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对古都西安说再见

精品 对古都西安说再见


作者:庄明 秀才,293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28发表时间:2012-01-02 13:55:23
摘要:首先声明,这不是一篇小说。因为故事的发生,已经超过我虚构的能力。

1
   二OO二年的四月,当同学们已经为找工作而四处奔走,即将作鸟兽散时,我还赖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悠闲地看书。
   这时的图书馆是最为清闲的时候,天气渐渐地热了,情人们已经不需要在图书馆里占据宝贵的位置,他们可以到草地上,柳荫下尽情释放他们的浪漫。这时的我,才真正有了坐拥书城的感觉。
   说真的,我还不想走。我对校园,还有说不出的留恋。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安安静静的,把世俗的一切都关在了门外。
   已经结束了所有的课程,做完了毕业论文,和学校的联系,仔细算来,也就剩下一张毕业证了。散伙的聚会,热闹过几次,然而都已经仓促地散了。室友的体温还在,恍惚间却是一个人独享一个房间;教室里教授的声音还在,蓦然发觉已经是隔夜的雨声。
   我不想走,我还想享受这最后的校园生活。何况,我不需要找工作。我已经辞掉过不下十个工作,找工作于我,已经感觉很厌倦了。
   就这样,一个人作为集体最后一个样本,我留在了校园。一个人去食堂就餐,一个人在宿舍对酒高歌,在我,都是难得的享受。当然,最妙的还是到图书馆里看书,感觉过的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两个月。
   六月初的一天。在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里,偶然发现了一则招聘启事。这则启事,使我于古都西安结缘。我那双不太安分的大脚,幻想着终于要踏上古都的城墙了。
   这则启事是这样的:西安大唐学院诚聘英才,面向全国招聘中青年教师。
   广告做得很有气派,有占地千亩的校园鸟瞰图,加之刊登在全国最有名的《中华青年报》上。于是,就连我这样对找工作心如止水的人,也禁不住砰然心动了。
   我知道,我不能一直在学校永远呆下去。等发了毕业证,学校和我的合同就要到期,这个合同,是在接到通知书那天开始的。我用两年的时间,三万元的人民币,在这个还算知名的学府重塑金身。现在,我可以用另一种身份,规划另一种人生了。
   在这里,请原谅我用“合同”这个词对我所受的教育做一种评判。来校之前,我是一个商人,我的身上,还有着市井的味道。我希望洗去这种味道,所以签了这份合同。而现在合同就要到期了,我的身上仍然残留着这样的味道。所以,我还想继续赖在校园里。
   看了启事,我笑了,禁不住对古都神往起来。但我心里清楚,自己最在乎的还是那个占地千亩的青青校园。我在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如果应聘成功,我就可以从一个校园到另一个校园,我就可以继续这种悠哉悠哉的生活。不同的只是,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学生变成老师。而这不过是地域和身份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还是乐意接受的。
   于是,竟不能安心读书,平生第一次因为自己的事情和在西安的表妹打了电话。表妹说,不很了解西安大唐学院,不过,你可以过来看看,西安高校很多,特别是民办高校,想教书的话,说不定可以找到更好的机会。表妹毕业于西安某民办高校,毕业后就留在了西安。她的话,我还是十分相信的。
   就这样,我这最后的一个“样本”也在最后的时刻逃脱,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我永远都是一个异类。乘着高校扩招的劲风,一年又一年的毕业生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般飞往沿海地区,寻找高薪的机会,而我,却要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但我清楚自己的动机,我并不高尚,我不是为了什么口号而去,我只是为着我自己,寻找一份安宁,还有,那久违的已经丢失了的纯真。
   我不过是一个寻梦者而已。
  
