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我与江滩

精品 【江南散文】我与江滩


作者:孤子游侠 童生,80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90发表时间:2012-07-22 11:23:33

(一)
   武汉是座美丽的城市。这里有名满天下的“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有高山流水千古美谈的古琴台,有港汊交错、湖光山色秀美迷人的东湖风景区,有见证曾经激荡历史风云的革命遗址和纪念馆,有融生态风景、历史文化和商业经济为一体的楚河汉街,有高等学府林立的武昌大学城,有人影如织、热闹非凡的江汉路步行街,有浩浩汤汤、哺育万千人民的长江和汉江……
   武汉值得说道的地方太多了,一时想说也说不完。在这些值得说道的地方中,真正能让炙热的欢喜镶嵌到我心里的,就非江滩莫属了。不是其他地方不够美好,而是其他的地方多多少少于我而言显得有些遥远,有的是地理上的,有的是心理上的。所以,对江滩的特殊感情,让我觉得江滩似乎才应该是武汉这座城市的真正坐标,江滩也在我心中建立起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江滩是汉口江滩、青山江滩、汉阳江滩和武昌江滩的统称,江滩都是依傍着长江而建,鹅卵板石曲径通幽,蓊树芳草绵延不绝,花红柳绿娇艳可滴,体育设施一应齐全,还有凉亭、水池、舞台、商铺点缀其中。江滩像一条精美绝伦的腰带,别在武汉的腰间,将现代文明结合着古老历史,让这里的一切随着江滩一道,依傍着蜿蜒曲折的长江顺流而下,将武汉三镇串联成一个整体。曾有人为江滩赋诗道:“芳草青青树成荫,小径绵绵曲折行。江风阵阵送凉意,隔岸万家灯火明。”说得实在是贴切极了!
   (二)
   江滩中,以汉口江滩的设施最为齐全,名气也最大。我经常去的,也最为熟悉的就是汉口江滩,所以每每提及念及武汉的时候,首先闪过我脑海的,除了热干面,就是汉口江滩了。
   前几个月,我到岭南实习,站在那一个个陌生的路口,总会有意无意间想念起武汉,脑海里也总是浮现出我和同学朋友一起在江滩闲庭信步的情景来。那些青春灿烂的笑容和无拘无束的岁月,总是在记忆中长江之水的拍打声中叮咚作响,让我的思绪和怀想像江水一样连绵无绝。
   几个月后,我回到了武汉,又见到了念叨过无数次的江滩。曲折迂回的砖板石小道,绿意丛生的芳草幽树,通畅宽阔的步行大道,浩淼奔腾的长江之水……当这些熟悉的场景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心中忽而生出一种永恒的归宿感。
   也许正是有了这种归宿感的催使,让我变得有些固执起来。毕业后我不顾父母的反对,没有去岭南工作,而是留在了武汉重新找工作。对刚毕业的我来说,完全凭自己的力量去寻一份欢喜的工作,况且是转行,没有经验,毕竟也不是易事,但我还是固执的留了下来,没有丝毫的犹豫,或许冥冥之中就注定我与江滩有一种分不开的缘分。
   在毕业后无所事事的那段迷茫时光里,隔三差五的,我就会到江滩去走走,没有目的,走到哪是哪,只为了看看那里的树,那里的水,还有来来往往的人群。自然而然的,江滩便成了我心灵上的一种寄托。在偌大的城市里,我觉得这儿算是我的归属之地,虽然,江滩并不属于我,但我总是不自觉的这样认为。她就像无私的母亲一样,无论我何时,在怎样的境况下去,她总是以开放的怀抱欢迎我的到来。不只是我,江滩永远都以宽容的姿态欢迎着任何人到来,无论来人的身份地位高还是低,也无论来人是贫穷还是富贵,永远都是。
   有一天下午,我在江滩看到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老人,他光着膀子,穿了一件很破旧的土灰色裤子,裤腿还一长一短,一个到膝盖,一个到大腿。他旁若无人的玩着单杠,身体居然还能绕着单杠翻转,行人路过此处都会看上一眼,然后发出一声赞叹。老人下来后,满头大汗,听到人们对他的赞美声时,便会笑起来,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黄色牙齿。
   在江滩里面,笑得开心的不只是老人,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有些中年人三五成群的坐一起,用我听不懂的方言聊着天;情侣们牵着手,慢悠悠地信步,耳语呢喃,诉说着爱情的地老天荒;孩子们围绕着各种设施转圈,在宽阔的空地上来回奔跑,“咯咯”的笑声传得老远……
   每每看到这些情景,我心里总是充满了感动和欣喜。在如此忙碌,生活各方面压力如此大的今天,就算是流浪儿也能在这里找到一块真正的心灵憩息之所,怎能不庆幸和感动?
