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小说】奇特的碑碣

精品 【江南小说】奇特的碑碣


作者:笔耕潇湘 举人,388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70发表时间:2012-01-18 10:24:28
摘要:一个偶然的机会,村民石老三从地下挖出一件宝贝,于是各色人物围绕这件宝贝打起主意来。结果会怎样呢?出人意料的结局当然只有看过之后才能明白。呵呵!卖个小关子,希望您喜欢这个小故事。

一、都拿石碑做文章
  
   村民石老三在自家院子里打井,打到两米多深的时候,一锄头下去,“当”的一声碰到一块石头,震得虎口发麻。石老三扒开泥土一看,石头有棱有角,不像是自然生成的。他慌忙刨开更宽的面积,渐渐地露出一块硕大的石碑,上面錾着几个脸盆大的行楷大字,龙飞凤舞,煞是好看。石老三顿时吃了一惊,激动得脚抖手颤,认定这东西是件文物,也许值个大价钱,一下子心里潮起了发财的梦想,暗暗感叹祖上积了阴德,轮着他走狗屎运,居然挖着宝贝了。
   石老三偷着乐了一阵,重新覆土盖住石碑,然后沿着井壁爬出来,四下里看了看,除了帮着提土的老婆秀英站在井沿上,确信没有第三者在场,他才放下心来。他郑重地告戒秀英不要声张,秀英被男人少见的神秘模样吓坏了,鸡啄米似的不住点头:“晓得!晓得!”石老三封了老婆的嘴巴,顾不得擦一把身上的泥水,急急忙忙朝三叔家赶去。
   三叔年届七十,虽然已老,但见多识广,干过大队支书,曾经也是人前讲得话响的角色。在这块地盘上,三叔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大当家,每当有重大事情的时候,乡邻们都愿意找他合计。现在遇上这等大事,石老三自个儿拿不定主意,他得和三叔商量商量。
   这地方叫福泉村,地名唤得中听,却是个穷地方,既没有让村民感到十分幸福的东西,也没有一眼亮汪汪的好泉水。这里十年九旱,打的粮食不够吃,以前常年吃国家的返销粮,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出门打工去了,村里除了几个村干部能捞些油水,恋着乡村没有出去,只剩一些老人带着小孩守着破屋旧舍过日子,整个村子到处呈现出一派颓败的景象。在穷困的日子里熬得有些麻木了,现在突然听到石老三挖出宝贝的消息,连三叔这样一贯稳重的人也吓了一跳。
   两人来到石老三的院子里。石老三取来一架木梯子伸进井里,三叔随石老三下到井底,仔细地看了看石碑。出来后三叔说:“这件东西算不算文物很难讲,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么一块笨重的家伙你不可能瞒下来私藏私卖,那样的话你不但得不到一分钱,搞不好还会犯法坐牢,所以你只能交给国家。如果这件东西真的是个宝的话,国家也会奖励你不少的钱呢!”一席话说得石老三又泄气又欣喜。泄气的是发大财的愿望落了空;欣喜的是多多少少也能弄些意外之财。
   石老三说:“那就不用掖着藏着了,挖出来吧。”说着又要下井。
   三叔说:“既然是文物,你就不能乱挖了,让上面的人来了再挖。”
   石老三说:“那咋办,耽误我打井呢!现在报官吧?”
   三叔想了想,忽然制止了他:“等等!我想到了一个主意,正好趁着这宝贝疙瘩搭便车,办成另外一件事情。”说着附在石老三的耳朵上轻声说了几句,石老三嗯嗯啊啊点着头连声称妙。
   第二天,石老三打井挖到宝贝的消息一下子在村子里传开了,村里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涌到石老三的院子里来看稀奇,连邻村和镇上有些人也被吸引过来。村主任石大富闻讯也跑了过来,他亲自下井看了之后,仿佛是他挖到了宝贝一样,满脸兴奋地说:“这下好了,又有希望了!”大伙都疑惑地望着他,不知道他又要搞什么新法样。石大富未理会别人的眼光,装出一副严肃的模样向石老三发号施令,叫他保护好现场,不要乱挖,他马上去向上面报告。
   石老三冷冷地说:“你去报嘛!但是有句话你给我捎上去,一定要县委书记亲自来,否则谁也别想动一锄头!”
