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大地雨韵

编辑推荐 大地雨韵


作者:孙守名 举人,382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03发表时间:2012-07-13 14:19:01

雨是天空中飞舞的精灵,是大地上流动的血脉。舞动的雨变成溪流,汇成江海,滋润着干涸的大地,哺育着万物生灵。雨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诗人,在大地上精心刻写着优美的诗行;雨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师,在天地间随意弹奏着流动的弦律。
   四季夜阑倚枕听雨,是文人墨客的雅趣。春夜喜雨,听雨落花蕊草尖,心里柔柔甜甜,那是不谙世事的年轻人独特的感触。夏季风狂雨骤,千姿百态,夜深听雨,心惊肉跳,似乎是粗犷的北方汉子在大地间风驰电掣。秋夜雨打芭蕉,点点滴滴,一任到天明,那是南国女子婉约的啜泣。冬夜听雨,想着屋檐下缀满着冰凌,心凉了又凉,这是年已花甲的老伯再痛苦不过的事了。
   雨是一种天籁。春雨细如丝,听来切切磋磋,仿佛是春蚕幼虫轻柔柔地蚕食稚嫩的桑叶,沙沙沙沙。夏雨暴如洪,听来啪啪啦啦,好像脱缰的万马在北国大地上任意驰骋,嗒嗒嗒嗒。秋雨寒如霜,听来淅淅沥沥,又似失意的女子在暗夜里凄凄悲悲地低泣。冬雨冷如冰,听来呜呜咽咽,恰如喑哑了的箫管再也吹不出流畅的音韵。
   雨是穿透时空的诗行。它落在《诗经》的音韵里,相伴采桑女挎着竹篮,沿着曲曲折折的田间小径去村东采摘桑叶;它落在《楚辞》的凄婉中,跟随屈原执着书卷,披发行吟于汨罗江畔;它落在《史记》的扉页里,读透了司马迁刚毅的品格里悲怆的无奈;它落在《赤壁赋》的洒脱里,识尽了苏轼豪放的性情中幽然的寂寥。它随了大明湖畔的李清照,任秋风恣意吹冷了心神;它跟了……
   北国的雨,是哺育万物的甘霖。连续几月无雨,大地似乎焦渴起来。这时,风吹云动,那雨就飘飘洒洒地下起来,滋润着大地,也甜透了农人的心。云销雨霁,天空一片清明,北国的山川便如清爽脱俗的少女,把俊美的脸庞展现在大地间。南国的雨,潮潮润润,匆匆来,又匆匆去,想躲也躲不开。一场漫无边际的雨儿过后,水也涨了,鱼儿也肥了。生活在江南,听风听雨,看云看天,想万千心事,当是北国年轻人的无限向往。
   听雨要有一种心境。感伤时,雨便含悲;喜悦时,雨就揉情。看天是天、听雨是雨的日子是有的,但对于有情有意的人来说,听雨不是雨的日子会更多。少年听雨,雨是情人;中年听雨,雨是诗卷;壮年听雨,雨是残柳;老年听雨,就似乎如二胡和唢呐的声音,悲悲咽咽得让人心生凉意。因此啊,雨当真承载着无穷无尽的情怀。
   雨总是与魂牵梦绕的乡愁息息相关。无论是边关的征夫抑或独倚危栏的思妇,无论是思归的江南游子还是失意遭贬的官宦,都对秋风秋雨有着刻骨铭心的感触。惆怅、忧伤、孤独、寂寞,是秋雨的象征。难怪古代的文人骚客对秋雨在文章中大事渲染,这里面往往有着深切的体悟。
   其实,听雨不如在雨中行走。春雨时,适宜走江南平平仄仄的小巷,看撑着油布伞的婉约女子袅袅婷婷地从你面前走过。夏雨时,只适合在荷叶平铺的池塘边,看恣意的风豪放的雨中跳跃的鱼儿慌慌张张地跟你打个照面。秋雨时,只合租一椽茅屋,走在万千落蕊中,独自听雨打梧桐,将心交付于凄凉与悲伤……
   雨来了,噼噼啪啪地落下来,瓦屋上,树叶间,院落里,全是雨在跳动。近处的柳,远处的山,迷迷蒙蒙,雨雾模糊了双眼,也给这大美的世界罩着了一层神韵。穿街走巷,石板路,砖铺路,水泥路,乡间的小路,全是些雨轻轻爽爽的脚印。远古如是,唐宋如是,现在亦如是。
   幼时不谙世事,每当雨来,总是端出青瓷碗,放在屋檐下接雨水。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再点点滴滴。碗满了,倒掉,看一碗水顺着院子里的积流远逝,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再满再倒,一场雨下来,总有七八碗之多。其实,人生不也如此吗?一天,一天,又一天,重复着千遍的日子,看着每天而来的希望,生活也就像极了拧紧的发条,一如既往地朝前奔了又奔……
   雨是一首缠缠绵绵的曲,是一首欲说还休的诗。雨是大地间的神韵,是写不就的人生。雨来雨往,织就着人世间所有美妙或凄婉的故事……

共 15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曲大地雨韵,初闻并无惊奇,然而用心听来,竟汪洋恣肆与涓滴呈露并现,汹涌澎湃与一滴清凉俱存,包含了天地的大写意和人心的唯美浪漫。作者将四季风情聚于笔端,将一曲交响的重唱,演奏得气势磅礴如春江之水,虽在婉转缠绵百转千愁悲切低语里,不会沉迷,因为更有粗犷豪放之风云激荡,如夏花灿烂夏雷滚滚,如秋叶静美秋水深沉,如冬雪纯洁冬风怒号,不忘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不忘生命自强不息的精神,了悟北国的雨、南国的雨都是滋养万物的精灵,朗润世界的因子。作者的心是细腻的,不仅听雨,读雨,也在雨中漫步品味,更主要的是将想象的翅膀和文化的内涵赋予雨,于是读者眼前的雨,就十分美妙了。欣赏,敬茶,荐精。【编辑:北国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7-13 14:31:39
  文章美丽,忽然想到鲁迅文章结尾那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给人一点悲怆;而此文给人更多的是流动奔腾的韵律感,多的是亮色。所写幼年端碗接水一节,平静清丽中书写人生的韵律,有禅境,个见非常精彩。要是多写几种不同的雨呢,会不会更好一点?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7-13 14:32:38
  美中不足,有些错误,如:锁呐——唢呐;悲悲咽咽的让人——悲悲咽咽得让人;这里面往往有着深切的体悟在里面——这里面往往有着深切的体悟;只适在荷叶平铺的池塘边——只适合在荷叶平铺的池塘边;总是端出青磁碗——总是端出青瓷碗。问好。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3 楼        文友:孙守名        2012-07-13 16:07:25
  感谢北国风指出其中的不足。夏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