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征文*散文』深刻于记忆的那些美好

精品 『流年征文*散文』深刻于记忆的那些美好 ——写给小馃的情话


作者:风逝 探花,18356.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49发表时间:2012-08-25 19:53:46

『流年征文*散文』深刻于记忆的那些美好 看见“逝水流年”社团征文《流年佳期梦,逝水诉七夕》,猛然惊醒,又要过七月七了!我首先想到的居然不是什么情人节,不是什么你侬我侬的黏糊糊的情感,居然是七月七那天独有的吃食——小馃!各位看官或许会笑话风逝,缺少情感细胞,只认得一个字——吃!诚然,民以食为天嘛,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小馃在童年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由不得我不去想它。
   记忆中,童年及少年时代是在饥饿中度过,所以每年中要过的节日(俗话叫节亮)便是孩子们最最期盼的,在所有的节日中,最喜欢的是七月七,因为那一天带给孩子的欢乐和趣味甚至超过了春节。因为春节对于男孩子来说颇有吸引力,可以享受放鞭炮的快乐;而对于爱美的女孩子来说在贫穷的年代,没有新衣服可以炫耀,过年除了吃好饭有些盼头外,在趣味性上远远比不上七月七。
   快到七月七了,提前好几天就在热切地盼望着。七月七的头一天晚上,妈妈就开始发面。那时没有白糖可以放,只有一毛钱一小包的糖精,把糖精放到水里调面,做出的面食便有了甜味。平日里,吃的是地瓜干或者菜团团,冷丁儿吃顿白面,即使无甜味也香甜无比。不仅如此,它的趣味还在于可以直接参与制作的过程。
   清晨,就开始忙活了!去邻居家借他们家的小馃磕(音ka)就是一种硬质木头雕刻的模子,为了让自己家做出的小馃花式繁多。孩子们走东家,串西家,因为家家要做,模子便在孩子的奔跑中做客、服务了许多家。那个时候,家家孩子比较多,所以出去借小馃磕的,帮着妈妈磕小馃的,都很忙碌。我们家孩子也多,在这时就很占优势,可以同时借几家的。妈妈把面揉成细长的面条,大约小擀杖粗细,然后快速一一在模具中揪下长短适中的一条条,我们围坐在面板前的女孩子就忙活起来,仔仔细细地用手指把妈妈按在每个模子里的条状面一点点按压到模子的边边角角,让面团在模子里延展到和模子一样大小,然后翻转过来拿着模子朝面板上一磕,只听咔的一声脆响,一个小馃面坯就落到了面板上。让小馃面坯顺利出来有些技巧,要在面的四周粘上粉子。粉子,是家乡的一种白色的土熬制出来的细腻洁白润滑的条状物,过年蒸饽饽揉面时总要用到它,用它蒸出的饽饽别有一种香味,是不用它的馒头类所没有的。沾了粉子的面团不易与模具粘连,小馃磕轻轻一敲击面板,生面坯小馃就落下,模子里的花纹便在上面栩栩如生了。容易磕出的小馃磕如莲蓬,石榴,知了,松球,宝葫芦,条状小鱼,寿桃,莲子等等,它们的模具四周较圆润,面坯就容易从小馃磕中脱落,不好磕的是狮子,小猴,金鱼等,它们的边边角角崎岖拐弯,面坯就不易脱离模子。最难敲下的是小篓,因为小篓中有个提系,在小馃磕中就有个实心硬木,篓的面坯提系要被它穿越,面团就因没有粉子很容易粘在那个生出提系的硬木周围,常常是小篓的身子已经脱离小馃磕,小篓的提系仍紧紧粘在硬木四周,让小篓的面坯变了形。最快的是磕那个长条状的小馃磕,大约宽一寸半许,一板上一字排开一般是十个或十二个铜钱大小的各式各样的小馃模型,把面得揉成细细的长条,一一按进模子,然后,敲击小馃磕的边沿,一片可爱的小馃子纷纷落在面板上,这些小巧的馃子一般是准备穿起来给家里年龄小的孩子的。
