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逝水流年*小说』庄户人家

精品 『逝水流年*小说』庄户人家


作者:白淮斌 秀才,276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46发表时间:2012-05-26 15:41:53
摘要:一段农民艰辛生活的琐事。

接到兽医电话的时候,王京正在略阳的一个小镇上补轮胎,房东火烧火了地大喊:小王,老家电话,有要紧事哩。王京赶紧撂下手中干活的榔头往房东的电话亭跑。
   兽医告诉他:牛不行了,都六、七天不吃草料,可能胃里吃了铁器东西穿孔啦。你回来看看,喂不成就想办法卖掉,等断气了就一文钱不值。指望两个孩子,没人能拿主意。
   接完电话王京心里很烦,只是默默地一个劲干活。
   你这死人,咋就不说话哩。女人看到男人怪模怪样,随口抱怨。
   牛快要死了。王京闷声闷气地说。
   你说啥?牛要死了?女人如五雷轰顶。咱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才几个月……女人话没有说完,竟自落下泪来。
   王京给东风汽车紧完最后一个螺丝,放下千斤顶,用撬杠在轮胎上敲得“嘣嘣”直响。炫耀般说:好啦。司机掏出十块钱递给他说声“谢谢”,就一溜烟跑到矿上装货去了。啥钱也不好挣,矿上几百号车,公家一严查超载,只有十多辆车手续合格能跑,王京搞不明白,其他车都跑到哪儿去了?补轮胎的生意也就越发清淡。他叹一口气,把气带绳子缠在空压机上,在水槽里头洗洗被轮胎抓得漆黑的双手,再洗,也把手纹里头的污垢洗不掉。
   生意不好,咱锁门回家吧。男人看着女人。
   都怪你,我说不来,你偏要把我叫来。这下倒好,好端端的牛,留在家里叫孩子喂,死了咋办?女人边说边抹眼泪。
   死了就死了,你难过啥哩?话虽然这么说,王京心里也隐隐作疼。这就叫屋漏偏逢连阴雨,原本打算收完玉米种上小麦之后,把牛拉到集市上卖掉,盖新房挪地方。全村搬迁,宅基批下来好多年啦,老庄子就剩下他一家还住在两孔破窑洞里,乡上县上怕崖体滑坡,劝他早一点搬离险区,可他没有钱,就是搬不起。天阴下雨,滚崖水“哗哗”往下淌,操不尽的心啊。
   死了就死了,说得轻巧,枣林四月初八物资交流会上有人出三千二百块钱都没卖,还指望它卖了盖房哩,咱这命咋就这么苦……。说到最后,女人大声哭起来,泪水如雨点般落下。
   算了,你不要抱怨我。我没想弄成这个样子,咱还是买车票回吧。男人说着,脱下脏兮兮的工作服,换上一件较为干净的衣裳:我去看晚上的火车票能不能买上,你把东西收拾一下。
   其实,王京补轮胎的地方离自己的家并不远,坐八个小时火车,就到宝鸡火车站,再咬咬牙掏二十元钱乘北线宝鸡到西安的“依维柯”一直向东,走到龙尾沟汽车停靠点下车,沿沟底那条河岸上的小路一直往南,大约走四、五里路就到王京的家。青的草,绿的树,迎风摆动的田禾苗,在八月朝阳里一片生机勃勃的祥和景象。这条河岸上的小路王京走了整整三十多年,出门干活,上街赶集,来来回回,周而复始做着人生圆周运动。
   回到家里,已日上三竿,太阳洒下了万道金光,穿过遮遮掩掩的树叶,照进田间院落。王京掀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残壁断痕,别人家都搬迁到塬上去了,剩下自己一家四口,还有一头牛,蜗居在两口破窑洞里,这就是现实情况,谁看了都觉凄凉。小儿子二虎站在院子里,看见爸爸妈妈就大声呐喊:哥,爸和妈回来了。圆溜溜的眼睛瞪着他手里的包,慌忙伸手来拽,汗迹斑斑的脸上,满是纯洁无邪的笑。大儿子大虎站在喂牲口的窑洞门口,两眼红红的,身上的白衫子脏成了土颜色,手里拿一把嫩生生的青草。爸,牛都七、八天不吃草料……话没说完,竟先自落下泪来。王京把儿子揽在怀里,用手在儿子头上婆娑,嘴里喃喃说道:不吃就不吃,哭啥哩。媳妇先自忍俊不禁,泪水就像一场六月的雷雨,倾刻间宣泄下来,好像要冲刷掉这人世间的种种苦难。
   牛卧在圈里,瘦骨嶙峋,耷拉着脑袋,长长的口水拖在地上,见到人时才睁开铜铃似的牛眼,粗重的喘气声就像一架破旧的风车,“刺啦啦”作响,牛圈里青草成垛,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儿子很乖,活是一点都没落下。穷人家孩子知道干活,生活的重担也就早早压到幼小的孩子身上,拉土垫圈,喂牛割草,生火做饭,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样样都会,这也是生活所迫啊。
