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大木柱的绿色征程

精品 【江南散文】大木柱的绿色征程


作者:阿娜尔古丽 进士,9351.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41发表时间:2012-05-31 10:50:26

大木柱的绿色征程
  
   一
  
   公元2003年2月,
   行人的帽耳胡须挂上了寒霜。
   大雪早已覆盖了山林,
   裹住了辽东
   一个叫大木柱的小村庄。
  
   这个村庄的名字,
   能让人产生许多许多联想:
   沈阳皇宫的许多大木柱,
   必是出自这个地方。
  
   至今这里依然树干标直,
   树冠硕大,
   如伞似棚,
   积雪在树冠上安卧,
   阳光下尽现耀眼的光芒。
  
   寒雪封不住村民急切的脚步,
   29户村民的户主
   齐集一堂。
   热烈的气氛
   在屋内尽情地膨胀。
  
   户主们早已急不可耐,
   盼着尽快把自己的心情释放。
   庄里那一百多热切期盼的心,
   伴随决定林木命运时刻的到来,
   一起跳荡。
  
   二
  
   两位先后退休多年的老村长,
   还有本庄最高首脑——
   第十组组长,
   为守着山林怎样富民,
   曾日夜苦思冥想。
  
   此刻,
   三人沉稳地坐在温热的火炕上。
   方方的炕桌,
   摆放着写明责权利的契约,
   还有几经修订的约法25章。
  
   老村长不想再说啥,
   户主们心里都有同一个主张:
   既然想明白了,
   看清楚了,
   按上手印,
   就要像条汉子,
   有天大的事情,
   也要一起来承当。
  
   其实,
   大家心里都清楚:
   只要不砍树,
   严守自家制订的规章,
   分了林子绝无大错,
   不分青山定难久长。
  
   组长也无须再多讲,
   工作早已做到每家的炕头上。
   看住树,
   林下做文章,
   国家的富民政策,
   就是让农民奔小康。
  
   这些话,
   村民翻来覆去思虑了多少回。
   多少个日间的探讨,
   多少个夜里的商量。
   分后的路怎么走,
   各自都有美妙的畅想。
  
   三
   今天,
   来到这里,
   就是要按下红红的手印。
   一个个红手印,
   闪耀的是农民致富的渴望,
   倾诉的是对党的耿耿衷肠。
  
   因为呀,
   分林到户,
   分担的是为国家承担的一份责任,
   分扛的是国家富民的一份重量。
  
   分林到户,
   是为国家生态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向着“青山常在,绿化辽宁”的目标,
   永不歇息地飞翔。
  
   保护树木,
   给国家生态安全,
   献出的也许只是一份绵薄之力,
   可是,
   那份对国家的厚重的情意,
   却像大海的波浪,
   永久地在心中荡漾。
  
   那29个红红的手印,
   就这样
   带上奔向美好前程的期望,
   带着印油的淡淡清香,
   排列在一张普普通通的纸上。
  
   那29个红红的手印,
   恰似列队的兵将,
   擦拳摩掌地等待着,
   奔向护林的战场。
  
   那29个红红的手印,
   更像29朵鲜红的花儿开放。
   美丽着村民的灵魂,
   充实着奔小康的梦想。
  
   四
   分了!
   分得人人
   觉睡得稳,
   饭也吃得香。
  
   真的分了!
   千真万确。
   一个村民小组,
   居然真的把集体林子分了!
  
   29户人家的户主,
   按下的29个鲜红的手印——
   分明是29户村民的话音,
   在铮铮作响:
   不管会有多大的责任,
   定然举29户之全力,
   一起来抬扛。
  
   有这难得的高远境界,
   一个“分”字落地生根。
   也许有人会问:
   谁是幕后推手,
   哪来的那么大的胆量?
  
