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乡春行

精品 家乡春行


作者:韦志远 举人,5571.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77发表时间:2012-06-14 11:11:52

春回乐民春又到,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的到来即催我对我的故乡——广西浦北乐民的无限的思念。2010年2月12日中午,我外甥开他家里的车到浦北县城接我回家,于是,我怀着我的文学作品被容县县委宣传部、容县文联、广西南山瓷器有限公司、容县诗词学会主办的“庆共和国60周年,贺‘南瓷’科学发展”全国征文大赛评为一等奖的特别喜悦的心情而回到了乐民故乡。
   满路春风满路歌,满心欢喜歌满河。当我外甥的广州本田小车沿着钦玉二级公路乐民路段行驶到叉入金康、白石村委的民路的时候,于是,我突然想起了我父亲过去曾经在乐民公路班任班长而日夜守护这段路的这份特殊的感情。同时,这段路过去曾经是通往寨圩的公路,现在二级公路开通了,所以这段路也就自然成为深山野岭里的民路了。八、九十年代,我在乐民镇政府工作了十多年,于是,我清楚地记得这段路在通往金康经过六岳村的时候,有一个很陡的差不多有一公里长的山坳泥路段,这个山坳就像那首《黄土高坡》的唱词一样,所以,要是这个高山岭坳能够彻底地推平些,那金康村的交通就好多了。同时,这里山清水秀,如诗似画,如果能够和浦北寨圩糖厂签订合同种几年甘蔗并且通过多种渠道筹资把这段路早日实现硬底化,把原来的大寨田开发成茶山,创办茶厂,在金康大坪一带严格进行封山育林,在龙女大塘搞立体科学种养,在龙女村的山旮旯里建设生态旅游游泳饮食文化村,那该有多好。
   春寒料俏,春意盎然。当小车行至社头村委大步岭下的时候,我突然看到大步岭现在已经是光秃秃的一片,和以前的森林茂密、鸟语花香、飞瀑流泉、松涛阵阵的美丽景色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现在从蒙竹的菩娇山一直到邦坎岭也是光秃秃的岭头。记得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在乐民镇任团委书记,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植树节我都组织全乡(镇)的青少年到菩娇岭和邦坎岭一带进行植树造林,并且在平佳水泥厂的旁边树一个“共青团林”的碑廊,现在仍然存在。连续八年共种下美国湿地松等树种1800多亩,因此,我还被评为全地区的植树造林先进个人,镇团委还被评为全区植树造林先进集体,本人撰写的长篇通讯《青春洒汗千山绿;弱冠兴林万水清》等分别获全市优秀文章奖和全区青年“绿屏杯”征文三等奖并且在《广西共青团》上发表。真可惜,现在已经是人走林毁,现在连找一棵新种的湿地松也找不到,各个山头都是光秃秃的一片。要知道,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水土,清洁空气,丰富氧巴、固定风沙和减少旱涝灾害的作用,特别是在乐民镇,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有三个水泥厂,因此,在乐民镇,对于保护森林,防尘吸尘和环境保护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森林没有了,那我们的生存环境一定会受到极大的破坏。说到森林能够很好地保护水源,以前的金康大坪的四面八方都茂密的森林,所以水源很大,龙女大塘的珍珠泉在八九十年代能够推水车转碾米,而且还用不到一半水,但是现在水源已经小得多的了。这都是由于大量的森林被破坏而产生的结果。
   车转画屏人在画中,转眼间小车已经行至平佳六黎新村,看看这里一栋栋别墅高档楼房和一辆辆小车摆放在楼房前,于是,我心里产生了十分的羡慕,现在确实已经是农村城市化了,像六黎村的住房和交通条件已经比县城和城市还先进的了。于是,我突然想起地看了一下那进村前的皇猴山,从车上看皇猴山确实是栩栩如生。山上猴子的尾巴、身子、头部、颈部、眉毛、嘴巴、眼睛、耳朵等等都一应俱全。在皇猴山的面前还摆放着一盘硕大的仙桃果供皇猴日夜品尝。这里是浦北县八景“那进洞天”的主景区之一,这里由十八座石山组成的石山群而好像一条腾卧在蒙竹、平佳垌上的威猛腾飞的黛绿石龙。同时,皇猴山还是广州军区设立的军事测量标志的所在地。在皇猴山的后面是那进村,那进村虽然村不大,但是却是著名的古村。在该村的司赞第(现在仍然挂着这个牌匾)里还有一段动人的抗日故事。