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燕子

编辑推荐 燕子


作者:王霁良 秀才,133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79发表时间:2012-08-25 22:41:55

春天来了,门檐里袅袅地飞进来一对燕子,它们在门廊上方一只电表上安了家,燕语呢喃,成了小院一景,平添了许多生趣。
   后来,它们的小宝宝出世了,两只燕子绕颈谈心的时候少了,它们挤着嗓子“吱吱”叫着,在庭院里穿梭,有时飞得很低,像箭一样攀升俯冲,一瞬间又交叉在一起,胸前的羽毛几乎贴到我们的头顶,有时我和孩子还得给它们让道,它们喂孩子也不避人,像怀了孩子的女人掀起衣角就摸乳房,伸进头去就喂。
   炎热的夏季到了,小燕子渐渐长大,除了生有嫩黄的喙,和老燕子已经分不出大小来。这是一个酷暑难耐的夏天,久旱不雨,闷热异常。有一晚实在睡不着,走到门廊下纳凉,借着月光忽然看见一对燕子并没宿在巢里,而是栖在墙边几根细细的电线上,我很有些纳闷,回屋拿了手电筒来照,正是那对燕子,缩着脖子,翅膀靠着翅膀,剪尾并在一处,腹部白色的羽毛闪着亮光。初有些不解,一看小小的电表上那巢便明白了,原来它们是怕挤在一起热着孩子,把窝让给了小燕子们,我的心当时很一阵感动,“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想不到鸟对子女的爱也这么伟大,宿在电线上的鸟儿,就像五线谱上的两个音符,谱写着养育子女的辛劳;我知道鸟儿长大后回报父母的很少,可父母们仍然没有任何私心地呵护着它们,多么的伟大啊。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躺在床上辗转不能安眠,想起远在乡下的双亲,培养子女一个个进了城市,而他们还呆在乡下,不觉不安起来。
   我还很小的时候,父亲为了多挣工分和补贴,仗着年轻为生产队拉石头修水渠,石头要到济宁地界的嘉祥羊山去拉,一个人一辆地板车,一辆装两千斤石头,每回都要过济宁市南的运河大堤;生活艰难,母亲没有奶水,我们兄弟几个是靠供销社卖的藕粉养大的,而三弟幼时连藕粉也缺供应,只能喝面汤了,三弟成年比我们矮了半头,父母就心下有些愧意,觉得苦了三弟;有一年我升学,母亲把一只养了五六年的大羊卖了,还愁没能凑足;94年我参加大奖赛获得了全国“冰心杯”新文学优秀作品奖,需进京领奖,父母凑不够路费,后来我自己提出不去了,到今天二老还觉得亏欠于我。
   想想为儿子结婚让出住宅的那些老人,尤其是农村的父母,为了子女的成人,自己临时搭建个小屋勉强住进去,老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望着墙上无声栖息的燕子,我很想拿相机拍下感人的一幕,又怕惊扰了它们,就写此小文吧,是为存念。

共 9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燕子为保护自己的孩子,宁愿屈居别处,也要把家让给孩子们居住。这多像父母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终生庇护,为儿为女,有着操不完的心。看来,世间万物,血浓于水的亲情胜于一切,这是相同共通的。文章言简意深,观察生活小细节,展示人生大道理,启迪人心。【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2-08-25 22:44:31
  欣赏朋友的文字,读来让人心生感慨,祝福天下的父母!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