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小说】用尽全力

精品 【江南小说】用尽全力


作者:特快专列2011 进士,7147.0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64发表时间:2012-04-29 15:32:24
摘要:有些事,用尽全力也不一定会有用。就算没有用,还是会用尽全力。对于工作来说,失误就是事故,有鲜血,有损失。对于生活来说,好像是一个个故事,其实心一样会流血。

又熬了一个整夜。
   看着前面不断逼近的红灯,刘杰的眼睛瞪得很圆。眼里的血丝,映照着远处那两根铁轨边的一个拳头大的红。
   似乎儿子满月时,满篮子红纸染的鸡蛋。手熟练地动着手柄,机车往前窜的力度小了很多。虽然急迫着,想早点下班,机车也像一头狂野的牛,凶猛地奔跑着,但刘杰还是理智地控制了机车。机车变得柔顺了很多,优美地滑行着,往前跑。
   儿子八岁,上小学二年级。刘杰担忧着儿子读书的事,以后谁来管儿子呢?儿子还不能照管自己,需要有人接送他上学,有人照料他吃饭,指导他学习。儿子不愿跟他,他对刘杰比较陌生。如果抚养权判给夏蓉,他想看看儿子都不容易了。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坚持着儿子的抚养权,毕竟这是他能最后争取的一点权力。
   妻子夏蓉没有正式的职业,这一点都不影响她对刘杰的蔑视,刘杰相当气愤。在两人的争吵中,刘杰也质问过夏蓉,而夏蓉冷笑着,不给他明确的回答。蔑视不蔑视,有什么关系呢?离,是一定的了。
   可能争取儿子的抚养权没有任何实际的价值,争来了,他怎么带儿子?他的工作性质,注定他没有时间管儿子。父亲去世了,母亲跟哥哥在另一个城市。但他想争一口气,不想让夏蓉和夏蓉的父亲总是这样轻看他。
   夏蓉的职业不固定,东一个公司,西一个公司,不断跳着槽干。夏蓉这样干着,很高兴。
   气,能不能争?心里没底。他跑了几趟法院,也证明了自己的收入能力对抚养儿子的优势,但情况并不理想。法院的人,似乎更相信夏蓉的话。
   “他根本没能力教育儿子,成天在外面跑车,回到家只知道睡觉。这样的人,哪里有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确实,他这样没日没夜地干,收入在这个社会上勉强能算个中下水平,比我们这样在外面干的要稳定一些。比起别的行业或者其他高收入群体,他的收入算什么?喝稀饭都不够。”
   夏蓉的语气冷冷的,像寒冬腊月的风。刘杰紧紧地裹着衣服,也无法驱散夏蓉带给他的寒意。
   刘杰这些年挣的钱,除了自己日常花费的,大多进了夏蓉的口袋。刘杰很想不通,自己这样拼命,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刘杰没有得到夏蓉的理解,更别说尊重了。
   没有仔细算过,他挣的钱具体数目有多少。要吃,要喝,要带孩子。“你挣的钱,除了买了一套正住着的房子外,能有多少余额?”
   事实上情况也是这样,和夏蓉在外面所接触的那些人比起来,刘杰根本不敢提自己的收入。
   这次到法院,一定要努力去说服法官。刘杰这样想着,红灯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机车在车站纵横如蛛网的铁道线上奔跑。车轮穿过道岔所带来的哐当哐当的声音,似乎在对刘杰说着“欢迎”。
   速度继续被控制,车窗外的车辆、线路缓慢地移动。另一股道上空空的,往前看,股道上停留了一辆机车。孤独的机车,在停满各种淡褐色车辆的车站,显得张皇四顾。失散的孩子一样,惶然无助。
   刘杰的眼睛逐渐接近那辆机车,他很想安慰一下那辆机车。淡绿色的车身,疲倦的神情,苍老的步态,让刘杰有些恍惚。
   “车在动?”
   他喃喃地说,语气很不自信。难道因为自己这列车的跑动,所带来的震动,让停在旁边的这台机车动起来了?立在旁边的副司机周亚龙也将眼睛黏在那台机车上。他们的车在走,选择参照物有些困难。他们在四周寻找可靠的参照物来进行判断。
   眼神不断地漂移。既要看到自己前方的红灯,还要去看邻线的机车。两车交错,从车窗看去,机车室内怎么没人?疑惑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刘杰的心上。
   也许,有些多管闲事?或者熬了一夜的精神和眼神都出了问题?
