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指间专栏.大风起兮】读《如失如来》看作者皎皎

精品 【指间专栏.大风起兮】读《如失如来》看作者皎皎


作者:一江秋枫 举人,451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08发表时间:2012-05-11 21:59:43

《如失如来》的文字从来都是简单而直接的。这仿佛是低调的华丽,亦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朴素瑰丽,在让人觉得透不过气的情节起伏中一点点的磨拭出光亮。
   皎皎以往的作品中,最是亮点、最是叫人觉得印象深刻的,总是她笔下的女子。比起男性角色,不论是苏措或者是钟之璐,都是面目清晰,有一种聪慧和独立扑面而来。之所以说面目清晰,是因为相比起陈子嘉或者叶仲锷而言,她们的内在总是有一种很特别的坚持的纯净气息,于是男人们相形之下,就显得面目模糊一些。
   《如失如来》中却不是,不论是有着神秘的艺术家气质、偶尔癫狂痴态的李又维,或者是平素稳重温和,却又在平和下藏着深沉缜密的萧正宇,各自的光彩,丝毫不逊于薛苑。薛苑或许还是固守着皎皎心底女主的标准,充满智慧,美丽,在最深处的地方,隐藏着一份坚持。
   李又维和薛苑,从某种程度上看,属于同一类人。李又维执着于父亲留给自己的巨大影响,弃商而执笔,执着的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模特,又可以因为这样的执着,以至于忍心将自己的画作一幅幅的扔进火焰中,看着它们化为灰烬——只是因为觉得它们尚且比不上父亲的画作罢了。
   薛苑执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父爱,和一份愧疚。在最初的时候,她有着和钟之璐一样的道德感。仿佛一把未经淬炼过的刀,青涩而不经世事,却又锋芒毕露。她以黑白分明的目光看待世界,于是伤害了最亲的父亲。而她又用那份执着,投向了试图弥补这丝裂缝的愧疚之中。
   柔软的彼岸是刚强。薛苑这份如同细水潺涓、抽刀难断的柔软坚持背后,却是抛却其他一切的刚烈。她甘愿抛弃自己所爱的专业,转而去完成父亲意愿的时候,依稀是另一个苏措的“君子一诺”的故事。可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薛苑的坚持,并没有得到如同苏措一般美好的回报。她执着追求的尽头,可能是清晰的了解了父亲一生的荒谬和无奈,仿佛命运的链条,一节节的往下,连自己的坚持都显得荒谬起来。
   而萧正宇和李又维、薛苑相比,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他们三人童年的经历一直类似,都不算美好。可是在萧正宇所表现出的,确实一种谦谦君子如玉的温润风度,他将所有的锋锐和棱角以一种赏心悦目的方式展示在世人面前,仿佛是一泉温水,或者是一盏清酒,不论是对薛苑,或者是为人处世,都让人觉得妥帖而舒服。从这个程度上说,我个人很希望他和薛苑最后能走在一起。他比起李又维和薛苑来说,更加懂得爱,也更加懂得以什么样的方式坚持心底的那份执着——既能维护心里的梦想,也可以和现实世界柔和的相处,而不是将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其实往事如何,已经不重要了。李天明迷恋上叶文捷,仿佛命运的轮回,李又维迷恋上薛苑。虽然这份爱中有着很多让人觉得心思发颤的其他因素在,可是这份进行时的感情纠缠,三个人都身陷其中,我希望每个人都会在执着的尽头找到自己所希望的东西。
   于薛苑,我希望是一份释然,她的人生背负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走到最后,希望她的岁月悠长而静好。
   于李又维,这个谜一样的男子,时光或者可以替他沉淀下骨子里的桀骜不羁、任意妄为。
   于萧正宇,如果可以记起他果决的拒绝大笔遗产的那一刻,我希望一个真正懂得爱和守护的人,最后收获的是一份对等的、足以让人觉得满足的情感。
   一幅油画,一幅未完成的画,画名《幸福》,画中是“一位穿着绿色军装的年轻女子,背景是中国的水墨山水”。正是这幅油画,更是画中女子连系着也改变着这些年轻男女的命运、生活;也是这幅画将薛苑带入了原本不属于她的世界,一层层的迷雾,一层层的拨开,以为快看清了,结果发现谜中有谜,谜中有清,忽而清晰,忽而糊涂。《如失如来》,失而复得,得又复失?
   薛苑,一如皎皎笔下的女子,美丽、聪明、不凡、淡雅、冷静、还有皎皎独有的“淡”亦或静(一种世界再精彩也与我无关,微笑,淡淡的笑;怒,只是一瞬、不易察觉;喜怒哀乐皆是淡,淡而又深)。但总会有某个人、事、物,让她不再“淡”。不过不代表她是张白纸,这样出色的人不会只是张白纸。确实她的纸上满满,有画、有字,一种语言难以描述。在人看来,她像个谜,美丽的谜,可远观不可亵玩也,但又难以控制的吸引着你去揭开谜,相处容易,亲近难。唯一可知的好友丁依楠所描述的薛苑“你是个目的性很强的人”,除了她认定的所谓的目的,其他的不重要,都能冷静、淡待之。然而薛苑也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极淡;另一个极端便是对所谓目的即那副油画的疯狂执着,似乎她只为此生。唯一的不淡,疯狂的执着,喜怒哀乐表现极致。也是,这样的薛苑怎让人不爱,爱她的一切,爱她的淡,又恨她的淡,因为淡,除了画,对什么都淡,忽略身边的其他人、事,也因为淡吸引着你。
   画牵着人走,李又维第一次见到薛苑,应该就认定她是画中人或是有密切关联,而萧正宇则似曾相识,不过不久也有同感。难得的一致。画中人叶文捷,薛苑的母亲,薛卫国为妻子画的油画,这也正是薛苑苦苦找寻的原因。与其说一切缘于画,不如说一切缘于叶文捷,她将女儿带离了她原本的世界,进入另个世界;也因为叶文捷,李氏下代关注着薛苑,或者还可以说李天明也是个连接器,将他们连在一起,一环扣一环,开始着新一轮的命运。
   萧正宇、李又维,一个在人看来儒雅、气度不凡、精明能干、温和但不易亲近;而另一个却同样的气宇轩昂、但极具亲和力偶尔开开玩笑,实际也不易亲近。而在薛苑看来,情况不同且几近相反:前者,性情温和、容易亲近、心思细腻,或许因为在他面前没法隐藏,无法一如既往的淡,薛苑面对萧正宇时总是无法控制的泄露自己的一切,尽情的表达一切,面对萧正宇时会轻松很多。后者,薛苑的情绪同样也是无法一如既往的淡,却是一如既往的抓狂、气不打一处来。不过我觉得李又维是给薛苑的生活添了不少色彩。在薛苑眼中,李又维是个谜,阴晴不定、喜怒无常,捉摸不定、难懂,刚在心里给他定了个位,转眼他又错位。不过我看来,萧正宇才是个大谜,因为他太温和。而李又维的性格就是如此,敏感,不定有定。薛苑的定位不同,或是第一印象:萧正宇的温和、李又维的玩世不恭。真替李又维抱不平,生活又有这么好的调味剂,很好,只可惜他放多了。
   还有位魅惑力很强的女子,张玲莉,如名,极其伶俐,已不是少女的伶俐,很强的女子,工作生活处事样样很棒。可女强人总会很悲伤,凄凉的悲,无可奈何的悲,仅仅因为太强,很想大叫一句其实我也很脆弱,像云一触便破。皎皎笔下的很多的奇女子,奇男子。薛苑:对画的与生俱来的独到深刻的鉴赏,让人惊叹;萧正宇: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让人嫉妒;李又维,隐藏在商人背后的油画家,让人意外;张玲莉,现代都市的驰骋商场的女强人,让人佩服。
   其实故事远未完结,作为读者,只能试图从已有的构架中去推测作者的想法,以至于评论难免也太多加上了自己主观色彩。无论如何。在一片浮躁中沉浮的我们,的确很难遇到这样好的文字、好的故事、好的思想。
   借用一句歌词,我觉得并不为过——
   “当人心变成市场
   当市场变成战场”
   幸好还有这样的文字
   给了我们一片尚未崩坏的梦想和坚持。
   皎皎领我们进入一座园子,园子里有个迷宫,茂密葱绿的藤叶覆满了每面墙。原来是玩个迷宫游戏,迷宫的入口挂了幅油画,油画中有个美丽的女子,如百合洁白,如兰花淡雅,又如玫瑰惊艳可惜看不清正面,只看清侧面,入口上方写着谜底在内。于是乎在蠢蠢欲动后毫不犹豫地进入迷宫,刺激、迷糊、患得患失、喜怒哀乐样样情绪都接踵而至。渐渐发现每走四个洞,便发现第四个洞旁挂着幅油画中同样的女子,不同的神态,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情景,不过值得惊喜的是,画中的女子渐渐地清晰,可是迷宫毕竟是迷宫,兜兜转转,不断地迷路,不断地转回原处,不停地摸索,时喜时悲,时而激动地蹦蹦跳跳,时而生气地原地跺脚,恨不得能站在迷宫上方,看清前方的路,可行不通只能集中精神继续前进,渐渐地平静,慢慢地前方的画越来越清晰,女子也渐渐地转正身体,最后的一幅在出口,清晰的画,果然很美,不枉此行。不仅看清了画中人,还犹如看了场个人画展,也体会了人生百态,也有不少觉悟。
   皎皎的小说往往让人忽略情感,忽略爱情,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再看什么都市情缘,而在解谜,爱情归属所谓的结局不过是主人公幸福生活的一种定义,皎皎的定义。
  