   2
   经过一夜的颠簸,奔驰的铁龙终于在古城缓缓停下。我来到了西安。
   熙熙攘攘的人流将我推出了火车站,我背着行囊站在相对空旷的广场,开始呼吸古都干燥的风。
   突然,我的后背被人狠狠拍打了一下,惊诧间回头看去,却是表弟嬉笑的脸。悬着的心骤然放了下来。
   “哥!你真的来了!”表弟丝毫不掩饰他的惊讶。“我以为你说说玩的,没有想到来真的。你呀!”好似意识到什么不妥,表弟接着住了口,冲着一辆出租车,很潇洒地摆了一下手。
   没来得及答话,我们已经行驶在西安的大街。古都没有因我的到来而显得拥挤,它古朴而典雅,沧桑中透出厚重的倦容。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大街,车子无声地穿过古老的城墙,把思绪猛然地带到了盛唐。接着又是衣着时尚的人流,还算鲜亮的楼群,告诉我这是今天的西安。就这样,在历史和现实的冲撞中,不觉已来到了表妹的家。
   接风,洗尘,在微醉里沉沉睡去,竟不知身在何处。梦醒时分,已是下午三点,方想起来的目的。于是,推辞表弟热情的陪伴,一个人来到热闹的街,买了一张地图,开始寻找广告中的大唐学院。
   从西城到东郊,公交车一路吞吐着匆忙的乘客,在骄阳的直射下喘着粗气。人流渐稀,最后我被孤零零地扔在白鹿原上。
   没错,广告中清楚地写道,学院就在白鹿原上,与西安著名的几所民办万人高校为邻。诸如西安渭水大学,西安秋菊学院,西都大学等等。昔日荒凉的白鹿原俨然已经变成一片繁荣的大学城。
   然而,我却找不到大唐学院。一直相信那份青年报的我,这时心里也禁不住打起了小鼓,忽然就想起了赵本山的调侃:别信广告!
   大学城渐行渐远,最后,我来到了一个村庄。问了几个人,才被指向一个脚手架林立的工地。这就是广告中的西安大唐学院了。
   我惊诧于广告策划人的想象力。这正在施工的建筑大概就是那幅鸟瞰图的真实面貌了。被人不疼不痒的忽悠了一下,这滋味不怎么好受。心里一面骂着自己笨蛋,一面也有些隐隐的不甘。这个大唐学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照着报纸上留的电话打了过去。居然不是空号,那好奇心就愈发地强烈起来。
   “哎呀!你怎么不先打个电话呢?也怪我们没有注明接待的具体地方,你知道,广告费很贵的。”接电话的人一半是自责,一半是埋怨。也许,她不止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我在心里轻易就忘记了寻觅未果的不快。鲁迅先生是不愿以险恶的用心去推测中国人的,而自己方才的想法,的确有点卑鄙了。
   “你往回走!对了,你刚才就从我们门口走过,在水泥厂下车,就可以看见我们接待的条幅了。”电话中的女孩很有耐心,声音也甜甜的。“好的,我们呆会见!”
   果然,在水泥厂下车后,转过身,就看见了西安大唐学院黄底红字的条幅,也确有一个一身白裙的姑娘,盈盈地笑着,款款地向我迎来。
   一刹那,所有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了,心里竟有了些许温暖的感觉。
   我开始忘记那个失真的广告。
   其实,我已经明白,那个在脑海里浮现了几天的青青校园不过是个电脑效果图而已。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它正在积极地建设着,说不定会比广告上展示的更好呢!
   在多年的游历中,早已经习惯了类似的谎言。如果不是这样,我能丢下那神仙一般的日子,来到西安吗?
  
   3
   那姑娘引导着我来到一个废弃的厂房。
   “这是我们大唐学院临时租用的办公地点。”姑娘介绍说,并特意在“临时”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等新校区建成就好了!”姑娘接着轻叹了口气,有点说不出来的幽怨。
   我打量着这个简陋的有着两排瓦房的院落,一刹那竟有回到儿时乡村小学的感觉。要不是破旧的院门口张扬地竖着西安大唐学院的招牌,真的要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你在这儿先登记,明天来面试。”姑娘将我引到一个写着登记处的房间,冲我浅浅一笑,招了招手,然后像风一样飘去。
   哦!她就是一个微笑着的天使,还要去引导别的迷路人。可我,却像一个任人摆布的傻孩子。自始而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拥挤的招聘办公室里,负责登记的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看起来一脸忠厚。他的忠厚就写在黝黑的脸上,厚嘴唇,宽鼻梁,偶尔从黑色镜框透出来的目光,也像老农一样憨厚。
   接到我毕恭毕敬地递上仓促准备的简历后,他连头也不曾抬起,只是将姓名、性别、毕业院校和专业摘抄下来,再编上号,然后顺手就将我那不起眼的简历丢在花花绿绿的像精装文集一样的简历堆里。他很忙,一天不知要做多少这样重复的动作。
   “记住!你是一百六十八号。”他仍然没有抬头看我,不紧不慢地继续着那套并不繁琐的程序。我答应着,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挤出了屋子。
   从现在开始,我不再是庄明了,我变成了一个符号。我念叨了几遍,也不曾琢磨出符号包涵的味道。
   登记完,当天的事情已经了结。回到表妹家,大概叙说了下午的经过。表妹和表弟并没有表现出惊讶。
   表妹只是淡淡一笑,说:“西安的民办高校都这样,我上的西都大学,发了毕业证,学校还没有建好呢。各个班级分散在不同的民房里,连找个同学,都捉迷藏似的。”
   表弟则快人快语:“我们学校就更不用说了,给你一个地址,保证你一天也找不到。曾经有刚来的学生想办退学,愣是找不到财务处,学费都交给带队的老师了,天知道他存到什么地方了。”
   见我一时无语,表弟接着说:“哥!我看你明天就不用去了,什么大唐学院!见鬼去吧。明天兄弟带着你在西安溜溜,玩开心了再说。”
   表弟是一所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上高中就开始谈恋爱并大胆同居的他,到民办高校就读是唯一的选择。听说我要来西安,就连续在火车站转悠了几天,先是给我一个惊喜,接着要做我的全程导游。
   不管怎样,我仍然坚持明天去面试。在我的处世原则里,还没有半途而废的概念。用句不好听的话来形容,就是一根筋。
   一夜竟无眠,反复想着下午的经历,闹不清是做梦还是真的。在校园里关了两年,一直闷着头读书,早忘了现实的世界,也总是和书中的故事一样,真的和假的往往掺合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的。
   那么,该向谁借来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给看个清楚?
  
