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告网络作者书

精品 告网络作者书


作者:褦襶子 进士,632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5发表时间:2009-01-12 22:07:02

从事网络编辑工作以来,频频遇到作者对于网站的规则缺乏理解的现象。其实网站的要求与规则,也并非只是维护网站方的利益。同时也是对作者与其文章负责。作者奉献给网络的文字,代表着作者的形象。反映着作者的素质与修养。编辑的严格要求,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网站文章的质量,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作者的形象。
   例如,标点问题。网站严格要求标点,并不仅仅是规范网站的文章,保障文章质量。也有维护作者形象的目的。标点,乃行文的常识。并非象部分作者认为的那样,是小问题。熟话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为以恶小而为之。这里的恶,也有不和谐、不规范的意思。人的思想可以百花齐放,可是表达方式却必须规范。因为二者的目的与作用不同。后者的目的是要传播,只有规范文字与语言的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清楚作者的意图。大家都还记得那个故事:“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如果这样使用标点:“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就是逐客。如果换个使用方法:“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就是盛情挽留。可见标点,并非是小事。规范的标点,也代表着作者文化素养。
   有些作者,在看到编辑按语时,觉得与自己的行文主旨不同。于是大发雷霆,蔑视编辑,甚至口出不逊。那么作者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因素。比如,作者自己行文的表达能力,是否就真的表达清楚了?作者对文章中的观点理解有没有偏差?即使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不敢说他的每一篇文字都如同获奖作品一样优秀。就是这些方面的问题都不存在,编辑点评也不一定非得与文章主旨相同。比如说,编辑对作者行文能力,对事物的理解深度,进行点评也不是非得与文章的主旨相同。甚至编辑从文章影射角度,评价此文的引喻效应,也未为不可。影射文学也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人们在行文时,常常注重表达文章的主旨,结果形成的文字,却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起到引喻效果。这方面也许作者本身都常常没有发现,也并非作者的初衷,可编辑从读者的角度领会出这方面的意思来,也属正常。贯例,投稿到某网站,就意味着你授权网站对你的文字享有取舍权。可以不取——退稿;也可以部分采取——修改;因为短篇文章与长篇不同,短篇集合常常要表达一个共同的意旨。须要文章间尽量减少对立。这就须要编辑对作者投稿进行修改。当然这种修改是秉承作者原主旨的,如果完全与原作主旨相悖,就另当别论了。网络栏目,虽然在这方面宽泛一些,但也不是没有要求。
   编辑点评作者文章时,出现编辑与作者文章主旨产生分歧也不是什么奇怪现象。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其中也包括与编辑观点相同的作者。对于这部分读者,编辑的按语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对于持相反观点的读者,也可以给读者与作者提供阐述观点的思考。只想听表扬的作者,是难以进步的。网络文章作者只有多听反面声音,与反面声音互相砥砺,才能进步。编辑在按语中阐述个人观点,是真诚对待作者。观点分歧可以继续探。嘲讽诋毁都是修养欠缺的表现。
   有些作者,在发文后,觉得自己的文章不甚满意。于是细心修改。这是好现象。但是如果是在发稿前,堪称风格严谨。可是在发稿后,再发修改稿,严谨之外,就难免存在不严肃之嫌了。一位作者,文笔很好。从其文字中可以看出,是位行文风格严谨的作者。可是在这个问题上他却走不出误区。此君先是发了原文,次日即发了修订稿。并且没有申请撤消原文。两篇文章中有大部分的文字是相同的。大家知道,两篇文章贯例上被确定为抄袭的条件之一就是存在一定数量的相同文字。那么同一作者的两篇文章,有那么高比例的相同文字,至少是相似文章,而且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还是相同的。按贯例这种重复发稿的文章,是不予通过的。即使特例,也得作者向网站提出申请,由后发文字替换原文或者将前文退稿,可是作者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只要求继发修订稿,并且声称前后两篇文章是完全不同的两篇文章。这就是作者只站在其个人的角度看问题了。编辑工作的原则,怎么会在同一本杂志或同一本短篇文集、同一份报纸里安排原稿与修订稿(对比专题队除外)。传统媒体更不会把文学性质的文章,在原稿发表后,再把修订稿重新刊发。虽然对比传统纸媒网络媒体存在更换之便,可是更换起来也是颇费周折的。不是所有编辑都具有更换的权限的。如果开这个头,势必造成网络栏目文章混乱。因此大多数网站是绝对禁止发过文章重新再发的(包括原稿与修订稿),本网站本着鼓励作者精益求精,促进作者写作水平进步的原则,对于质量较高的文章,如果作者提出更换初发稿,须要向主编提出申请,由主管编辑严格审核,对于网站栏目确有更换价值的将原稿退稿,重发修订稿。
   大多数的编辑会认真对待所有作者的文章,但是编辑有编辑工作的原则。因此建议在网络投稿的作者,在自己的文章杀青时,认真校对。对于编辑的按语,如果存在分歧,可以交流。尤其是一些网络名写手,其文学修养应该更高。对于分歧如果出言不慎,是会损毁个人形象的。本网站期待更多的网友加盟,期待网友更多的佳作。期待网友们的理解与支持。值此新年之际,祝所有网友新春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共 20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了这篇文章,深有感触。网络写手和网络编辑都是一群爱好文学的朋友,都不是专业的作家和编辑。文字本来就是各有各的观点和不同的解理与看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形成差异,是可以理解和沟通的。当然作为编辑也要讲究编者按的艺术性,要把握好分寸。禁用过分激烈的用词和咄咄逼人的态度,如果发现文章中有不足之处,可以用其它方式略点一二,一般不要在按语里说得太明显,如果那样做只会引起作者和读者的反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其实编辑与作者之间,更需要相互信任和理解,才能共同进步和更好发辉自己。问好朋友!【编辑:林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PS:谢谢作者对编辑的理解。[答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儿        2009-01-12 22:14:10
  编辑从文章影射角度,评价此文的引喻效应,也未为不可。影射文学也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人们在行文时,常常注重表达文章的主旨,结果形成的文字,却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起到引喻效果。说得好,欣赏,问好!
2 楼        文友:风雨承诺        2009-01-13 20:30:16
  师傅的观点是整个网络的现象,很多这样的作者
喜欢一切美好事物
3 楼        文友:豪哥        2014-03-01 10:53:21
  作者是对的,做编辑并不容易。
   有人提议,但我还没打算做。太挑剔,得罪人。
雨棠莺啼无非常景,见得懂得便是值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