   石大富一脸疑惑,不解地望着石老三。石老三说:“现在一般的干部说话不算话,不讲信用,我要县委书记亲自点头,看能给我多少奖励。”
   石大富笑了起来:“八字还没一撇哩,你就想到奖励?好吧,我一定把你的意思告诉上面。”说着跨上他那辆新换的豪爵摩托车一阵风似的向镇政府奔去。
  
   镇政府新起了一栋崭新的办公楼,豪华气派,花草簇拥,和街道上低矮的屋宇组合在一起显得很不谐调。书记兼镇长李建斌在他的办公室里会见石大富,两人一边抽着香烟一边聊着石老三挖出文物的事。李建斌和石大富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镇里一些小企业他俩都有股份,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除了在人多的场合互相注意着身份级别,更多的时候倒像亲密无间的朋友。听了挖宝的事,李建斌也显得很高兴,他说:“最近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原来的周书记调走了,新来的王书记上任不到一个月,全县上下各单位都在忙着请他吃饭联络感情。福泉镇位置偏僻,我正愁着没法子请动王书记到我们镇里来指导指导。现在你看,机会不是来了?”李建斌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石大富简直就是李建斌肚子里的蛔虫,花花肠子转几道弯他一清二楚,但他有个优点,在领导面前从来不充狠呈能,这时他摸着脑壳一脸傻笑:“还是李书记虑事深远,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
   李建斌说:“难得把王书记请到我们这小庙里来,这次的招待一定要搞好,以后再向上面要钱要粮才顺畅,要不,我们这穷地方,日子就不好过了。”
   石大富说:“那得在伍麻子的悦来酒店定几桌吧?早点和他打个招呼,让他好有个准备。”
   李建斌提议:“既然是到你们村里去鉴宝的,招待工作就放在你们村里吧。大人物大洒店吃腻了,农家土菜也许更合胃口。你赶快回去做准备,上面来人起码有十多个,你要做三桌的预算,土鸡土鸭啊,土狗全羊什么的都给我准备好了。什么时候来听我的电话。菜你放心地买,这笔钱我给你报,马上有一笔水利款要下来,到时候从里面扣除就是了;酒嘛弄几箱五粮液茅台酒饮料什么的我随车带过来;烟要蓝壳芙蓉王的也由我弄。”
   石大富用心地听着,不时点点头。最后李建斌作总结:“你就负责把这个农家土菜搞出样子来。我这就给上面打电话,就按那个石老三的意思说——非要县委书记亲自来不可——他娘的,和我想到一块儿来了!”
   “好哩!”石大富得了将令,满口答应着,乐哈哈地回村里做准备去了。
  
   二、怎么出来两个娘
  
   县委王书记接到李建斌的电话也吃了一惊,什么东西这么贵气,非得我亲自出马?正好这两天他也有去福泉镇了解一下基层情况的意愿,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下去走一趟吧,于是他说:“行,明天上午我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过来。对,我亲自带队。”
   第二天上午十点,五辆大大小小的汽车组成的车队驶上了福泉村的硬化村道。王书记看到这么偏僻的地方都通上了水泥硬化道路,觉得这几年党的农村政策还是卓有成效了。不久车队到了福泉村的中心地点,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土坪上依次停下来。土坪前,两棵苦楝树的杈丫间扯着一块红绸金字的横幅:“热烈欢迎县委王书记来我镇督促指导工作!”横幅下面,福泉镇党委书记李建斌和福泉村支书兼主任石大富带着各自手下的一批人马早已等候多时。见车队一停下,大家立刻簇拥而上,“王书记好!”热烈的问好声此起彼伏。随同采访的县电视台记者扛着摄影机摄下了一个个热闹的场面。
   一阵寒喧过后,王书记直奔主题:“石碑在哪个地方,我们去看看吧!”石大富自告奋勇带路,一群人拥着王书记向石老三家走去。王书记一路走着,看到满眼破破烂烂的农舍,有的大门上铁将军把门,连锁都生了锈,有的人家墙根下钻出比人还高的树苗,看来这些屋子长期没有住人了。王书记边走边纳闷福泉村这么好听的一个地名儿,马路也修得不错,怎么村子里没有一点生气,到现在还是这个穷样子?