共 32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故事尚未完结的小说,就已经让作者写出如此精彩的文评了,使得更多人迫切的希望读到这位名为皎皎的文坛新锐的作品。一部小说能以一幅油画作为引子,展开精彩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架构是值得很多人期待的。而作者更是幸运,人家小说还未完稿,却已然管窥其豹,真叫人羡慕。观点鲜明,见解非凡。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叶孤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12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孤城        2012-05-11 22:04:11
  秋风的文评很不一般,期待更多精彩呈现。夏安
公司职员
2 楼        文友:庞广龙        2012-05-12 08:55:50
  真诚阅读与欣赏你的美文,祝愿创作丰收。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3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3 楼        文友:文璘        2012-05-12 11:18:49
  人遇知音容易,文遇知音难!《如失如来》算遇到知音了!感谢秋枫一如既往的对指间的支持,指间因你更精彩!
寒冰在近,孤寂无边
4 楼        文友:酸风眸子        2012-05-12 15:14:46
  仿佛文学评论中也有个“八股”,从篇幅上,引文三分之一,据典三分之一,个见三分之一。此文打碎了这八股。仅此一点,就令人击节!
退休公务员,唐山市作协会员。
5 楼        文友:铁禾        2012-09-26 14:59:34
  一篇理解很深刻的文章了,符合作者的内心,也符合读者的内心.
铁禾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