   许是从小岗村那里得来的灵感,
   把分田地作为分山林的榜样;
   许是对党富民政策的深刻领悟,
   才把自身行为把握得如此妥当;
   许是出于保护青山
   那无可推卸的责任,
   主动把生态卫士的角色承当;
   也许是对盗伐者的无比愤怒,
   面对贪婪之网的挑战,
   勇敢地选择——
   对撞!
  
   看好自家山,
   管好自家林。
   让盗伐者的斧锯派不上用场,
   叫贪婪之徒无处张网。
  
   邪不压正是人间正道,
   盗伐者疯狂也只能徒自疯狂。
   只有咬牙切齿,
   暗自骂娘:
   十组的人太坏,
   把林子分了。
   再要偷伐,
   准得去蹲大墙。
  
   分得山林的村民,
   管护林木,
   与管护自己的庄稼绝无两样,
   经营林下作物,
   精细得如侍弄菜蔬一般强。
  
   林木保护得万无一失,
   村民的日子安稳无恙。
   只是手中没有“尚方宝剑”,
   常有一丝丝不安涌进心房。
  
   五
  
   公元2005年,
   距分林已有两年多的时光。
   上级派人来考察,
   没有一丝丝责难,
   只有大声喝好和不住地赞扬。
  
   大木柱成了
   林改先进典型,
   大木柱的经验
   开始在全省推广。
  
   已记不清有多少批次的新闻记者,
   来这里采访。
   只记得,
   2009年8月,
   著名女作家毕淑敏
   走进这静谧的小山庄。
   一个简易的木质标牌,
   让女作家眼前一亮,
   标牌上分明写着:
   大木柱家庭合作林场。
  
   女作家兴奋地站在标牌旁,
   情人照相,
   因为,合作林场让她看到
   林改真的祭起中国农村富裕的希望。
  
   大木桩人没想到:
   29个红手印的故事,
   已成为林改中的佳话,
   在全国传扬!
  