   我曾经对朋友笑称,江滩是武汉的后花园,而花园的主人是所有在武汉生活的人,或许说得有点夸张,但我心里却是这样认为的,朋友也笑着说是。所以,在我看来,江滩属于武汉,武汉属于每一个脚步流于此地的人。
   江滩永是以热情的怀抱拥抱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不管他是永久的居民还临时的过客。整座城市的慈悲,被安然释放出来,以江滩的名义。
   (三)
   我曾经在《沉默的青蛙》中写道:“曾经给我带来无数欢乐的青蛙,多年以后与它的重逢竟是在这般凄凉的场面中。它们被押到了城市,从自由自在的歌唱家变成了受囹圄之困的阶下囚,而究其所有的缘由,只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肉味鲜美”这是一段很实诚的话,所以“在城市见过那么多的青蛙,我却再也没有听到过儿时那般清脆、响亮、欢乐的歌声了”。对它们的境遇,我除了同情,还是同情,也别无他法,以至于后来司空见惯,认为自己再也听不见城市里的蛙鸣声了。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是我在城市生活了几年得来的感叹。这感叹让我悲苦起来,也让我对在热闹城市听到蛙鸣不抱什么希望了。
   可我终究是错了!后来发现的时候,这错我倒是很愿意急着去承认,而且这承认中还是充盈着无限的欢喜。
   六月底的一天,因为一起毕业的一个要好的朋友要去往异地他乡,寻找自己的明天,我和几位好友在他离开武汉的前一天去和他见了个面。最后不知怎的,几人一起逛着聊着就不约而同地进入了江滩。
   那天,我们一起聊现在、聊心情、聊乡村趣事、聊在城市生活的艰难、聊对未来的憧憬,畅所欲言,几乎是无话不谈,以至于大家都忘记了时间。
   等我们回过神来时,夜已经很深了。
   行走在江滩宽阔的道路上,看着路两旁整齐明亮的路灯,还有长江对岸通明的万家灯火,一派“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美景,可一想到我们此时的处境时,就不免有些伤感起来。城市里的道路越是宽阔平坦,走起来脚步却感觉越发艰难。我不知道这样临别前的狂欢,算不算是一种逃避;我也不知道,我该用怎样的明天来回馈江滩给予我们生命中的这些仁慈。或许,只有慢慢悠悠地行走,大声地谈笑,才能让黑夜包裹的绝望不那么纯粹,不那么悄无声息。沉默的恐怖比猛烈的风雨更让人心里觉着可怕!
   虽然只是一次相聚,但我并不像以往和朋友聚会那样欢喜,而是心里五味陈杂。
   不知在江滩继续逛了多久,不经意间经过一个水池时,我忽然间听到了“呱呱”的蛙鸣声,虽然不多,声音也不够响亮,但足以让我惊讶万分的了。我一直以为,在城市再也听不见青蛙自由欢快的叫声了,这无意间听到的一声声快活的蛙鸣,让我心里忽然升起一丝美好的希望。毕竟,过去已经定格为历史,再怎么遗憾和希冀也无济于事;未来的旅途就像爬山,什么时候坑洼难行,什么时候能到山顶约会日出,都是不好预定的未知。
   或许,在未来不久后的某一天,美好会像江滩里的蛙鸣一样,撕破黑夜般浓烈的绝望,突然活生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呢?
   (四)
   常常在江滩里走着走着就会想起史铁生和地坛。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过:“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让史铁生和地坛无论哪一方缺了对方,就会显得不完整一样。史铁生总是在地坛里思考着人生,发出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震撼人心的感悟。
   我时常坐在江滩的某个角落的椅子上,学着像个哲人一样,看看周围的事物,去思考一些问题,幻想着能有一天可以生出像史铁生那样深刻的醒悟,写出那样感人肺腑的优秀作品。可每当我抬头望见外面的高楼华灯、车水马龙时,现实就会将我美好的“妄想”冲散。一个还在苦苦找寻未来在何方的,走在繁华的道路上都难以迈开步子的,刚刚毕业的学生,是受了种种束缚的泥菩萨,于现在的我而言,隔墙的繁华是属于别人的现代文明,是无望的奢侈,融不进去的繁华永远与自以为的文明毫无相关。为了心中的那个文明,我几乎无时无刻都要为生活奔波,又怎么能拥有那般高雅的灵魂呢?想着想着,沮丧的血液又会在我身体里散开,迷茫我的心灵。
   当我的眼光回落到江滩里时,愉快的感觉又像蝴蝶一样轻轻停留在葱郁景色的枝头,我的思绪又会开始在满江流水上空盘旋起来:我为什么会来到世上?是不是上天给我安排了什么任务,别人都解决不了,所以才派我降临人间?未来还长,怎么能知道我将来就不会谱写出光辉的篇章?我总是不忍看见街头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浪旅人,是不是上天要我能有一天去兼济他们的幸福?我与江滩如此深情的相遇,是不是命里注定要我将来像他一样,给予别人心灵的温暖?……想着想着,我的心中总会升起温暖的光明和期待。
   我不知道,这些问题是怎样浮现在我脑海的,也不知道为何每当我在江滩时,竟会有如此勇气去想这些问题。
   或许一思考就会有一个正我和一个负我打架,永远都会充满着矛盾,难以划归为零。毕竟,这是真实存在的战争,就算想抹去,它也只是被定格在旧时光里,不会消殒。理想与现实的对话,总是让人欢喜也让人忧伤。
