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凤鸣梁溪』和尚,轿夫,灵猴与峨眉山(散文)

精品 『流年*凤鸣梁溪』和尚,轿夫,灵猴与峨眉山(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03发表时间:2012-05-03 14:57:57

『流年*凤鸣梁溪』和尚,轿夫,灵猴与峨眉山(散文) 【一】
   一进成都城,就听人说: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我都想去看看。
   四川出生的现代大诗人郭沫若为峨眉山题字:“天下名山”。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需涉海寻蓬莱”;民间更有“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云烟连,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之语。峨眉山据说还是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的佛都四大名山。还是发下大誓愿“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的普贤菩萨的道场。
   我自山水秀丽的江南来,对峨眉之秀颇为向往。成都当地的朋友告诉我,峨眉山距成都168公里,也就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她在成都平原上平畴突起,平均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多米,巍峨、秀丽、神奇。有“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美誉。因其轮廓线流畅柔美,色彩翠黛雅丽,“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峨眉山。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于是决计要去峨眉山。
   清晨五点,一辆“本田”载了我们离开尚在睡梦中的成都。在去峨眉山的路途中,我们听到了关于峨眉山名字来源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距乐山一百里的地方有座寺庙。庙里住着一个和尚,还寄住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画家。两人性情投契,交情深厚。
   一天老画家来与和尚道别,说是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写生,估计一去要数年。住在庙里许多时候,多所叨扰。为表情谊,要画一幅画给和尚。于是老画家边说边泼墨作画,一幅画很快就画好了。只见这画上画着四个衣带飘飞、端庄大方、美丽迷人的姑娘。四个美人儿的衣衫各不相同,却都个个眉目传情。古时候人们把美人儿称作蛾眉,那意思或许与今天的“美眉”相同。于是老画家给这幅画儿取名叫做“蛾眉四女图”。老画家赠画之时郑重吩咐,这画要藏进木柜,待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才能观赏。和尚点头答应。
   和尚太喜欢这幅画了,老画家前脚刚走,他当晚就把这幅画拿出来细细欣赏。直到睡前才把她们放回到木柜中。以后他每晚如此,渐渐成了习惯。
   这天,和尚做了一天的法事,晚上感到非常疲倦,但是他还是在临睡之前,把画从柜中取出观赏,却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朦胧之中,他忽然听到女子的笑声,他以为是自己做梦就又睡了过去,可是一会儿,那银铃般得笑声终于把他吵醒了。睡眼惺忪间,透过忽闪忽灭的灯光,他看见四个美人儿正围坐在桌子旁有说有笑。和尚感到奇怪,这佛门净地怎会有妙龄女子?坏了,坏了!和尚顿悟原来她们是画中之人。四个姑娘见和尚起身,立刻转身就跑。和尚腾地跳下禅床大步追赶,一把抓住一个黄衣姑娘。然后使劲往后拖,要把她按到画中去,黄衣姑娘被和尚捉住,大声呼喊几个姐姐来救她。三姐妹见和尚拖拽女子,大骂和尚“不要脸”。黄衣姑娘误听了,还以为姐姐们在骂自己,一时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一个转身变成了一座大山。三个姐姐见状,后悔是自己害了妹妹,也都纷纷变做了大山来等她。