   大木柱的人已想好,
   集腋成裘,
   用小村庄点点滴滴的佳绩,
   续写新农村的新篇章,
   浇铸共和国的新辉煌!
   一切都在静谧中孕育,在变革中诞生。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四平村第十组所在的大木柱沟的山林,在蔚蓝的天穹下,静静地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路程。
   大木柱沟山林如同一位已到中年的母亲,那么慈祥而宽厚,茂盛而谦和。一棵棵树木在大山的怀抱中聚集成绿州。走在大木柱沟的路上,听着那山林传出的涛声,微风中的每一声树涛都在诉说着一个即将远去的故事:林中的每一棵小树都在沉淀着一种顽强的记忆;林下的每一棵人参都摇曳着大木柱人的期望;林中的每一丝苔藓、每一兜野山菌,都跳跃着大木柱人的万千思绪。
   自己家的林子有了收入?不经意间,这片静静的大山被这个小山村破了例,那神奇的林子成了自己家的,自己家的林子里有了“钱”,这是一种足以让历史记忆的惊喜!像深山沟里流淌的一条无名小河,悄无声息地走过了几个年头,暮然间一抬头,前面居然是烟波浩淼的大海!走对路的欣喜与宽慰,难以用言词加以表述。在这几个年头中,双山子镇大木柱人感悟了生命的力量与智慧的能动,感受到了责任的珍贵和崇高!
   谁曾料到, 2002年四平村的山林会经受灾难,会承受着盗伐者的摧残。林木被一批又一批的不法分子乱砍乱伐,他们把山林中最好的参天大树砍倒,用大车小车一车又一车地运走。作孽啊!四平村村民的心在滴血,那些树可是祖辈上留给子孙们的绿色财富,村民们与这些树有着深厚的感情,树上的野果与树下的野菜和村民们共同度过了多少艰辛与快活交替的岁月,山林是村民生活的依傍与快乐的源泉。砍树,等于断他们的手臂!然后,盗伐者不理会村民的哭泣,他们一如既往地嚣张着。
   更为可气的是村里的一些败类,这个别败类村民也随着盗伐者蝇营狗苟、一同破坏山林,他们的理由是:外地的人能偷树,我们更能偷。这让我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出卖自己的同胞而对侵略者摇头摆尾的畜生。
   于是大约有4—5千立方米的原木被自己村的村民砍了。
   林地简直成了灾难的场所,那些被抛弃在空空林地的枝丫,就像一双双被砍断的手臂,在那里血淋淋地呻吟。眼睁睁看着林子里的树木一天比一天减少,大木柱人鼓起勇气到当地的林业站去如实反映情况。林业站虽然出面管了,却无济于事。不法分子照偷不误。一旦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逮住了,顶多罚几百块钱就算完事。于是,盗伐者更加嚣张,他们说:“四平村的村民就爱告状,但是我们不怕,包括他们的村长在内的所有村里人谁敢出来管管我们,我们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于是,村长一出村,村里村外的人一齐上山,不顾死活地乱砍乱伐。
   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十组村民们看着伐木贼留下的满山白森森的树茬,恨得咬牙切齿。他们几次想到县里、省里去告状,但是那是公家的树林,天高皇帝远的该去找谁告去,告了又会有谁来管?不能再等了,真的就是反映到上面也得耽误时间,一时半刻也不能来解救树木于水火之中,保护树林,只有靠他们自己!大木柱沟在行动了,他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捍卫自己的山林。
   2003年2月份,为了从根本上保护好四平村十组现有的山林,在王树贵等3名老党员的提议下,十组组长韩福民召开全组村民会议,会议沉寂压抑,村民们感受到了将要发生的事情。韩福民严肃着脸,他以低沉的声音宣布着他们三名党员的决定,决定将1936亩集体林分包到户,承包经营管理。会场突然静了下来,这林子是集体的,没有先例,分了之后的后果是什么,这种担忧在会场扩散开来。王树祥站起来,他说了山林被盗的情况,说出了他的担忧,他说,只有把山林分到每一家,我们才敢管,才有理由管。韩福民接着说:“为了保住山林,我们三个党员研究了几天几夜,只有这个办法。我们三个人决定了,不怕坐牢、不怕得罪人、不怕留下罪名,冒再大的风险也要把林子分掉。”听完两位党员的话,会场又热烈起来。韩福民让每家每户来一人投票决定分还是不分,结果,绝大多事村民同意分。就这样,全村村民形成了一致意见,29户代表都在会议记录上按下了红手印。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韩福民非常感动,树林终于有救了。村民张春义拟定了20多条管理办法,其中有几条就是:管理不好山林要罚款,一棵小树不能丢等。还根据林木的砍伐程度划分了:一等林、二等林、三等林。为了督促村民管护好山林,还决定成立一个检查验收小组,一年检查两次。
   一切都按照策划好的步骤进行,该是实行的时候了,他们想,这事情还是得给主管的领导说一下,要争取他们的支持。组长韩福民带着几个村民来到镇政府林业站,找到了站长,把他们分林到户的想法和站长说了。站长的敏感部位不次于地球的两极,他一听就火了,他虎着脸生气地说:“这事可是大事,弄出事来你们自己兜着,和我没有一点关系!”站长的声音压得很低,还不时偏头看门外,就像做贼似的。韩福民拿出分林计划书和林改制度递到站长面前说:“您毕竟是领导,还得多指点指点我们。”站长拿着官腔,很大爷样地说:“赶紧拿走,我不看。我从来就不知道这件事情。”韩福民愣住了,他压根就没有想到站长会用这种态度对待他们,分林到户这可是保护树木的最好办法呀!无奈,韩福民只好带着村民们离开了林业站。后来,这位林业站站长受到了辽宁省林业厅的严厉惩罚。
