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争鸣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争鸣】蛇的故事(散文)

编辑推荐 【争鸣】蛇的故事(散文) ——动物传奇之四


作者:姜光丽 进士,73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54发表时间:2012-01-17 22:29:40

生活在农村,蛇是常见的东西,虽然它的每一次出场,都让人又惊又惧。但自然界中到处都是它的舞台!
  
   校园里的浪漫
  
   读初中时,我们的学校驻在一个山包上。一届接一届师生的辛勤劳动,从山包上平整出来两块平地:上面的一块是大操场,下面的一块盖了教学楼后,剩下的部分做了小操场。
   两层的教学楼后面,是从黄土山包上垂直截出的高高抵低的黄泥壁。我的教室在一楼西边最后一间的转角处,距离窗外约两米处,是高及二楼窗台五六米高的黄泥壁,泥壁上用锄头斜斜地挖了一条方便通行的一尺多宽的便道。
   有一天,我正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忽然感觉到教室里一阵骚动,老师的眼光也望向了窗外。转头一看,原来是两条蛇正沿着那条便道从下往上爬。在最初的惊吓之后,因为隔着安全的距离,我便冷静下来,和全班的同学一起仔细观察。老师也觉得好奇,干脆停了课,让大家观察几分钟。
   不用说,那是一对恋蛇:公的粗大强健,母的纤细苗条,身子也更短小一些。三角形的扁头稍稍抬起向前伸着,身上斜斜的排列着整齐的彩色的菱形方块,方块里还有着更加艳丽的彩色花纹。根据经验,我知道这是有毒蛇,农村人俗称“花手巾”。但此刻,他们间隔了五、六寸的距离,并排游走着,正沉浸在无限的柔情蜜意中:公蛇的头抬得更高一些,不时把头转向母蛇的一边,目光中充满了关注和呵护;母蛇则像一个矜持的少女,悠闲地跟随着,偶尔也转头向公蛇回望一眼,眼光里溢出的是温柔和甜蜜。它们就这样在全班五六十双眼睛的静静注视下,一路向上,越过六、七米长的陡坡,钻进坡顶的草丛,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我也来听听课
  
   还是读初中时,只是,我的教室又换到了教学楼最东头的转角处。教室的右边是一大片红薯地,教室后面开了两个窗户,在窗外的排水沟和通往厕所的石子路之间,是一堆建房后多余下来的鹅卵石,旁边胡乱地长满了杂草。
   记不清那节上的是什么课,是哪一位老师。只记得老师讲着讲着,忽然没声音了,脸色发白,两眼发直。再开口时,声音已经发颤:“三、四组最后的两个同学,听我说话,并按我说的去做。你们先慢慢站起来,再慢慢地走到我面前来。”我们都好奇地回头望去,忽然一片惊叫:“蛇!”那两个男同学很配合地慢慢离开了课桌,然后几步就冲到了黑板前,惊魂未定地抚着胸口。
   那是一条很粗的眼镜蛇。长长的身子正缠绕在窗户上的几根圆木档上,前半截身子则笔直地伸进了教室探头探脑。细细的脖子上撑着一个三角形的大头,也许是同学们的尖叫惊扰了他,细细的脖子忽然涨成了扁平,嘴里还不时吐出鲜红的信子,头上有一对明显的眼镜圈,好像一个蛇类中的饱学之士呢!这是眼镜蛇,因为受惊时会发出“噗噗”的声音,所以俗称“犁头噗”。幸好当时每一组后面都留下了方便同学们过往的通道,所以没有伤到后面的同学。
   也许是大家的惊慌破坏了它的雅兴。它左瞧瞧,右看看,仿佛在说:“我以为你们天天躲在这里干啥呢?害得我也想来听听课。原来就是这么回事啊?不好玩,我走了。拜拜!”
  
