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专栏★江浙残明梦】明季春秋序

编辑推荐 【专栏★江浙残明梦】明季春秋序


作者:苍生1 进士,778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84发表时间:2008-12-19 18:26:01

《江浙残明梦》自序
  
   古人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我却言:“天下大势,失久必得,得久必失”。中国自炎黄五帝以来,夏历四百年,失之于商;商历五百年,失之于周;周历八百余载,终于战国。秦朝二世而亡,汉室四百年而衰。魏晋六朝,五胡闹中华;隋唐五代,十国乱春秋。除了汉族,还有百越、匈奴、鲜卑、突厥、吐蕃、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等。一部华夏史,就是汉族与几十个少数民族人民共同谱写的。
   于是,汉关或为魏占,或为金取,或为元灭,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易经》云:“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别的不说,单论那蒙古贵族建立的元朝,初创时何其强大!然而终究还是亡于汉人建立的明朝。
   也许有人会问:汉人既然人多,能灭元兴明,为什么却又不能阻止亡明于清呢?
   这就需要从本书说起了。元是亡于政治上的腐败与高度残酷的民族压迫。而明亡于清,其实是亡于自身的颓废与视百姓如草芥。亡之迟早,无非时机、极限而已。另外,大凡人都有一种厌旧不厌新的特点,旧事物越丑恶,厌恶的情绪就越强烈,能鼓动积极性的几率就越低……这些都是人民肯倾力扶明灭元而不肯倾力扶宋抗元、扶明抗清的缘由。
   总之一句话:当你得民心时,大家就会全力来支持你;当你失去民心,你的天下是没有多少人会来关心的。支持的人越少,精英们的事业就愈加困苦,事迹愈加惨烈。
   长篇历史小说《江浙残明梦》共五部,分别为:《明季春秋》、《南渡风云》、《四明烽火》、《舟山浮沉》、《遗民恨》。系由作者近三十万字的同名仿古白话少年旧作改写扩充而来。主要叙述江浙士大夫及下层民众力挽狂澜、试图中兴明朝与抗清扶明之遗事。书中所述,由明季至清初江浙黄尊素、黄宗羲、刘宗周、史可法、吴易、钱肃乐、王翊、张名振、张煌言诸人事原多见之于史书,余特取之以为题材。为方便读者阅读,特在旧纪年后注今历,部分地名后注今址。
   史为镜鉴,可以正兴衰。发昔人之成败以悟今人,现前世之衰荣以戒后世,述逝者之烈事以启来者。抗言直谏之诤臣、舍生忘死之良将……至今读来,如立眼前,催人泪下。呜呼!怀而感之,固著一书。是为序。作者谨识于二○○八年十月十九日。
  
   主要人物介绍•目录•引子
  
   第一部《明季春秋》
  
   主要人物介绍
  
   黄尊素——(1584-1626),字真长,号白安,浙江余姚人,明季学者,东林党骨干人物,黄宗羲父亲。天启间官监督御史,为权阉魏忠贤所害。谥忠端。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黄尊素长子。明末清初大儒。死后门人私谥文孝。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号念台,学者称蕺山先生。浙江山阴人。明末硕儒。为黄宗羲老师。死后门人私谥正义。
  
   叶宪祖——(1566—1641),字美度,号六桐,浙江余姚人。黄宗羲岳父,明末著名剧作家。
  
   杨涟——(1572—1625),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人。东林党重要人物。黄尊素同志。官左副都御史。后为魏忠贤害死。谥忠烈。
  
   魏大中——(1575—1625),字孔时,号廓园,浙江嘉善人。东林党重要人物。黄尊素同志。官吏科都给事中。后为魏忠贤害死。谥忠节。
  
   徐石麒——(1578-1645),字宝摩,号虞求,浙江嘉兴人。黄尊素门生。仕至礼部尚书,抗清而亡。谥忠襄。
  
  
   崇祯帝——(1611-1644),名朱由检,熹宗五弟。明朝末代皇帝。庙号毅宗(1627—1644年在位)。
  
   周延儒——(1593-1643),字玉绳,号挹斋,南直隶宜兴人。明末两度为首辅,后被崇祯帝赐死。
  
  
   李自成——(1606-1645),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许都——(?-1644),浙江东阳人。明末江浙义军首领,所部以白布裹头,称“白头军”。后遭镇压。
  
  
   魏忠贤——(1568—1627),本名进忠,后赐改忠贤,北直隶肃宁人。明末阉党头子、大太监。
  
   许显纯——(?-1628),北直隶定兴人,阉党重要人物,魏忠贤手下“五彪”之一,锦衣卫都指挥佥事。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园海,一号百子山樵,南直隶怀宁人。阉党分子。
  
  
  