   姐妹几个一起动手,半天功夫,家里的好几个篦子已经摆满了一片白生生的小馃生坯,面板上也是。下一道工序就是烘烤小馃了。这是妈妈的专利。这是一个需要十二分耐心的活。草需要用麦秸草,因为这样可以随时停下火,避免火急了把小馃外面烤糊而里面夹生。妈妈在大锅上忙碌着翻烙小馃,外面赤日炎炎,锅上热气腾腾,烘烤得妈妈大汗淋漓,她一面不时翻烙小馃,一面挥手不住地擦汗。小馃的香甜味慢慢弥散在空气里了,这时,走在大街上,只见家家炊烟袅袅,因着是烧的火苗劲头不太大的麦秧草,白色的烟气升空,一忽儿便不见了踪迹;而空气里到处是一股小馃甜香的好滋味。嗅着,口舌生津。眼盼盼看着妈妈把一个个烙熟的小馃装在大的家什里,心中盼望着妈妈快快烙完,好给我们分食。
   小馃还未凉透,奶奶便开始穿针引线穿那些最小巧的馃子了。早在很久前就准备好了细细的高粱秸,把它剪成二公分长短,串一个铜钱大小的馃子就间隔一截细滑的高粱秸,大约串十几个吧,结束处串上一个大些的小篓子小葫芦,小鱼小鸟了等小馃,最后用七彩的布条做尾子,然后把长长的小馃串子穿绑在一根一尺多长的高粱秸上,孩子们就可以兴高采烈地提着去街上炫耀。那些两三岁的孩子个子矮矮的,小馃串子就会长得拖到地上,他们就会把小馃串子的提杆背到肩上,让长长的馃串子拖在后背,摇摇晃晃去和伙伴比量谁家小馃子样式多,烙得漂亮。玩累了,对着串子咬下一个小馃子,正好把个小嘴撑得满满的,刚长出的小牙便一点点把香酥的馃子磨细了装进了小肚子里。
   尽管早就垂涎欲滴,但是,还不到分享美食的时光。下一个程序是派孩子给较近的友邻或者自己家家的叔叔伯伯家送小馃。小馃用洗得雪白的手绢包着,一般是九个、十二个或者十六个,图个吉利的数字。花样也尽量避免重复,派着孩子们一家家送去,不时也有送来的。有的家里做得早,往往我们还在面板前忙碌做小馃生坯时就送了过来,香味诱人。各家有各家的手艺,发面的软硬,烙小馃的火候此时便见分晓。当时不明白:为何家家都烙还要互送?有时候妈妈发的面小了些,分给别的家自己的不够了,就把另外的别家送来的添加上。现在想来,邻里关系的和睦,叔伯亲情的融洽大约就在这礼尚往来之中缔结的吧。记得一次和丈夫提起七月七吃小馃和送给别人家小馃的事,他竟也兴奋异常,说他那时的任务就是去给别人家送小馃,一路小跑,兴高采烈,走到人家的院门口就吆喝,大奶奶或者二婶子,给您尝尝俺家的小馃!人家答应着还未走出堂屋,他已经冲了进去,把小馃塞给人家,还未等着人家要拿点什么稀罕东西给他,就已跑出老远。他们家自己家的门户大,光公公的亲叔弟叔兄辈就十二家,再加上上一辈爷爷兄弟四个,还有街坊四邻,需送二十多家,一天中在街上飞来奔去,走东家奔西家,跑一天也不觉得累,只觉得和过年拜年差不多,很有意思,送完了小馃就开始在街上和小伙伴比量谁家的小馃形状好看,谁家穿的小馃串子漂亮了,一边比,一边吃。这个喊,我吃掉了个猴子!那个叫,我吃了一条大鱼!……嘻嘻哈哈,甚是快乐。
