文化吸引了他们,还是另有别的原因?有些地方我也想办法去过。我看到许多人在一些著名的景点前拍照留念,但从他们说话的语气里不难听出,他们不过是想把这些照片当作日后炫耀的资本。我常听到的是某某人毫无保留地说,我回去得让谁谁谁看看……但很少人会去细细去看某些景点前的文字说明,他们往往只是拍过照之后就匆匆走开,奔向另一个景点。
   也许正是日渐加快的生活节奏,让人没时间流连于那些古老的文化。他们会对人说,我去过哪哪哪,但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地方的渊源掌故和历史,这也许就是文化在这个时代的悲哀,快餐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学作品也流于肤浅,而这些,不止于南京。
   因为我本人的浅薄,也许这些论述会流于偏颇,但我知道文化其实是生生不息的,有人存在就有文化,只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而已。可是现在我有点看不清这个时代的方向,至少我们这一代,也就是人们所谓的八十年代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使我们成了没有方向没有榜样的一代,我甚至不知道我们会不会好起来。
   好吧,不提我们这一代了。现在我想说说南京的一些老人,他们身上往往浓缩着化不开的文化情节,那是一种我们没有的超脱。所以我总喜欢和那些老人谈天,他们会告诉我哪些地方曾是富人聚集的地方,当时那些让人引以为荣的建筑也都破旧不堪了,在那些新建的高楼面前更是相形见拙;他们也曾向我细细指出哪里曾是一片荒地,哪里曾是一片菜园,但现在已经是高楼林立,那淡淡的语调中有说不尽的沧桑,风吹白发也吹着让人唏嘘感慨的沧海桑田;所以我还是喜欢听某个指路的老人说,那地方我熟,话语里有藏不住的骄傲。其实文化很简单,他们就浓缩在那些老人的茶杯里,也淌过年轻人浮躁的眼睛,他们是那些建筑,不管古老的还是现代的,它会被街头的一盘象棋形象化,也会被一个平凡的故事充分诠释着。
   这些年南京的变化很大,大的可以让一个自以为熟悉南京的人不知所措,也许几个月不去某个地方,再去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一片高楼平地而起,当然,某些建筑也就在这些高楼中消失了,连一点凭吊的痕迹都没有。但我相信总有地方会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模样,他可以让一些怀旧的人一下子找到过去所有的时光,所有关于古老的文化都在那一瞬间复活。南京依然是那个积累了千年文化的古城,并在一直积累着。
   我们不必为那些已消失的惋惜,因为时代在总在向前飞奔着,总有些东西要被代替。像那些老人一样接受所有的变化,我们真的不该再得不到和放不下之间尴尬地挣扎着了,也许应该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当你把双手紧纂时,你一无所以,当你把手松开时,你就拥有了一切。这也是一种智慧,一种以退为进的策,放开手,看起来是一种放纵,其实我们得到了更大的空间。
   南京这座城会找到迷失的自己的,因为我相信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我相信他们都对这座城充满了期待。

共 29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特有的本色与文化,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替代不了的,尽管现代化的气息随处可见,但有些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依然等待我们去追寻。文章为我们呈现了南京这座城市所特有的一些现象,内容丰富,语言幽默,让我们对南京又多了一份了解与期待。问好作者——沙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湾        2008-12-19 14:48:55
  其实文化很简单,他们就浓缩在那些老人的茶杯里,也淌过年轻人浮躁的眼睛,他们是那些建筑,不管古老的还是现代的,它会被街头的一盘象棋形象化,也会被一个平凡的故事充分诠释着。
   说的真好!
岁月的沧桑里,总会有一个时刻让我们停下脚步凝视,很多时候,我们真该需要安静,需要历尽沧桑之后返璞归真。
2 楼        文友:思想的树        2008-12-19 14:58:09
  社长同学,看开头我就感觉,你要是来青岛,不像很多青岛以外的人对青岛人印象不好,多少说点好话多好。偶现在听的都快没脾气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嘿嘿。
   后面说起文化生生不息,俺是很喜欢这段的。人米有文化不就完蛋了,钱再多也米有意思,也没有价值
3 楼        文友:蓝夕        2008-12-19 14:59:57
  要说拥挤,看看上海和北京的地铁上下班高峰期,那个不叫饱和,那个叫分子和分子在碰触:)
  
   我喜欢苏杭,扬州无锡胜过南京,南京是古城,中山陵我是最喜欢的地方,幽静古老,气势突兀。夫子庙,秦淮河。。。有名气,不过这个河,味道可不一般,呵呵。
  
   城市是一条徜徉在我们记忆的河流,我们只是经过~
那些心底深处灵魂的声音 无声的召唤 那些神秘的幽灵 在夜的指引下带我游离于人间 地狱 天堂
4 楼        文友:严省沐        2015-09-12 19:23:49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