   站长不同意还是要分,一切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打垮韩福民分林的决心。他带领着十组的全体村民,冒着漫天的风雪,逐个地块地量山划界。那几天的大雪很厚,人落下左脚抬不起右脚,开始近30人的队伍,最后只剩下9人了。最让人挠头的是有一块200多亩的林地,大树被盗伐者砍走了,剩下的都是小树,实在不好分。
   参加现场划界的村民王树江说:“就把这200亩小树地分给一家吧,谁抓到谁家自认倒霉,没办法。”
   这样做,虽然有些不合常理,可大家也都赞成,事情只能这样了。
   划界完成后,按照29户人家、124口人平均分山到户的原则,做了几十个阄。
   谁也没想到,最后抓阄的时候,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原来,那200亩都是小树的林地,偏偏就被王树江抓到了。王树江呵呵地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我会好好照顾小树的。真是现世现报。”大家也都大笑起来。
   分林的现场,气氛十分和谐,村里像办喜事一般,其乐融融。
   一分辛苦,一分收获。经历了长达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将1936亩集体林地以户为单位、按农业人口平均分包到户,并且签订了承包合同。山林分得公平、公正、合理,户户满意,全村皆大欢喜。
   世事就是这样的怪诞,同是一件事,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就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当全村人因分了山林而兴高采烈之时,却有不法之人因断了自家的财路,开始骂娘。
   对盗伐者来说,大木柱人分了山林,等于宣布:盗伐者发财梦的破产。在他们心中,四平村十组的人都是坏人,爱告状,向有关部门施压:禁止他们滥砍盗伐。告状无果,竟敢私自分山林,胆子也够大的了。
   诅咒也罢,疯狂也罢,后悔当初下手不狠也罢,时过境迁,统统无济于事。咒骂只能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无奈而已,毕竟邪不压正。
   山林有主了,大木柱人不怕挨骂。他们理直气壮地让放假在家的孩子当通讯员,只要林地里有风吹草动,孩子们马上跑回村里报信。盗伐者,只好灰溜溜地逃走。
   大木柱人植树决不比种菜逊色,他们使每一张日历都挂着盈盈的笑意;他们使每一棵树都闪着熠熠的风采,有了树,他们吸纳的空气里流荡的都是和谐和甜蜜。就这样,在当时其他村组林业“两乱”的形势下,十组的山林不但保护得非常完好,而且树木的长势十分喜人。
   2005年春,辽宁省林业厅已经有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精神。
   一天,县林业局的黄副局长来找韩福民。韩福民憨厚地冲着黄副局长笑了笑。黄副局长也亲切地冲他笑了笑。
   韩福民想:可能有麻烦了,局长亲自来找上门了。
   黄副局长对韩福民说:老韩,听说你已经带领十组把林子分了?
   韩福民着急地回答:没有,哪里有这回事?
   黄副局长笑着说:韩组长,你不要骗我了,你们的情况我已经一清二楚了。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要亲眼看看你们分后的山林,想总结一下经验。
   韩福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共 1053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报告文学《大木柱的绿色征程》给我们讲述了中国林业史上一件鲜为人知却非常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中国林业发展上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看到这个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想起安徽省的小岗村,如果安徽的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那么这辽宁省的大木柱沟则是中国林业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以悲壮的手印按在“生死状”上,走出了中国农村改革惊天动地的第一步;2003年的春天,大木柱沟人也惊人地把二十九个鲜红的手印按在了那份村民会议的记录上,掀起了中国林业改革的序幕。