   终于挨到了享受美味的时光。妈妈一五一十给我们兄妹几个分着。那时小妹妹还没有出生,家中四个女孩一个男孩,尽管妈妈爸爸不重男轻女,但是毕竟男孩少,是稀罕的,于是唯一的男孩——哥哥便被优待了,他和最小的妹妹享受一样的待遇,比我们多分几个。俗话说:“大的宠,小的娇,最不待见是当腰。”我呢,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妹妹,就得和大姐二姐一样的待遇了。分到小馃,看着那黄黄的烙痕,闻着那诱人的香味,经不住肚子中的小馋虫的引逗,几口就一只,不一会儿妈妈分给的小馃一半就消灭到肚子里了。后面几天即使节省着吃,我和哥哥的往往放不几天就会食之殆尽。和大姐年龄距离远,她初中毕业已经在生产队干活了,不太接触她,所以她的小馃我不知去向。二姐比我大三岁,我们在村子中的复式班一起上学,她三年级时,不到上学年龄的我哭着也要去,爸爸去求了老师,结果我就上了一年级,整天跟着她去上学,回家也是她的尾巴,所以她的事就一清二楚。她的小馃分到手后她总是寻个好地方藏着,慢慢享受。她吃的时候,我和哥哥就可以跟着享用了。二姐很会过日子,她的小馃能一直放到转过年来,最后刚硬刚硬的,一咬一个白白的牙印,好容易咬下一块,露出的断处竟然铮亮,闪着金属般的光泽,放了半了年的小馃好硬啊,硬得连虫子要进去钻个洞都不容易呢,但二姐给我们时我们依然欢天喜地,也能把它最终放到胃里去。
   小馃,在那个没有零食甚至连饭也吃不饱的年代,它在记忆的深处镌刻下了许多美好。记得一九七九年姐姐高考榜上有名,临走前,白天去生产队干活的妈妈在熬夜给姐姐磕小馃。因着养活着九口之家再加上供好几个孩子读书,家中一贫如洗,妈妈对远去他乡求学的女儿的不舍与深爱便浸润在一个个小馃中。不知妈妈熬夜到几点烘熟了小馃,只记得第二天凌晨天刚蒙蒙亮,背着妈妈的爱和铺盖,哥哥步行送姐姐去六七里路远的地方坐车去烟台,再转乘火车去上学的城市,于是小馃载着妈妈的爱去了千里之外。
   光阴似箭,转眼,我的女儿也去他乡求学了。今年她走的那天恰巧是七月七,于是我也想亲手做些小馃让她带着,早市有很多家卖的,但是毕竟不是自己做的那样舍得放油糖等东西。家中仅有的小馃磕模型是十几年前买的小篓和宝葫芦,还有一个是一条太大的鱼模子,想着让花样多些,于是几天前我便去杂货店逡巡,想买些别的花样的小馃磕,在一条街快转遍也没有找到,最后有些沮丧时看见在街南路西的一个店门口的摊上有几把小馃磕萎靡在许多家什后面,而且上面落满了尘垢,店主看我在翻来覆去翻看,说,最便宜一把十五元,少了免谈。我听了咂舌惊叹物价之高,因为家中的那两把记得是三四元买的。看我很有诚意要买,店主说,你要买我实在不能给你再便宜了,因为本钱太高,现在木匠一天工钱就一百多,便宜也进不来,我领你去仓库那儿挑些好的吧。
   我挑了三把,每把磕子上各有两个图案,思忖,太贵了,三把四十五元,可买好多小馃呢!要不就别买这么多了。但是店主的一句话让我狠狠心决定买下了,她说,买就买吧,能用好几辈子呢。她的话让我忆起老家中我小时候磕过的小馃磕,木头模子年代久远了,已经呈一种油亮的暗红色,但木雕的纹路依然十分清晰。于是想到买下来等着将来传给丫头,再代代相传。回家将小馃磕清洗干净晾干,然后完全用糖、油、鸡蛋加发酵粉将面调好,一一磕出,鸡蛋油放多了,生面坯已是诱人的金黄色,在电饼铛上烘好,老远就嗅到香甜味。拿出让女儿吃。她漫不经心拿起一个,咬了口,半天无下文。问,怎样?答曰:还行。殷切地说:走时给你带些,捎给你同学尝尝。不要!现在谁还稀罕这些东西!
