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恐聚族”也该直面“同桌的你”

精品 “恐聚族”也该直面“同桌的你”


作者:庄明 秀才,293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04发表时间:2012-01-17 17:14:15
摘要:源远流长的汉语总是有着惊人的创造力,今年春节,“恐聚族”一词浮出水面,很快在各种媒体疯传,从而引发无尽的感慨与热议。

源远流长的汉语总是有着惊人的创造力,今年春节,“恐聚族”一词浮出水面,很快在各种媒体疯传,从而引发无尽的感慨与热议。
   这种现象,到底折射出什么问题?原来那种温暖亲切的同学聚会,何以演变成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通讯与交通,都变得日益便捷,但是人们的空间距离,则在无穷地放大。无论是为了生存或者梦想,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远离故土,去远方流浪。
   远方,总是充满诱惑。远方,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但远方,也许遍布美丽的陷阱。于是,有些人收获成功,志得意满,有些人则穷困潦倒,惶惑不安。
   春节到了,在这个传统的团圆节日,无论身在何方的游子,总要向着故土的方向移动,每年这个时候,浩浩荡荡迁徙的春运大军构成了中国特有的景观。春节并不仅仅意味着阖家团圆,亲人相聚,而曾经的同学,在这样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要来那么一次聚会,彼此联络一下感情,见一下久违的面孔。
   如今,这些原本平常不过,其乐融融的画面,为何插入这么一个不和谐的叫做“恐”的字符?恐是什么?是惊恐,是惶恐,有一种不安的成分存在,好在还不至于是恐怖。
   那么,这样那样的同学聚会,还要不要参加?如果能以一种积极的平和的心态,去坦然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那么,还是参与一下好。不去的话,你怎么会知道,那些即将重逢的同窗,真的就没有一个你想见到的人?
   以庄明的经历,同学会,绝对不像某些网友总结的那么无聊。什么心眼多的钻被窝,心眼少的在唠嗑;什么一个心眼的在唱歌,缺心眼的拼命喝啦。庄明并不否认这些现实,但这些情况,并非聚会的全部内涵。你总可以在那看似乱糟糟的表象后面,发现另外的东西。
   如果总是以这种灰暗的心态,去揣摩同学聚会,当然会产生一些惶恐。如果你参加完聚会,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那么,在当今这个社会,毫无疑问,你已经OUT了。你和昔日的同窗都无法沟通,又怎么可以在社会立足?
   炫富会也好,攀比会也好,劝捐会也好,不管怎么叫,总是一个同学的聚会,又不是什么鸿门宴,有什么“恐聚”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恐惧来自内心的怯懦。所谓的恐惧,如果不是因为对事情本身的未知,那么,这种恐惧,则显得毫无道理。同学会,在未去之前,基本可以预测到的它的全部内容。那些面孔,都是你相当熟悉的,只不过重逢时会增添一些岁月的痕迹,男人谢顶了,头发白了几许,女人发福了,身材少了曾经的婀娜。而男人和女人共同的,都不免在脸上刻下了或多或少的皱纹。对于时间老人的馈赠,谁也不能拒绝。难道同学之间,只有在这点上,才永远是平等的?
   有炫富的,就让他表演好了,未必每个同学都这般俗气。香车宝马也好,珠光宝气也罢,尽可以粉墨登场,你大可不必横眉冷对,霸王项羽都不愿意锦衣夜行,同学之间炫耀一下,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即使是炫富,也不过人之常情罢了。同学发财了,只要不是偷来的,只要不是抢来的,只要不是贪来的,就让他表演一回又何妨?
   而攀比,更是无需指责。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比,比吃比穿,比胖比瘦,比高比低,比肤色的黑白,比孩子的成绩,比老婆的贤淑,比单位的好坏,比健康的程度,比职业的高低等等,任何人都不能免俗。只要不过分,适当的攀比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不就是比红包吗?红包拿得多,说明人家干得好,不服气?咱明年也拿一个大大的红包,甩给他看!你不敢比,只能说明你不够自信。
   因此,没有必要把攀比上升到历史的高度,把攀比也视之为社会病。从某种意义上讲,攀比也可以促进人类的进步。农民比收成,工人比效率,科学家比发明,商人比财富,国家之间比民主。
   至于劝捐,就更不必担心,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可以鼓动有钱的同学多捐一点,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同学嘛,杀富济贫一下,也算替天行道了。