如果说小岗村是因为自己的生存而签下了土地包产到户的“生死状”,那么,大木柱沟人则完全是为了保护那些森林而签下了那份“生死状”,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就是为了保住那些林子,便英勇无畏地走上了“冒险”的不归路。大木柱沟人是平凡的,他们就是一群大山里的农民,大木柱沟人是伟大的,伟大在他们有着一份无私的悲壮的“大爱”。这让我不得不想到辽宁省全省进行的绿化造林工程,他们改善了沙漠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沿海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整个辽宁省所有城乡的生态环境,这一壮举本身就是一种充满着智慧的“大爱”。走过了提心吊胆岁月的大木柱终于走进了辽宁省这“大爱”的行列中,找到了林业发展的春天。这篇报告文学,以序诗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以大木柱沟人悄悄把山林分到每家每户的故事作为描写的内容,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曲森林大爱之歌。故事感人而启迪人,人物感人而鼓舞人。一篇记载历史的漂亮文章,推荐!【编辑:春雨阳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601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5-31 17:16:26
  报告文学《大木柱的绿色征程》给我们讲述了中国林业史上一件鲜为人知却非常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中国林业发展上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看到这个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想起安徽省的小岗村,如果安徽的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那么这辽宁省的大木柱沟则是中国林业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以悲壮的手印按在“生死状”上,走出了中国农村改革惊天动地的第一步;2003年的春天,大木柱沟人也惊人地把二十九个鲜红的手印按在了那份村民会议的记录上,掀起了中国林业改革的序幕。如果说小岗村是因为自己的生存而签下了土地包产到户的“生死状”,那么,大木柱沟人则完全是为了保护那些森林而签下了那份“生死状”,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只是为了保住那些林子,便英勇无畏地走上了“冒险”的不归路。大木柱沟人是平凡的,他们就是一群大山里的农民,大木柱沟人是伟大的,伟大在他们有着一份无私的悲壮的“大爱”。这让我不得不想到辽宁省全省进行的绿化造林工程,他们改善了沙漠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沿海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整个辽宁省所有城乡的生态环境,这一壮举本身就是一种充满着智慧的“大爱”。走过了提心吊胆岁月的大木柱终于走进了辽宁省这“大爱”的行列中,找到了林业发展的春天。这篇报告文学,以序诗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以大木柱沟人悄悄把山林分到每家每户的故事作为描写的内容,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曲森林大爱之歌。故事感人而启迪人,人物感人而鼓舞人,主题深刻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5-31 17:16:54
  冒险,就是为了那份对森林的爱。
   大木柱沟不该出名,当初,谁也不想走上那冒险之路。报告文学以生动而悲壮的语言讲述了大木柱沟人把本社山林分到每家每户的无奈。2002年,大木柱沟的森林遭受了灾难,外村人肆无忌惮地盗伐森林,“他们把山林中最好的参天大树砍倒,用大车小车一车又一车地运走”。外村人在砍,本村人也加入了,“更为可气的是村里的一些败类,这个别败类村民也随着盗伐者蝇营狗苟、一同破坏山林,他们的理由是:外地的人能偷树,我们更能偷”。有法律可是没有人来执行法律,大木柱沟人想通过法律来保护社里的森林,他们上访告状,可告状的结局是:“林业站虽然出面管了,却无济于事。不法分子照偷不误。一旦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逮住了,顶多罚几百块钱就算完事。于是,盗伐者更加嚣张,他们说:‘四平村的村民就爱告状,但是我们不怕,包括他们的村长在内的所有村里人谁敢出来管管我们,我们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怎么办?“他们几次想到县里、省里去告状,但是那是公家的树林,天高皇帝远的该去找谁告去,告了又会有谁来管?”报告文学清楚地记述了盗伐森林者的猖狂,写出了主管部门的“不给力”,大木柱沟人在焦虑中看到这些森林被继续砍伐。
