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赏析】一部森林和生态教育的优秀教材

精品 【江南赏析】一部森林和生态教育的优秀教材 ——读阿娜尔古丽和王海涛长篇报告文学《踏着春天的脚步》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48发表时间:2012-06-27 21:52:46

和阿娜尔古丽的师生关系,让我成为了一个幸运者,我成了《踏着春天的脚步》的第一个读者,也有幸成为该书感动作者以后的第二个人。
   读着王海涛与阿娜尔古丽合作的这部报告文学,一直有如畅饮甘爽的智慧泉流的幸福。为确保正在走向全面振兴的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生态安全,“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就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一系列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大决策,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广泛动员辽宁的所有社会力量,建设青山绿化新辽宁。正因为有了这一系列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大决策,如今整个辽宁省如一片果林,春华秋实,年年繁茂。走进那洌冽山泉的水,它们含着山的赤诚,流着泉的激情,映着绿色的纯净,为辽宁人民带来了欢乐与健康。有我所爱,不如爱我所有,今天的辽宁人深爱着辽宁省。辽宁省的荒山绿了、沙漠绿了、村庄绿了,因为有了绿色,人民笑了,他们爱绿护绿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市民们俯首举目都可见绿,伸手就可采撷鲜果,他们过着这样赏心悦目的生活,怎么能不快乐呢?农民们因林下作物的大规模发展和粮食的逐年高产,实现了富裕生活的梦想,得到了空前的森林实惠,怎么能不感谢政府呢?辽宁的山水是幸运的,幸运之神只垂青于那些热烈欢迎它的人!
   我也是幸运的,我从《踏着春天的脚步》里,感受到了辽宁省那鼓舞人心的造林工程,在备受思想观念的启迪和精神感染中,始终无法放下心中的感动。
   首先感动于辽宁省倾全力治理生态环境的远见卓识和民族责任感。辽宁省的生态环境非常特殊,它在辽西北和科尔沁接壤,辽西北的几个市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严重,风沙不仅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威胁着这些地区人口的生存,而且威胁到省会沈阳;它的海岸线长,海滨地区盐碱沙化严重,形成了影响海滨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海滨风沙;辽宁省是矿产大省和工业大省,长时间的矿山开发和工业建设,已经造成了矿区地表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矿区气候环境的严重污染。这些不仅从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上影响过去,影响现在,而且危害着后代子孙。
   面对这样的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辽宁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个目标,喊出了一个口号:大干四年,绿化辽宁!这是省委省政府的一个誓言,又是一个承诺,又是一条通往硕果累累的春阳大道。
   在国家的支持下,辽宁省把全省范围内的森林营造作为工作的重点,集中全省的力量用几年的时间就彻底治理了恶劣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辽宁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大好局面。这是一种智慧远见的结果,更是一种民族责任感的体现。
   放开生态环境单从人生事业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高度?应该追求哪种价值观的人生?辽宁省省委和省政府绿化辽宁的工程,正是辽宁省人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好体现。在人生旅途跋涉的人民公仆也好,平民百姓也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追求生命的华实,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辽宁省全民动员植树护绿,把植树造林这样的平凡事情做大了,做好了,做来既造福今天,又留福于后代了,这是开出了光耀于千秋万代的花,结下了香甜于辈辈代代的果。辽宁省人的这种精神,这种智慧,这种民族责任感,不仅赢得了尊重,而且也为他们自己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是感动于辽宁省绿色工程的快速实干,不走过程,不做面子。辽宁省在完成“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任务后,立刻启动了本省的生态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了1000多公里长、2公里宽的辽西北“千里绿色长城”,堵住了辽宁省省界线上风沙的一切入口,成功阻挡了科尔沁沙漠的进攻;紧接着又启动了以辽西北绿化为主体的“荒山绿化工程”,重点工程是朝阳市的“五百万亩”荒山绿化工程,阜新市的“两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工程,这些工程有效地治理了荒漠化和沙化地表,解决了辽西北的生态环境难题。辽宁省治理荒漠化和沙化的成功,给我国和世界治理沙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启动辽西北绿化工程的同时,启动了海滨绿化工程、“万村万树”和“森林七进”工程,这些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些已经接近尾声。辽宁省没有陶醉于成绩中,他们清楚地看到了辽宁省绿化造林工程不够完美的地方,在2012年,辽宁省又启动了161万亩的小开荒还林工程,300万亩的退坡地还林工程,阜新200万亩经济林造林工程和史无前例的青山保护工程等省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