   和尚见姑娘们都变成了大山,一时无可奈何。就想,我就在这等着,不信你们就不变回来。但是,等候了一夜之后,和尚自己也变成了一尊泥罗汉。后来,有人在这修了一座庙,叫做泥佛寺。泥佛寺前的四座大山因为是美女所变,就分别被称为大蛾山、二蛾山、三蛾山、四蛾山,因为一座比一座美丽,人们就把它们统称为蛾眉山,后来就改成了峨眉山。
   峨眉山的传说,忽然让我心动。佛说:不要为了那滴水拼掉所有的力气。世界上水有的是,你却只有一个。去掉执着,你会有所收获。你永远离你的目标差一厘米,路比路人更长久。和尚与四姑娘的执着不回头,心大力小,让他们永远没有了回头的机会,只为后人留下一个有些悲剧色彩的传说。
  
   【二】
   车到峨眉山时,天已大亮。我们的第一站是去万年寺,于是弃车步行。
   昨夜下了一场雨。四月暮春,雨后初晴的早晨,山野空气格外清新,树叶、草丛中都挂着露水,人行山阴道上,微风送来凉意。站在一个高坡上,放眼望去,远处山岚间云雾飘飞,树木葱茏,满山黛碧。听得到淙淙的流水声,却不知溪流在何处。眼光收起,近处的楼阁、殿宇、山石、影壁、花木、游人,一切都似飘忽在梦幻中,有一种飘渺迷离的美。人间四月天,此地最舒适。
   到万年寺有两条路径,一是乘缆车,一是坐滑竿。我本想去乘缆车,图的是个快捷,但同行的两位老者却要坐滑竿,经不住他们的一再劝说,我也就妥协了。
   所谓滑竿,其实就是副担架。用两根三米多长的斑竹竿捆扎,中间架以竹片,编成躺椅或用绳索结成坐兜,前垂脚踏板。乘坐时,人坐在椅中或兜中,可半坐半卧,由两轿夫前后肩抬而行。我坐的这副滑竿,前边是位瘦小的矮个子,后边是个略高点的胖子。大都三、四十岁年纪。滑竿刚一抬起,瘦子就叫一声:“大路一条线”,胖子马上应道:“跑得马来射得箭。”万年寺在峨眉山的半山腰,一路是向上爬的石阶小道。山路蜿蜒,宛若蛇形。到转弯处,瘦子前呼:“弯弯拐拐龙灯路”,胖子后应:“细摇细摆走几步”。两个人一路喊叫,生动风趣。
   坐着滑竿,半躺半卧,山间风光,尽入眼帘。一路上都是在山林间穿行。身边是高大葱翠的松柏,它们笔直挺立,高擎着绿色的华盖。合抱大的古楠,树龄千年,一株成林。还有那暗香频发的银杏,树干坚挺如铁。冷杉的枝条向上高耸着,像是哨兵一样,一动不动。桢楠如同一个老者,弯着腰向人们诉说千年。洪椿仿佛一个壮汉当道而立,灰白色的树干,在树荫里发出亮光。水白蜡树集成的灌木丛林,在树林的边缘,盛开着繁星似的小白花。树下的碧草,泛着绿光。它们的光泽在微风里,把各色的花儿映衬得晶莹灿烂。珙桐花、报春花、兰花还有各色不知名的花儿,犹如蹁跹的蝴蝶飞舞;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在这淳朴的山野间,发出醉人的芬芳。峨眉山春天最多的花是杜鹃花,满山遍野,随处可见。最神奇的花是珙桐花,据说有一次李白饮酒写诗,醉倒江边。一只白鹤,衔着李白诗稿飞到峨眉山。诗稿被山风吹落树林中,变成一朵朵如白绫裁成的白色苞片,因其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又被人们称为鸽子花。珙桐高约十至二十米,树形高大挺拔,是一种很美丽的落叶乔木,在世界上属于珍稀物种。草间、树枝和花丛间栖息、翻飞着各种鸟儿,它们的欢叫汇成和谐悦耳的乐曲,让人心旷神怡。
   我正醉心于眼前美丽的景色,忽然听到瘦子说:“大哥你好健康啊。”不等我说话,胖子接上说:“大哥,你有点重。”是啊,我身高180多公分,80公斤的体重,是不轻。
   “大哥,自从峨眉山修了缆车索道,我们的生意就大不如前了。一个月不管抬几趟,工钱就只有650块。以前,工钱是我们和客户商量定的,现在成立了公司,工钱就固定了。”
   “大哥,你想啊,我们现在没得土地了,一家几口就靠这点钱怎么生活啊。”瘦子的话刚完,胖子又接上。
   “大哥,旧社会坐滑竿的都是地主老财,就比如我们四川的刘文彩。现在坐滑竿的,也大多是像你这样的有钱人……”
   胖子这话没说完,我的脑子“嗡”的一声好像炸了。我虽然也是个普通的工薪族,可这样躺在滑竿上,一路山行,让人抬着,似乎和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刘文彩”们也差不多。花60块钱,让人抬10里山路,似乎我真的成了老财主。
   “我也是个打工的。”我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充满了愧疚。从儿时就被老一辈革命家们“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忆苦思甜”的教育,这时发生了作用。市场经济筑起的堤坝,被胖子的一句话就给冲垮了。我觉得在被人抬的这十分钟里,自己已经成了土地主“刘文彩”。
   于是我赶紧喊“停停停!”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身体确实很健康,身体也确实有点重。我走下滑竿,自己走路。这下我们平等了,我的成分也回到了土改时:八辈子老贫农!