   怎么办?怎么办?大木柱沟的三个党员站了出来,他们冒着“坐大牢”的危险,组织本社村民开会,按下了那二十九个载入中国林业史的鲜红手印。当初的大木柱沟人,特别是社长和另外两个共产党员,他们清楚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的性质,他们也清楚他们的行为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后果。但是,他们没有怕,他们不是为了霸占林子,只想保住林子。
   报告文学通过写乡林业站站长的态度,含蓄地写出了大木柱沟人当时行为的风险性。“组长韩福民带着几个村民来到镇政府林业站,找到了站长,把他们分林到户的想法和站长说了。站长的敏感部位不次于地球的两极,他一听就火了,他虎着脸生气地说:‘这事可是大事,弄出事来你们自己兜着,和我没有一点关系!’站长的声音压得很低,还不时偏头看门外,就像做贼似的。韩福民拿出分林计划书和林改制度递到站长面前说:‘您毕竟是领导,还得多指点指点我们。’站长拿着官腔,很大爷样地说:‘赶紧拿走,我不看。我从来就不知道这件事情。’”这一段描写写出了林业站站长听了韩福民他们的想法后的震惊和害怕,这也难怪,这种行为可以和私吞国家财产相提并论,坐牢杀头不是不可能,林业站站长的官职不保那是小事。他怎么敢表态?
   读完文章,我既为大木柱沟人对森林的无私的大爱精神和行为感动,同时也为他们的运气叫好。小岗村人是一种运气,他们正赶上了中国要进行农村改革的大气候的到来,不然,这十八个手印者特别是倡导者在那个环境里会是什么下场,我们不敢想象。大木柱沟人是幸运的,他们也赶上了中国林业改革之风悄悄地吹起,不然,韩福民他们会是什么结果?稍微有点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
   大木柱沟人当时保护自己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睁只眼闭只眼,那些森林是国家的,不是他们自己的,用不着冒着家破人亡的风险去做那些事情。但是,爱,一种大爱,一种对森林的大爱让他们“疯狂”起来,他们什么后果都不顾了,“韩福民接着说:‘为了保住山林,我们三个党员研究了几天几夜,只有这个办法。我们三个人决定了,不怕坐牢、不怕得罪人、不怕留下罪名,冒再大的风险也要把林子分掉。’”所以,读完这篇报告文学,我被深深震撼的就是大木柱沟村民这种大爱,这种不带一点私心的对森林的大爱。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爱,大木柱沟的森林才没有受到致命性的破坏,为后来的林业发展保住了根本。
语文教师
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5-31 17:17:23
  遵规,践行那份保护森林的诺言。
   大木柱沟人是感人的,他们的淳朴和善良,让他们一直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着山林,他们付出的一切不是为了将来能卖掉森林发财,他们只是为了保住森林。报告文学生动地描写了大木柱沟村民在分到森林后的做法,把他们对森林的大爱表现得更为深刻感人。
   有一块两百亩的林地,成林已经被砍光了,这个林地该谁得?没有人要抛弃这个荒地,从后来的林业改革后的情况看,确实分到这片林地的农民没有得到好处,是吃亏的,但是从分林到后来,这里的村民没有计较,没有埋怨过。他们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这片荒地的归宿,结果提议者王树江得到了这篇林地,报告文学清楚地再现了他当时的态度:“王树江呵呵地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我会好好照顾小树的。真是现世现报。’”是的,他做到了,他兑现了这个时候他对这篇荒地的诺言。
   在拿到林业局批复的同意砍伐树木的文件以前,大木柱沟人从来就没有打过森林的主意,所以,当他们砍倒第一棵树时流泪了,当他们拿到卖树的第一笔钱时他们流泪了,这是心酸和激动的眼泪。报告文学描写了他们当初的复杂心情:“追忆这些年来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大木柱人不管遇到用钱上多大的难心事,都从没有人打过树林的主意。他们说话算话,坚守着自律的二十五章不肯越雷池半步。大木柱人一直坚护着山林,他们一直认为这林是集体的,是国家的,不能让人破坏。”读着这些文字,我们还能说什么,还需要说什么?我们一直在说我们缺失了信仰,可是在农村改革开放那么多年,城市改革开放也成功后的2003年,这一群大木柱沟还保持着这样纯真的爱!为了这份爱,他们宁愿自己穷,宁愿自己苦!他们后来对树林的砍伐,也严格按林业局的批复文件科学严格地执行,这种对规矩的遵守,就是对树真正的爱。
   正因为他们的这种对森林的虔诚,对森林的大爱,很多森林厚实到了人都没法通过。这么茂盛的森林,就是对大木柱沟人大爱的最好回报。他们的大爱最后转化成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语文教师
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5-31 17:18:55
