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杂文】小说主题的选择和表现方式

精品 【江南杂文】小说主题的选择和表现方式 ————读林中残木《潮涌珍珠湾》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68发表时间:2012-03-04 13:56:20

林中残木《潮涌珍珠湾》这部近八万字的中篇小说,有他的成功之处,那就是小说的主题确定。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对主题的表达没有透彻性,缺乏必要的表现内容和技巧,影响了这部小说的艺术效果和对读者的吸引力、感染力。我们的小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主题?虽然没有固定的约束,但是应该有倾向性,这个标准就是应该关注我们人类社会群体共同的问题。另外,确定了主题,要让这个主题深入读者的灵魂,要让这部小说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关注,实现作者的创作目的,是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段,讲究一些表现技巧的。我们研读林中残木的这篇文章,对我们了解这部作品,对我们的写作是有裨益的。
   【一】小说应该以触及时代和关注人性为主题。
   回看金庸的武侠,除了他小说语言的美,故事情节的精彩刺激外,他小说主题的人性表现,是他吸引人的地方,金庸小说系列中把人性的善恶,把英雄的作为,渲染得特别鲜明。我们看琼瑶的宫廷小说也好,爱情小说也好,无不是以表现人性的善恶,把这些善恶形象渲染得让人澎湃或泪流满面而取胜。不管是当下流行的玄幻、宫廷、青春还是穿越等小说,真正流传很广的,无不是有一个读者关心的社会主题。小说不能只是故事的演绎,故事演绎中必须要给读者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体现在小说的主题上。读了林中残木的小说《潮涌珍珠湾》,给我感受最强烈的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看我们的四大名著和那些古代经典,看今天的文学名著,看世界经典,哪一部不是对时代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一部优秀的玄幻和穿越等小说,也是对时代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结果。正因为小说触及了时代生活,才给读者以丰富的精神需求和思想启迪。
   《潮涌珍珠湾》作为一部现实写照的小说,它的主题正是中国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的写照,是中国农村由贫穷逐渐富裕的真实写照,它以反映中国农村的发展,以中国农村的发展史作为它的主题,因为它确定主题融入了中国最迫近的眼前现实,使这部小说有了最为新鲜的最为切近的时代现实感,它才给中国农村的建设和农村人的发展,提供了最为迫切和有价值的信息。
   第一,中国农村需要今天这样的社会政策。中国今天的政策,就是能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挣钱,来发家致富。中国政府给予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以各种优惠政策,只有这样,中国农村才能真正摆脱穷困的命运。小说通过人物命运的描写,很好地揭示出中国农村的发展历史,展现了农民命运的改变历史。
   小说通过对土生和水娇的命运描写来表现中国农民的命运。在那个不能自由发展的年代里,农村人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读书。土生高考落榜了,他渴望复读,但就是那不多的复读费,也是爷爷出面干预后,父母才同意,为什么?家穷。正当土生准备复读的时候,爷爷死了,母亲先病后死,就是这两个亲人的死去,让土生家背上了债务,他的读书之路彻底断了。到了国家政策的开放,他有了远走他乡进城发展的机会,他的经济命运由此改变。水娇,一个和土生相爱的女人,却因为家庭的变故让她走入了婚姻的地狱。父亲耕田,脚被划破感染无钱医治,为了医治父亲,水娇用婚姻换钱来医治父亲。她的物质生活富有,那是当村支书的丈夫金虎贪污所得,并不是农民命运的改变带来的。随着土生的回乡,土生公司的建立,水娇的命运才真正改变了。另外小说还通过回忆,写了土生父亲编织草席的情景;通过土生的回乡见闻,写出了哥哥编织草鞋的情景。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告诉我们,没有国家的开放政策,再怎么勤劳苦做都改变不了农民的命运。