   我跟一胖一瘦两个轿夫徒步向前走了一程,前边出现一块平地。平地上一座白墙黑瓦的小学校,映入眼中。学校叫做“万年小学”,操场前路边上立着一块石碑。上边写着:小平路线。瘦子告诉我说,1980年7月小平同志也是从这条路坐滑竿到万年寺去的。走到这里,他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于是叫停下来休息,他独自走到了小学前……以后,所有的滑竿抬到这里,都要停下来休息。
   听了瘦子的话,我拿出相机,招呼他帮我在石碑和万年小学门前分别留了影。
   从万年小学往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我一路与一胖一瘦的两个轿夫,继续徒步前进。不管台阶多么陡峭,山路如何难行,我终于走了上去。
   快到万年寺了,瘦子对我说:“大哥,你真的好身体,真的好体力。”胖子接着说:“大哥,你像是当过兵的,走起路来,好大的步子。”这两个家伙很会拍马屁。
   “大哥,你孩子多大了?”瘦子问。
   “大学毕业,已经上班了。”我回答。
   “唉,我的孩子才上初中,他的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大学,需要好多钱。”瘦子又说。
   “是啊,我老婆病在床上,两个孩子学费好多。全靠我一个月650元的工钱,穿衣吃饭,怎么够啊。”胖子发出长叹。
   “大哥,我们真的不容易。我们的家都在前边的大山里,走到这里要两个小时,抬一天的滑竿,真的好累。工钱却这样的少。”瘦子也跟着长叹。
   “是啊,我也觉得你们这活很累,能不能不做这生活?”我同情的问。
   “不行啊,大哥。我们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做这行。所以,我们要送孩子读书。有了文化,就不让他们做我们这行了”瘦子说
   “大哥,我看你面相和善,是个好人。给点小费吧,帮帮我们读书的孩子。”胖子不再绕弯了,说出了真意。人哪,拍马是手段,骑马是目的。
   “好吧。”我动了恻隐之心,或许是在这佛门圣地,领受了大慈大悲。分手的时候,一人给了他们一百元钱。这几乎是他们今天工钱的三倍。
   不过,在后来的游览中,我从别的轿夫和游客的对话中,多次听到这样类似的话。才晓得自己多少是中了圈套,不由得笑出声来:这就是农民的狡诈。
   不过,我并未因此而烦恼。有时糊涂点好,糊涂就不会烦恼。佛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人说我痴,我就痴给他看。慈悲之心,就如一滴雨,一滴雨滋润不了自身,它滋润地面,滋润花草,滋润路人的眼与心,这对它全无意义。我们为人处世当求本心,慈悲心怀,原无所取。
   万年寺,三面环山,雄踞于骆驼岭下群山之中突起的一座山峰上,为峨眉山六大古寺之首。周边山色青翠,风景如画。山民村舍错落,清幽恬静。古寺山门左侧有白水池,水清如镜,晨映朝霞,晚照明月。息心岭下,丹桂、枫树、岩桑相连成片,银杏、古楠,蓊郁成林。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诗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古寺始建于晋隆安年间,起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更名为白水寺。明朝万历皇帝神宗朱翊钧为其母亲庆贺七十大寿,赐金修筑无梁砖殿,并题写“圣寿万年寺”五字金匾。从此,寺名被改称万年寺,直到今日。走进山门,有大雄殿、巍峨殿、行愿楼、斋堂。要说人生有缘真是不错,万年寺大雄宝殿门边横放一张长桌,桌后坐着负责化缘的小和尚,竟是个无锡人。听了我们的江南口音,小沙弥立即上来攀老乡。领我们参观佛殿。万年寺有两件宝物。一是宋代铸造的普贤菩萨铜像,一是一座明代的无梁砖店。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贤菩萨身骑白象,盘膝坐在莲花座上。普贤像庄严而丰满,栩栩如生。白象健壮生动,似在前行。供奉普贤菩萨的这座无梁殿。全殿无梁无柱,不用一木,故称“无梁殿”,殿墙上装饰圆拱、垂柱、窗棂等仿木结构的图案。圆顶上建有五座白塔和四只吉祥兽物。穹窿顶部,彩绘了飞天仙女四人,各自抱握琵琶、箜篌、芦笙、笛子,形态生动,色彩鲜艳。小沙弥说,这座建筑400年来,经历了5至7.9级的地震18次,却安然无恙,被誉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三】
   今日是峨眉山开光日,山下山上,香客、信徒摩肩接踵。吃过午饭,我们决定离开“抬头看脑勺,低头看屁股”的拥挤人群,放弃去攀金顶,转去清音阁、一线天、洪椿坪一带,去跟孙悟空的后代——峨眉上野生灵猴做个亲密接触。原本,我们上峨眉山真正的吸引力并非普贤菩萨的道场,而是孙悟空的子孙们——峨眉山野生灵猴。