   这些工程就像一轮又一轮的海浪卷向辽宁省各种绿化荒芜的地块,在几年之内,把全省带入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绿化之中,形成了辽宁全省非常好的生态结果,不仅解决了辽宁省各种情况下的恶劣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把绿化和美化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辽宁省一个又一个的省级和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森林城市申报成功,一个又一个的乡村成为了绿色村庄和花卉村庄,一个又一个的矿区植被得到恢复,工业园区成为森林企业,一所所校园成为了森林和花卉校园……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国家林业局的验收,都表明辽宁省的所有绿化工程是实干的,是成功的,是美丽和实惠的。
   看完《踏着春天的脚步》后,总体感觉到辽宁省的绿化工程做到了“大”“细”“美”“惠”,全省进行,沙漠海宾矿区荒山;细到企业校园,社区村落,街道路旁水岸;讲究规划,讲究布局,讲究花树搭配,注重美化造型;注重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结合。辽宁省成功的绿化事业已经形成了一种艺术、一种风格,给人一种启迪、一种享受。走进该书描写的辽宁,享受的是生态和自然艺术的美、思想受到撞击的美。
   感动我们的还有辽宁省植树造林工程中的具体智慧。《踏着春天的脚步》通过辽宁省各种环境下的植树造林的具体描述,揭示出了“适地”等造林原则和“客土造林”等解决土壤难题的造林技术;展示出了拍卖招标等造林工程运作管理模式;成功探索出了大规模的全民义务造林和专门的工程造林等力量整合方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省在全省范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中,尊重百姓的心愿,把发展经济林和生态林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同时,大规模地研究发展林下经济技术,催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踏着春天的脚步》,通过一个一个典型的市县乡镇和个人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而富裕起来的案例,生动地给我们展示出了林农不靠砍树卖林发家,而是靠经济林和林下经济致富的事实。辽宁省的这一做法,首先改变了我们的森林观念,让我们不仅认识到了森林的生态环境价值,更真正认识到了森林的经济价值,它的经济价值表现为砍树卖钱并不是森林真正的经济价值,真正的价值是经济林产生的果实和林下经济产品等。本溪市等东部森林地区的林农纷纷成为百万富翁,有的成为千万亿万富翁,这些案例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不在钱上,而是引领了一种崭新的林业观念,让我们真正明白了生态森林和发展经济之间的并不矛盾,让我们找到了真正调动社会植树力量的关键因素,那就是让森林成为造林者“真正的银行”,那就是林下经济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报告文学的讲述里,我们清楚看到,正因为辽宁省把发展经济和发展森林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才解决了以前集体林养护的难题,才解决了各大森林工程快速推进需要的社会力量。把被动的造林养林变成了林农自己要护林和造林。建设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经济,辽宁省是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完美结合的省。另外,正是因为辽宁省林业工作者不断的造林和育林技术探索,才保证了辽宁省各种地质和气候环境里的人造林有了非常高的成活率。
   辽宁省连续5年年均造林绿化面积都在670万亩以上,其中2011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83.6万亩,2012年上半年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78万亩,是年度任务的98.5%,是上年同期的1.43倍。截止到今年5月底,全省已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300多万亩,占国土面积的12%以上,相当于绿化了35个新加坡,人工林面积和蓄积分别跃居全国第12位和第6位。今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0%,林木绿化率达到45%以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将达到3723亿元。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2%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48%以上,活立木蓄积达到3.35亿立方米以上,林地保有量达到1.05亿亩,森林服务功能价值超过5000亿元。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保土、固碳、净化和防护功能将进一步充分显现,改善生态状况、提升宜居指数、提高竞争实力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充分发挥。妩媚的自然,显示出神奇的伟大,平凡的人类创造着妩媚的自然。
   我还感动于辽宁省从省委政府到普通百姓的艰苦造林、护林、发展林业经济的精神。
   生活需要追求,人生需要激情常伴。世上没有平庸之辈,只有慵懒之徒,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奋斗,就不会铸就辉煌的事业。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正因为有了积年累月、集腋成裘的精神,这些艰苦的辽宁省人才成就了他们今天的辉煌。
   《踏着春天的脚步》讲述了植树造林、护林人、林业经济创始者的很多故事,揭示出了他们对森林的朴实和实在的认识,突出了他们对森林的高度责任感,讴歌了他们献身森林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的事迹,给我们以感动和鼓舞、启迪。
   这部报告文学展示了林业人的艰难,从辽宁省省委政府领导和林业厅的高层领导到各市的政府领导、林业局长,还有各县的林业工作者,最基层的林业站和乡村社干部,那些普普通通的造林农民,特别是那些造林老人,他们都为辽宁省的造林工程和林业经济工程付出了艰辛吃尽了苦头,是他们万众一心,在无数个白天黑夜里沉淀下了那一声声绿色波涛的喧响!