   目录
  
  
   引子
  
   第一章梦麟入怀
  
   第二章祸起三案上
  
   第三章祸起三案下
  
   第四章宁国风雨
  
   第五章魏阉乱政上
  
   第六章魏阉乱政下
  
   第七章杨涟上疏
  
   第八章姚江忠臣
  
   第九章京华刺奸
  
   第十章从学蕺山
  
   第十一章复社中流上
  
   第十二章复社中流下
  
   第十三章留都防乱
  
   第十四章许都起兵
  
   第十五章天崩地解
  
  
  
   引子
  
  
   元朝末年,顺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国事日下。一方面是贪官污吏大肆搜括民脂民膏,士绅霸占了大量山地田园,再加上灾荒连年,广大黎民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如元统二年(1334)江浙遇灾,饥民达五十九万。至元三年(1337年),江浙又遇灾,饥民四十余万。至正四年(1344)黄河连决三次,哀鸿遍野。
   另一方面却是政治、法律上的种族歧视:元政府将中国人划为四等——第一等为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第三等为汉人(包括北方汉人和契丹、女真人),第四等为南人(指南方汉人和西南少数民族);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流放北边充军;禁止汉人、南人习武和拥有金属刀具;规定十户为一保,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保长,十户人共用一把菜刀——十户的财产和女人蒙古人可以随意取用,甚至规定每家所娶媳妇的初夜是一定要给蒙古人的……元末权臣伯颜考虑到汉人太多,竟提出屠尽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
   皇帝终究没有听从这个不切实际的荒谬想法。然而可悲的是:在天灾人祸的背景下,当权者却一直不懂得缓和民族矛盾,反而是横征暴敛,变本加厉……于是天下群雄,纷纷兵起——大元帝国的末日即将来临了!
   时有江浙民谣云: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先是至正八年(1648),江浙行省台州黄岩人方国珍以官府先诬他通海寇蔡乱头,继遭逼租,与他的兄弟方国璋、方国瑛、方国珉杀死元朝巡检官,逃入海中,聚众数千劫夺朝廷海运皇粮;后来时降时叛,占据江浙庆元(今宁波)、台州、温州三路,拉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台州童谣曰:“洋屿青,出海精”。
   三年后,中国北方也开始陷入义旗四起的局面:
   当时黄河泛滥成灾。一旦决口,沿岸即一片汪洋,房屋尽淹,广大灾民扶老携幼逃难,苦不堪言。元朝廷特命贾鲁以工部尚书衔出任总治河防使,开始修治黄河。贾鲁采取通过加固河堤、疏通河道,从而将黄河导回故道的方法治河。由于工程浩大,耗资巨额,朝廷强征汴梁、大名等十三路农民共十五万,在戍军的监督下开工。
   这批民夫被迫抛下父母妻儿来此干苦力活,又经常被克扣口粮,食不果腹,对当局渐生不满,常常在背地里发牢骚,怨声载道。但穷凶极恶的监督官会马上给你几下鞭子,喝斥你少废话、多干活。
   治河民夫中,有不少是白莲教徒。白莲教首韩山童趁此之便,与党徒混入民夫中宣传教义,发展教众,并四处散布谣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不久,治河民工果真在黄陵岗河滩上挖到了一个独眼石人,背面还镌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两行字。消息传开,一时议论纷纷,人心惶惶。韩山童的大徒弟刘福通等人于是到处宣传称韩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
   韩山童、刘福通在广平永年县白鹿庄聚众三千,杀白马黑牛宣誓,以红巾裹头,称“红巾军”。不料事情泄露,官府派兵追捕,韩山童遇难。刘福通遁走,拥其子韩林儿为小明王,攻占颖州等地,众达十万。
   至正十六年(1357),刘福通分兵三路北伐:东路军毛贵率部由山东北上,进逼大都;西路军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趋关中,中路军关先生(关铎)、破头潘(潘诚)率部趋晋、冀,克上都,攻入高丽。他自己则亲率主力攻取北宋故都汴梁。两河南北、山东乃至江淮一带,莫不举兵相应,皆称红巾军。
   于是,十数年间,烟尘弥漫:先有韩林儿称帝于亳州,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徐寿辉称帝于蕲水,国号天完,年号始平。继有陈友谅称帝于江州,国号大汉,年号大义;明玉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年号天统。又有郭子兴称滁阳王于滁州,赵均用称永义王、彭早住称鲁淮王于淮濠,田丰称花马王、王士诚称扫地王于齐鲁,张士诚称诚王于高邮,方国珍称宋王于台州,吴成七称吴王于瑞安。又有芝麻李李二起于徐州,布王三王权起于邓州,孟海马起于襄阳,双刀赵赵普胜起于巢湖……等等,可以说是一时只闹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时,出了个游方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且说这个朱元璋,幼名重八,祖贯濠州钟离人氏。出生于佃农家庭,幼年出家为僧,后因寺院遣散,遂出四处游方乞食。至正十二年(1352),投入濠州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作战勇敢,深受赏识,于是逐路升迁,由亲兵擢到镇抚之职。郭子兴还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他为妻,以便于羁笼。郭子兴病死后,其子郭天叙立,朱元璋和大将张天佑一同为他副手。至正十五年(1355)九月,郭天叙、张天佑战死。于是,作为郭子兴“女婿”的朱元璋,便成了这支部队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部攻占集庆(今南京)以为根本,改名为应天府。二十年(1360),攻克两浙衢州、处州等地,得谋士刘基,顿时如虎添翅,逐渐扩张势力。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羽翼已成,遂称吴王,设置文武百官,派人害死小明王宋帝韩林儿。