   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因长期生活在佛教名山,有“猴居士”,的美称。这些年来它们也与时俱进,学了机关干部的样子,实行“朝九晚五”上班制。一向喜欢早睡的猴子,现在也过夜生活,因此,早上直到日上三竿,猴儿们才在猴王的率领下,懒洋洋地开始下山。九点左右,猴们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地来到猴区游山道和栈道旁“上班”,它们上班的主要内容就是向游人索取食物。直到太阳落山前,下午5点左右,它们才告别游人,结束与人同乐的生活,准时“下班”回山。

共 785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和尚,轿夫,灵猴与峨眉山】三段述说了三个故事。第一段引经据典,大致介绍峨眉山景区的奇秀及风光特色,并以神话故事的形式,道出了峨眉山名称的来由,神话故事美丽动人,传奇色彩浓厚,亦真亦幻,叫人很难不相信。第二段讲述的是与轿夫的故事。这一段由写沿路风景和两个轿夫诙谐、幽默的交往组成。其中风景部分介绍了沿途许多的树木和花卉植物,读后有让人亲临其境的感觉。对于那两个轿夫,文字很深刻的将轿夫的心理活动、以及狡黠的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用让人同情的话语,以博得客人的怜悯,从而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但文字也仅仅如此,并无对两轿夫有什么苛刻的指责,而更多的抱有慈善的同情心,读来叫人敬重。这段的末尾对普贤寺和无梁殿的介绍甚是详细,可看出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与文化底蕴,令人敬佩。第三段是讲述峨眉的灵猴。如果去过峨眉的人,也许不会感到惊奇,但是对没有去过峨眉的人,算是大开眼界了。文中对峨眉野生猴群的活动介绍和描述详细而真实,对猴群和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可谓动人心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遇到这样冷人尴尬的事情,可这里。作者以及同行的朋友可是遭此一劫,奈何不得这峨眉调皮的猴子。文字将这些遭遇描写得生动活泼,有些片段读来让人忍俊不禁,颇有遇到“猴盗、猴匪”的味道。文章结束的末尾一段,算是整篇文章的要点,所有趣事讲完,而作者领悟的道理,却让人深思与敬仰,“人生难得干净,人生更难得清静。清要清如水,静要静如山。水中鱼浮鱼沉,依然澄澈如画,山中花开花落,照旧岁月如歌。人生的富贵荣华,生命的困苦劫难,世相万变,诡异莫测,却都是过眼云烟。真正生生不息的是人的一颗平实的心。”这段话道出一个人的处事、为人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好文章!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04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2-05-03 14:59:25
  【和尚,轿夫,灵猴与峨眉山】三部分述说了三个故事。第一部分引经据典,大致介绍峨眉山景区的奇秀及风光特色,并以神话故事的形式,道出了峨眉山名称的来由,神话故事美丽动人,传奇色彩浓厚,亦真亦幻,叫人很难不相信。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12-05-04 23:12:53
  谢谢美评。如此透彻,如此用功。树散一庭之玉,草生千步之香。峨眉山真是个好地方。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2-05-03 14:59:57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与轿夫的故事。这一段由写沿路风景和两个轿夫诙谐、幽默的交往组成。其中风景部分介绍了沿途许多的树木和花卉植物,读后有让人亲临其境的感觉。对于那两个轿夫,文字很深刻的将轿夫的心理活动、以及狡黠的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用让人同情的话语,以博得客人的怜悯,从而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但文字也仅仅如此,并无对两轿夫有什么苛刻的指责,而更多的抱有慈善的同情心,读来叫人敬重。这段的末尾对普贤寺和无梁殿的介绍甚是详细,可看出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与文化底蕴,令人敬佩。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2-05-04 23:07:26
