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杂文】非常典型的故事,非常感人的造林人

精品 【江南杂文】非常典型的故事,非常感人的造林人 ——读阿娜尔古丽报告文学《如果有来生,我还要植树》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31发表时间:2012-05-22 19:27:02

这篇报告文学是以写人物为主,写出了一个真实感人的造林人的事迹和精神,给我们的绿化工作找到了个人的榜样,对中国的绿化事业是非常有意义的。报告文学分作几个板块:娄庆祥成为造林人的背景,娄庆祥和他的专业队造林的故事,娄庆祥护林的故事,娄庆祥“抠门”的故事,娄庆祥的造林业绩和荣誉。整篇报告文学,选用故事和细节典型,非常有表现力。故事衔接紧凑,过渡自然,语言流畅而抒情。故事,语言,把娄庆祥感人的事迹和精神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出来,给我们写出了一个鼓舞人感动人的绿化榜样。通过娄庆祥的故事,也在呼唤社会理解关心造林护林人,呼唤社会公民自觉地参与到造林护林中来。同时,这篇报告文学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辽宁省以大政方针政策提出建社沙漠和海滨两条防护大林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它把辽宁省带入了全民造林中,全民投入到了生态建设的工程中。
   【一】交代背景,绿化造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国家早就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国策,而且对退耕的造林地进行补贴。可是,我们很多地区并没有真正落实好国家的政策,往往地方保护主义做怪,政府和农民联手作假骗取国家补贴。这些地方的领导和农民,看了这篇报告文学会有何感想呢?主要还是地方政府和农民对造林绿化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一些秋林地区,这种认识几乎没有。
   以前,娄庆祥并不是造林专业队的队长,那个时候葫芦岛市钢屯镇也还没有造林专业队。报告文学介绍了专业队成立的背景,介绍了娄庆祥成为造林人的背景,这个背景给我们敲响了森林建设的警钟。
   钢屯镇矿藏资源非常丰富,于是,这里只顾毁林开矿,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的代价,走上了恶性循环的路。钢屯镇的这一现象是非常有现实典型意义的,就是在今天,我们一些地方的建设仍然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官员的生态意识更为单薄,他们的观念里,只要能拉来经济项目,只要有政绩工程就行,谁管他生态不生态,反正干不了几年屁股两拍拍走人了。
   “娄庆祥所在的刚屯镇,靠矿产资源富起来了,可是钢屯镇的生存环境却异常恶劣。”“它们笼罩着山,笼罩着街道,笼罩着人,它们钻进一切能进的空间,也钻进人的头发和鼻孔,这种雾从早晨到晚上,从晚上到早晨,它是浓烟和灰尘……”这是报告文学描写的钢屯镇的环境,这是只顾开矿不顾生态造成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健康没有害吗?没有健康,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都是为医院挣钱吗?
   “你看到的总是痛。那一座座原本青幽幽的山,本来像一个美女的头,可是你看到的却是那头被挖了一个大窟窿的惨状。”这是开矿造成的山体外貌状况,看到这些山体样子,我们能想象出树林毁坏的程度了。
   “一场雨后,你走在那坑坑洼洼的路上,这里那里都是垮下来的山泥。没有人想到这垮下来的泥有什么危害,没有人去想这泥垮与不夸与这里的人的关系。就这样日复一日,这里,山不像山,路不像路,河不像河。”这是毁林带来的道路状况的描写,也是对人的认识的展现,这些描写揭示了造成钢屯镇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没有生态环境的意识,是一种麻木和愚蠢。
   “那雨要么不来,一来就出人意料,让人防不胜防。那山洪冲毁的田地,那山洪冲毁的村民房屋,还有那些鸡蛋样砸下来的冰雹……这风沙从哪里来的?好像一年比一年多了……”这揭示了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影响到了人的生存安全。
   报告文学通过娄庆祥决定担任专业队队长那夜的心理描写更有震撼人心灵和启迪人智慧的价值:“他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他知道,自己这一辈在钢屯镇过了,他的孩子还要在这里过,他的孙子还要在这里过。如果,一代人把这树栽不起来,两代人三代人也栽不起来,他的后代们怎么在这里过?不被太阳晒死?不被旱死?”从描写里我们看到了娄庆祥的认识高度,他的眼光是长远的,他不是想到自己,而是想到了儿孙。可是,现实里千千万万与娄庆祥相反的人,他们却只顾眼前,只管自己,一辈不管二辈事,自己只管破坏,至于将来怎么样从来不考虑。正是这种自私和短视,才使我们不少地方的森林建设处于应付和停止状态。文章把娄庆祥的这一思想揭示出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娄庆祥的想法和当初钢屯镇的环境描写相呼应,让我们感觉到了娄庆祥这样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的可贵。
   就这样,娄庆祥出山了,报告文学的这一描写,告诉了我们今天绿化造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种重要性和紧迫对今天的辽宁省乃至整个中国都是符合实情的。