  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
   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这同样是对森林的一种大爱。林农要脱贫要致富,不能致富,森林就留不住它们的“守护神”,不能致富,就会有人挥斧向森林。所以,林业的发展必须要使林农致富,林农致富了才会更好地保护森林。
   大木柱沟人要致富,只有靠山吃山,但是怎么吃山?山上只有山林,吃山却不能吃山林。大木柱沟的林农不是那些森林的强盗,强盗只有“狠”没有爱,林农是满怀深爱的,就如前面说到的,为了保护森林,大木柱沟人可以不顾自己安危;为了保护森林,可以自己受穷受罪。今天的大木柱沟人,他们成了这些森林的主人,他们可以砍伐森林卖钱了,但是他们没有把森林当做奴隶。他们需要森林帮助脱贫致富,但是,他们更懂得没有森林便没有他们的一切,因为这里是大山。报告文学用一个段落专门揭示了大木柱沟人对森林的认识,“大木柱的人明白了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什么叫良性循环”,这种思想是林业发展的保障,正因为有了这些思想认识,大木柱沟在依靠森林脱贫致富中处处充满着对森林的爱。
   (1)砍树卖钱,要依法要按照科学规律而行。大木柱沟的森林很厚实,里面连人都走不过了。这从科学的角度告诉我们,这些森林可以进行科学的砍伐了,怎么砍才科学?听林业专家的。只有这样才能用森林卖钱而又不破坏森林,他们不能用那些盗伐林木者的方法砍。“组长韩福民觉得这事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他找到县林业部门,见到孟局长以后,把大木桩的情况实打实地汇报了一番。”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几个信息:大木柱沟人没有砍过树林卖,他们还没有从森林身上得到直接的实惠;大木柱沟的森林可以砍伐一部分了,这可以给大木柱沟人带来一些收益了;韩福民他们依法依科学行事,他们要得到林业部门的批准才会砍树,否则他们不会动一根山林;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大木柱沟人对森林的真正的爱。“走完了这些必备的法律程序”,大木柱沟人的做法,告诉了我们依靠森林的人必须爱森林,爱护森林不是能砍,而是要依法依科学的标准来砍,只有这样才能利用森林而又能更好地发展森林。
   (2)给予村民及时的帮助和科学的指导,是对森林的保护,对森林的爱。
   报告文学讲到了林业局对大木柱沟人的支持和帮助,文章没有去描写具体的细节,但就是文章中现有的描写,县林业局的做法已经足够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学习了。报告文学讲述了一个故事,2005年春的一天,县林业局黄副局长来到了大木柱沟,他给大木柱沟及时送来了政策的春风,让大木柱沟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但是,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报告文学写他说的一句话:“韩组长,你不要骗我了,你们的情况我已经一清二楚了。”是的,从大木柱沟人按下手印到黄副局长来,已经整整两年了,加上那么多仇视着的举报,县林业局不可能不知道大木柱沟人的做法,而且不是黄副局长来时才知道。既然早就知道,为什么他们没有出面制止?报告文学没有写。但是,读者朋友从作者这含蓄的笔法里是可以看出很多感人的东西的。这说明林业局的人也是爱森林的,他们也知道森林保护的艰难,他们也知道大木柱沟人的做法是保护森林的最好做法,所以在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下他们睁一眼闭一眼了。感谢他们的这种态度吧,这种态度给了大木柱沟人机会和无形的支持,他们的这种态度让大木柱沟的森林及时得到了保护。
   韩福民拿着他们的计划表找到林业局,一次是砍伐申请,一次是发展林下经济的申请,林业局都非常重视,及时开会研究给予了及时的答复。他们的答复就是一种指导,避免了大木柱沟人的茫然。这也是林业局对森林的一种爱。更为可喜的是,对大木柱沟人怎样组织森林的养护和砍伐,林业部门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及时派专家给予指导。“2006年6月,林业部门的卢丙雨来到大木桩,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十组农民自愿组建了大木柱家庭合作林场。”
   从报告文学以上这些文字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林业部门对大木柱沟的林业发展过程都给予了及时有效的帮助。这些帮助和指导起到了很好地保护森林的作用,实际上也是一种森林大爱的表现。
语文教师
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05-31 17:19:16
  (3)砍种不脱节,及时发展林下经济,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不被砍伐。