那是在1938~1939年,当时任第十九路军的爱国将领蔡挺锴将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对闸北的疯狂进攻,并且给与日寇以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当时国内外复杂的形势特别是受“攘外必须安内”的错误思潮的影响,于是,十九路军孤军作战而被迫退却并且几经艰难转战,经过武汉大战之后于1939年底到达广西,同时,在广西邕宁与日寇展开著名的昆仑关大战,于是,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中留下了首首动人的赞歌。1940年初,刚刚接任第26集团军总司令的蔡挺锴将军从钦州灵山到达乐民平佳,并且坚持抗击日寇对北部湾的疯狂进攻。同时,他还在那进村的司赞第府建立第26集团军司令部,在灵山六峰山穿镜岩设立前线指挥部,在乐民的笔架山红光岩建立弹药库。根据该村的村民回忆,蔡挺锴将军经常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并且经常出入于那进村司令部,有时候蔡挺锴将军晚上从灵山回来,他的专马到村头便立即昂首嘶鸣,于是,他的部下就知道是蔡将军回来的了。在平佳那进村,蔡将军在这里住了一年零四个月,蔡将军的部队军纪严明,他们都爱护民众,蔡将军还在那里亲自动手开凿了一口水井,(现在水井仍然保护完好,水井仍然是水质清冽甘甜可以饮用),因此,该村的村民把这口井命名为“将军井”。同时,蔡将军还在那进村的镇龙寺设立抗日电台,并且在那里写下了“一双狮醒皇猴关,抗日军营设此间。茅屋运筹抗倭寇,英名永驻北部湾。”的著名诗篇和“威武南疆”等四个大字。解放后,蔡挺锴将军曾经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兼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
   那进村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因此,该村还出了一个进士,至今在这里该村的一门户上还挂着进士门匾。在村前的双狮竟舞闹新春的两座石山也非常的生动,那栩栩如生的两头舞动的狮子的神态确实令人拍案叫绝。在村西还有建于元末明初的古镇龙寺。还有犀牛望月、碧莲双尖缠梦月等景点,可惜现在已经开山炸石并且已经差不多夷为平地的了,就连皇猴山也未能够幸免被炸。同时,在这些景点的地下还有许多的千姿百态的溶洞,这些溶洞既可以作为屯兵、指挥、防空、设置军事仓库以及建立野战医院和救护所等,又可以作为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其中的合浦八景之一的乐民笔架山红光岩猪子洞下面有一深潭,一溶洞可以召开千人大会,猪子洞深达七八公里,地下暗河从横县的百合西江涌流而出。莫村玉玺石山莹石洞深达三公里,并且出土亚洲剑齿象大熊猫化石。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五军还在那进村皇猴山设立军事要地标志;1952年,广州军区曾经在皇猴山设立军事测量标志。可惜现在三分之二的石山已经化为平地,皇猴山的军事标志也受到威胁。所以,作为军事标和环境保护的主要景点,为什么现在还不加以保护的呢?应该像凤池山一样列入镇、县人大的议案和决议并且加以重点保护才对。要知道,石山和山上的树木同样可以涵养和储藏水源,以前,仅仅南塘山的泉水除了能够灌溉四五百亩良田之外,还可以推水车转,但是,现在的大部分石山已经被打平了,由于没有石山作为水源的涵养的根本依靠,再加上现在大量抽取地下水源,所以,现在的涌出地面的泉水已经小得相当多的了,如果长期下去,即有断流的可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说到水源问题,乐民镇确实是个旱局。到现在,石魁江的江水还没有真正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乐民的生活用水的渠道之一,于是,现在石魁江的江水从莫村、雷村的江流进灵山石塘镇廖村而白白地浪费掉。同时,现在尽管乐民的地下水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乐民笔架山等石山已经夷为平地,地面失去了涵养水源的根本,再加上地下水过度开采,因此,现在的乐民镇的地下泉水已经比以前明显地减少了。要知道,作为城镇建设,必须把水源放在第一位,所以,乐民镇应该把龙女大塘、金康水库、庄岭天堂山塘等作为远景的水源规划,把和灵山石塘镇共同开发米村水库的项目作为生活用水纳入近期计划,这是根本解决乐民居民用水和灌溉的好办法。现在,乐民镇虽然建了水塔,有了自来水,但是,这些自来水含有大量的石灰岩物质,吃这些自来水是严重出现各种结石病的致命原因,所以,现在乐民镇的居民都不敢吃这些自来水,都不得不到几公里远的地方取井水饮用,现在该镇的居民的吃水仍然是十分困难的问题。