   【二】造林情景的描写,凸显造林的困难,呼唤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牺牲奉献的造林精神。
   造林诚然需要政府的大力介入,更需要我们民众的投入,因为造林是一个庞大的长期性工程,他需要整个国家的全民运动。而造林不是诳街,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我们的民众具有很强的主人公意识,需要很大的奉献造林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态绿化工程才能很快形成规模和效益。这种意识和精神应该是全社会的。
   报告文学描写了娄庆祥造林的几个典型故事,给我们展示出了葫芦岛市钢屯镇山地造林的具体困难:
   寻找水源的困难。没有水,就不要造林。但是,娄庆祥是没有水偏要造林,没有水就找水,在山沟里打井。报告文学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冬天的早晨,娄庆祥下到井里安放水龙头掉进结冰的井水里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问题:寻找水不仅困难,而且有生命安全的威胁;表现出了娄庆祥等人的勇敢精神,奉献精神。文章的这些描写也告诉我们,如果是生存条件允许,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打井,没有人愿意以这种方式来表现奉献精神。这些精神的出现,都是缘于娄庆祥那种深刻的环境危机意识和要改变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山地植树成活率的困难。山地植树,首先面临的是树种的成活率低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娄庆祥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创造,他发明了“营养钵”的育苗和移苗方法,这一方法提高了成活率。娄庆祥的这一发明是辽宁省的首创,他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可想而知。这告诉我们植树造林需要科学研究,这研究也是建立在高度的责任意识上的,是对造林作用的清醒认识上的。报告文学还描写了一个场面情景,娄庆祥和他的队员们冒着雨在山里植树的情形,这个场景也告诉了我们山地造林成活率的现实问题。表现出了为了造林的成活率,娄庆祥他们在不断地寻找机会,只要能保证树林成活,一切困难都不怕。这个场景写出了娄庆祥他们普通而伟大的奉献精神,普通而伟大的责任感。娄庆祥因为劳累和雨淋,这次植树中他病倒了。
   所有的社会民众,行动起来吧,投入到植树造林中,真真实实地造几片林。如果仅仅靠娄庆祥这样的典型,而没有我们全体国民的投入,这林要到何时才能达到我们科学的覆盖率面积啊!我们这一代人把林造好了,我们的后代就可以放心做他们的事情了。应该说娄庆祥的这种精神是前瞻;,提出建立沙漠和海滨千里绿化大林带的宏图并且把它们变为现实,这说明辽宁省委和政府是有前瞻觉悟的。
   【三】护林故事,提醒我们保护已有林木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呼唤我们每个公民都投入到护林的自觉行动中来。呼唤先进护林工具的加入。
   如果说我们的现实里,要每个人都参与植树造林,你做不到,那么保护树林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因为,我们如果有护林意识的话,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出现护林行为,城市街道居民区域都有。
   报告文学描写的娄庆祥是感人的,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守护山林的艰险。这种艰险也告诉我们,只有几个人来守护山林是不行的,如果我们每个公民都自觉地参与到树林的保护中,那护林还难还凶险吗?
   护林难,难在巡护中无法预料的危险。为什么要去巡护,就是因为我们有人要偷盗树林。几个队员白天黑夜行走在山林路上,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危险?一个夜晚,娄庆祥骑着自行车去守护山林,结果他被卡车撞了,而且一条腿受了重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护林中来,不偷盗树林,我们还需要守护吗?娄庆祥会有这种路途危险吗?很遗憾的是,我们国民的这种自觉还不高,不但不护林,甚至还要毁林。
   护林难,难在认为的破坏。报告文学给我们讲述了几个感人的故事:娄庆祥父亲看管的山林被一个老婆婆上坟给烧了,娄庆祥对父亲毫不留情的处理;娄庆祥的几个村支书朋友盗伐山林的故事;一个村民砍伐山林还要打人的故事;一个村民砍死树做柴烧的故事。这些给山林带来破坏的人里面有亲人,有朋友,有不行的村民,有不守法的村民……因为这些人情关系的存在,给护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娄庆祥每一件事情都做了毫不留情的处理,因此他也获得了“无情”的评价。如果没有人偷林,没有人故意或无意的毁林,娄庆祥会因为山林而无情吗?文章还讲了一个细节,专业队的队员们在山中劳动后,中午都吃冷水泡干粮。为什么?就是因为怕点火做饭引起山林火灾。这个细节警告我们,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娄庆祥他们这样小心谨慎不破坏山林,还需要护吗?娄庆祥会得罪人吗?谁想得罪人?谁不知道多个朋友多条路?