   这牛八成是救不活,我到兽医家去问一问,顺便给人家开开旧帐。每次出门时,他都给兽医托付,自己出门在外,远离家乡故土,家里的牲口若有个伤风着凉,请你多担待点,我回来开旧帐付钱。这多年来已成为一种惯例,配合默契,同村的兽医从来都是先看病后收账。王京伸手摸了摸牛的耳朵,冰凉冰凉,没一点体温,凭王京多年养牛的经验,牛属于一种反刍动物,积食后很难消化,停止反刍(回草),俗称“牛起胀”,不吃草,多由于吃露水草所致,要插胃管子把石蜡油和食用油混灌进胃里,以利牛的排泄。如果这样不起作用,就说明牛胃里扎了铁钉或其它铁器东西,胃穿孔了,没得治,这牛死亡是迟早的事情,等到牛断气,可就不值啥钱了。现在只有卖到屠宰场,还能弄几个钱。
   日上中天,三伏的日头毒得冒花花,树叶纹丝不动,没有风,王京从兽医家直接去屠宰场。女人在大洗衣盆里到满温水,给大虎、二虎洗澡,换新衣裳,用农村人话说,洗下污垢水能浇二亩韭菜,淘洗完后,大虎、二虎手里吃着大人给他们买的桃子、葡萄等水果。妈妈,学校放暑假已经十来天啦,我和二虎都得下“三好学生”奖状。大虎边吃边给妈妈汇报兄弟俩的学习状况。大虎上初中二年级,二虎上小学六年级,收了暑假都要升级,两个孩子懂事争气,每学期都在全年级排名第一,不是“三好学生”就是“学习标兵”,这使王京两口子唯一的精神寄托,喜中有悲:上学就要钱,这么难场的日子,拿啥供给学生?女人一想到这里就偷偷的流眼泪,她经常把泪往腔子里淌,怕男人看见难堪,增加精神负担。这年月,钱太难挣,艰难困苦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长长的问号像一把带把的刀子,时时在女人心肺上搅。
   当王京见到屠宰场李文明的时候,他正在自家院子里遮阳网下浇花,什么君子兰、牡丹、月季、紫罗兰、倒挂金钟、无花果等应有尽有都。李文明最初是牲口集上的经纪,在袖筒捏两个零花钱,弄着弄着,四面八方的客商都来找他,他觉得当经纪不如贩牛挣得多,就贷款,见便宜牛卖回来,等客商来后以质论价,赚回不少钱。后来农村人过红白喜事流行牛肉上席面,一斤生牛肉卖到十七、八块钱,李文明干脆就杀牛剔骨,剥皮卖肉,赚了大钱,在家里盖起一座二层小洋楼,瓷砖、地砖,吊顶壁灯,装修得富丽堂皇。关于这一茬,还有一段笑话,李文明兄弟两个,他哥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穷日子过下的,弟兄俩为分家产打得头破血流,李文明最终没有赚上便宜,分家以后,大哥走的是种植致富的路子,年年种西瓜种草莓,孩子大,花销多,日子过得每况愈下,捉襟见肘,恰巧在这当口,李文明盖起小洋楼,买回时兴家具。大年三十写对联,他又想起分家的那一档子事,看到大哥过日子的狼狈相,有点幸灾乐祸,就在自家门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你种草莓来种西瓜——穷;我贩牛来坐沙发——富。横批:气死你。这就是李文明,一个精明的庄稼人,兄弟两个隔壁邻家,就这样寒碜大哥,弄的亲兄弟见面仇家怨气行若路人。所以多少年来,对李文明这类人,王京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见面打个招呼,说几句场面上的客套话,不咸不淡。
   王京家牛的事情,李文明早就知道了,巴掌大点村子,谁还不知道谁家的锅眼门朝那里开?更何况自己是个杀牛卖肉的,专干这营生,谁家的牛几个牙他都清楚得很。李文明打心眼里看不起王京,日子过成这个样儿,还不如找根麻绳吊死去,但他嘴里没这样说,事不关己吗。再说,买好牛不如买病牛,买病牛不如买死牛,几千块钱的东西几百元就能买到手,作为卖肉咋样都不少见钱,买一个病牛或一个死牛,能赚两千多块钱,一个健康牛却只赚几百块钱或不见钱,因为买牛都是凭眼睛睹哩,失眼了的时候也有,只有买死牛病牛划算,稳里稳当赚钱。
   咱明人不说暗话,你这牛顶多值五百来块钱,就看你愿不愿意卖。看到王京的牛,李文明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说出来的话却斤斤是铁。
   再添一点吧,四月初八枣林会上人家出三千二百元都没有卖。王京女人可怜巴巴的望着李文明。
   好我的弟妹哩,那时候牛是活的,不能比,不能比。李文明摇头晃脑,脑袋里像钻了一只苍蝇。
   王京看不惯李文明这付德行,你他妈病牛肉卖的好牛肉的钱,日鬼亏人的事都叫你做了,如今还装的人模狗样,跟个贞节烈女似的。再恨也只能在心里骂,今儿个正用人家哩,面上还得低头哈腰赔笑脸:李哥,看兄弟这烂样场,就多添一点吧,您也不缺这几个钱。