   尽管我们今天的社会在吏治上出了很多的腐败问题,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农民命运的改变与中国城乡改革的大政方针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承认,正是国家的好政策,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改变了贫穷的命运。小说很好地扣住并反映着这一主题。
   第二,中国农民需要商业的智慧和环保的眼光。中国农村,国家给予了足够的发展政策,产业的调整,是农村发展的真正关键,而产业的调整需要农村人具备商人的智慧和眼光。小说把土生和火龙及众乡亲对比描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主题。土生,城里的建筑商,城里滚打十几年,具备了商人的眼光。土生毅然回乡,就是看到了珍珠湾的沙石和水产前景。如果仅仅是一个土生,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小说又描写了农民出生的建筑承包商张华,他也看到了珍珠湾的沙石前景,想到了这一笔致富的资源。两个农民后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农村的真正发展需要这些智慧。为什么很多地方大面积的种养殖业丰收了反而坑农?就是缺少商业智慧,不能看准市场,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或者交换产业。小说描写了以火龙和水娇为代表的村干部的眼光,他们的眼光可畏短浅,土生办公司,劝他们入股,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加入。村干部如此,农民们呢?土生和水娇他们挨家挨户做工作,也没有一个人加入土生的公司。后来,他们发现了土生公司做的是稳赚不赔的沙石生意,才猛然醒悟。为什么,沉睡身边上万年的沙石,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竟然没有一个农村人发现这一赚钱的资源?
   土生在沙石开发中,注意寻求国家政策的支持,注意了水土和环境保护,他的这些发展行为,是值得我们今天的开发商们学习的。看来,农民不仅要勤劳苦做,确实需要培养起商人智慧和环保眼光,这才是农村发展的长远之计。小说对对这一主题的发掘,太具时代意义了,是能开启农民智慧的,是能开启关注“三农”建设者的智慧的。
   第三,农民要改变命运需要合作。现在,农村改变命运除了珍珠湾这种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资源外,主要还是养殖业和种植业,这些要形成规模产业,才会有销路,才会降低成本。单家独户地干,虽然能解决生活的问题,真正要让农民富裕,是不可能的,需要农民团结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有的农民弟弟擅长销售,有的擅长种植或者养殖,所以农民的团结联合就尤为关键。联合需要大局观念,需要抛弃小家庭利益,需要建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局观观念。小说结尾提到的中国首富村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现实样板。小说通过对土生公司的描写,也提供了这样的成功示范。木养,水娇,对公司的尽心尽责尽力无私,土生与养殖户建立的互惠互利的关系,都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小说描写的火龙和金虎则是一个反面的典型。他们靠的不是勤劳苦做和智慧,而是利用职权的贪污腐败,所以最终以触怒民意,犯法丢官为结局。特别是火龙,在洪水到来之际,身为村支书,竟然不组织村人抗灾,不顾村人的生命安全,只顾着自己塘里的私利,结果村民的没保住,他的也没保住,火龙为了保住自己的鱼塘差点连命都丢了。“顾大家才能顾小家”,不是一个时髦的政治口号,小说通过具体的故事和人物描写,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农村从一家一户的单干时期,走到了公司化的规模运作时代,政府也好,公司运作者也好,应该对农民进行观念的开化,建立起农民合作的意识,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小说结尾一章,还告诉我们,农民只有团结合作,丢掉狭隘的小家观念,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各种困难甚至天灾。
   第四,人性的描写。对人性的探讨和解释,是任何时代和一个国家民族文学的主题。这部小说同样对人性进行了很好的再现。小说把人性的自私、贪婪、狠毒、虚伪这些丑恶的一面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同时把它们与正直、廉洁、善良、真诚对比,通过小说人物的描写表现了出来。最为对立的就是土生与金虎、火龙,通过对比,把人性的复杂和尖锐表现了出来,写出了活生生的人。土生有善良正直廉洁,但也有奸猾。通过金虎对水娇的性折磨,写出了他人性中的低俗、残忍;通过写他对乡亲们的态度,写出了他人性的贪婪、狠毒;通过写他出狱后对金虎的态度,写出了浓重的江湖义气。通过写火龙对土生的态度,写出了他的狭隘、自私、贪婪、势利等人性特点。写水娇和木养,写出了众多农民身上的勤劳、本分、诚心等人性特点。小说通过这些描写,能给读者以心灵的撞击和思考,促进人性的发展。