   书真有那么好看吗
  
   一栋徽派的老式建筑里,有青石雕刻铜钉加固的大门,有雕梁画栋的天井,有两根大人才能合抱的柱子,有前厅、中堂、后厅,有雕着虎头虎爪的香几桌。出外全部是铺着鹅卵石的街道,整个村庄都有着良好的明沟暗渠排灌系统。一栋房子里住着同一个家族里的三四户人家。我家就是其中的一户。
   我详细介绍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我实在想不通,那条蛇到底是从哪里来,最后又往哪里去了?
   我家书多,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春秋天喜欢搬条小凳子坐在门前的空地上看,光线好,空气好;夏天喜欢坐在天井边侧门的门槛上看,光线好,更凉爽。
   十来岁时,一个夏日,下午四、五点钟。我又坐到了天井边,捧了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妈妈喂了猪,在邻居家玩了很久后,拎了猪食桶,准备回家烧晚饭。她从天井的对角过来,走了几步后,忽然停住,用与平时不一样的声音对我说:“光丽,你别动。听我说话!”我抬起头奇怪地望着她,只见她紧盯着我这边,脸色发白,全身紧张。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发话:“现在你慢慢站起来,慢慢走过来!”我莫名其妙地缓缓站了起来,沿着天井边沿慢慢走向她。走出几步后,妈妈冲过来一把抱住了我:“现在你可以回头看一下了!”我茫然地一回头,吓了一大跳:就在我刚才坐的门槛下,停着一条玻璃杯那么粗的蛇。此刻,它的头正在门槛和壁板的转角处弯来扭去的探寻方向。妈妈后怕地说:“你不知道啊!刚才那蛇伸着脑袋和你一起在看书呢!好像在问:书真有那么好看吗?”
   家里的蛇是不能打的。妈妈端了长长的门杠,远远地敲击板壁。逼了大蛇沿着壁板底往大门方向游走。游到邻居住的厢房门口时,门是关着的,但木门槛上刚好有一个树疤掉了,留下一个大洞。那蛇再也不走,只往那个洞里钻。住厢房的堂姑吓的哇哇大叫也没有办法。眼睁睁看着大蛇钻了进去,本有宿怨的堂姑扑了上来,和妈妈打起了架。妈妈一边让着她一边说:“别顾着打架!我们快想办法把房间里的蛇赶出去!”于是打开了厢房的门,把房间里的小东西都搬到了天井上,那些老式的橱子桌子椅子床都是长长的四条腿,一目了然。奇怪的是,整个房间里没有其他出口、也没发现洞口,只有另一扇门下有一条窄窄的缝,如果从进来的洞口出去,虽然大家忙着打架拉架,但这么多人在场,不可能看不见,怎么这蛇就不见了呢?
   幸亏的是,这是一条无毒蛇,全身布满了乌黑发亮的鳞片,俗称“乌麻梢”。
   2011、2、16
  
  

共 21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绿草裙稿签: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有灵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动物总会和我们在一起,而很多动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都有一套保护自己的本领,你不去侵犯它,它绝对不会侵犯你,有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规则。由此,我们必须和动物和睦相处,这是自然法则。作者关于小动物的系列文章,创意独特,这是对书写对象细微观察和亲身经历所积淀的知识,这系列文章中,以书写人类谈之色变的有毒小动物为主,确实写出了特色。这一篇《蛇的故事》,由三个关于蛇的小故事组成,作者是下了功夫的。一是故事的真实性。毫无疑问,是作者亲身经历,在险象环生中,悬念顿起,慢慢回落;二是文字朴实并精雕细琢。没有错别字词和标点的瑕疵,朴实流畅的叙述,紧紧围绕故事展开,读来很舒服;三是娱乐性较强。对于书写人人害怕的毒蛇,文字从小标题到内容字词,不乏诙谐幽默,冲淡了读者惧怕的心理,却又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较之作者以往的文章,确实是进步很大,读后不仅怡情,还增长了知识。好文!荐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草裙        2012-01-17 22:30:33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有灵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动物总会和我们在一起,而很多动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都有一套保护自己的本领,你不去侵犯它,它绝对不会侵犯你,有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规则。由此,我们必须和动物和睦相处,这是自然法则。作者关于小动物的系列文章,创意独特,这是对书写对象细微观察和亲身经历所积淀的知识,这系列文章中,以书写人类谈之色变的有毒小动物为主,确实写出了特色。这一篇《蛇的故事》,由三个关于蛇的小故事组成,作者是下了功夫的。一是故事的真实性。毫无疑问,是作者亲身经历,在险象环生中,悬念顿起,慢慢回落;二是文字朴实并精雕细琢。没有错别字词和标点的瑕疵,朴实流畅的叙述,紧紧围绕故事展开,读来很舒服;三是娱乐性较强。对于书写人人害怕的毒蛇,文字从小标题到内容字词,不乏诙谐幽默,冲淡了读者惧怕的心理,却又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较之作者以往的文章,确实是进步很大,读后不仅怡情,还增长了知识。
2 楼        文友:绿草裙        2012-01-17 22:32:47
  在写作中不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写作。
   这篇文章不错,喜欢!
   问好光丽朋友!!
3 楼        文友:绿草裙        2012-01-17 22:35:18
  看过朋友两篇文章了,以故事讲故事,是朋友写文章的思路,如果在故事之外加上自己的感悟,由此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文章会更丰满些。
   与朋友共同探讨,期待共同进步。
   如不介意,可加我QQ 。
4 楼        文友:姜光丽        2012-01-18 14:04:55
  谢谢绿草裙的点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