   一腔热情被浇了兜头冷水。想想自己买小馃磕的初衷和决定买下的意图,自己觉得很好笑。现在的孩子,生在好时候,没有饿肚子的经历,怎会有我们这些人对七月七小馃的深情?七月七,对我们来说是个小馃的美食节,是很久远很温馨的记忆,而对她们来说或许只是个中国式的情人节吧。
   七月七的小馃,或许会被今天的孩子们不屑,但是它携带的那一段美好已深刻在了心里。在季节的风吹拂下,不时会泛起温馨的浪花,勾起许多的温暖,许多的美丽。

共 41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着作者的这篇散文,不禁被作者细腻的文思,悠远的情怀,幽默生动的语言所打动。七月七日这一天,如今更多人记得它是情人相会的日子。而作者在七月七日这个日子里,首先想到的不是你侬我侬的私人情感,而是那些久远的、深刻的童年时光和随着时光老去的家人。作者童年的日子是清苦的,但同样也是美好的。那些各式各样图案的小馃,不仅是一家人期盼的幸福滋味,更是亲戚、邻里关系融洽的丝线,伴着温馨,飘荡在岁月的秋千上,游走在灵魂深处……在这些质朴的语言里,我仿若能听到风的脚步碾过岁月的长河,踩出一道道涟漪。而那些斑驳的印记,是那么的纯粹和真实。在这篇“深刻记忆的那些美好”里,我读出了许许多多的情感——经历、艰辛、温暖、怀念……而唯一没有读出的是浮华。这样的文字,细细品,总能净化人的思想且散发着内在的芬芳,令人回味绵长。拜读佳作,推荐共赏!问好,念安。【编辑:紫月清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826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月清影        2012-08-25 20:03:34
  读着作者的这篇散文,不禁被作者细腻的文思,悠远的情怀,幽默生动的语言所打动。七月七日这一天,如今更多人记得它是情人相会的日子。而作者在七月七日这个日子里,首先想到的不是你侬我侬的私人情感,而是那些久远的、深刻的童年时光和随着时光老去的家人。
思无邪。
回复1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07:00:30
  谢谢小影儿,辛苦了!人越老越爱怀旧,大概是这个原因吧,只觉得童年的经历现在想来都那么美好。
2 楼        文友:紫月清影        2012-08-25 20:03:52
  作者童年的日子是清苦的,但同样也是美好的。那些各式各样图案的小稞,不仅是一家人期盼的幸福滋味,更是亲戚、邻里关系融洽的丝线,伴着温馨,飘荡在岁月的秋千上,游走在灵魂深处……在这些质朴的语言里,我仿若能听到风的脚步碾过岁月的长河,踩出一道道涟漪。而那些斑驳的印记,是那么的纯粹和真实。在这篇文章里,我读出了许许多多的情感——经历、艰辛、温暖、怀念……而唯一没有读出的是浮华。
思无邪。
回复2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07:01:59
  宝贝影儿,你的解读好诗意!谢谢夸奖!给你上拿金!
回复2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07:14:46
  影儿,是小馃(guo),面食,不是植物锞子。
回复2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07:15:56
  影儿,是小馃(guo),面食,不是植物青稞。
3 楼        文友:紫月清影        2012-08-25 20:04:18
  这样的文字,细细品,总能净化人的思想且散发着内在的芬芳,令人回味绵长。
   拜读佳作,推荐共赏!问好,念安。
思无邪。
回复3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07:03:29
  影儿,如果有机会见到你,一定亲手做给你吃小馃,让你感受一下真实的小馃滋味!
4 楼        文友:紫月清影        2012-08-25 20:06:28
  亲爱的风姐姐,这小稞要是我们家姐夫的话,那他听到这些“情话”不得笑醒来啊,嘿嘿……
   什么时候,我也听听你跟姐夫叨叨情话?
思无邪。
回复4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07:12:32
  呵呵,小影儿,你真有想象力!倒是我对小馃的情话勾起姐夫儿时美好的回忆呢!你想听我俩说情话啊,请耐心等哈,我和他俩一起去参加个情话培训班,先好好学习一下,你来了再表演给你看哈。要不,会坐蜡滴!嘿嘿!