   夜里十一点,他们从库里开出来。那时四周一片寂静,夜幕中眨动着车站上几盏瞌睡昏沉的灯,星星在空中眨着调皮的眼睛。虽然晚饭一吃完他们就匆匆补睡了一觉,但夜晚的黑色依然对精神带来了压力。
   机车头灯的亮光劈开黑暗,带着车辆一路往前。沉沉的黑暗,给眼睛带来无穷的压力。刘杰的茶杯是一个大肚玻璃瓶,茶叶是单位发的劳保茶叶,放得很多,泡胀的茶叶几乎要把玻璃杯撑破。茶水变得很涩很苦。不过刘杰习惯用这样的味道来对抗夜晚的压力。
   对付整整一晚的黑暗,需要超强的毅力。夜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安闲、舒适而恬静的。刘杰很渴望在黑夜里,静静入睡的美丽。也有过,太少。和夏蓉躺在一个枕头上的时候,更少。
   机车切割着黑暗,坚硬的头顶开柔软的黑夜。黑夜如水,刚推开去,很快又漫上来了。
   机车那雪白的头灯灯光,力量实在太小,只能消融一小片黑夜。只有东边的太阳,才能将黑暗消融。东边的太阳,出来得太迟,刘杰感觉战斗了一个世纪,才等来了胜利。
   距离红灯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红灯张开了血盆大口,像一只饥饿的狮子,准备一口吞下他们。
   “列车尾部过标。”刘杰赶紧操纵机车停下来。机车像一个孩子,温顺地停在股道上。车窗外的景物,清晰地展露着他们各自的面目。这一晚的工作,即将结束。天上的云,缠绕着太阳,太阳的光线,时不时露出一丝。
   车停下来,刘杰的心没有静下来。不像以往,有一种石头落地的平静。他的心很烦乱。没有像往常一样做一些下班前的收尾工作。他急慌慌地把头伸出去,看着邻线那台机车。那台机车距离他们已经有六七个车辆的距离。距离在不断扩大,现在无需参照物了,周围的一切都是参照物。巨大的疑惑像一盏硕大的红灯,悬在他的心头。
   在这铁道线上跑,时刻都像奔跑在刀锋之上。这辆机车,车上怎么没有人?这台机车应该是李晓光在用,他出库的时候跟李晓光通过电话,李晓光比他早走两个小时。李晓光是刘杰的师弟,两人先后跟过同一个师傅。两人的私交不错,常在一起吃饭喝酒。
   生活总是很郁闷的。工作忙,白天夜晚没个固定。休息的时候无聊。除了睡觉,就想打牌,喝酒。
   在乘务员的圈子里,也有知心的小圈子。李晓光这人幽默,豪爽,有时也爱搞怪。
   有一次,刘杰也是熬了一个夜班到公寓。李晓光已经休息了几小时,他要刘杰陪他去找地方打牌。刘杰不肯,他想睡觉。等刘杰睡着了,李晓光进去,悄悄打开刘杰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然后把手机放在刘杰的枕头下。
   那一觉,刘杰脑袋里一直被音乐所绞缠,精神被音乐所扰,睡觉变成了受罪。刘杰似乎陷在一个巨大的歌舞厅里,四周都是精神亢奋的声音。想要反抗,想要从里面拔出来,却始终绵软无力,无法去改变。三个小时后,刘杰被折磨得像一只性情暴躁的猴子。睡眠中的身体,怎么调整,都嫌难受。机灵的李晓光看时间差不多了,装着去喊刘杰起床,然后悄悄关掉手机。刘杰坐起来,一直不知道睡眠质量为什么这样差,睡了一觉为什么还那样困,还那样累。
   这事过去一段时间后,李晓光才把这件事当笑话讲出来。刘杰虽然生气,但事情过去已经很久了,时间冲淡了他对李晓光的不满,生一会气,很快就释然了。在一起玩的司机,难免都有一些坏点子,做一点“坏事”,换取枯燥乏味生活中的一点愉悦。
   这些“坏事”,没有破坏他们的友谊,因为他们都是不拘小节的人。反而,这样的趣事,不断巩固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刘杰和李晓光,是一对不错的朋友,这应该是不会错的。现在,似乎李晓光遇到了麻烦,他多半没拧紧人力制动机就下班回家了。
   这样想着时,刘杰脑袋里的弦,被绷得很紧。他意识到一种危险,踩在钢丝绳上的危险。刘杰赶紧交代学习司机几句,让他守在机车上。刘杰快速地爬下机车,像一只敏捷的猴子。
   站场上很寂静。各个工种的工人,像一颗颗鲜艳的橘子,金黄地悬在站场这张大网上,各自忙碌着各自的事。没人注意到那台缓慢移动的机车。无人照管的机车,像一个孩子,悄然而任性地做着出格的事。它不知道危险,顺着轨道往前。
   滑着往前的机车,缓慢地增加着速度。刘杰从机车上跳下来时,脚踩到了轨肩上的道咋。坚硬的道砟,小小的不规则体,咯着刘杰从高处而来的脚板。脚底难以承受这股力,刘杰的身体晃了晃。刘杰赶紧跳到较平的地上,才稳住自己的身体。但脚腕处,还是疼痛异常。
   站台上很安静。喧嚣到来前的安静。客运的工作人员等着列车的到来。在站台上的空气里,飘着一个声音。声音中预告着将到来列车的名字。
