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遇到老周

精品 遇到老周


作者:之中 探花,14203.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43发表时间:2012-08-10 09:28:06

下午的日头逶迤在头顶,刚立秋,空气里还是夏日粘稠的炎热,我和老周相遇在路边刚刚遮住头顶的树阴下。
   老周,不,他并不算老,才比我大一岁。不过,满脸的胡茬,蹒跚的脚步,到也像老了一样。还是那件黑底小白点儿衬衫,那条有些日子没洗的蓝黑色宽裆裤子――每次见到我都会想起过去乡下老汉穿的免腰大裆裤,那宽阔的裤腿里,可以装下多少麦子好多个西瓜啊。小时候我看到过大人天热时装东西一时没工具,会把裤子裉下来,装上东西往脖子上一骑,挺美的呢。呵呵,扯远了。他头发油黑,脊背微驼。细看还能看出过去英俊洒脱痕迹的――那隆重的双眼皮下的大眼睛,有些瘢痕掩映下周正的脸盘,高挺的鼻梁,直起腰来并不矮的身材。当初照片摆在照相饭橱窗里像影星似的。不过,现在,真是小老头了。远处看,实在看不出一点点正当年的样子。
   “好久没见了,还好吗。”还有十来步距离,我们已经早就知道对面是谁了。春天,在这条路上,也约模是这个点儿,我们过几天能相遇一次。
   “还行吧。就这样了。还活着吧。”说着话就走到跟前。一棵树正好遮了太阳,我们对面站着。
   “嗯,还活着,就不错。”我打量着他,他也看着我。我想起了当年。那时候我们都是单身,住同一层楼隔壁房间。由于都到了婚配年龄,大多同龄人成双成对后,单位给剩余人每人一间房,以方便生活。我的同屋搬走了,他的也搬走了,我们便开始“形影相吊”。当然,也开始了各自的“求偶”工作。
   某个冬天星期日,有人给他介绍的女朋友来了,听到我回来的开门声,他邀我去他宿舍坐坐。不知道是真让我看看他的女朋友,还是处于炫耀的意思。我也不想那些,让去就去。他的小屋里,有一盏灯特别明亮,椅子上一位容颜鲜嫩的女子坐在哪里。他们正在吃东西,热情地让我吃。虽然已经吃过饭了,但我还是没有客气。对他的女朋友,就感觉很漂亮,其他就没敢直视了。嗨嗨,这是我年轻时的老毛病了,见了姑娘都不敢看,还没说话就脸红呢。走出他的小屋我还想,这小子真有福气,找这么漂亮的姑娘;今天晚上,那女子不走了吧。
   时间不长,老周结婚了,媳妇当然是这女子。后来这女子调到我们单位来了,这才认真地看过。人确实长得好看。不过,好看的女人不能当饭吃,到也应到老周生活里了。
   老周是工作在照相馆的摄影师。工作单调、忙闲不均,打发无所事事时候的孤寂,人们有许多方式。可以读书,可以欣赏音乐,也可以喝酒吃肉。老周选择了最后一种里更简单节俭的方式――空腹喝酒。现在我才明白他为什么要喝酒,当时以为就是好一口。
   “是啊,活着还不是为了儿子,为了那个工资本儿。”
   我的思绪跳出来,猛然想到老周讲过不止一次工资本的话了。“呵,是呢。活着不就是让亲人朋友们都好一些嘛。”
   人活着的艰难,似乎在老周身上显现的更加浓墨重彩。后来,听说了关于老周老婆的种种传说。但我每见他老婆,还是很可人的神态。她早早给老周生了个大胖小子,在单位工作积极,当了组长还入了党。单位里似乎氤氲着一种对好看女人怜香惜玉的舆论,意思是老周不知道爱惜不知道照料,拉不住人家的心。还有人说,是老周酗酒才造成家里矛盾。那个时候,我竟没想过,是不是因为先有了家里的不痛快,老周才天天借酒浇愁的。好几次去照相馆看他放着几块钱一瓶的沱牌酒,都劝他,少喝些,上班别喝了。对身体不好,对家庭也不好。他喷着酒气蒙胧着眼光说,我知道,但是我不喝不行,不喝难受。大家都说他有了酒瘾。