   【二】要善于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和故事情节来表现主题。
   仅仅有好的主题,不能成就一篇好的小说,一篇好的小说还离不开具体的细节描写和具体的故事情节的展示。
   这篇小说对环境的描写是成功的,能给人具体的图画美感。小说的环境描写很好地表现了故乡风光,同时为故事的发展服务。小说开篇写土生踏上故乡土,就借土生的眼睛展示了珍珠湾美丽的水域风光,这些描写既写出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深情,也为下文写从沙石和水产方面开发珍珠湾交代了背景,为后文写水灾交代了背景。同时,为写土生开发珍珠湾注意水土保护,寻求法律支持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对大酒店和包厢的装饰描写,一方面写出了家乡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通过这些描写,揭示了新时期的办事方式的时代特点,暗示了贪污腐败的方式和产生背景。此外,小说还结合不同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珍珠湾的环境,很好地展示了人物心情和心理。
   小说还需要大量的人物细节描写,写人物的动作,人物的语言,写人物的心里、神态等,通过这些细节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揭示人物的性格,从而让人物形象立体化典型化。小说有些地方对人物的描写处理比较成熟,如小说对土生和水娇一起上学和放学、学习情景的描写,写出了少男少女那种朦胧真挚的细腻的情感,写出了水娇那种细腻的心里。土生高考落榜,水娇安慰的话;水娇出嫁前夜,两人在山岭的相会,都把人物心理和情感写得具体感人。对木养醉酒情态,醉酒后的语言描摹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小说对火龙催促土生回乡的语言描写,在土生拒绝受贿后,火龙的冷漠神态和语言的刻画,对土生发财之后火龙的讨好语言的再现,这些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思想和性格。
   但总的来看,这部小说的人物刻画和场景描写,给人的感觉有点粗糙,不够细腻和成熟,特别是对社会和人物矛盾的处理不深不透,很多时候都是点到为止,好像作者在故意回避着一些社会问题和人事。虽然我们能看出小说人物的命运和行为结局,但就是没有那种具体的立体感和鲜明感。比如,土生大的形象轮廓虽然清晰,但总找不出他能给人烙印般的动作言行和情感。水娇和木养,这两个人除了性别不同以外,是否看不出明显的区别来。高大全、张明、黄英这些人物的形象就更为模糊。缺乏对细节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模糊,影响到了这篇小说的感人,使他缺乏了触及灵魂的东西。
   人物形象的模糊,与这篇小说的情节有很大关系,就是没有写出矛盾之处来。从小说来看,人物的矛盾点是很多的,每一个矛盾点,小说都处理得很轻很淡,几乎是点到为止,一笔带过,就是后面那紧张甚至吓人的洪灾场面,小说也没有把这种紧张感写出来,没有把那种悲惨气氛写出来。这个时候作为村长的土生和书记火龙之间的生死矛盾、大是大非的分歧和争执都没有写出来。读者看了小说,只知道二人之间有矛盾,矛盾好像很深,但小说就是没有矛盾尖锐的冲突场景的具体描写。如果写出来了,土生的气质、脾气等不就表现出来了吗?这些矛盾的展示甚至连真实生活中的矛盾的尖锐程度都没表现出来,都没有写够,就更谈不上小说矛盾的艺术化和典型化了,这就使小说少了艺术的感染力。比如,土生和水娇的情感,没有伤痛的情感纠葛;水娇和金虎的婚姻带给水娇的痛苦,几笔就完了;土生和火龙的矛盾,特别是最尖锐的时候,也是土生的默然离开而结束;土生采用骗的方式签下了合同,他和村民之间的这种利益冲突,只是点到为止。
   小说的情节和细节都是来源于生活,但是不应该停留生活的平淡,因为小说不是生活的原封不动的录像,它需要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散乱的间隔时间很长的矛盾,集中起来,频繁起来,把平淡的尖锐化,这样小说的故事情节才能感人,人物才会有丰富的细节出现,才能把小说主题表现得深刻感人,小说才能吸引人,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
   就这个方面而言,这篇小说只能算是一个提纲一个框架。作者还可以在这个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修改成一个长篇。今年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就是由一个中篇修改而成的长篇。
