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山散文】曹操的风雅

编辑推荐 【江山散文】曹操的风雅


作者:善水游鱼 秀才,179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3发表时间:2012-05-27 11:31:27

说起曹操,没有几人不知晓这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的。然则欲说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恐怕未必都能一句说得清。魏史以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云云,众口异词,薰莸兼杂。不管怎样,我最终还是相信鲁迅的话,“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这是一位才武绝人的英雄。在人们的印象和想象当中,曹操纵横千里,叱咤沙场,彪悍威武,粗犷不羁,令人望而生畏。其实,曹操的另一面很少为人提起,即是,他很爱风雅,亦会风雅,睿智而幽默。有这样三则故事,可为明证。
  
   杨修任曹操的主簿(管理文书办理事务的佐吏),受命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大门快要竣工的时候,曹操亲自去察看,看后吩咐手下人写了个“活”字贴在大门上,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杨修得知赶过来,一看门上的“活”字,额上直冒冷汗,立刻命人把大门拆掉。工匠们不解,边拆边问为什么。杨修说:“你们这还不明白吗?“门”字里加个“活”字,就是“阔”,意思是魏王嫌门修得太大了。”
  
   曹操身居魏王,好吃的美食自是不少。一天,有人给他奉送一大杯乳酪,曹操当众打开盖子品尝了一点点,觉得味道不错,想到身边的侍从也应分享美味,就盖上杯盖,在盖子上题了一个“合”字,然后离身出去了。众人都不理解其中的意思。杨修一见,心知肚明,揭开盖子就先吃了一口,看着大家疑虑的目光,赶忙说:“都来尝尝,都来尝尝。曹公是叫我们每人吃一口,还犹豫什么!”
  
   一天,曹操和杨修从曹娥碑下路过,——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寻父无望,投江自沉,不料五日后抱着父尸浮上水面。此事传至县府知事,度尚为之立碑,令其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看到碑的背面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一时想不起这个典故的含义,就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等我想想。”走了三十里,曹操终于想起来了,便对杨修说:“我已经得到解答了。”于是自己写出答案,同时令杨修另外写出他所理解的意思。杨修写道:“‘黄绢’是有色的丝,合成‘绝’字;‘幼妇’,是少女,合成‘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合成‘好’字;‘齑臼’,是受辛辣之味的,‘受’与‘辛’合成‘辤’(辞)字。这八个字,合成了‘绝妙好辞’之语。”曹操将自己理解的意思,与杨修记下的一对照,完全一样。于是曹操冲杨修感叹道:“我的才智真的不及你,竟然相差三十里啊!”
  
   我从第一个故事,读出了“节俭”,即便是相府,是公帑,也不可奢华伤财;从第二个故事,读出了“仁爱”,关怀部属,甘苦与共,自会凝心聚力;从第三个故事,读出了“谦逊”,明白劳谦虚己,既得自我长进,又得附之者众。撇开曹操其他不说,仅从这个风雅侧面看去,曹操是可爱的,是可敬的。纵观历史,放眼当下,有多少“食肉者”,能似曹操如此的风雅呢?
  
  
  
  
  

共 11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这三个典故,读出曹操的“节俭”“仁爱”与“谦逊”。曹操的风雅,是可爱可敬的风雅。借古讽今。【宁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庞广龙        2012-05-29 09:04:11
   生活就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就是我们灵感的空间,就是我们思索的光点……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3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