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乡村,那一缕炊烟

精品 乡村,那一缕炊烟


作者:月光晒谷 布衣,19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56发表时间:2012-08-11 11:49:32

早晨,或者是黄昏,每当我站在村边的小路上,看着村民们盖起的那些外观大体一致,内部细节稍有不同的一幢幢小楼,在欣赏之余,总是觉得它们有些一致和单调,心里不免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我常常在想,在这些高高低低、错落无序的小楼高房中间,还应该再有点什么妆点?痴痴地想了很久,才突然明白,原来,现在乡村的上空,少了那一缕一缕的炊烟。
   没有炊烟的乡村,怎么能不表情单一;没有炊烟的农家,怎么能还有乡野的韵味。
   我突然回忆起那一段炊烟四起的少年生活来了!
   我是在炊烟的熏陶中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最熟悉的就是那飘逸的炊烟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乡,还没有厨房这个概念,你要是不小心把妇女们做饭的地方说成是厨房,你肯定会遭到很多人善意的攻击,做饭的地方,我们这里都把它叫做是锅屋。有锅的地方,把它叫做锅屋倒也名副其实。那地方,可是一个低矮狭小脏兮的地方,半屋子的柴草,半屋子灶台,一屋子的愁绪,一屋子的浓烟。狭小低矮,是锅屋的最经典的样子,那时连人居住的地方都不宽敞,何况是一个做饭的地方呢。
   各家的锅屋里,灶台都是用粘土围成,比较讲究一点的人家,有的还用点白灰抹在灶台外面稍加修饰,这样既美观,也干净一些。那时的农户锅屋里,大抵都不修烟囱,不是不知道烟囱的好处,而是担心有了它,就要浪费更多的柴草。对于温饱问题才刚刚解决的农户来讲,维持生活,显然比浓烟对他们的那点伤害更重要。
   但是,锅屋却是一个我愿意呆的地方。当然不全是为了“欣赏”那浓浓的炊烟。
   少年时期,没有收音机,没有书籍,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所以锅屋就是最爱去的地方,炊烟就是最美的风景,锅屋里,烟雾中,那儿有饱暖,还有母爱。
   乡村的冬季,穷困的年月,总是很寒冷的。
   穿着单薄的我们,每到放学或者因为是周末在外边疯跑回到家里,最享受的地方就是锅屋了。每天一跳进院子里,就一头猫进厨房里,往正在忙绿的母亲跟前一坐,母亲就用大声的叫骂甚至是拍打,来表达她对我们的欢迎和疼爱。
   那时的母亲也爱子女,但爱的方式与现在不同。每当看到现在的那些父母们,对孩子呵护有加的溺爱,我一点也不羡慕,反而有一种痛心疾首的反感。孩子的教育,其实是不应该这样的,最起码不应该完全是这样的,他们有缺点就应该校正,而校正的最好的方法,除了说服教育,适当的惩罚是必须的。
   也不只是我们这些孩子喜欢这个炊烟升起的地方,那时家里有时来了邻居、客人,也会钻进主人的锅屋,一边看主人烧锅做饭,一边拉着家长里短。那种随意和亲切,让人觉得,在那个物质及其匮乏的年代,友情是那么温馨和重要。
   所以,锅屋里,炊烟中又有了一种融融的乡情。
   回想当年,袅袅的炊烟,绝对是乡村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还清晰地记得,每到各家各户该做饭的时候,尤其是早晨和黄昏,不大的村庄,到处是一个青烟缭绕的所在,那不算污染,那是风景,那不显单调,那是诗意的挥洒。
   有烟囱的人家,那烟雾是蛇形的曲折上升;没烟囱的人家,那烟雾是大雾似的弥散扩张。只见那烟雾由浓而淡,由近而远,由开始的有形而到后来变得无形,最后消失在看不到的天际。几十户村民,几十间锅屋,弹奏着一样的乐曲,描画一幅烟雾弥漫的大图,很壮观。这是生活在城里的人们所没法享受的美景。
   只可惜我不是文学家、不是诗人,所以我描绘不出炊烟升起的那美轮美奂的样子,它只是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没法描绘,也没法忘却。
   没法记录,只有记忆了。
   现在连家庭生活水平再低的农户,也不再使用地锅做饭了,那一道道炊烟已隐藏到历史的身后,但是那道美丽的风景,我不会忘记,那因为它给我带来的温馨,我也会时时记起,那低矮的锅屋,那香甜的杂面馍馍,还有别样的亲情,不会随炊烟消失。

共 15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笔下,乡情浓郁,炊烟是乡愁跳动的音符,表情丰富生动,乡野韵味十足。而乡村的炊烟,之所以令人流连和常常回味,是因为在物质和精神都贫乏的时期,那里有饱暖,有母爱,有乡情,是乡村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是珍贵的记忆和诗意的美丽。文字优美、淳朴、简洁,感情朴素而真挚。欣赏,敬茶,推荐。【编辑:北国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0811003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8-11 11:54:01
  一段美丽的乡愁,就算是一缕炊烟,也能在袅袅中升腾起诗意。这缕乡村的炊烟,有饱暖,有母爱,有乡情,令人回味,感觉温暖。
   修改:友情是那么显得温馨和重要——友情是那么温馨和重要;“所以我描绘不出炊烟升起的那美轮美奂的样子”,“美轮美奂”用来形容炊烟是否恰当呢?问好。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2 楼        文友:纳兰明慧        2012-08-13 20:40:29
  问好月光老师!欣赏您的佳作。
慧眼观世态,拙笔写炎凉。
3 楼        文友:张松        2014-07-25 02:15:09
  感谢赐稿杨柳!祝贺作品加精!祝创作愉快!
青春永远是自己的,回忆有时是他人的。似水流年,些许感伤,些许幸福;挥别黄昏,几分挂念,几分诀别。【贵州铜仁,沿河土家族,黄土(麻阳河)】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