   第二天早上,简单地准备了一下,仍旧坐那一路公交车,向大唐学院晃去。晃过了古老的钟楼,富丽的开元商场,迷人的交大校园。最后,在尘土飞扬的水泥厂下车,径直走向临时的大唐学院。
   看那一大片前来应聘的人群,不由得不佩服《中华青年报》的魅力。这些操着不同口音的青年人,怀着各自的目的,聚到了这里。原来,我并不是孤独的行者,还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和我一样来到西安,寻觅着一个梦。
   当然,也有曾经梦断南方的,想在西安找一个最后的归宿。后来和我共事的熊化平,就是这样的例子。
   尽管招聘的名额有限,我并不感觉紧张。我相信自己还是从容的,我虽然没有做过教师,在校时,却有过许多试讲的机会。何况,现在不过是面试,试讲也许要等到录用以后吧。
   学英语的学生,差不多都要有做教师的准备,因为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去做翻译,即使有这样的机会,在美女如云的外语系,男生胜出的希望总是渺茫,其中原因,我不想在这里表述。
  
   4
   负责面试的主考官就是大唐学院的院长,这的确不在我的预料之中。
   院长亲自主考,足以显示学院广纳贤才的决心。有感于斯,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感慨。唏嘘中,忽听到有人在叫:“一百六十八号!一百六十八号!”匆忙中应了一声,脚步已跨进了院长办公室。
   院长四十来岁,秃顶,浓眉,一双不大的眼睛如利剑一般闪出亮光,不怒自威。然而,抛出的话却很温和:“你是河南人?”
   “是的,河南南阳人。”
   “南阳出人才!”
   “对!”“南阳古有诸葛孔明、医圣张仲景及精通天文的张衡。”一时竟忘了谦虚。
   “现代呢?”院长摆开了聊天的架势。
   “有二月河!单就我们小小的唐河县,就有国学大师冯友兰,有著名诗人李季。”
   “好啊!李季与我们陕西有缘,《王贵与李香香》写的就是陕北的事儿。”院长眯起眼睛,笑了。接着话题一转:“我看了你的简历,倒是经历了不少事情,为什么要来应聘?”
   “因为想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感受一下古都西安的气氛。”话出口,禁不住脸上有点发烧。绝对不能提心中那个青青校园,有一个声音对自己说。
   “人就该这样!要有勇气。”院长字字千钧。
   “我院对这次招聘很重视,急需引进大批优秀人才。你的专业不错,希望能留下来大干一番。”院长不等我答话,吐出一个烟圈,顾自说下去,目光仿佛已看到光明的未来。“今年我院的发展势头很好,招生规模要上一个新的台阶。你们南阳不仅出人才,而且还是我们生源大区。你要好好干啊。”
   我在心里暗暗吃惊,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白,我成功了。这个过程,波澜不惊,然而却合情合理。大丈夫做事,应有力拔泰山的勇气。
   然而,院长的话音里,隐约还有另外的意思。正想琢磨一下,只见院长大手一挥:“给你三天时间,回去安排一下,把档案什么的带来,先到招办上班。没有问题吧?”那口气,已分明不是在征询我的意见,好像我就是他多年的部下,容不得拒绝。
   于是,只有满口答应道:“没问题!”但总有一种感觉,这是别人的声音。
   难道,我所一直寻找的梦幻,渴望成就的事业,就在这三五分钟,已经决定了吗?大唐学院,真的就是我理想的归宿?
   我走出大唐学院破旧的院门,长出了一口气,并没有感觉到成功的轻松。抬头看那灰蒙蒙的天空,不知何时,竟也挤出了一片蔚蓝。而那六月的太阳,正毒辣辣地烧烤着古都。

共 1331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读完,我明白,这真的不是一篇小说,它的真实,见证着作者的真诚,也见证着这个时代的某一面,你,我,他,都是这某一面中的经历者,或者旁观者。而类似的事情,在另一面,在我们不知道的很多面,都以它们的“价值”存在着。我不想说存在即是合理,我只想说,我们在耳濡目染的环境里,在真真假假的世界里,可以保持一颗本真的心,实在是幸运。洋洋洒洒的文字,轻描淡写间,以质感的丰厚,打动读者,并且,能够有一些思索。欣赏!【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102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2-01-02 13:56:36
  其实,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传说的故事。:)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回复1 楼        文友:庄明        2012-01-03 10:44:29
  也算一个好故事,却不是一件好事情。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