   前面出现一个小店。王书记想抽根香烟,掏出打火机磕了几下没磕着,一看没汽儿了。吴秘书赶紧说:“我去买一个吧!”王书记说:“就在边上,我自己去。”说着走进低矮的棚舍。
   小店非常简陋,狭窄昏暗。柜台前,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正在买东西,她伸着干枯的手臂举着五毛钱正在和店主说着什么。王书记站在旁边听了好一会儿才听出缘由。原来老太太只有五毛钱,她在央求店主买给她半包食盐。店主是一个五十开外的农妇,为着老太太的纠缠一脸无奈,她望了陌生的王书记一眼,半是责怪半是为难地对老太太说:“伍家奶奶,这半包盐确实不好卖。我知道您老人家困难,我平常零零碎碎也周济过您老一些东西,可是我也是小本买卖,多了我亏不起啊!”
   王书记看到这一幕一下子震惊了,不由瞪大了眼睛望着店主,抬高了声音问:“这老人是谁?她的孩子呢?”
   店主叹息一声,刚要说什么,一眼发现石大富快步走了过来,并且鼓着眼睛对她使了一下眼色。店主的神情立刻黯淡下来,改口说:“她呀,老糊涂了,脑筋有点不清白。”
   王书记说:“你给她拿十包盐,我来付钱。”店主感激地望了王书记一眼,转身去柜台上拿货。王书记从衣袋里掏了一阵,掏出两张百元钞票塞到老太太手里:“身上没带多的,这点钱你老人家收着买东西吃吧。”
   老人抬起枯涩的眼睛茫然地望着王书记:“你是哪个?你哪有这好心哩?”
   小店里的动静引起了外面一大群人的注意,吴秘书和电视台的记者都赶了过来。石大富眼疾腿快,抢在前面进了店子。他冲着王书记笑了笑,连忙说:“怎好要您老人家的钱呢?这是我娘,老糊涂了,脑子不管事了。我一般不让她出来的,今天事儿忙,没看住她,您看就出来给您添乱了!”说着用劲从老人手中剥出那两百块钱塞回王书记手里,转而对老人大声说:“娘!咱回去吧,讲好了要你莫出来的你偏要乱跑,跌倒了怎么办?”
   石大富一边说话一边有些强硬地牵着老人离开了小店。
   王书记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总觉得有点蹊跷,他不放心地叮嘱:“对老人和气一点!”