   忽然,我觉得自己身在江滩,竟像极了史铁生与地坛。我和史铁生同样是在活得狂妄的年纪忽而悲观沮丧起来,同样是在失意的时候选择了一个园子作为心灵的休憩之所,同样是在园子里思考自己的人生及命运。只是我的经历及感悟远没有史铁生那样深刻,毕竟深刻的感悟来自于生活经年累月的沉淀,葱茏岁月下的一时感怀还显得有些稚嫩。
   但我又觉得我远比史铁生幸运,至少我还有青春健康的身体,至少我的父母都还健在,至少我的明天还有美好的可能。而江滩也比地坛幸运,至少江滩整齐划一,不像地坛那样破败没落;至少江滩从建成那一刻起,一直服务于民,受人欢迎,不像地坛被达官贵人玩弄一阵后,就被丢弃在历史的河流中,然后斑驳成岁月的荒园。
   很多时候,生活真的是公平的。就像史铁生,给了他横溢的才华,就同时夺去他健康的躯体。也像现在的我,给了我年轻健康的身体,就同时在我前进的路上设置让我举步维艰的障碍;给了我青春蓬勃的朝气,就同时给我的心灵注入无所适从的迷茫;给了我人生山穷水尽的失落,就同时给我抚平失望的江滩。一面天使,一面魔鬼,不管是喜得多还是恨得多,都不得不感慨,生活有着非凡的才能,在得与失的安排上是那么精心。
   (五)
   我的感动,我的同情,我的悲苦,我的幸福,也总是能在众生的生活姿势里找到,然后在江滩的怀抱里思索感慨,咀嚼出生活的各色味道。这种种截然不同的感情,像草长叶落,四季更替般循环往复,交织出我生命生长中枯枯荣荣的景象。
   我只是江滩怀抱中无数个儿女之一。过去的我未曾亲历,不敢胡乱猜想,现在和未来有多少人会在浮世,站在江滩里,面对着奔流不息的长江之水体味到生命的幸福呢?我想,肯定会有很多,很多……
   2012-7-20定稿
  

共 44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面对江滩,带给作者这样多的思绪,飘飘渺渺,带着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对未来的期望,对幸福的冥想。江滩这条大武汉的腰带,“依傍着蜿蜒曲折的长江顺流而下,将武汉三镇串联成一个整体”。作者徜徉在期间,娓娓而叙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遭遇,自己的迷狂的挫折。而读者就像一个游客,跟在作者身后,倾听着作者的讲述。文字优雅而洒脱,不急不徐地进行着。江滩,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是作者思考的载体。毕业以后在困顿境遇里的流连,对青蛙鸣叫的思恋与怀想,以及史铁生与地坛的引申,慢慢咀嚼着人生中的各种况味。作者对江滩这一特定场所的爱,将这种情感写得生动感人,让人不由触摸到作者那种滚烫炙热的情怀。这是一篇写景抒怀的优秀散文,推荐欣赏!问好作者!【编辑:特快专列2011】【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723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特快专列2011        2012-07-22 11:28:21
  面对江滩,带给作者这样多的思绪,飘飘渺渺,带着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对未来的期望,对幸福的冥想。江滩这条大武汉的腰带,“依傍着蜿蜒曲折的长江顺流而下,将武汉三镇串联成一个整体”。作者徜徉在期间,娓娓而叙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遭遇,自己的迷狂的挫折。而读者就像一个游客,跟在作者身后,倾听着作者的讲述。文字优雅而洒脱,不急不徐地进行着。江滩,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是作者思考的载体。毕业以后在困顿境遇里的流连,对青蛙鸣叫的思恋与怀想,以及史铁生与地坛的引申,慢慢咀嚼着人生中的各种况味。作者对江滩这一特定场所的爱,将这种情感写得生动感人,让人不由触摸到作者那种滚烫炙热的情怀。这是一篇写景抒怀的优秀散文,推荐欣赏!问好作者!
爱思考,爱读书,爱文学。
2 楼        文友:特快专列2011        2012-07-22 11:29:38
  江滩是开放的,是自由的,作者的思考也是这样深沉。问好!
爱思考,爱读书,爱文学。
回复2 楼        文友:孤子游侠        2012-07-22 12:44:38
  谢谢特快专列的精心编辑,问好!
3 楼        文友:张朝阳        2012-07-22 11:39:32
  江滩,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是作者思考的载体。作者对江滩这一特定场所的爱,将这种情感写得生动感人,让人不由触摸到作者那种滚烫炙热的情怀,问好作者,欣赏,推荐!
爱好文学,与文学一起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孤子游侠        2012-07-22 12:45:08
  谢谢朝阳的点评,问好!
4 楼        文友:冷寒星        2012-07-23 22:34:30
  哥哥哥哥哥哥哥哥………………………………想你啦!嘻嘻,问好哥哥!
回复4 楼        文友:孤子游侠        2012-07-29 11:45:40
  问好小星啦!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