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点青春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诗海觅珠】驾驭诗之马车的感伤诗人(序)

编辑推荐 【诗海觅珠】驾驭诗之马车的感伤诗人(序) ————心远诗集《秋逢杜甫》序


作者:心远 榜眼,25574.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73发表时间:2012-02-09 08:39:41

【诗海觅珠】驾驭诗之马车的感伤诗人(序) ★驾驭诗之马车的感伤诗人——心远诗集《秋逢杜甫》序
  
   //作者·唐崧
  
  
   辛卯年春节期间,心远把他的新诗作品集《秋逢杜甫》(打印稿)送到我家,要我为之作序,我欣然应允。这并非不谦逊,而是在这物欲横流的年头,潜心写诗的人已经很少了,为了繁荣诗歌事业,我们应该为之鼓与呼!
   捧读心远大著,我凝眸沉思,文朋诗友们以“感伤”一词,对其人其诗之评价确无夸大。其诗总体蕴含一种伤感惆怅的幽婉美、踌躇美、缠绵美、韵味美,让人仿佛置身泪落珠联与心伤神感的春江垂丝细柳的涟漪中,这或与其多舛的命运不无关系;或与其强悍的个性亦有关联!诗人讲求诗句典雅锤炼,诗意精美委婉,意境天然美洁,意象深刻谐和。于工丽中见自然,又于自然中显工丽。足见诗人在诗语言上的精雕细琢,设意炼句,使意境与意象合乎统一,洗炼传神!
   首辑中的《塔下抒怀》,从“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之小令《天净沙?秋思》入手,层层引入,忽左忽右,活灵活现,扣人心弦,使全诗意象如一条蜕皮的细蛇,闪烁于深秋的荒野,温润而可爱。诗末又以东晋诗人陶渊明归隐后,乐居田园而“悠然见南山”与之作比较的修辞手法,从而反衬出塔下村的宁静和致远。
   次辑里的《秋逢杜甫》是诗人就读漳州市龙溪师范时的一首习作。据他所言:在龙溪师范就读的两年间,他根本就没有“认认真真”读过“书”!就是《文选》老先生的作文课,他满脑子也是文学题眼,对付报刊拿点稿酬,尔后才改个作文标题给老师,应付了事。这首诗便是这样意外“诞生”的。不过,我跟编选该诗的《闽南日报》社副刊编辑林斌龙老先生一样,倒是很欣赏这首诗。首节意象生动、敏捷、灵活、流畅,不足五十字,就跨越漫漫一千多年时光,且这一“跨越”,是位冥寂诗人“驾驭诗歌的马车”,只用四小行,就“步入我们圣洁的课堂”。至末节,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要“骑上灵感的小鹿∕很有韵致地∕到长安街头迎你而归。”一位中师生,能创设如此之意象,难怪林老先生在编完此稿后的第五个年头,首次见到诗人时,还能一下子记得他与这首诗!诗人将此诗题作为书名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辑中的《故乡水》,读来琅琅上口,如清亮的柳叶,又似悦耳的泉鸣,总让人如履春道,如沐春风。其意象源于生活,来于情感,出于构思,真真有种独出机杼之美!而《故乡》一诗前三节把故乡比成画卷、橄榄、白云,其意象似乎平常,可在第四节,诗人笔锋一转,把故乡说成“是棵缤纷的罂粟”却是闻所未闻的!并道出了其中的“诗眼”——“狼毒了∕我浓浓的乡愁!”表达出一种惆怅、彷徨、惶恐与不安的怀乡情绪。
   第五辑《人生旅迹》是诗人从不同角度,以自身的奋斗经历,讴歌了为事业、为理想献身的雄心壮志!《激情灯火》一诗,道出了诗人“把梦植根于火红的第二故乡”,以及为了文学事业,连“是否登陆了黎明的一地秋屿?”也不清楚的忘我精神。而在《生命列车》中“唯有那张铁证如山的身份证明∕还准确无误地告诉我:∕死威胁不了,乘着生命列车∕摸过地狱的人!”以清晰、威严、冷峻的意象,反衬出诗人铿锵的人生理想目标和不屈不挠的刚烈秉性!
   第六辑《爱的花瓣》是最能表现诗人伤感情怀的一辑。《疾叹人生》表达出诗人内心对现存爱情观的一种真实感受。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的感情总如天上烟云一般,时时变幻莫测。“这世上就没有一把锁∕能将这两扇门,牢牢∕牢牢地钉在一起!∕也没有一把闪亮的钥匙∕开启不一样的心扉。”其实,在第四辑《往事回眸》中的《传说》也曾提到“除了考试,这世界就爱情最容易作弊。”这种既现实又悲凉的爱情观,促使诗人产生一种感伤的情怀,也是他伤感诗作的源泉。正因如此,才激发出他对爱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正如他所言:“没有爱,就没有诗;没有诗,也就没有生命!”
   第八辑中的《父亲》一诗很有特色。从孩提时对父亲的不解,到长大后“同在一个屋檐下”无话可说,直至望着父亲渐渐远去“背景”……所有一切,其实都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父子”所独有的,是“父女”“母子”“母女”所不存在的!我相信读了此诗后,所有读者(尤其男性)都将身同感受。《故友情深》写出了诗人与肖其昌老先生相处的一年多时间里,目睹了肖老的为人处事而发出催人泪下的肺腑之言!
   心远是我的诗友,也是我的同乡。祝愿他今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诗作,为诗坛增辉,为故乡增光!
  
   ----- 2011年春节下午匆笔于福建省南靖县育林路3号家中
  
   〔本序作者//唐崧: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华灯谜学会、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已发表文学作品二千余篇(首),出版文学作品集10部。〕
  

共 18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投放的一篇其诗歌作品集子中的“序言”,作者就是{唐崧: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华灯谜学会、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已发表文学作品二千余篇(首),出版文学作品集10部。}——从序言的字里行间,就看出了唐先生对诗歌作者的一片诚心之语调和扶持之胸怀,真诚了爱才、惜才的那一份心思愿望,而且对作者的诗歌作品作了最实际最真切的点评,给人予启发和促进,更是真诚了对年轻一代对热爱诗歌创作和努力学习的作者给予鼓励和鼓舞,寄予最成心的希望。序言充满真情和厚望,给予了作品的赏析与推介,拳拳之心可见。欣赏推荐阅读。[编辑 庞广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