   是时,元朝内部正当大乱,哪里顾及这些。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顺帝争帝位,朝臣也分成两派:一派以御史大夫老的沙为保皇派,以大将孛罗帖木儿为外援;一派以丞相搠思监等为拥太子派,以大将扩廓帖木儿为外援。孛罗帖木儿领兵进驻大都,杀搠思监,自为左丞相。元太子出逃,遣扩廓帖木儿率大军讨伐孛罗。顺帝杀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于是就做了左丞相,封河南王,总制天下兵马,代皇太子出征。而关中四将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不服,推李思齐为首抗命,与扩廓帖木儿激战多年。
   小明王一死,再无可以号召天下之人。朱元璋又乘元朝内乱无暇顾及南方,先后攻灭了张士诚、陈友谅等处豪强。于是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立王妃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为宣国公,徐达为信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爵。布告天下,大封功臣。是为明太祖。
   次年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北伐分攻大都。七月底,元顺帝见大势已去,只得弃都北遁。八月,徐达攻占大都。朱元璋继续剪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
   明太祖在位期间,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垦荒,着力兴起农业经济。于是不用数十年时间,一个千疮百孔的乱世局面,开始恢复元气,渐呈太平景象。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驾崩,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三十一年。因太子朱标早卒,群臣遂立长孙朱允炆为帝,年号建文,是为明惠帝。
   惠帝因太祖生前曾分封诸子于各地,深恐诸藩势力强大于己不利,听从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诏削藩。诸王纷纷反对,其四皇叔燕王朱棣则举兵南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战败。在位仅四年,便被攻下南京,夺了帝位。朱棣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永历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应天府作为留都仍保留编制,设六部,是为南京,终明一代遂有北南两套班子。明成祖又在北京、南京近畿地区设北直隶与南直隶,再加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三个布政使司,计有十五个省、一百五十九个府、二百三十四个州与一千一百多个县。
   明成祖在位,除了上述事及派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命解缙等编《永乐大典》等,便是对诸边少数民族的征伐与收服,包括南征安南、北伐残元、西控西藏、东收女真。
   当时东北女真各部纷起,猛哥帖木儿举部东迁至朝鲜境内,受到朝鲜人的约束和兀狄哈等部族的攻击。明成祖在稳定北方局势后,多次派人与朝鲜李氏王朝交涉,终于使猛哥贴木儿率部内附,授封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
   明成祖的这一举措,却为大明王朝招来了祸患。这个猛哥帖木儿,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的后裔们不但不感念明成祖接纳了他们,反而频频在东北边境骚扰,直至率兵入关,建立了清王朝,将朱明王朝的后裔们一个个追得东奔西逃,除死方休,这是后话。
  

共 618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江浙残明梦》共有五部,这是第一部《明季春秋》,共十五章。本篇是《明季春秋》的序,作者比较详实地记录了元未明初,明未清初的一些大事;论述了元亡明立,明弱清兴的历史根源,让我们从概念上回顾了元、明、清史。作者丰富的历史知道,让我这个以历史见长而写作的“老雕虫”也相形见绌。谢谢作者来稿,期盼您的下文。推荐阅读!您忠实的编辑——古风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风存        2008-12-19 18:32:25
  苍生兄:二三年不见,你的文章又大有长进呀!我是自愧不如了。我也想过写一部关于20世纪初期的历史性长篇小说,可是一直也不敢动手,找个理由就是“工作太忙呀”。其实,说心里话,我也没你的实力。今天看到你的力作,想必老兄你想成为作家了。哈哈。开个玩笑。握手!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楼        文友:古风存        2008-12-21 21:16:24
  作者比较详实地记录了元未明初,明未清初的一些大事;论述了元亡明立,明弱清兴的历史根源,让我们从概念上回顾了元、明、清史。作者丰富的历史知道,让我这个以历史见长而写作的“老雕虫”也相形见绌。
衣冠简朴古风存。
3 楼        文友:山旦悦        2015-09-12 19:24:28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