   护林难,难在山林火灾。报告文学描写了有一年端午节的事情,这天钢屯镇的山林不断发生火灾。娄庆祥带着他的队员们半天内奔赴了不同地点的五座山,扑灭了三次山火。队员们疲累到了极点,娄庆祥在扑灭最后一次山火后突然倒在了地上。山林火灾毁坏大,对灭火人的伤害大。文章讲述娄庆祥他们的故事,不仅是歌颂他们护林的精神,也在呼喊全民护林责任感的觉醒。文章还描写了娄庆祥购买灭火器的情况,这些描写也告诉我们,护林需要更多科技手段和“武器”进入到护林队中,有了足够强大的“灭火武器”,森林火灾带来的伤害才会减少。
   护林难,难在山林虫害。报告文学没有直接描写山林虫害的场景,而是通过娄庆祥不惜花钱买喷雾器的介绍中,让我们感觉到了森林虫害危害的巨大,它给护林带来的巨大困难。如果主动参与到山林虫害防治中的先进工具多,参与的“志愿者”者多,要消除山林虫害就容易多了。
   报告文学描写娄庆祥他们守护山林的故事,以致后面写娄庆祥“抠门”故事,都直接或间接告诉了我们守护山林的困难,呼唤我们社会全体民众参与到护林行动中来,呼吁我们政府应该从护林硬件上给予大力的投入。
   【四】介绍娄庆祥的业绩和荣誉,表明了政府参与的重要性。
   文章介绍了娄庆祥二十二年来,带领专业队做出的造林共献。写了娄庆祥和他的团队获得的表彰贡献。表彰也好,视察也好,都表明了政府对于林业建设的态度问题。从文章描写来看,娄庆祥的成功,是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政府采用什么方式参与最好?文章写了娄庆祥拒绝吃“犒劳”的故事,这些描写,含蓄地告诉我们,政府应该对造林和护林给予硬件上的大量投入,同时也要关注林业队员的工资福利待遇问题。
   古丽这篇报告文学给我们提供的林业思考是多方面的,它深情歌颂了造林护林人,揭示出了他们的精神;同时也展示了造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写出了造林和护林的困难,呼吁社会和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投入,呼吁我们关注林业人员。总之,我们读这篇报告文学,除了学习娄庆祥外,还要从故事中理性地思考林业问题。
   2012-5-22

共 43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读阿娜尔古丽报告文学《如果有来生,我还要植树》一篇作品的赏析文字,整篇赏析文章分为四节来展开。第一节以“交代背景,绿化造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中心思想,引用文章中的几节最后阐诉了作者对文章的理解。第二节“造林情景的描写,凸显造林的困难,呼唤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牺牲奉献的造林精神。”这是作者对文章深刻的解读与对文章中所体现的内容的肯定。之后的两节,作者除了在对文章作出解析之外,同时提出了一些自己所理解到的问题,进一步衬托出文章中所描写的人物与故事所带给人们的深刻思考。文字分析的条理清晰,见解独到,深入浅出,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欣赏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竹叶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23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竹叶儿        2012-05-22 19:27:47
  这是作者读阿娜尔古丽报告文学《如果有来生,我还要植树》一篇作品的赏析文字,整篇赏析文章分为四节来展开。
2 楼        文友:竹叶儿        2012-05-22 19:28:37
  问好作者,遥祝安好~!
回复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5-22 19:50:11
  谢谢叶儿,辛苦了。
3 楼        文友:荷塘青青        2012-05-22 19:39:11
  问好师傅,问好叶儿
回复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5-22 19:50:52
  谢谢青青。
4 楼        文友:柳小疯        2012-05-22 22:25:29
  有春雨叔,古丽就不会孤单。
回复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5-23 07:34:46
  谢谢小疯!
5 楼        文友:浪里飞梭        2012-05-23 22:28:43
  绿化是一个国家千秋万代的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但现实中存在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甚至要钱工程。真正为绿化而绿化,为大好河山而绿化吗,为环境而绿化,为子孙后代而绿化的工程真的很多吗?我们这里没有发现。
无欲则刚,无心则静,无求则富,无为则成。一叶浪尖过,心平路自平。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