   大木柱沟人成立家庭林场,他们同时也建立起了有效的林场制度——《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依照制度管理森林,在制度范围内决定森林的种植和砍伐,当然,砍伐肯定得有林业局的砍伐指标。“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县林业局分两期批给了合作林场600立方米抚育采伐指标。”这些都说明,大木柱沟人的森林砍伐都是在专业指导和制度约束之下进行的。这种依照法律行事,依照科学行事的做法,对森林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最为感人的是,大木柱沟人没有趁此机会浑水摸鱼,没有多砍森林;而且,他们砍了森林,不是砍了就了了,而是砍后及时对空出的林地进行了补种。“2006年以来,村里虽然缺少资金,但是在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大木柱仍然完成了人造落叶松500多亩,把村里所有的空闲林地都补植上了树。”“2009年春天已经完成1492亩红松果林和1000株寒富士苹果的种植。”报告文学里的这些文字有力地说明了大木柱沟人种植林木的情况,介绍了他们发展经济的方式。看到这些文字我总抑制不住感动,为林农的富裕感动,为森林找到了有效的保护方式而感动。
   真正保护森林,就是最大限度地少砍林,不砍林林农怎么致富?那就发展林下经济。大木柱沟人发明了在林下种植和养殖的致富之路,这条路既让林农钱包鼓了,又让森林资源丰富了,对森林的砍伐减少了。发展林下经济是对森林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文章没有凭空发议论,而是引述具体的统计数据,讲述了大木柱沟人种植林木的情况,发展林下经济的项目和效果。这些内容的出现,不仅写出了大木柱沟人的勤劳智慧,对森林的爱,同时也给其他森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经验资料。“计划在7年中,共栽植林冠下红松果材兼用材林1492亩、山核桃208亩、林下参87亩,细辛87亩、寒富士苹果1000株、香菇25万袋。这些项目韩福民全部落实到了户头地块。”大木柱沟的林业发展了,管护困难了,大木柱沟人都回家来了,一方面在家发展经济,一方面参与森林的养护。
   (4)大木柱沟人对森林最大的爱护还在他们带来的林业影响。前面已经说到了,他们“斗胆包天”分森林的作用,让中国的林业制度进行了改革,这一改革让中国的森林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这是大木柱沟人对中国林业做的第一次伟大贡献。大木柱沟人的林下经济模式和思路,影响了整个中国林业的发展模式,让林农在树林以外获得了成为富翁的机会。报告文学以桓仁县为例,非常有力地说明了大木柱沟对中国林业发展的巨大影响,给中国林业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报告文学以具体的统计数据说明了老黑山村、摇钱树村森林经济的发展情况,以整个桓仁县农民人均收入的对比和全县林下经济的发展规模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大木柱沟的林下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
   林下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使森林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森林的砍伐,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森林。这是大木柱沟人对森林的又一大贡献。
   文章结束,我们只想庄重地对大木柱沟人说一声:中国幸运,有了你们的森林大爱。我想对作者说一声:辛苦了,你把林业最为宝贵的东西给保存下来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今天辽宁省的造林绿化系列工程,给大木柱沟林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给大木柱沟人保护森林从政府和法律角度增添了更为有力的力量。
   大木柱沟人的鼓舞,辽宁省的林业大工程带来的机遇,作者这类表现林业感人故事的文章,这些与林业有关的因素构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中国涌现出了无数的像大木柱沟人一样用“大爱”之心呵护森林和林木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辽宁省的森林系列工程,会和大木柱沟的二十九个鲜红的指印一样,为中国和世界的林业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和非常有价值的启迪。
语文教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