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争鸣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争鸣】随笔(散文)

精品 【争鸣】随笔(散文)


作者:蝶梦云裳 举人,440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28发表时间:2012-06-18 14:48:49
摘要:我今读得一书稿。书稿取名《蟀蜗记》,虽尚未载入书卷,却已动我心神,怡神间随笔一记,以慰我之心动。

【争鸣】随笔(散文) 我今读得一书稿。书稿取名《蟀蜗记》,虽尚未载入书卷,却已动我心神,怡神间随笔一记,以慰我之心动。
   《蟀锅记》书中共有五锅,一曰大螃蟹,二曰大泥鳅,三曰大海鳗,四曰大海螺,五曰大蝈蝈。
   世人如若有缘,或许某天读得此书,谨记一定要读懂大蝈蝈,大凡没能读懂书中大蝈蝈的人,等于没读《蟀锅记》,我所推荐的《蟀锅记》实质上就是大蝈蝈的故事。
   因为大蝈蝈是书中的凡人,大螃蟹是书中的美女们用泥土精心烤制出来的一个人;大泥鳅是《蟀锅记》中应复杂的地理,圆滑的世故来七喜的一个人;大海鳗就喜欢拉长《蟀锅记》中的海岸线,让你到了海彼岸都难见其首尾的一个人;大海螺则喜欢用竹筒把些芝麻和豆子装进倒出,再装再倒为可乐的一个人;只有大蝈蝈是背着琴弦伴书中美女行走天涯的实在人。
   《蟀锅记》给我们一个尘世缩影图,综述的主要旨意,就是要像大蝈蝈一样的生活。尽管行走天涯的路坎坷不平,但乐呵呵是必须的,就是在最不巴适的日子也要弹着琴弦以苦作乐。记住该记的,忘记该忘的,他让我们学会怎样去懂得,放弃曾经的攥紧就要像重新添置一个新家样,下决心放弃旧的不如意,省得日子一长,竟沤成了一桩肥沃的心事,抛也抛不干脆利落,要总念起旧物,三天两头去凭吊。大蝈蝈的故事告诉我们,置一件物,置一个人跟置一头家,同样都是积攒出来的功德。
   书中还有许多细节,也在告诉我们不要钻进牛角尖,眼界的趋势要如电信宽带一般流畅,胸襟要与百度海纳百川一样宽广,一切旁无侧出,探索行走的过程,只要乐呵就行。
  
   说到这里,我还得再简要地说说书中大蝈蝈的来历。
   大蝈蝈原是天庭水云层的执印统帅,只因一时被虚幻情镜里的“通灵宝玉”迷了片刻心窍,从情镜中偷窥了“宝玉”两三眼,竟然被玉帝口持莫须有的“风月宝玉”事件,打下凡尘。
   在大蝈蝈去往天涯的路上,看见一块女娲补天时遗落的彩石,上前捡了放手心旋了两转,便对《蟀锅记》中的大螃蟹说,我只是想这样旋它两转。可见大蝈蝈那“风月宝玉”之情事,本就是子虚乌有的幻象。
   然而大蝈蝈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一是附身了蝈蝈之躯,小得无人可见,二是没有了人欲,人欲的过道被天庭玉帝贴上了封条。
   大螃蟹是属散仙,人欲早炼清静了;大泥鳅跟太白金星学了点皮毛,多少沾点仙气,所以也不需要人欲;大海鳗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欲,大海螺呢常常只臆想人欲,大概也仅限于臆想;而大蝈蝈呢,虽为蝈蝈之躯,和《蟀锅记》中饮食男女并无二致,就只身上的人欲打下凡尘时被玉帝封印,总之就是因为“通灵宝玉”之事背上一个了“情”字戒律,让读过《蟀锅记》的人看他,着实有些可怜。
   大蝈蝈在行走天涯的初时,本有一人间女子伴随左右,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女子被观世音菩萨劝回,美其名曰,尘间女子与大蝈蝈殊途,不能同归。大蝈蝈只好单行,天涯之旅,只影何处,唯随冽冽雄风,四方云动。
  