   刘杰略站了站。这股疼痛,驱散了一夜的困倦。精神从迷糊中逐渐变得清醒了很多。刘杰站在那里,使劲晃了晃头,他想要明智地判断目前所面临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刘杰一直找不到。去年,一帮乘务员家属到段上闹事,夏蓉是核心人物。那件事很有意思,弄得在铁道线上跑的男人们,津津乐道地谈了好久。这帮家属,抛开自己的老公,集中到段长办公室,要自己的“性福”权。
   刘杰和李晓光在公寓食堂里吃饭,李晓光对刘杰说起这帮家属的壮举时,不时嗤嗤地笑。这确实是一件有新奇思想的行为。如果只是那些没多少文化的家属,不可能有这种革命性的想法。多半是夏蓉的创举,夏蓉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有时刘杰根本追不上。
   那段时间,生产任务出奇的紧。休息时间一到就叫班出勤。回到家或者进到公寓,基本上就是倒头就睡,睡醒就出勤跑车。
   刘杰正和夏蓉闹离婚,关系很紧张。他们根本谈不上亲密的“性福”生活,她却出了这样的头。刘杰脑子没反应过来,他没有去深想离婚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夏蓉会跟他闹离婚,主要还是因为夏蓉在主张她的“性权力”。
   刘杰当时把这件事当成稀奇的故事,呵呵笑着看热闹了。现在后悔了,后悔也晚了。当时如果回过味来,怎么也要请几天假或者先到地面来干干别的工作。虽然后悔,刘杰内心仍旧很清楚,就算当时明白过来,请假或者到地面干的想法,也不一定能实现。
   李晓光的老婆没工作,他没让她出去工作,李晓光常拿这个来炫耀。没工作,靠李晓光的工资生活,要求就不会那么多。李晓光的老婆,在家带孩子或者打麻将,日子很滋润。当然,她的时间就可以充分围绕李晓光来转,所以李晓光常常吹嘘他的“性福”生活,让刘杰羡慕。
   “每次快到家了,赶紧打电话给老婆,让她回家。打什么麻将,赶紧回家。两口子的事,比什么都大。”
   李晓光这样吹嘘,刘杰也不免打击他。
   “那么累回去,还有激情吗?这不是你的幸福,你也是被逼无奈吧!”
   刘杰的话,戳到了李晓光的痛处。“激情?有什么激情。象征性摆个样子。男人吗?只是一个象征而已,没有力量了。”
   家属们闹闹事,也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每天有那么多货需要拉,有那么多火车要开,人就那么多。像头驴,蒙着眼睛,往前走就行了。这次事件,最多只能让大家在公寓里,磨磨牙,开心一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刘杰没有理解,他不理解夏蓉的生活方式。夏蓉也不理解刘杰,夏蓉在那件事上,特别来劲。鼓动着那些家属们,去找机务段争取一个虚幻的权力,最后只落得一场闹剧收场。
   刘杰的“性福”权力,早就被埋葬了。李晓光在食堂里大声取笑那帮“家属”时,其它乘务员也围聚拢来,加入谈论。对于乘务员们来说,从来就不缺乏新闻性的“话题”。在狭小的机车上,单调的操纵动作与快速奔跑的窗外景物,需要“磨牙”来调节。
   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有取笑的,有骂铁路领导的。刘杰不想发言,他的婚姻生活,很尴尬。他的故事也是大家取笑的事件,乘务员喜欢把夏蓉踢他到床脚凉快的事编成“段子”来取笑。
   这种凉快只能隐藏起来,没法说,也无法说。取笑就取笑好了,他不去辩解,很多事慢慢就淡了。
   对于刘杰来说,可以在沉默中忍受。对于掌握主动权的夏蓉来说,她可不想忍受。她也有她的难处。个中的酸涩,只有她能明白。
   一个女人,要求的并不多。做好饭菜,有一个准时回家男人来享受,给一句不要钱的“夸奖”。柔弱无助时,有一副可以依靠的肩膀。夜静的晚上,能有一个可以拥抱的温暖身体,而不是冰凉的枕头。
   刘杰悄悄地离开了人群。他永远也不会理解夏蓉。夏蓉那些所谓简单的想法,于他而言,确实相隔很远。在刘杰的想法里,在现在这个生存都不易的时代里,一个男人,只要安分守己地挣到那份工资就合格了。其它的,都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东西。每天一走出门,什么东西都在涨价,为什么涨价,还不是人的欲望不断在上涨。而这些上涨的欲望不是他的,而是躲在世界某个角落那一小撮人的。他们不断在收刮着像刘杰这样普通人的欲望。能怎么办,他不能停下来,只能被某种外力驱赶着,去不断工作。他自己,不也是身心俱疲吗?