   省长赵正高、林业厅厅长曹元、在本溪又到鞍山的市长王世伟、阜新市林业局的白鸥局长等为代表的领导们,他们或春节开会,深夜决策,一次又一次地到造林前线指导和督促工程;或亲自指挥林业试验。以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的副院长肖百辉与生产科科长张士利为代表的林业技术工作者们,他们不顾风沙烈日、不避风霜雨雪,忘记春节团聚,在艰苦的环境里探测规划,试验指导。吴延东这个村干部,自己造林还把两个儿子也劝进了造林中;李占林、娄庆祥和他的专业护林队、屈长友、杨海青,他们的造林“苦”事、艰险的造林经历、清苦的生活,是林业人辛苦和艰难的最直接表现。四平村十组的三个党员为了护林冒险;王国武为了发展林下经济,带着村民致富的一次又一次“赌博”;曲成堂、刘启家、王春玉等村干部为了发展村里林下经济不畏辛苦……以这些人为代表的所有辽宁省人,辽宁省林业发展中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精神,是辽宁省绿化成功的原因。他们给人的有感动,更有榜样的启迪。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全面记录了“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在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一段历史,载入史册。这部报告文学作为向党的“十八大”、向青山绿水新辽宁、向“春天”的献礼,它生动地展现了整个辽宁省的森林绿化建设工程的全貌,表现了辽宁省林权改革的背景、经过和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深刻地揭示出了新时期里森林生态的新观念,揭示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揭示了辽宁省在植树造林中表现出的造林科学技术经验和在造林工程、林业经济产业形成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讴歌了可敬可爱的一代代植树造林人。可以说这是一部全面展示生态和森林文化建设理念、传播生态森林知识和植树造林经验、森林经济建设模式、歌颂政府行为和个人精神的报告文学,是一部普及森林生态知识的科普著作,是一部张扬森林和生态理念、思想深刻的林业教材,是一部详细全面记录辽宁省森林生态建设规模、过程、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历史作品,是一部深情讴歌森林建设、发展林业经济榜样的励志作品,这些内容构成了这部报告文学丰厚的内涵和丰富的价值意义。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的前夕,作者踏着春天的脚步,走进了绿色辽宁,从辽东的本溪、辽北的铁岭、再到辽西的阜新和朝阳,又到地处沿海的葫芦岛和辽宁中部的沈阳等地,足迹遍及辽宁,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也收获了贡献和意义——把森林和生态理念、知识、经验、精神记载于书中,给辈辈代代的辽宁省人和所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启迪,作者和辽宁省人一样,做了一项真正造福于子孙有益于世界的事情。
   有人说旧社会是全国人民呐喊的人生,新社会是全国人民奋斗的人生,发展到了今天应该是全国人民跨越的人生了。只要心中有绿色的希望,就会看到满眼的花果;只要有蓝天的呼吸,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只要有大海的潮起潮落,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今日的辽宁人民,既然不相信宿命的发生,就要用实际行动去答复宿命。就像本报告文学之中提到的:辽宁省新林业的发展正以大林业的理念谋划大林业工程、营造大林业的氛围、构建大林业格局、促进大林业的发展。辽宁省今天的绿化工程是辽宁省飞跃发展的“春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任何一个省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春天”,我们相信辽宁省踏着“春天”的脚步会越走越强。
   2012-6-27

共 518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通过读作者的文字使我们了解到:有我所爱,不如爱我所有,辽宁省如一片果林,春华秋实,年年繁茂。走进那洌冽山泉的水,它们含着山的赤诚,流着泉的激情,映着绿色的纯净,为辽宁人民带来了欢乐与健康。是的身为辽宁人的我也深感这样一个道理,我爱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绿色的条件下生存,真是幸运的,并身受其益。绿色辽宁,绿色的希望,绿化工程是辽宁省飞跃发展的“春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任何一个省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春天”,辽宁省倾全力治理生态环境的远见卓识和民族责任感,辽宁省绿色工程的快速实干,不走过程,不做面子;辽宁省在完成“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任务后,立刻启动了本省的生态造林绿化工程;辽宁省植树造林工程中的具体智慧,这些无不让人感动。国家昌盛,匹夫有责,相信在辽宁的带动下,有这样一部森林和生态教育的优秀教材,定能引导很多地方《踏着春天的脚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流丽顺畅,文字朴实而厚重,意义深刻。 好文欣赏,推荐。——编辑:竹叶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628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竹叶儿        2012-06-27 21:53:36
  通过读作者的文字使我们了解到:有我所爱,不如爱我所有,辽宁省如一片果林,春华秋实,年年繁茂。走进那洌冽山泉的水,它们含着山的赤诚,流着泉的激情,映着绿色的纯净,为辽宁人民带来了欢乐与健康。是的身为辽宁人的我也深感这样一个道理,我爱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绿色的条件下生存,真是幸运的,并身受其益。绿色辽宁,绿色的希望,绿化工程是辽宁省飞跃发展的“春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任何一个省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春天”,辽宁省倾全力治理生态环境的远见卓识和民族责任感,宁省绿色工程的快速实干,不走过程,不做面子;辽宁省在完成“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任务后,立刻启动了本省的生态造林绿化工程,;辽宁省植树造林工程中的具体智慧,这些无不让人感动。国家昌盛,匹夫有责,相信在辽宁的带动下,有这样一部森林和生态教育的优秀教材,定能引导很多地方《踏着春天的脚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流丽顺畅,文字朴实而厚重,意义深刻。
2 楼        文友:竹叶儿        2012-06-27 21:55:47
  呵呵,创作愉快,辛苦了!奉茶一杯O(∩_∩)O哈!
3 楼        文友:铁禾        2012-10-31 23:34:08
  好一篇细致的赏读篇章,写出了独到的感受,赞一个.
铁禾
回复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2-11-01 08:02:09
  这部书已经正式出版了!我已经拿到了阿娜尔古丽赠送的书。谢谢铁禾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