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逝水流年*散文』叩问李白:青城之剑

编辑推荐 『逝水流年*散文』叩问李白:青城之剑 ——我的读书笔记


作者:三峡刘星 举人,446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48发表时间:2012-08-19 21:02:23

导言:
   当我在窗外谛听万千学童诵读李白诗篇的时候,孩子们的脸上总是写满喜悦;当我们高举美酒“诗仙太白”的时候,总是豪情万丈。诗意被三峡刻录成石岩,拓印成历史的碟片,诗情又被川江之水重复的咏叹。爱之深,其情也真;每一次、每一回都有不同的新奇的感受。隔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打开尘封的浩瀚,很想穿越时光的隧道,与诗仙“举杯邀明月,巫山论拔剑“,于是,这一天,我终于在在重重叠叠的书签中,走进了诗仙的世界,剑气的世界。
   太白:孔仲尼以凤凰自居,我则以大鹏自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三峡刘星:所以陈胜才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反洁,这种大胆、叛逆,浪漫的情怀是你从小就有的吗!
   太白:不错,我学文更习武,后来立志。反过来,正因为心有此志,才有“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故事,才有“大鹏飞兮撼八裔”的追求和奋斗。青城道上,山色幽幽,那可是学剑的好去处啊?
   三峡刘星:现在的峨眉山,庙宇星罗,道观棋布,古刹幽森,游人如织。当然,峨嵋剑道同样名振天下,现今武当,峨嵋,青城,华山,剑学渊源,更是青出于蓝……
   太白:哦!不过我在青城山上求道,也求学,二年有余了。当然,我学剑也开始初露锋茫。【他仿佛年轻了几许,双眼发出的精光透露出一缕森森的杀气,雄雄霸气。】
   三峡刘星:听说你年青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太白:不!“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探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古风》)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赠何七判官昌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说起剑来。诗仙手之、舞之、足之道之仿佛青春勃发,豪气干云。连三峡刘星也不得不惊叹而折服,于是随口而歌……】
   三峡刘星: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南陵别儿童入京》)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裙王门不称情。(《行路难(一)》)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答王十二……》)看样子你年青时,不仅好学,好象更好习武?
   太白:对!【他频频点头,那一溜山羊胡子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耀眼。】
   三峡刘星:那“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是否真有其事?
   太白:路见不平,拨刀相助,是人之常情。况且我习剑多年,未及开封,以武止邪,以剑止武,何乐而不为呢?
   三峡刘星:酒有至爱,剑必风流。
   太白:不错,锦带横龙泉是我的贴身剑器。三尺盈余,狭窄剑锋,抽刀出销,蓝光幽幽,他伴随着我,走南闯北,随歌起舞。外练经骨,内修精元。有时物我化一,剑指太虚,张扬大鹏云中之志;有时宝锋内敛,息心如水,乐于甜静安逸之闲。何乐而不为呢?
   三峡刘星:生命至尊,王法泰山,哪股子豪气好象你至死不渝?
   太白:所以,宝剑常佩于身侧,而少年之志常于心中。这是你们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所谓,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哪种跟潮流,追星簇,好高骛远之人不可学。
   三峡刘星:因此,在你的大作中屡屡有剑气存在。“高冠佩雄剑”,又该如何的风流;“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太白:以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但终于一事无成,无颜回故乡啊!【他有些惆怅,有些愤愤然;但他更能豁达地善待功名成就,既不颓废,也不嚣张。】
   三峡刘星:好一个仗剑远游大鹏志,这等雄心,非常人之可及,这是仁人志士的青春热血。但是,你虽有三尺宝剑,却更多的是“拨剑四顾心茫然”的困惑。请问,文达天下,武定四方,志比大鹏,为什么如此难以如愿呢?
   太白:嘿……【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三峡刘星:为什么?
   太白:傲骨天成,秉性难成;天妒英才,怀才不遇。这……仿佛是一种必然。所以才有“岂使此人名扬宇宙而枯稿当年”。哈哈哈!【他大笑不止,老泪纵横,纯直而天真……】
   三峡刘星:……
   太白:你不理解“长剑柱颐事玉阶”的傲岸峭骨,“达亦不足喜,穷亦不足悲”。你不明白“拂剑起,收奇勋”老当益壮,志在列疆的执着追求。你不清楚“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是何等风光,何等快哉的幸福。你没体会“抽刀断水水更流”的万念俱黑,心乱如麻的痛楚…
   【他越说越激动,终于从座椅上豁然而起,任由月光点射亮光矢点;任凭窗外袭来阵阵寒意……他那永佩于心的长剑莫非任凭月光在黑夜中伸向天边。这智慧之剑,斩得断人生恩怨,抒发出永恒雄心,却不能指引他痴迷不改,痴心不变……】
   三峡刘星:哪么,您老剑艺不错,剑道高深,登堂入室了吗?
   太白:本人“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但却只想,“投竿佐皇极”,然后,“相与济济生”。
   三峡刘星:因此,考进士赚功名,你想都没想过;一般太守长吏推荐,你也再之拒绝。
   太白:清高再清高,自负更自负,涣涣大国,堂堂盛世,舍我其谁?
   三峡刘星:舍我其谁?对!舍我其谁!浪漫、青春、美酒、长剑……何等的风流倜傥,何等的玉树临风,何等的踌躇满怀。
   太白:不屈已,不干人,【当时,他天真地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空想,他腰下悬剑,饱学才艺,携带方便,乘舟东去,终于一去不复返……】
   三峡刘星:所以你羡慕张仪一鹤冲天的机遇,你佩服孔明隆中一举拜相的奇迹,你崇拜谢安建立奇勋的壮举,正如你豪迈地说:“非我而谁!”
   太白:不错。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因此才:“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散金三十万”。
   三峡刘星:因而你的文锋诡异清新,不拘一格;那么你的剑气可也……?
   太白:“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
   三峡刘星:你以文章树立声誉?你以剑气建立雄心?
   太白:剑气驭风,文采乘龙,酒味壮胆,月夜归心;黄昏落日,挥剑起舞,光彩辉映,诡丽无边;弹剑作歌,豪气干云,义薄云天,热血沸腾;提剑远游,渴望边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把剑夜吟,雄心千里,孤剑难托,悲泣自怜……
   【一谈起他至爱的宝剑,他文彩飞扬,才思泉涌,思维跳跃,像听智者的谒语,像闻雄壮之豪言,像亲临奔腾的长江:时而波光滟滟,银光闪烁;时而浊浪排空,霸气冲天;时而江流回转,猿猱呜咽;时而寡妇哀歌,桂鹃泣血……】
   三峡刘星:剑?剑有何用?【我故意反诘道】
   太白:哼!剑士风流,不在呼宝剑之形。剑术万千,变幻莫测,不在呼技击之法。只有心中有无形之剑,才能洞穿于世俗之黑洞,只有渺视俗念之大志,才能随心所欲,剑由心起。【苍白的月,苍白的脸,那苍白之剑呢?难道是两道冷清之月光,难道是月光回收了这无情之剑?难道剑在心中,而心已老,随时光烟消云散?】
   三峡刘星:因而你剑佩身,志存心。虽放浪形骸却志在千里,好一个大鹏啊!不过,倒是可以让您老可以欣慰的是:你虽没有成为一代武宗大师,却也留下个“李杜又章在,光焰万丈长。成为屈原之后最伟大、最浪漫、最贴进人民心中的诗仙”。
   太白:这真是“失之桑榆,却收之东隅”啊!
   三峡刘星:更可悲的是,华夏大地,几千年过去了,你在诗歌方面的造诣至今无人能敌,唯一可与你相提并论的只是你的朋友——杜甫而已。
   太白:哦!竟有此事,然,杜子美与我渊源不同,风格各异,各有擅长,但都难以得志。
   三峡刘星:开元盛世是一个难以企极的社会学的高度,但“李、杜”诗章更是两颗最最耀眼,并且至今光彩依旧的高峰。无论达官贵人,帝王将相,无论乡民樵夫,稚子学童,都把你的诗奉若神明。至今,他们依照代代相传,口口相诵,诵之于口,源发于心。
   太白:这,却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也不是我刻意去追求的。
   三峡刘星:所以真情流露必是好文章;所以浑然天成,似出水芙蓉;所以自然而然,清新又豪迈。
   太白:哈!哈!哈……【他得意地捋着山羊白胡子,幸福地笑了。笑声,依然清脆,仿佛穿越夜空的泉鸣;笑声,依然厚重,犹如寒山寺寥远的暮鼓晨钟;笑声,同样锋利,似宝剑上挥之神速,似月光缤临江畔;笑声,同样爽朗,似开怀的痛快,似胜利后的欢呼……】
   太白:其实,我身边带的至宝不是剑,而是酒。
   三峡刘星:啊……【我张大嘴,万分惊奇】
   问天下,酒是何物?剑乃和器?飘逸的剑气穿越时空,化成一道流星璀璨魅力的星天
   【三峡刘星暗自惊叹,太白啊太白,虽不能达至济天下,却留下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最灿烂的诗篇。在华夏文明浩瀚星辰的伟大历史中,李白以穿越时空的诗篇傲然立于天地之间,至今无人可及。】