   离婚,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夏蓉提过还几次,刘杰都没放在心上。有点不满,有点意见,谁家两口子没有啊!时间会帮助他解决的。但真正听到夏蓉和其他男人在一起的消息,刘杰的自尊心还是受不了。
   李晓光去某个夜总会玩时,看见夏蓉和陌生的男子在一起。行为动作都很亲密,超过了一般的关系。李晓光在噪杂的人声里给刘杰打电话。刘杰的机车嗡嗡地响着压缩机的声音,与李晓光手机里的声音交织成一团。刘杰几乎没有听清李晓光讲话的内容。
   听不清。听不清。李晓光很着急。他不知道刘杰和夏蓉的关系已经发展到很僵了。在家里,夏蓉对刘杰的不屑与看不起,刘杰能够忍受,离婚他无法接受。他有什么错,他错在哪里了?刘杰想不通夏蓉的那些奇怪的想法。他既不打老婆,也不在外面乱来,喝酒抽烟都很节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没有什么错。

共 1195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让人无奈的现实小说,读来深感痛心。通过一次意外事故的来临,火车司机刘杰在危难到来的那一刻对自己的人生回忆,把编者带进了刘杰以及众多在铁路车厢中默默奉献的乘务人员艰辛苦涩的生活里。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时常陪伴在家人身边,这是大多数这一特殊岗位人员的生活现状,因为这一现实引发的家庭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刘杰的妻子要与她离婚,岳父对他的蔑视,孩子的抚养权问题,这一切就像那辆失去控制的机车,让刘杰感到恐慌而无能为力。最后刘杰用尽全力阻止了机车的前进,就在他以为自己战胜了命运,生活对他眷顾的时候,现实将他拼尽权利赢来的局面扭转,原来所有的努力已经是白费,他的用尽全力,并没有改变事故的发生。这一打击将刘杰的精神世界彻底击个粉碎,对生活彻底绝望的他,无力地倒在了轨道上。通篇故事始终在压抑的氛围中开展,刘杰的遭遇,或许并不是个例,小说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揭示与呐喊,引人深思。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物的挣扎与无奈,在作者的文字中体现。一篇意义深刻的小说,推荐共赏!【编辑冰城深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43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城深雪        2012-04-29 15:32:54
  这是一篇让人无奈的现实小说,读来深感痛心。通过一次意外事故的来临,火车司机刘杰在危难到来的那一刻对自己的人生回忆,把编者带进了刘杰以及众多在铁路车厢中默默奉献的乘务人员艰辛苦涩的生活里。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时常陪伴在家人身边,这是大多数这一特殊岗位人员的生活现状,因为这一现实引发的家庭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刘杰的妻子要与她离婚,岳父对他的蔑视,孩子的抚养权问题,这一切就像那辆失去控制的机车,让刘杰感到恐慌而无能为力。最后刘杰用尽全力阻止了机车的前进,就在他以为自己战胜了命运,生活对他眷顾的时候,现实将他拼尽权利赢来的局面扭转,原来所有的努力已经是白费,他的用尽全力,并没有改变事故的发生。这一打击将刘杰的精神世界彻底击个粉碎,对生活彻底绝望的他,无力地倒在了轨道上。通篇故事始终在压抑的氛围中开展,刘杰的遭遇,或许并不是个例,小说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揭示与呐喊,引人深思。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物的挣扎与无奈,在作者的文字中体现。一篇意义深刻的小说,推荐共赏!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2 楼        文友:特快专列2011        2012-04-30 15:25:42
  非常感谢小雪老师,对这篇小说的品读。我怕我写很多东西,过于专业了,读者很难理解。有了小雪老师的评语,相当于一个指导。非常谢谢。
爱思考,爱读书,爱文学。
3 楼        文友:写字的丫丫        2012-05-04 13:57:06
  您好,我是期刊编辑,想向您约稿,请与我联系。
   电话:07176713146
   邮箱:1069540408@qq.com
   QQ:1069540408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