   “可不是。现在活着,就能给儿子孙子挣几个钱。”
   “还给儿子打钱?他不是在北京干得挺好嘛。对了,他干什么工作,结婚了,有孩子了吗?”他儿子明明,长得圆古隆冬,眉眼正是老周的。还是小时候的印象,记得岁数还不太大嘛。
   “好个屁,不还是打工嘛。在一家房产中介。找了个同样打工的杭州乡下女子,结婚有孩子了,就这几天刚生。是个男孩。”他脸上堆起笑意。有孙子的人了,总能在心里找到些快慰。
   “呵,这到是好事,他们过好就行。你升级当爷爷,是不是得花些钱啊。”
   “那还能少得了。妈的,一辈子挣那点儿,全都让儿子捣腾差不多了。”
   “这不是应当的嘛。你挣钱不就是给他花的?再说,你也不会花钱呢。”我笑着说他。
   “也是噢。咱一天能花几个钱呢。一个月生活费三四百块钱就够了。”
   真能省啊,我心里说。
   单位改革承包前两年,老周病了。这一病可不得了,得的是一种少见的肌肉萎缩症。开始是腿无力,然后是行动不了。两条腿上的肌肉都眼见着萎缩了。医生说,与长期饮酒、情绪不好都有关联。辗转各地治疗,也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自己调养。维持了几年的家庭最终经受不住内外夹击,老周还是同意离婚了。儿子归他,这是他的唯一条件。雪也好霜也罢,他都得承受。媳妇从单位退养后搬了家,然后回老家县城开了家饭馆。后来,有人说去了北京,找了个北京男人成了家。
   “呵呵,那你吃什么啊,还抽烟吗?”
   “嗨,我这简单。一天一个菜,做一盆米饭吃几顿。抽烟也减了,过去到过1月4条,现在减到2条。不省不行啊,儿子一个劲打电话要钱呢。”
   “还要钱?他不也挣钱的吗。买房子了?”
   “没有呢,租房子。他们的房租是我出的。现有有了小孩子,花费更多。他一个月挣三四千,根本不够啊。”
   “那你自己也不能太省啊,看着你都瘦了。再少抽些烟,多吃点东西。”确实瘦了,模样有些拉长了。北京的三四千确实紧张。他也才小三千的工资,只能从嘴里抠了,可真要命。想问他前妻管不管儿子,又没好说出口。
   “嗯,就想再少抽呢。不过,呆家里没事干,有些难受。”
   “对了,你天天在家里都干些啥啊。”每天呆着的日子,双休日体验过。更长时间,不知道怎么打发。
   “太简单了。早上到菜市场转一圈。看看电视,把过去的书翻出来看看。再就是下午这一圈,晒晒太阳,活动活动。”他转的一圈大约有两三公里,这会,额头上都有渗出的汗珠儿呢。
   “也好,身体是最重要的。好在还没什么其他毛病,也算不错的。”我想,一个肌无力毛病就够折腾他的了,不会再有其他毛病了吧。
   “嗬,还吃降压药呢。血压偏高,一天三顿呢。”
   “是嘛,真看不出来。控制住就好。好在不胖,省了其他问题。”
   “唉,你看我这个怂样,再有毛病还能活嘛。看你活蹦乱跳的多好啊!”老周满是羡慕挂在脸上。或许在他眼里,每个走路利索的人都是他羡慕的对象。
   “可别这么想,你主要是腿的毛病,别人是另外的毛病。我也有好几年的胃病呢。其他人也有其他人的事情啊。”
   “是吗,你也有病?看来还真是的。或许你说的对。谁有谁的难题。哎,经你一说,我还得好好活了?”他瞪大眼睛。
   “那当然,为什么不呢?腿的毛病,现在不是恢复得挺好了嘛。注意锻炼,多多保养,总往好的方面走吧。”
   “就是没什么劲。使不上劲。”
   “还得加强营养啊。你不单要从经济上支持儿子,也得好好养好自己、关爱自己,用一个好身体帮助儿子啊。不然,你有个这毛病那事情,假若你儿子是个有孝心孩子的话,不是得整天操心的吗。”