   话又回过头来说,尽管大蝈蝈行走得孤单寂寞,路途险峻,但大蝈蝈没有丝毫的怨恨。要知道大蝈蝈曾经是水云层的执印统帅,“嘛咪嘛咪哼”心经当年已经参透,尽管片刻的麻痹,让幻镜中的“通灵宝玉”趁了心虚,且因这“风月宝玉”之情事,毁了辉煌的前程。
   可大蝈蝈毕竟是懂得心经的,大蝈蝈必须服从尘世造就的新环境,就像《蟀锅记》里的饮食男女一般,在无法改变环境时,只能服从环境。
   《蟀锅记》中大蝈蝈无恨意,他有一颗由心经灌溉过的上善之心,所以我认为,当我们用大蝈蝈的眼光看这个世界时,一切都会很美丽。
   况且《蟀锅记》里的大蝈蝈,最为崇尚幽默,大蝈蝈认为,只要幽默了,就没有走不通的路,就如古人云:“车到山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换成现代人的口语,也就是说天无绝人之路。
   至此,我一直认为,《蟀锅记》本身就是以大蝈蝈之人物形象,丰盈并始终贯穿全篇的故事,我因为喜欢上这一书稿,愿意为心动的感觉,落笔一记,好了,就这么随记一记吧。
  

共 16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杨钟雄稿签:《蟀锅记》仅为书稿,但“已动我心神”,可见定有特别之处。文章从书稿的题旨、构思、细节的把握,以及对“五锅”,特别是大蝈蝈的塑造各方面阐述了作者自己的感悟与认知——那就是无论生活多么坎坷,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顺其自然,哪怕以苦作乐,要“舍得”,要放得下,要与大蝈蝈一样,就算困苦重重,就算是被冤枉至此,它都始终“没有丝毫怨恨”,而是选择了“服从环境”,并以一颗上善之心,自得其乐。 文章虽短小却清澈,语言流畅,立意明确,不仅仅是在介绍一本书,更是在分享这本书里最值得传递,最为宝贵的精神。相信若能学习这样的心境,很多挫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许多时候,阻碍我们脚步的,往往只是我们自己。值得品读的随笔,荐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钟雄        2012-06-18 14:49:18
  《蟀锅记》仅为书稿,但“已动我心神”,可见定有特别之处。文章从书稿的题旨、构思、细节的把握,以及对“五锅”,特别是大蝈蝈的塑造各方面阐述了作者自己的感悟与认知——那就是无论生活多么坎坷,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顺其自然,哪怕以苦作乐,要“舍得”,要放得下,要与大蝈蝈一样,就算困苦重重,就算是被冤枉至此,它都始终“没有丝毫怨恨”,而是选择了“服从环境”,并以一颗上善之心,自得其乐。
青春受谢,白日炽只。
回复1 楼        文友:蝶梦云裳        2012-06-21 13:19:40
  钟雄辛苦……
2 楼        文友:杨钟雄        2012-06-18 14:49:26
  文章虽短小却清澈,语言流畅,立意明确,不仅仅是在介绍一本书,更是在分享这本书里最值得传递,最为宝贵的精神。相信若能学习这样的心境,很多挫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许多时候,阻碍我们脚步的,往往只是我们自己。值得品读的随笔,荐精。
青春受谢,白日炽只。
回复2 楼        文友:蝶梦云裳        2012-06-21 13:20:59
  谢哈,再说声端午佳节快乐!
3 楼        文友:箬茗        2012-06-18 16:34:07
  突然想起《缘缘堂随笔》。暮暮姐姐的文字总有一份不染尘埃的洁净,如同“禅”,让人欣喜,让人钦佩,更能让人豁然开朗,看淡一些世俗之事。
墨染一瓣心香,笔抒一种情怀
回复3 楼        文友:蝶梦云裳        2012-06-21 13:22:03
  小茗美誉。谢哈!
4 楼        文友:铁禾        2012-10-24 23:52:28
  一篇富有感性的文字,细细读完,有所获得,不枉一读。顶了。
铁禾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