   其实,财富的获取,也靠艰难的打拼。财富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价值,但起码可以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同学发财了,何苦扭扭捏捏,藏着掖着,不敢见他,应该打起精神,向他祝贺才对。如果你也想发财,尽可以向他讨教,相信他会毫无保留,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或许,来年你也会咸鱼翻身,给大家一个惊喜。
   年前,在一次订货会上,和一个营销老总攀谈,聊到了招聘中的问题。他说,曾遇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年青人,就已经决定录用了,却因为无意中听到了年青人和别人的一场对话,而取消了协议。他说,从没有见过那么优秀的人,也从没有见过那么仇富的人。这个年青人,好像与天下的富人都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他说,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虚心地向富人学习,很快地成长起来呢。
   老总的感慨,不无道理,一个人既然不能遁世,就要开心地融入社会。人并非生而平等,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总可以选择努力的方向。而努力的结果,则可以缩短某些差距。一旦你努力过了,就不应有太多的遗憾,又“恐聚”什么?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恐聚”于“同桌的你”?说穿了,这“恐聚”的背后,也有自卑感在作怪,有虚荣心在捣乱。一言而敝之,“恐聚族”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社会有病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也有病了,并且病得不轻。连同学之间都要“恐聚”,又怎么可以笑傲江湖?
   多年以前,一曲《同桌的你》曾经传唱大江南北,而引起人们共鸣的情愫绝不单单是因为爱情,更重要的是,这首歌勾起了人们对往昔同窗的怀念。
   在通讯落后的年代,同学之间一旦分别,见面的几率很小。因此,重逢的念头会在心里一点点滋长,高兴了,渴望能有一个人来分享,忧伤了,也需要一个人来分担。
   而那个人会是谁?如今,他或者她,又在什么地方?过得怎么样?会不会也在一个孤独的时候,将自己怀想?什么时候,可以找个机会,拼却一醉,喝到天亮?
   曾经,在最落魄的时候,挂职出逃,去郑州找同学们相聚。热闹罢了,庄明仍然赖着不走,混吃混喝。谁叫我们是同学呢,苟富贵勿相忘嘛!
   曾经,在最穷困的时候,有朋自远方来,仍然是不亦乐乎。没有钱请客,你来了,咱就不借别人的,吃定你了。同学之间,谁不知道谁能吃几个馒头,喝几碗稀饭?谁不知道谁的袜子上有几个破洞,脚有多臭?有什么好客气的?又有什么可隐藏的?
   曾经,在身价千万的同学发起的聚会上,吃过他一掷千金的宴席,照样神定气闲,泰然自若。仍然忘不了要在他的鼻子上刮那么一下,嘿!你小子,阔了!并没有妒忌与艳羡。
   曾经,在位居高官的同学发起的聚会上,四平八稳地坐在上位,悠然自得。嘿!你小子别皱眉,谁叫咱的年龄比你大?想坐上位,下辈子吧。在接受公仆悉心伺候的同时,仍然忘不了与他坐而论道,并没有忐忑与不安。
   在庄明的记忆里,所有的聚会都是美好的场景,与贫富贵贱毫无关系。
   什么关系最简单?什么聚会最随便?答案不言自明。“恐聚族”们,也该敢于直面“同桌的你”。只要拿出你的勇气,摆正心态,或许,在来年的聚会上,一切皆有可能!
   在欢聚的时刻,怎能缺少你那熟悉的面孔?
   2011-2-13

共 27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恐聚族”们,摆正心态,想想和你聚会的是你的同学,那么,放下所有的顾虑,去享受聚会的乐趣。诚然,聚会不乏一些炫富的,可是这并不能说明聚会就是为了这一个目的的。其实同学的聚会都是美好的场景,与贫富贵贱无关!放下顾虑,春节不妨来个同学聚会,感受下这种美好!【编辑:月下笛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117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12-01-17 17:15:39
  哈哈,笛声就是那个恐聚族,读庄明的文章,眼前一亮,心想,他年同学聚会,笛声一定要去参加!
让文字融入生活!
回复1 楼        文友:庄明        2012-01-18 09:54:31
  有聚会,当然要参加了,同学之间,谁怕谁啊。问好笛声!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