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又见杜鹃红

精品 【江南散文】又见杜鹃红


作者:一笑因缘 布衣,21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25发表时间:2012-03-26 18:57:52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晏几道
   【一】
   人间四月芳菲尽,三月杜鹃映山红。
   杜鹃,在江南是最平常的山花。每到春天,漫山遍野,云蒸霞蔚,摇曳生姿。
   三月的江南,春寒料峭。行尽风林小径,春风有脚,如约催开了早春的花事。篱笆旁,松林间,一簇簇一朵朵,杜鹃热烈绽放。杜鹃花花瓣颜色深似彩霞,与灌木的绿色枝叶,相得益彰。杜鹃誉称花中西施,“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杜鹃又称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金达莱。在我的家乡,我们称杜鹃为春天花。因为,杜鹃在家乡是开在春天里最烂漫的山花。而且,只有杜鹃绽放时,春天才算是真正的来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夜之间,春风和着细雨,荡漾开满山的杜鹃。所有的杜鹃花朵热烈的有些决然,有一种赴死的决然,仿佛春过去了,就错过了绽放的机会似的。只有春天,杜鹃的艳丽,宛如爱情的初样,红的有些要命的深情,无可求药。
   于是,一种逼仄的惆怅,暗暗的款款而来。
   杜鹃鸟啼着血,在花丛中鸣叫;不如归去。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杜鹃花开得孤注一掷,杜鹃鸟叫得春归去。
   杜鹃的意兴阑珊与春天有关,杜鹃的啼血也和春有关,还有什么比春天花这个名字更能形容杜鹃呢。
   硕硕的花朵艳若云霞,红红火火地展露着丰姿,给春天增添了一抹亮色,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享受。只是不知如何收起凋零后的那份寂寂的心——零落成泥碾作尘,香如故。
   真的,香如故。在来年的二月,杜鹃依旧不动声色的开在百花之前。
   而且,依然彩霞绕林。
   【二】
   杜鹃花绕林之时,清明的断魂雨,霏霏的一并而来。
   思念的心像一块泅开了的海绵,轻轻的一碰,便湿透了天,湿透了山水。一片苍翠,殷殷的沁凉挂在心底的枝头上。
   树欲静而风不止,逝去的亲人与朋友,与时光无关,与杜鹃无关,在雨里,在风里,旧时的模样滴滴的浮现在面前。或许一个手势,一句私语,穿过林间的松树,悄然落至。
   我伫立在祖父祖母的坟前,杜鹃花的清香在空中流动,与桃园的山林,与荷塘的水,化作一气,山水的感性是互通。那么,阿婆阿公,我们的心是否亦能像一片花瓣,踏千山走万水,还诸于天,还诸于所有的一切。
   我的心潮湿得如三月的雨。
   犹记得,杜鹃烂漫时,祖父带着我,带着我们自己制作的风筝。风筝在高空晃晃悠悠的飞,祖母牵着细线,静静的站在山坡上,风吹乱了伊一头苍白的长发。后来,祖母死后,祖父依然在三月,带着我在山坡上放风筝,只是,风吹湿的是祖父眼眶。再后来,每一年的三月,我会和外子同样在山坡放着风筝,让风吹乱我齐肩的黑发,吹湿柔软的心。或许,若干年后,山坡上一样会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相互搀扶,带着他们的子孙,继续着放风筝。
   我在坟前泡制一壶清茶,安静的立着,让茶色晕染着那些旧旧的记忆。墓碑上祖父祖母的瓷烧相片,慈祥宛然。
   十二岁那年的三月,春天比任何一年都来的迟。江南的早春,沉浸在冬的冗长的寒意里。阴雨霏霏,风肆虐的敲打窗棂。我睡在床上,已经五六天了,低烧一直陆陆续续的伴随着我。母亲坐在床边低声啜泣,父亲一筹莫展。那时候,乡下的孩子生病,只能找郎中医疗。隔壁家的郎中,灌下我几碗刺鼻的中药,见我病情依然不见效后,让父亲另请高人。我躺在床上,不断的做梦,梦见祖母,面若桃花,手里拿着诗稿,盈盈而笑。我拉着伊的手,伊的手冰凉如绸缎。我使劲的挣扎,伊拽住我的手就是不放,逼着我念;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我喃喃的叫着祖母,祖母含笑不语。
   祖父坐在窗前,汲着黄烟,一直沉默不做声。像是下了千万次的决心,祖父盯着父亲和母亲,一字一句的说;总不能眼看着孩子这样拖下去,死马当做活马医。从今天起,我自己上山采药去。
   第二天清早,父亲陪着年事已高的祖父一同上山采药。
   不知道是祖母在天堂里庇佑我,还是祖父的药真的管用,等到窗前的杜鹃盛开第一朵花骨朵之时,我的低烧奇迹般的慢慢退下,靠在窗前闻春天的味道,小小的心竟有些恍若来世的感觉。
   往事宛若烟云散落在时光里。
   “纵使埋骨成灰烬,难遣人间未了情。”在杜鹃花香里,在阴雨飘飞中,微细的心灵穿越时空,一捧馨香供奉,我遥见了祖父祖母展颜一笑。
   春风躲在林间,一阵阵风翼,吹动墓草,垒垒荒塚上,纸灰缭绕。一砵黄土,致不敬的怀忆和哀悼。
   也是清明节的日子,我依偎着祖父,祖父一边点燃纸钱,一边与祖母低声私语。雨,打湿了我额际的发梢。
   祖父爱百合,喜欢百合的花语,百年好合。房前屋后都种着百合。花开时,房间里尽是百合的清香。有时会看见常年卧病在床的祖母拖着病体到院子采摘百合,用剪刀轻轻的剪下一片花瓣。祖父蹲在祖母面前,低下头,祖母羞涩的把花细细地别在祖父的衣襟上。祖母死后,祖父再也没有种过百合。祖母去世,留下的遗言竟是;下辈子,我依然做朵山谷百合。
   如今,祖父与祖母踩着一路的芳菲在天堂相聚。
   倘若如此,那一抹杜鹃,定是祖父祖母为我留下的长长的相思。
   凝望杜鹃,心底竟是一丝暖暖的情感,像丝线,一团殷红的丝线,老红,绕上来,紧紧的绕上来。