   石大富回头朝王书记歉意地笑笑:“她耳背,声音小了听不见。”
   王书记买了打火机出来,点上一支烟,随大伙走到石老三院子里。院子太小,立刻人满为患,挤得水泄不通。李建斌吩咐石老三把盖着井口的破草席拿开,大家都拥到井口去看,果然看到井底躺着一块錾着字的石碑。王书记问了问石老三发现石碑的过程,县博物馆的老杨精神抖擞,立刻向王书记请示要下去鉴定。老杨可是唱主角的,下面那块石碑是宝是草就看他的了。不待王书记表态,石大富再次出现了,他一头拱进院子大声地说:“吃饭了!各位领导吃完饭再来工作吧,菜已经做好了。”
   他的大嗓门把许多人吓了一跳,大家都回过头来看他,然后等着王书记发话。王书记脸上却不太好看,这个村主任是怎么回事,咋咋呼呼的老是在关键时刻打岔?石大富察言观色,看出了王书记的不快,赶紧说:“马上就到十二点了,现在下去搞不得一阵就要上来,弄一身泥水难洗手脚。”
   王书记想想也是,就让大伙先去吃饭。于是人群又一阵风似的涌出了石老三的院子,向石大富家走去。
   石大富家新起的二层楼房,装修捡城里人的样儿,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绿树掩映,看起来非常漂亮。室内装饰也很不俗,墙壁雪白,家具泛亮。宽敞的堂屋里摆开三张八仙桌,热汽腾腾的农家菜肴大碗大碗的摆满了桌面,高档酒品分发在每一张桌子上。诱人的肉香溢出院子,在村巷里飘荡,引得一大群饿狗在屋周缭绕。客人到齐了,李建斌和石大富热情安排,大家纷纷坐下来用餐。
   王书记看着满桌佳肴,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么穷的村子里却能弄出这么丰富的菜食,看来基层这些人是费了一番心思的。王书记喊住石大富问:“这是怎么回事?菜食搞这么丰富干什么?”
   石大富认为王书记这是在客套,谦笑着说:“农家小菜,都是自己的,没什么好招待,让王书记笑话了。”
   联想到上任一个月来,各单位不停地请去吃吃喝喝,有时你不去还不成,王书记深深地感叹这些年来官场的风气变坏了。王书记责备道:“本来是来考古的,结果弄这么大的场面,好像成了专门的招待宴会,这怎么行呢?”
   石大富说:“王书记难得到我们小地方来,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民奔小康致富了,一顿便饭还是待得起的。”
   王书记不便再说什么,否则还真有点不识好歹了。
   席间,以李建斌唱主角,例行的敬酒开始了。乡长,村主任轮番敬酒,王书记有些招架不住,却又不好发火,只好虚与周旋。原来县里给他安排了一个专门陪酒的秘书,今天下乡就没把他带来,没想到依然免不了这种恶俗。王书记考虑着怎样才能摆脱下属们热情的纠缠,忽然想起村主任的老娘来,就问石大富:“你妈妈呢?她老人家怎么没来?去,把她叫来一起吃饭吧。”
   石大富愣了一下,干笑着极力推脱:“我娘眼睛不太好,也吃不得一口饭,我夹了些菜让她在里屋吃着呢。”
   王县长说:“那怎么行?让她坐桌子!我还要敬老人家一杯酒哩!”石大富面露难色,周围的人也纷纷劝说他把老大妈请出来。大家本来是番好意,却让石大富心里叫苦不迭,没有办法,他只好去里屋把老太太扶了出来。王县长上前握着老人家的手问候了一番,其他人也上前和老人说话。老人果然反应迟钝,嗯嗯啊啊地胡乱应答着。这样应付了一阵子,石大富就要扶老人进里屋去。
   正在这时,院子里气冲冲地走来一个胖老太婆,她目不旁视,冲上去抓着石大富的衣襟就打他一耳刮子,一面骂道:“你这个短命鬼!嫌我在家丢你的脸,不准老娘上桌子也罢了,还叫我到邻居家里躲着;你倒好,这边把老娘赶出去,那厢捡个五保户回来当亲娘供起来!”

