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赏景的学问

  赏景的学问


作者:天天天蓝 探花,14365.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65发表时间:2012-06-22 23:22:17
摘要:学会欣赏,是通往快乐的捷径。

赏景,顾名思义,就是欣赏景物。只要有眼睛的生命都可以欣赏,有什么难的?但同样的景物,不同的人却会有不同的收获,比如有的人只看到荒凉,有的人却看到静美;有的人只看到艰险,有的人却看到了高峻。所以,摄影家、画家、文学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的,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才能,更主要的是他们没有欣赏景物的独特眼光与心胸。
   一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铺垫出了几多愁绪!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又道出了离别的凄凉;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却活画出青春年少的天真烂漫。所以艺术创作讲究“人人心中有,人人手下无”,正说明赏景角度不同,艺术层次各异的道理。
   赏景的学问,首先是取舍的学问。不管是花似锦的上林苑,还是人如潮的沙场秋点兵,都不能不分轻重的一概拿来,正如高水准的国画,总要留下大片空白,只用写意的笔法点缀几个景致,或瓜果,或昆虫,或飞鸟,或蝴蝶。如此,方有大片想像空间给观众。
   赏景的学问,也是凝练的学问。同样的山林,可以是“蝉噪林逾静”的深幽,也可以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美,只抓住一个意向,具体而集中的展开就好,否则必然冲淡主题。
   赏景的学问,还因其是心灵的折射。不同的心灵世界,看到同样风景的感受也必不相同--面对飘落的秋叶,多愁善感的人会大发悲秋之情,而爱憎分明的人却可以联想到面对弱点与不足的不轻易妥协。民间有“心中有佛,见物成佛”,正是此理。
   赏景的学问,还有一个“包容”与“顺其自然”在内。不管是晨起沾衣的露珠,还是夜晚浸肤的凉风,或者脚下的乱石,都不足以让我们失去兴致;而赏景者也知道,朝霞只有一瞬,晓月只有一夕,至于山之峻峭、水之温柔,都只能是一遇之缘,不可能带走一片云彩。此时,用随缘的心态去感叹、去赞美、去记忆、去升华,就成为理智而现实的选择。故山水可以陶冶情操,也就是能够锻炼人的承受能力和悦纳能力,且让人知道很多事是强求不得的,能有一面之缘,即是天大的幸事。
   赏景的学问还有很多,随着自我层次的提升而深邃着、完善着。也许到了一定的境界,所遇皆为景致,所感所受皆为赏景,此即人生乐境之一吧。

共 8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学会欣赏景物,果然是一大学问。赏景简言之即欣赏艺术,一切物事,只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可能就都能发现美。随着境界的提升就会不断提高欣赏的水平,甚至所遇皆为景,所感皆为物。人生的乐趣就此与你相伴。本篇文字简练,多角度介绍了赏景之法。具有艺海拾贝的意义。【编辑:红尘无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2-06-22 23:30:06
  欣赏景物是一门学问,自然要提高欣赏水平,一定要提高艺术的修养。
回复1 楼        文友:天天天蓝        2012-06-23 07:27:03
  谢谢你!节日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