共 21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真正随思而写!非常美好的散文,对于小编来说,尤其喜欢这种出自心灵深处的描写。有对生活的描摹,也有一路经历的零碎感思。情景融会贯通,的确称得起这样的赞美。文者这篇散文,不管是文笔、情丝,还是叙述的方式,都给人不一般的美的体验。对于小编来说,这种由文字引发的共鸣,是相同的生活底蕴于不同的小世界殊途同归般的接近。首先从主观上来讲,通过这片温婉细润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得出作者遮蔽于文字下的柔软的心。品文如品人,文者应该和这片文字一样让人动容。一行一行读下来,文者优美娴熟的笔墨,是深厚文字功底的表现。给予小编一路如风的体验,是美丽与眷念交织的歌曲,很是感染内心。其次从客观上来讲,作者以杜鹃花说开去,娓娓道来深藏心中的杜鹃花的情结,再自然过度到隐含于杜鹃花里的旧日记忆。这时杜鹃花于作者来说,它已经不单单只是杜鹃花那么简单了,它应该更是一种精神的信仰和追思。串连了独特的情丝再回顾到杜鹃花的实体,让杜鹃花得以上升到一个高度,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文者这篇散文无疑是篇优美的散文,在文者的字里行间,杜鹃花是穿插全文的中心所在。作者分了两个小节来叙述对杜鹃花的别样情怀。第一个小节,作者实实在在讲的就是杜鹃花,正如作者所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三月杜鹃映山红。”杜鹃花仿佛是种报春花,因为它与春天的衔接,再加上本身艳若云霞的颜色,看在人的眼里,仿佛成了春的信号,能够给予人们愉快的享受。只是忘了收起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哀思,于是杜鹃啼血,又带有些哀愁。不过杜鹃开在百花之前,虽然零落成泥碾作土,仍有暗香如故。第一小节里,作者纯粹从杜鹃花说开,将迎春的花儿展现在我们眼前,同时也将作者的思绪引进了幽远的追思。正如作者前文引用的晏几道的词句,“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杜鹃花作为春的信使,却也难以避免沾染了一些离人愁绪。文中第二小节,就是从这里起步,杜鹃幽远的暗香,一如亦牵亦断的思念。在这样的季节想起逝去的亲人,如果正如作者所说“与时光无关,与杜鹃无关”,那么到底与什么有关?当旧日的痕迹在眼前浮现,随之涌来的记忆,老旧的年华里共我们欢颜的亲人,免不了作一番相思。正如作者那般,又见一年杜鹃红,想起已逝的祖父祖母,将岁月留菁的一幕引至我们眼前,不得不让小编动容。从整体上看,全文行文如风,情感细腻,用词精致,不失为一篇佳作。浅见,感谢支持,推荐共赏!【编辑:消失若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327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荷塘青青        2012-03-26 19:16:31
  谢谢默,你的按已经融入我的文字里啦。请你喝茶
2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12-03-26 21:16:16
  话说杜鹃花,我也喜欢,很漂亮。只是可惜好多年没看到过了,遗憾。
3 楼        文友:消失若默        2012-03-26 21:17:29
  青姐的文章的确很美,我狠狠学习。当然也不忘向青姐问好。生活愉快。呵呵。
4 楼        文友:清荷月色        2012-06-10 15:09:48
  杜鹃花开啼血唱,难遣世间不了情。祖父祖母的两情死生相思,化作一株清幽的百合花,在春日杜鹃花开时节,飘香,香远溢清,令人动容的文稿。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