共 1291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分为五个部分,就象五个台阶,一步一步把故事情节引到了最热闹处。第一部分,“都拿石碑做文章”,村民石老三挖井挖出了一个石碑,吸引了一众镇村干部目光,想借机拉进与县委书记的关系。这段重点描写了村支书石大富与镇书记李建斌之间权钱交易的交情,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现象;第二部分,“怎么出来两个娘”,不论从村外的“形象工程”,还是“热烈的欢迎仪式”,都在为石大富“炮制”的“两个娘”做铺垫。“两个娘”,一真一假,一富一贫,一肥一瘦,处处充满强烈的讽刺意味;第三部分,“谁贴的大字报”,把第一部分为什么石老三一再坚持要让县委王书记亲自来的原因,交代清楚了,同时,点出与石大富、李建斌用石碑做文章的意图不同,村民们也想用石碑做文章,只不过文章与文章不一样,一正一邪,一有心一无奈;第四部分,“就像踩着个火药桶”,通过石碑这条线,通过石大富与三叔两代村书记之间的对比,一点一点把村里的黑幕拉开;第五部分,“向老兵致敬”,从石碑碑文的内容到福泉村名的来历,无不彰显“马屁文章”的传承悠久,至此,福泉村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镇村两级干部的腐败有望得到处理。小说描写了以王书记为代表的正派干部、群众形象,以李建斌为代表的腐败干部形象,对比强烈。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当今社会,不是所有的干部都缺乏关心群众疾苦的态度、都有贪腐害民的思想,然而,自古以降,两者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好办法彻底解决,这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小说中描写的县委王书记,也许正是普通群众朝思暮想的好干部,但即便如此,如果不借助这块马屁石碑,他也不会知道福泉村的具体情况,更不会知道底层群众的生活疾苦。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描写的主题极为深刻。郑重推荐!编辑【江边一碗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118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2-01-18 10:24:58
  小说分为五个部分,就象五个台阶,一步一步把故事情节引到了最热闹处。第一部分,“都拿石碑做文章”,村民石老三挖井挖出了一个石碑,吸引了一众镇村干部目光,想借机拉进与县委书记的关系。这段重点描写了村支书石大富与镇书记李建斌之间权钱交易的交情,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现象;第二部分,“怎么出来两个娘”,不论从村外的“形象工程”,还是“热烈的欢迎仪式”,都在为石大富“炮制”的“两个娘”做铺垫。“两个娘”,一真一假,一富一贫,一肥一瘦,处处充满强烈的讽刺意味;第三部分,“谁贴的大字报”,把第一部分为什么石老三一再坚持要让县委王书记亲自来的原因,交代清楚了,同时,点出与石大富、李建斌用石碑做文章的意图不同,村民们也想用石碑做文章,只不过文章与文章不一样,一正一邪,一有心一无奈;第四部分,“就像踩着个火药桶”,通过石碑这条线,通过石大富与三叔两代村书记之间的对比,一点一点把村里的黑幕拉开;第五部分,“向老兵致敬”,从石碑碑文的内容到福泉村名的来历,无不彰显“马屁文章”的传承悠久,至此,福泉村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镇村两级干部的腐败有望得到处理。小说描写了以王书记为代表的正派干部、群众形象,以李建斌为代表的腐败干部形象,对比强烈。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当今社会,不是所有的干部都缺乏关心群众疾苦的态度、都有贪腐害民的思想,然而,自古以降,两者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好办法彻底解决,这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小说中描写的县委王书记,也许正是普通群众朝思暮想的好干部,但即便如此,如果不借助这块马屁石碑,他也不会知道福泉村的具体情况,更不会知道底层群众的生活疾苦。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描写的主题极为深刻。
喜欢读书写点儿字
2 楼        文友:江边一碗水        2012-01-18 10:26:43
  作品的现实主义色彩浓厚,堪称佳作!
喜欢读书写点儿字
回复2 楼        文友:笔耕潇湘        2012-01-18 12:46:54
  问好江边一碗水编辑,辛苦审阅!敬茶!
3 楼        文友:叶儿的魔弟弟        2012-01-18 10:57:47
  哈哈,用石碑做文章,颇有水浒传中梁山108将大排行时的范,欣赏笔耕的写作风格,问好了!
回复3 楼        文友:笔耕潇湘        2012-01-18 12:47:16
  问好朋友,新年快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