共 34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借诗仙李白的诗篇,仿佛穿越回了那盛唐长安,与李太白对饮论诗,从大鹏一日同风起开始,太白之大气、豪迈的形象油然而生,话锋一转,转到青城求道学剑上,缘来学剑,太白的剑道似乎并不弱于诗才,看他手之、舞之、足之道之的青春勃发,豪气干云,习剑竟已多年,为的是以武止邪,以剑止武。有剑,就必然有酒。都道太白酒兴浓而泼墨兴,这诗意与酒意,是成正比,高歌舞剑,快意品酒,将功名抛著脑后,好不意气风发。达亦不足喜,穷亦不足悲,太白的心智,令旁人轻叹不已,真情流露中才能下笔如有神,所以浑然天成,自然而然。文,亦如此,剑,亦如此,人,更如此。通过笔者与太白的一番对话,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位诗、剑、酒三绝的李太白,虽跨越千年,依旧灿烂如昨。感谢精彩呈现流年,推荐赏析、品评,遥握,问秋安【编辑:墨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璃        2012-08-19 22:21:54
  借诗仙李白的诗篇,仿佛穿越回了那盛唐长安,与李太白对饮论诗,从大鹏一日同风起开始,太白之大气、豪迈的形象油然而生,话锋一转,转到青城求道学剑上,缘来学剑,太白的剑道似乎并不弱于诗才,看他手之、舞之、足之道之的青春勃发,豪气干云,习剑竟已多年,为的是以武止邪,以剑止武。有剑,就必然有酒。
2 楼        文友:墨璃        2012-08-19 22:22:13
  。都道太白酒兴浓而泼墨兴,这诗意与酒意,是成正比,高歌舞剑,快意品酒,将功名抛著脑后,好不意气风发。达亦不足喜,穷亦不足悲,太白的心智,令旁人轻叹不已,真情流露中才能下笔如有神,所以浑然天成,自然而然。文,亦如此,剑,亦如此,人,更如此。通过笔者与太白的一番对话,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位诗、剑、酒三绝的李太白,虽跨越千年,依旧灿烂如昨。感谢精彩呈现流年,推荐赏析、品评,遥握,问秋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