   “对对,是得关心自己,让他少操心。”
   “所以啊,你每天的锻炼要加强,今天走100米,明天走101米,慢慢提高;要多吃些瘦肉什么的,没有营养也没劲啊。”虽然老周年龄比我大点儿,我到觉得他是小兄弟似的。
   “对啊对啊。我们都得关照自己了。”老周脸上洋溢出笑容来,到没有刚见着的那种苍老了。
   老周上唇上是剪得齐齐得短髭,长在下巴脸庞上的胡须则有些乱七八糟了。手机显示的时候已经6点过了。看他极渴望的好不容易才遇到的一次交流,我心里想着晚上七点还有约好的事情,不得不告别。
   “有空多跟大家说说话。老不说话也挺难受的。走走,看看,说说,晒晒日光浴,吹吹自然风,一天生活也就过得快了。”我鼓励他。“儿子打电话来吗?”
   “他到是经常有电话的。嗯,平时到是想说话呢,可是跟谁去说啊。平时在街道上我也不想走,你看我走的这个样,多难看啊。我也不想丢人现眼。只到这条僻静的路上走,就是因为这里几乎没人。早上市场里也是匆匆一圈。”年龄变化,身体病疼,也没改变性格里就有的东西。儿子经常的电话,也许是他最好的一味心药。
   “那样,有空了上我们办公室去吧,我跟你拉呱拉呱。”我知道,他也不可能去,他更怕到机关丢人现眼。
   “呵呵,行了,我可不想耽误你的正经工作。咱哥儿们遇上能透彻地谝一阵,我就能舒服一阵子。”平时沉默寡言、性格腼腆的人,家里有了不愉快不可能给别人说。或许这就是他从一开始就喝酒以至发展到后来患病的原因。
   “好吧,有空再唠。我再往前走一圈。”我拍拍他的肩。
   “好,我也回去。”
   我们相错着走出树阴,他背着阳光,我迎着太阳,继续往前走。好些年了,第一次见他的场景总在眼前:我们一行坐着卡车颠簸了一天到达小城的那个阴郁的傍晚,第一时间包括老周还有其他小城子弟组成的迎接人员在车下帮我们搬运行李。他戴一顶浅黄色羊皮棉帽,高挑的个子,白净的面堂。开始我以为他是教员,晚上二十多个人住在一间曾经的幼儿教室里,才知道彼此姓什么叫什么有多大。30多年有多快?现在全写在我们的头发脸庞腿脚上了。不用看我也知道,他一步一颠又有些甩地走着。从过去的卧床到现在能自主生活,我希望老周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我们都希望着彼此的好。正像他说的,我们的好,就是别人的好,别人的好,也是我们的好啊!
   2012年8月9日

共 38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回家油盐酱醋茶,出门走跑奔钱搭。老周的境遇是普通百姓大都有的或者差不多的,也许在这样的时候幸福,那样的时候悲伤,但是,老周却有那么些自尊和自强,一步步爬了起来,“他一步一颠又有些甩地走着”。上什么山砍什么柴,中国老百姓就是这样。难道从文章中不能嗅出更多的道理来么?谢谢作者带来的好文。【编辑:欣雨文萃】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0811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2-08-10 22:37:36
  百姓生活,社会写真。平实里见分量。赏读问候!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回复1 楼        文友:之中        2012-08-11 11:04:39
  谢谢你的点评。感谢鼓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