   从老家的楼顶可以清楚地看到乐民镇两座著名的石山——笔架山和凤池山。而在这两座石山中,还有着许多的美丽而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头顶凹着一块象半圆形的光秃秃的平滑的疤痕,面部有几颗凸出的酒糟红玉痣的白额钓睛老虎经常横行霸道于了乐民圩镇伤害老百姓,遇到老人和伤弱者更加的气势嚣张,凶残恶煞。因此,老百姓对之狠之入骨。但是却是感怒而不感言,默默地忍受着这只恶虎的暴孽横行,因此,这只恶虎也不知道干了多少的坏事和吃了多少的人财物。终于有一天,消息传到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闻迅之后深感不安,于是,他马上召见天上群臣和天兵天将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并且最后把任务交给笔架壮元和凤池玉女。笔架壮元和凤池玉女接旨后立即亲自率领十万天兵下凡到人间降服这只恶虎。于是,笔架壮元迅速地准备好神笔,凤池玉女也巧妙地准备好神砚便马上率领十万天兵天将下凡执行任务去了。经过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万里的路程;踏出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天门;跨过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天河,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于是,笔架壮元腾云驾雾,收缰立马,定神一看,只见一只白额钓睛恶虎正在伤害老百姓,于是,笔架壮元和凤池玉女见状立即指挥十万天兵擒住这只恶虎,但怎么也不知道,这只恶虎由于已经长年累月为害人间,自然也已经本领高强,功力深厚,并且已经完全脱变成为妖精,于是,十万天兵天将尽管已经使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仍然没有斗得过这只已经修炼成精的白额钓睛恶虎。电闪雷鸣,飞沙走石。正当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旗鼓相当和势均力敌的时候,双方都使尽了全部浑身的解数,直到打到天昏地暗,红尘滚滚和烈焰烧天,白恶额钓睛恶虎仍然是张牙舞爪,气势汹汹,于是,恶虎凭着一身的死力而张开倾盘血口而到处乱咬,确实是凶残恶煞。因此,十万天兵天将也有些招架不住的了,情况非常的危急。正在这个时候,笔架壮元和凤池玉女便立即命令天兵天将快速撤出战场,并且马上跨步骑上天马,飞也快地回到天宫禀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看到自己的女婿和女儿临受危险也十分的担心、痛苦和举棋不定,但是在考虑再三之后,便召开群臣谋将献策之后最后仍然是下定决心忍痛而捻断数根须而作出最后的决定,由笔架壮元和凤池玉女钻进地核并且化成两团熊熊的烈火夹随着烫涌的高温的熔岩浆从地壳中轰然喷出映红一片天而镇住恶虎。因此,笔架壮元和凤池玉女接受任务之后挥泪告别父皇,然后便依照着玉皇大帝的吩咐去办。在风雨雷电中,只见笔架壮元用神笔一插,凤池玉女用神砚一磨,于是,两员天将便倏地钻进地心,并且猛地出尽全力狠狠地一压,于是,乐民镇四面八方几十公里的地方电闪雷鸣,浓烟滚滚,烈焰烧天,熔岩滚滚,两股巨大的火柱从地壳中喷出来足有八九千米高,但见烧天的烈焰和滚烫的熔岩重重地压住这只恶虎,并且那烈火突然倏地射盲了恶虎的眼睛,于是,这一招果然十分的灵验,因此,恶虎终于被降服的了,变成了一只有眼无珠、首尾被夹的卧虎。然而,这只恶虎仍然不为此而罢休,它还仗着昔日的淫威和那身死力还不时而从血口里喷出火焰而引发火灾。于是,后来玉皇大帝又命令十万天兵天将变成四条青龙紧紧地缠住着只恶虎,因此,这只恶虎再也无法动弹而为害人间的了。但是,为了除暴安良,造福人间,笔架壮元和凤池玉女以及十万天兵天将却再也不能够飞回天宫的了,于是,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千百万年的时间,笔架壮元和凤池玉女便化作了现在坐镇在乐民镇附近的笔架山和凤池山,状元神笔和凤池神砚也在熊熊的烈火中化作一缕青烟之后便变成签筒山、鸡罩山和火灶山。