  我自小生长山村、小镇,深知农民的困苦艰辛,自然也晓得农民的“狡诈”,但之所以总是上当,应该是源自同情心吧。农民仍旧是中国生活底层的最大多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他们。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2-05-03 15:01:05
  第三部分是讲述峨眉的灵猴。如果去过峨眉的人,也许不会感到惊奇,但是对没有去过峨眉的人,算是大开眼界了。文中对峨眉野生猴群的活动介绍和描述详细而真实,对猴群和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可谓动人心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遇到这样冷人尴尬的事情,可这里。作者以及同行的朋友可是遭此一劫,奈何不得这峨眉调皮的猴子。文字将这些遭遇描写得生动活泼,有些片段读来让人忍俊不禁,颇有遇到“猴盗、猴匪”的味道。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2-05-04 23:01:44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因缘。峨眉山猴,久居佛国圣山,通人性、通灵性、通佛性,生命相续,修炼千年,就使成精,也是必然。想来这般劫难,也是在所难逃吧。嘿嘿。南无阿弥陀佛。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2-05-03 15:02:03
  文章结束的末尾一段,算是整篇文章的要点,所有趣事讲完,而作者领悟的道理,却让人深思与敬仰,“人生难得干净,人生更难得清静。清要清如水,静要静如山。水中鱼浮鱼沉,依然澄澈如画,山中花开花落,照旧岁月如歌。人生的富贵荣华,生命的困苦劫难,世相万变,诡异莫测,却都是过眼云烟。真正生生不息的是人的一颗平实的心。”这段话道出一个人的处事、为人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好文章!感谢江老师的精彩文章!问好!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江凤鸣        2012-05-04 22:55:14
  上峨眉山,我带一卷《圆觉经》研读,《圆觉经》讲说十二位菩萨,普贤菩萨是其一,他的道场在峨眉。圆觉经说:“不二随顺”。出世是圆觉,入世是圆觉。成佛是圆觉,众生也是圆觉,无处不圆觉。一念清净,真正净土自现。谢谢解读。申酉兄真知己也。
5 楼        文友:述而游客        2012-05-03 18:01:4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君其是耶! 那猴,活脱当年孙悟空的部下;孙悟空成佛了,不知可否常去峨眉山视查。当他看到自己的子孙如此养尊处优而野性不改,定当喜不自胜!
述而不作
回复5 楼        文友:江凤鸣        2012-05-04 22:43:11
  你说的不差,峨眉山的猴子,绝对是养尊处优,你只要看一眼那些高挺的猴肚,发光的毛色,就晓得这些家伙是早过上了小康生活。朝九晚五的作息,沐猴而冠这个词,你会有新的体会,真切的心得。谢谢美评。
6 楼        文友:梦想        2012-05-04 16:25:18
  作者笔下的灵猴描写的生动灵活。赞!
回复6 楼        文友:江凤鸣        2012-05-04 22:39:31
  峨眉山猴子的顽皮,真令人哭笑不得。
7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5-04 17:00:01
  峨眉天下秀,我心向往之。二哥的峨眉山之行精彩纷呈,游记写得引人入胜。也曾听朋友说过峨眉山的猴子,二哥的描写让我有亲历之感。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7 楼        文友:江凤鸣        2012-05-04 22:38:17
  春光,四川之行,虽然也去了乐山、杜甫草堂和武侯祠,但真正印象深刻的就是一群猴子。谢谢美评。
8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05-05 09:25:1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9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2-05-05 09:32:23
  欢迎您的来稿,您的美文,流年将为你珍藏,流年因为有您而精彩,欢迎您再次泼墨流年!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回复9 楼        文友:江凤鸣        2012-05-05 17:40:56
  哦,小娴谢谢。我懒,不大写稿,倒是有时间就找地方去玩。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