   李文明爱听这类话,明明便宜买了别人的东西,人家还得给他求情下话,这就是做人的本事和能耐。
   经过两口子死缠蛮赖,李文明添到九百块钱上,贵贱要转身走人,王京两口这才偃旗息鼓,眼看李文明拿手机打电话叫来三轮车和几个干活的伙计,把奄奄一息的老黄牛抬上车,消失在蜿蜒曲折的坡路上。
   王京张口就骂:我日你先人哩,把你个奸商,光牛皮都卖几百块钱哩。
   王京一家原来住在几间偏厦房里头,隔壁搬迁以后把房一拆,界墙后背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坍塌掉了,房里再没有办法住人,成了危房,乡村干部责令其搬迁,王京觉得没地方可住,就又搬到做灶房的窑洞里,一住就是三年,全村人搬得就剩下他一家。人家电管所统一连电线都拆掉了,晚上只有用蜡烛照明,这和住在深山老林有啥区别?年关待客来亲戚,王京就自卑,年年过年,年年没有啥变化,他感到别人都用一种蔑视的眼光看自己,人活到这份上,要不是有老婆孩子,还不如吃点老鼠药一了百了。
   夜已经很深,王京躺在炕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吹灭蜡烛以后,房子里成了黑洞洞一片。这牛他养了整整十四年,每年下一个犊子,卖一千多块钱,这对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来说,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称盐倒油,零时小花,度日月掀光景够用啦。长年住在这口破窑洞里也不是办法,听乡村干部讲,这两年秋季雨多,上面怕崖体滑坡,要求全部搬迁,限期搬离盖好房的,公家给予一次性救灾补助,给钱的多少,视家庭的困难程度而定,家庭情况好的,给三、五百元,家庭情况过于困难的,三、五千元也给。王京本来打算今年秋季盖房,自己这么困难,国家还能多补助一点。可,唉……,王京的叹气声在夜深人静之后,清晰而悲凉。
   天都塌到头上,你说咱可怎么活哩?女人坐在炕上,生活的重担压迫得女人脆弱的神经特别敏感。
   王京没有做声,像他这样提着裤子摸不着腰过日子的办法,还真难说出个道儿来。这些年流行一句话:心想事成。王东从来都没有这一种感觉,倒霉的事儿倒是没少遇上,走到谁家门前,谁家孩子断气。补轮胎的摊子撑起来好几年了,开始是盘下人家的店,没有打黄油的机器,没有换钢板的机器,就连汽车外胎也没办法补,这两年才省吃俭用,把干活的家当置买齐了,还添了电焊机,充电机。作为一个修理铺,家具全了,啥活都敢接。去年过春节的时候,一个外地人出了一万二千块钱要买他的摊子,王京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卖,在补轮胎的行当摸爬滚打好多年,总想干出个名堂,也就与机会失之交臂。
   娃娃们书念的好,也很懂事,唯有这一点使王京感到欣慰,摊子上活稍微多一些,雇不起伙计,一家人就商量,让女人跟他出门补轮胎去,大虎一边上学一边做饭照顾二虎,捎带喂牛。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大虎平时寡言少语,比同龄人吃的苦多,思维成熟一些。作为农民的孩子,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啥出路,书念的好,父亲没钱供给也是白搭,所以,大虎做梦都想父亲多挣些钱,自己好好考个大学,改一改家里这赤穷的面貌。大虎在学校里不跟同学比吃比穿,光比学习,年年拿全年级第一。
   常言说:人算不如天算。等夏收完毕儿子上了学,两口子把地里活安顿停当,就背上铺盖上略阳补轮胎,准备好好挣钱。可从五月一号开始新的《交通法》正式颁布实施,打击黑车,严查超载,弄的矿上的车在一夜之间好像全都蒸发掉了,生意也就日见清淡,这对王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牛再得病便宜卖掉,真是祸不单行啊。
   在这漫漫长夜里,面对无穷无尽的黑暗,两个可怜人儿在摸索过日子的路道。
   你干脆把那摊子卖掉,回来咱们盖两间房,搬到塬上,再慢慢想办法。女人对王京说。
   晚了,过完春节有人出了一万二千元,我都没卖咱这摊子,谁知道事会从这个眼里出来?过了这个村那还有这个店?唉,人在倒霉时候推磨都走叉路哩。本来咱再把牛卖掉,盖几间房有啥问题?可……,王京的话如雾如烟,丝丝缕缕,渐渐的低下去。
   那你这一次去卖呀。女人用手摇着王京的胳膊。
   你说得倒轻松,卖摊子是卖生意哩,咱们这些家当也就值个六、七千块钱,这一次要卖,连六千块钱都卖不上,咱都没活干,谁眼睛看不见?男人苦笑。