   2011-12-11

共 47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真正精彩的文章赏析,不仅要“钻进去”,而且要“跳出来”,这篇读后感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尤其出彩。《小说主题的选择和表现方式》不是浮光掠影的点到为止,而是独具匠心引领读者去研读作品,从主题、技巧、内蕴、情节、细节着眼进行精到细微的品评,可以说是一篇值得借鉴和探讨的赏析范文。这篇文章条分缕析,思想性和学术性兼而有之,显得厚重。佳作,欣赏并推荐。【编辑:清露若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405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鬼无影        2012-03-04 13:56:44
  真正精彩的文章赏析,不仅要“钻进去”,而且要“跳出来”,这篇读后感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尤其出彩。《小说主题的选择和表现方式》不是浮光掠影的点到为止,而是独具匠心引领读者去研读作品,从主题、技巧、内蕴、情节、细节着眼进行精到细微的品评,可以说是一篇值得借鉴和探讨的赏析范文。这篇文章条分缕析,思想性和学术性兼而有之,显得厚重。
回复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3-05 12:46:41
  谢谢师傅,辛苦了哈!
2 楼        文友:红梅阁        2012-03-05 09:29:09
  读罢此文,真正领教了春雨阳光老师的文学功底。并且老师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称颂;老师厚重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文章能得到这样负责的,高水平的老师指导,也是三生有幸!这篇文章我会细心揣摩,加以领会。
回复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3-05 12:47:31
  谢谢小雨,快点把中篇弄好哈!
3 楼        文友:轻声吟唱        2012-03-05 11:07:53
  我没有看完,我承认。中国农民需要商业的智慧和环保的眼光,我不赞成,农民就是农民,商业就是商业。我觉得农民不能把庄稼商业化了,但又觉得应该商业化。8年前听村里人讲,村子里有户人家,塑料大棚里种了西红柿,西红柿又大又红,村子里没有人能比过他的,市场上是抢手货,价格卖得最好,唯独自己不吃,自己要吃钻到别人家里棚里摘了吃,别人以为他是小气鬼,他笑不说,别人问他为什么种的那么好,他笑不说。其实很简单,他用了一些农药,别人不用国家不让用的他用了。前段时间新闻中的黄瓜也是这个道理,激素用的多了,摘了的黄瓜黄花还开的旺。我想这个应该是商业的智慧吧,我不能确定。其实商业的智慧交给商业人来运作,不要让农民自己运作,可能这样更加靠谱。现在农业合作社就不错嘛,你种你的,我卖我的,大家都双赢,农民怎么会不往好种。
贾平凹老师说天气就是天意,我觉的也是。
回复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3-05 12:48:48
  说得有理!谢谢朋友!
4 楼        文友:弯弓射北斗        2012-03-17 14:59:04
  很好,受益!
读书以获智,读书以修身
回复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3-17 18:40:47
  谢谢弯弓的光临和赏读鼓励!
5 楼        文友:铁禾        2012-09-13 00:22:45
  赏评客观的一篇文章,有自己的见解,深邃的挖掘,可读性很强。欣赏学习了.
铁禾
回复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9-13 10:15:23
  谢谢铁禾!欢迎投稿江南。
6 楼        文友:内蒙古飞雁        2013-12-22 14:25:34
  非常欣赏春雨阳光老师的这篇评析文章,读过这篇读后感,不但理解了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更是领教了阳光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理解了怎样写好文学作品。为我们今后学习写作,提供了更深层次方法--谢谢!
回复6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12-22 15:49:34
  谢谢飞雁,看别人的文章,想写作问题,对我们是以一种提高。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