为了纪念笔架壮元和凤池玉女以及十万天兵天将的舍己救人和除暴安良、造福人间的大恩大德并且防止白额钓睛恶虎的变卦,自从那个时候开始到现在,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年代,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夜,乐民镇的群众都自发组织起来并且用蕉叶、龙香、蜡烛、绳索等扎成几条几百米长的上千和几百人共舞的青龙巡游乐民街道,这一古老的民间习俗还传到了香港的九龙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在乐民镇还广泛地流传着这样的“笔架山峰秀,凤池水秋清。青龙伏卧虎,乐民得安宁”歌谣。
   山清水秀不一般,八桂闻名工业村。当小车行至平佳村委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我曾经在这里和该村村干部们一起工作过十多年的时间,并且和他们一起共同创建全区科普文明标兵村和工业文明村。因此,我对这个村的一山一水一村一户一树一木等都是比较有感情的。同时,我对这里的环境也是比较熟悉而且是一清二楚,由于该村的特别的地理环境和人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所以这里首先从原始的粗放型加工业开始,逐步发展到现代化的大型企业生产,并且很快成为全区的工业文明村,工业在该村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农业的比重只是工业的一小部分。如今,该村到处是工厂林立,四面八方都是机声隆隆和热闹欢歌,他们正在改革的春风中演奏着一首动人的工业文明的时代交响乐曲。因此,该村也自然成为了自治区的各个方面的典型,刘奇葆、李英敏、常志海、陈辉光、刘明祖、陶爱英、潘鸿权、丁廷模、吴恒等领导都到过该村指导工作并且给予较高的评价。在该村委会办公楼的后面,是乐民镇著名的风景山南塘山,也是浦北八景——那进洞天的龙头景点之一。去年,我曾经写一篇散文《南塘山传奇》而在《中国作家网》和《甘肃作家港》、《中国天水作家网》等网站上发表,因此,南塘山也就更加远近闻名的了。可惜,一直到现在,南塘山都没有很好地开发成为旅游景点。要知道,南塘山一峰独秀,四面八方都有着不同的景色,而且每次看南塘山都有不同的感觉和收获,同时,这里的南山游泳池在夏天的时候是游泳的天堂和理想的场所。特别是这里的南塘山泉一年四季泉涌不断,在足够全村人的生活用水的同时还可以灌溉几百亩的农田。在南塘山的山下四周,是一簇簇高大而苍古神奇的黑叶、大造等品种的荔枝树,荔枝树虬枝蔽日,枝繁叶茂,年年挂果,一栋栋新楼掩映在绿树丛中,确实有着半村绿树半村楼,青山绿水农家笑,绿荫红楼广厦藏的诗情画意的美丽景色而令人心驰神往。特别是在荔枝花开的时节,蜜蜂采花使者在这里繁忙地轻唱酿蜜的甜歌,而在荔枝成熟的时候,这里的绿映红,红映绿,万紫千红丰果农的美丽景色却是让人大开眼界。于是,这里更加令人心旷神怡和赏心悦目。

共 962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作者满怀期待回到家乡,内心是激动的。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寄托着作者悠悠的情思。家乡的变化,也正如这春天般生机盎然。记忆重温,家乡之行,来去之间,温暖缠绵。文章重在细节,糅合作者的真实感受,点滴之中,熨贴心灵。【编辑:秋风向晚】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者20614005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风向晚        2012-06-14 11:13:54
  感同身受。故乡,是唯一的亲近。问候:))
从原来的《红袖添香》搬运过来作为收存。
2 楼        文友:庞广龙        2012-06-17 09:59:15
  时过境迁哪……人心感叹呀……
流浪汉。五十年代末出生,壮族,插青,公务员。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有千多件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有30多件作品获奖;出版个人专集2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