   女人蔫了,一点点希望犹如流星,在瞬间化为灰烬。孩子他爹,你说人家补轮胎都把钱挣了,盖起了二层小洋楼,你补了二十多年轮胎,咱连光景都掀不转?在银川就八年,回来一个光人,见人一问还发脾气,即就把摊子卖掉,也能拿回几千元来。女人是个农村妇女,考虑问题的方式比较直观。

共 660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了早日搬出窑洞,为了挣钱供孩子读书,王京夫妻脸将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丢在家里,出门做补轮胎的生意。可没料到,家里养的牛生病了。那牛可是家里生活的重要来源,这一病,损失可不小。于是两人赶回家中,将病牛以低廉的价钱卖给了靠贩牛、宰牛发家的李文明。王京也曾因补胎生意好而风光过,可由于自己的荒唐和急性子,落到一无所有。最后,夫妻自重决定把摊子卖掉,回来盖几间房搬离险区,慢慢再作打算。“十亩地一头牛,婆娘娃娃热炕头”,这是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王京也许只有走一条路了,但愿儿子们能考上大学,过上另一种生活。小说写的是庄户人家的琐事,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贫穷地区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尽管这条路依旧充满艰辛。小说充满浓烈的乡土气息,语言朴实流畅,描写细腻生动。荐读!问好作者!感谢你对流年的支持!【编辑:燕剪春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527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5-26 15:42:51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了早日搬出窑洞,为了挣钱供孩子读书,王京夫妻脸将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丢在家里,出门做补轮胎的生意。可没料到,家里养的牛生病了。那牛可是家里生活的重要来源,这一病,损失可不小。于是两人赶回家中,将病牛以低廉的价钱卖给了靠贩牛、宰牛发家的李文明。王京也曾因补胎生意好而风光过,可由于自己的荒唐和急性子,落到一无所有。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2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5-26 15:43:22
  最后,夫妻自重决定把摊子卖掉,回来盖几间房搬离险区,慢慢再作打算。“十亩地一头牛,婆娘娃娃热炕头”,这是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王京也许只有走一条路了,但愿儿子们能考上大学,过上另一种生活。小说写的是庄户人家的琐事,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贫穷地区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尽管这条路依旧充满艰辛。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3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5-26 15:43:51
  小说充满浓烈的乡土气息,语言朴实流畅,描写细腻生动。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4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5-26 15:44:57
  问好小白!感谢你对流年的支持!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5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05-27 10:35:5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