5 楼        文友:江凤鸣        2012-08-25 22:56:47
  风,你说的那个“小稞”,我儿时似乎也吃过,不过青岛那疙瘩叫这玩意是“面卡子”,因为是用枣木和柞木模子刻出来的。这些“面卡子,大的蒸了吃,小的可以烙着吃。记得有鱼、鸡、猫、狗、马、兔子等和虫鸟花木很多的花样。那些个“面卡子”后来被我从奶奶家背回江南一些,可惜南京我那些表姊妹不懂这是山东的吃食用具,把它们拿去刻了烂泥巴。唉,没文化啊。现在你这一说,我那个馋啊。我想打人,可那些个屁股都老了,打不得了。好文字,欣赏了。
江凤鸣
回复5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07:06:18
  二哥,回山东吃吧。正宗的七月七的面食!哦,你从奶奶家背到江南的小馃磕,好好收拾着,说不定再过一些年代就成古董了!值钱着呢!
6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2-08-26 10:39:53
  查字典,馃子,一种油炸的面食,在我们家乡,其实只有煎饼,花样不如作者描述的那样多。
   作者在“七夕”之际,将馃子这种美食作为引子,描写着记忆中的往事,传递一份真情实感。阅读时感觉栩栩如生,感受到那年代的韵味。俗话说:“粗茶淡饭有真味”,只属于那些曾身临其境的人。
   将一份美食的记忆,传递“七夕”之情,时代的变迁,它更显得端庄和厚重。
回复6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19:22:19
  guǒ 形声。字从食从果,果亦声。“果”本指瓜果,“食”与“果”联合起来表示“瓜果形状的点心”。本义:瓜果形状的糕点。 [方]∶旧式点心的统称 [cakes]。如:荞麦馃 又指一种油炸的面制食品,即“油条” [fried fritters] 【百度】
   我们这儿的小馃不油炸的,也许是因为贫穷没有油?不可得而知。
   谢谢洞天先生精彩惠评,遥祝秋安笔祺!
7 楼        文友:依山观水        2012-08-26 10:51:03
  我这里到过年的时候,也做那“小稞子”的,我也会做的,我们是用糯米做的,程序跟你们哪儿差不多,不过好多年没做了
   被你一勾,流口水了。仿佛闻到了那油炸的清香。文字朴实,生活气息浓郁,淳朴的情怀跃然纸上。问好风,欣赏佳作。学习来了。
回复7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19:24:33
  山水宝贝,辛苦了!喝点什么?二锅头可好?来吧,做小馃(guǒ)给你下酒,可好?
8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08-26 12:58:2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9 楼        文友:静心雪韵        2012-08-26 16:00:32
  呵呵,我还在想风姐姐在给谁写情书呢,原来是吃的东西啊,太有创意了,学习,必须地!
珍惜当下,万事随缘。
回复9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19:29:20
  嘿嘿,让多情雅致的小静见笑了!风逝性子粗糙,不会小鸟依人般娇滴滴地言情,只会写些俗话儿,注意别笑掉了牙,提前声明,风逝是穷人,谁笑掉了牙自行解决,一概不赔!嘿嘿。
10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2-08-26 16:12:59
  小稞,真的是第一次听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哪怕是最最普通的一种小食,也是美味佳肴,芬芳了我们的童年。到如今,那份温暖和美好一直都深深镌刻在心灵深处。这种感情,不是今天的年轻人所能理解的。文风朴实自然,用白描的手法,细腻地刻画出那个时代人们真实的生活和情感。风,下次去你家,一定要亲手做给我们尝尝。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10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19:33:20
  好,姐姐,风敞开双臂欢迎你!来吧来吧来吧,一定管你够吃,还有又大又甜的苹果。姐姐一定不要等着牙齿掉光了再来,会品不出滋味滴!早点来哈!
   姐姐,一天不见,就想你了!抱一个!
回复10 楼        文友:风逝        2012-08-26 19:34:50
  是小馃(guǒ),一种面食,姐姐。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